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持科技创新成财政提质增效新出口 发展“新质生产力”蕴含投资新机会

2023-12-19苏钦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23年46期
关键词:财政政策提质会议

苏钦

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分析研究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特别强调指出在产业政策方面“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在财政政策方面“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要“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

笔者认为,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之下,“科技创新”将成为重中之重,叠加财政政策28年首提“适度加力”,泛科技将成为市场关注的新核心。一个引人注目的财政政策变化,就是支持科技创新成为提质增效的新出口。那么,“科技创新”产业引导规划有哪些?相关优先受益行业及标的有哪些?笔者深入分析。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4年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要用好财政政策空间,提高资金效益和政策效果。”在财政政策表述的篇幅上,较去年增加一倍以上,主要提法包括:要用好财政政策空间,提高资金效益和政策效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作资本金范围。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严格转移支付资金监管,严肃财经纪律。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兜牢基层“三保”底线。严控一般性支出。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

与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比来看,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财政政策的具体表述上,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变化。

一是在财政投资方向上,特别强调对科技创新的财政支持力度,明确指出,要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并且要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另外,提出“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对此,笔者认为国家产业基金以及地方产业基金都将下场大手笔支持科技创新。

二是“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的新提法。在笔者看来,“适度加力、提质增效”不是简单的文字调整,而是在2023年新的經济形势下,面对困难和挑战,对去年“加力提效”政策的延续与新发展。“适度加力”意味着政策力度会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实时调整、适度加强。“提质增效”,在产业支持政策方面,就是要落实落细各项优惠政策,用好用足珍贵的财政资金,让有限的钱花出好的效果,预示着财政政策会更注重财政资金的质量和效果。

从具体措施来看,笔者预计明年的财政赤字率可提升,至少会维持在今年3.8%左右的水平,从而为应对内外部的不确定性留有余地;产业发展税费优惠政策和财政支出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增强精准性和针对性,兼顾供给侧和需求侧,从而“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因此,财政政策必然会更加注重向国家战略领域和核心科技创新领域倾斜。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是在优化政府投资结构,号召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的基础上做出的。这是难能可贵也是非常不容易的,这充分表明了中央高层对科技创新的高度自觉与战略决心。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明年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扎实做好经济工作。2024年的工作部署主要有九个方面,与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相比,“科创引领”位列九大工作任务之首,而扩大国内需求从首位排到了第二位。扩大内需决定当下宏观治理的舒适度,科技创新、培育未来产业,长期决定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成败。貌似位序调整,实质是最高层在长短利益之间进行决策取舍,殊为不易。经此调整,科技创新将成为明年乃至未来我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笔者认为,科技创新是高质量的核心文眼,将从三个方面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首先,会议提出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笔者分析,会议后,国家将进一步优化科研资源配置,加大对世界科技前沿、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的基础研究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同时,会进一步组织各层面优势创新资源,针对一些共性技术、关键技术、核心技术进行集中突破。

其次,本次会议进一步强化了今年和近年来特别强调的“新质生产力”、新型工业化等发展方向,这些都是重点发展和支持的方向。

笔者注意到,在产业政策上,会议强调的思路是技术引领产业趋势,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指明了未来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来源。笔者认为,此举将有助于大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有助于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最后,会议要求通过提高制造业重点产业链质量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这将支持我国在当前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周期中取得更大突破。

202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重点支持行业,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笔者认为,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科技创新的定调是十分积极的。无论是从产业政策方面的支持,还是在财政方面的支持力度,都是值得观察的。笔者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会议通稿中提及的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科技创新领域,以及与之紧密关联的泛科技,如半导体、消费电子、AI应用、算力、光通信、机器人、智能汽车、卫星、数据等具体板块,优选其中的龙头股份,这将是“龙年”资本市场的热点,将有黑马跑出。投资者循此“国家投资主线”,必有超额收益的机会。

市场有理由相信,随着国家税收支持落实到位,核心技术突破加快赋能,人工智能技术落地应用加快,硬核科技有望成为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领域,盈利增速或迎来明显改善。证券市场中短期可以重点关注半导体周期见底回升的电子,财政政策发力下的数字基建,以及政策+技术驱动的AI应用。

(作者系南昌大学MPhil,A股投资者。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文中所提个股仅做分析,不做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

财政政策提质会议
预算执行紧缩下的积极财政政策
《八七会议》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会议通知
为城市提质而歌
人民调解提质升级见成效
会议通知
下半年促经济稳增长积极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财政政策转型
ISO/TC8/SC8 期间会议在沪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