APP下载

中医医学科技期刊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经验与思考

2023-12-26李重阳

天津科技 2023年10期
关键词:医学期刊专家学者研究成果

李重阳

(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沈阳 110847)

以前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内诸多医学期刊采用首先纸刊出版然后网络发布的传统方式,这明显不利于相关科研成果的快速发布和广泛传播。当前情况下,我国医学期刊改变了传统出版模式,采用单篇网络首发的新出版模式不仅可以切实缩短论文发表的周期,更利于最新科研成果的迅速传播、交流分享和广泛获取,对推动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为积极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改变传统出版模式是医学科技期刊编辑工作者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的重要体现。实践表明,单篇网络首发模式是医学期刊适应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合理有效出版模式,也是未来学术期刊出版模式的重要趋势。

1 采取灵活出版模式的意识

研究表明,COVID-19疫情早期《中华中医药学刊》发表相关论文的下载数和被引数明显增加,表明该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显著提高。分析其中根本原因,主要有3点:一是该学术期刊虽然是综合性医学期刊,但长期以来都贯彻专刊专栏的办刊方向,故在COVID-19疫情暴发初期就能够第一时间策划实施COVID-19相关成果的专题研究栏目[1];二是早在2011年,该刊就已经完成了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即论文稿件的采编、审校、排版和出版等全流程均已实现数字化,基本实现了单篇论文的线上出版,这为该刊提高研究成果网络首发的时效性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中国知网资源平台优先刊出COVID-19相关论文,具有较大的影响力[2]。事实表明,《中华中医药学刊》发表的COVID-19相关论文仅2年的时间,其中3篇研究成果已占据中国知网该刊历史下载数量排名的前10,其余7篇研究成果出版已长达10余年。这说明要想提高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就应该抓住热点和重大任务选题,发表有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原创性论文。这也表明传统的付费阅读模式已不再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势,各个学术期刊应该利用数字智能系统建立新型的出版模式,提高学术期刊的影响力,推动科研成果的广泛传播。

2 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

医学科技期刊必须建立服务于作者和读者的各种保障体系[3]。学术期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就是强烈的服务意识[4]。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学期刊编辑工作者必须具有高度的服务意识和高质量的服务水平,更快速地获取最新研究成果,否则研究工作者或学者会选择服务水平更高和服务意识更强的期刊发表文章,这既不利于医学期刊提升自身的学术影响力,也不利于医学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传媒出版行业的改革和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个学术期刊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如为应对复杂多变的疫情形势,本期刊编辑部不仅较早开通了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研究论文快速接收、快速审核和快速发表的绿色通道,而且开通了针对疫情防控工作开展的管理类研究论文和鲜明人物事迹报道专栏。其目的是为全方位报道抗击新冠肺炎感染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典型人物事迹,这不仅体现了医学期刊管理者和编辑者主动服务的大局意识,更体现了医学期刊的社会责任担当。因此,医学期刊编辑工作者应该不断提高使用各种办公软件和社交工具的能力,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分享新冠肺炎疫情的最新研究成果。

3 突出主题特点明确选题定位

目前国内外学者发表的关于COVID-19研究论文越来越多。仅就中医学领域而言,已有大量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最新研究成果陆续发表[5]。《中华中医药学刊》收到关于COVID-19研究成果的论文较多,虽然选题比较丰富,但重复研究的内容不少。《中华中医药学刊》始终坚持质量至上的服务宗旨,截至2022年5月1日,期刊编辑部收到组稿和自由投稿的疫情防控专题文章共663篇,其中快速审核审定发表66篇,退稿597篇。可以看出,退稿数量占90.01%,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期刊的应用价值和学术质量,体现了传播和记载最新科研成果的学术使命和学术担当。

期刊编辑部即使明确组稿主题和方向也会面临一系列问题,如约稿学者因时间关系无法完成撰写任务,会由于意见不一致而不同意审稿专家的意见,甚至存在投稿内容不符合专栏要求等问题。为切实解决问题,期刊编辑要广泛地听取各位专家学者的建设性意见建议,然后将所列问题一一汇总进行综合分析,最后逐个解决。为确保学术论文质量,通过利用中华医学会和辽宁中医药大学的优势资源,反复与专家学者沟通稿件研究框架和内容细节,最终发表出数篇真正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包括3篇具有学术导向作用的共识分析、2篇临床病例非RCT研究、1篇国医大师经验与思路总结等。

4 加大原创性临床研究论文组约稿力度

COVID-19疫情早期,中医学术期刊较少发表以RCT为代表的原创性高价值临床研究的相关论文。国际医学期刊虽然较少刊发相关文章,但相比较而言,中文期刊更少。由于专家学者的关注度较高,所以医学指南或述评类论文一直都备受国内医学相关期刊的重视。这表明了一个严峻的事实,也是当前我国中医学期刊发展存在的窘况,即国际知名医学期刊利用优势资源和平台吸引我国专家学者投递具有高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国内知名医学期刊只能邀请具有高影响力的专家学者撰写各类医学指南、解读或述评。Elhawary H等[6]学者对50篇高被引COVID-19论文的分析表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专家学者对国际高引论文的贡献非常大,其中包括最早的关于COVID-19的临床病例观察和RCT。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呼吁科研主管部门和各大高校持续加强政策导向和扶持力度,给予专家学者研究的自主权,真正吸引高质量、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发表于国内知名医学期刊。

5 储备作者资源扩大编委队伍

关于COVID-19的主题论文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尤其对于相关临床实践和科研成果来说,更加需要第一时间争取到网络首发权。这不仅需要作者的配合,而且需要审稿专家的大力支持,这样才能以最快的时间完成审稿和修订工作,并以最快的速度发出。

拥有一大批优秀的读者群、作者群和一支高效率、高水平的期刊编辑团队是对医学科研动态迅速做出反应的坚实基础,是期刊第一时间组稿成功的重要保障。广大期刊编辑工作者需要积极主动地与本专业、本领域的中青年医师和专家学者进行广泛的沟通交流和互动探讨,因为优秀人才的储备是期刊杂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和重要策略[7]。如本杂志编委以自身的学术影响力和广泛的学术人脉迅速遴选和组织撰稿学者和审稿专家,使得COVID-19相关专栏组稿第一时间建立。《中华中医药学刊》2021年复合影响因子2.01,综合影响因子1.602,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及他引率逐年攀升。无论是专业性的学术内容,或是普及性的人文内容,期刊杂志对国内外广大学者和读者都有相当大的吸引力。从这一角度而言,期刊不仅拥有了大量的优秀学者和读者资源,而且与广大编委队伍和审稿专家建立彼此信任、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良性循环下就会使得期刊编辑部每年的收稿量不断增多,学术影响力就会越来越大。

6 快速发表COVID-19论文带来的质量隐患

新冠肺炎疫情初期,网络首发相关论文是回应社会公众对获取相关信息客观需求的体现,充分表明了广大期刊编辑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但仍然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网络首发论文对传统的同行评议造成很大的冲击[8]。如有学者质疑网络首发的COVID-19相关研究成果的科学价值;也有学者认为疫情期间的网络首发效果比较好,支持传统学术期刊出版模式的转变[9]。因此,面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平衡医学科技期刊论文的发表时效与学术价值是医学期刊编辑工作者面临的新挑战。

猜你喜欢

医学期刊专家学者研究成果
山西医学期刊社简介
我校多项研究成果荣获省、市科研奖
山西医学期刊社简介
山西医学期刊社简介
山西医学期刊社简介
七一智库暨《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
七一智库暨《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
七一智暨《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
冀东1:25000高精度航磁及研究成果
《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