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清末《湖南乡土地理教科书》

2023-12-16陈园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19期
关键词:参考书教科书长沙

陈园

(福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福建 泉州 362000)

清末乡土教材指的是清末全国各地编写的具有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的、带有地方志色彩的小学乡土课程教材,通常以某地乡土志或某地乡土教科书命名。《辛丑条约》签订后,迫于内外压力,清政府对政治、教育、军事、经济等方面做出了进一步的改革。在教育改革方面,清政府受日本办学经验的影响,以及出于维护和加强统治的内在需要,开始推行具有忠君爱国教化作用的乡土教育。1905年,学部尚书张百熙上奏要求各地各级编撰相应的乡土志用作小学乡土教材。随后,学部颁布了乡土教材编撰的指导性文件-《乡土志例目》。在政府的号召下,各地编写了大量的乡土教材。《湖南乡土地理教科书》即是在此背景下编撰而成的,是清末湖南乡土教材的佳作。

1 新学志士自发编撰

清末湖南各地乡土教材基本由各地方长官主持,并组织当地的文人士绅或者学堂教育工作者进行编撰。《湖南乡土地理教科书》则是由具有留学背景的新式知识分子辜天祐自发编写。辜天祐是长沙人,字兰荪,对地理学颇有研究。他是实务学堂一期的学生,其间受业于著名的地理学家邹代钧。他的好友在该书的《序》中写道:“曩者,吾与辜君兰荪同学两湖,其勤奋大为同人所推许,而尤注意地理,新化邹先生屡称赞之。”①由此可见辜天祐在实务学堂时就对地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受到了较好的近代地理学科教育,并且有所成绩。1898年,辜天祐被选送为北洋学堂学生。1899年,辜天祐东渡日本留学,还当过哥老会的首领,留学回国后在长沙担任教职。辜天祐回国任教后,游历国内外多地,为他编写教科书做了一定的积累。他对国内国际时局多有愤慨,正值清政府推行乡土教育,即以其专业学识曲线报国,历时三年著成《湖南乡土地理教科书》。这是第一本由湖南人编写的系统的湖南乡土地理志,也稍稍扭转了“惟我省各小学所用国文教本,多系他省人编辑出版,于湖南乡土知识尚属阙如”②的局面。

2 采用课目体,便于教学

《乡土志例目》要求乡土教材需包括历史、地理和格致三科内容,与地方志多有重合。大部分的清末湖南乡土教科书都按旧地方志体例编写,即以卷划分内容。《湖南乡土地理教科书》虽是按照朝廷推行乡土教育的宗旨编撰的,但是在体例上作者选用了更适合学堂教育的课目体。此书于1910年编成,共分为5册91课。辜天祐将全省乡土地理知识有机地划分为各个课时,适应了新学制改革初期小学堂内学生年龄参差不齐的现状。他认为“我省风气初开,程度不齐,初等小学中多十五六龄之童与七八岁之童并教一堂者,则教法殊难统一,应请教师因材施教……全书五册,每册少者十七课,多者二十课,五年期内宽然毕业有余”③,便于老师合理安排和掌握教学进度,同时保证了不同年龄段入学的小学生在毕业前能将所有课时学业完成;各部分划分较均匀,有利于学生对课时内容的把握。

3 语言简洁,插图丰富

为适应儿童的阅读水平和认知水平,编者遣词造句力求简洁明了,内容概括精要,每课字数不过一二百字,每句之间用空白隔开作为断句。如作者在第一课介绍湖南总论:“位置 湖南省 在洞庭湖之南 境界 北界湖北 东界江西 南之东界广东 南之西界广西 西界贵州 西北界四川 广袤 东西距 一千四百二十里 南北距 一千一百五十里 面积六十二万二千八百五十三方里 地势 为丘陵之国 东西南三面多山 东北一隅多水 湘资沅澧 汇于洞庭 为全省之脉络焉。”④短短一百多个字即将湖南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勾勒出来,清晰易懂,描绘准确,文字极富画面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利于儿童理解记忆。

和其他湖南官修乡土志主要使用大量文字进行表达相比,《湖南乡土地理教科书》使用了大量绘图,全书共计有90幅图。其中不仅有地理中基本使用的区划、地势、山脉、水系、交通图,还包括城址、古迹、风景、名胜、物产、风俗图以及根据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所画的图,图画内容丰富,地图绘制较为准确,风俗画画工精美。如第一册第一课《总论》附有《全省疆域图》(图1)。

图1 《全省疆域图》

作者在地图类的图画上面标注了数字,意在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区划名称、山脉名称、河流名称等在图中补上,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第一册第十课《长沙府总论》后附有《长沙府物产图》(图2),有长沙橘、醴陵瓷、浏阳夏布等;第二册第四课介绍宝庆府的名胜之一石门山,文后绘有《石门献翠图》(图3);第二册第六课《古迹》说到宝庆府的曹婆井时,文后附有手绘的曹婆与道人的故事。

图2 《长沙府物产图》

图3 《石门献翠图》

这些图一方面是地理学科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为课文的重要辅助,可以帮助塑造儿童的空间想象力,使儿童可以学习方位和空间概念,有利于学习识认地图和增强对课文的理解记忆;另一方面也是小学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这些图穿插在文字中也增加了儿童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孩童的审美情趣。正如作者所说:“图画为儿童所喜,故每课或证以简图,或绘书风物,务在指实地名,渲染情景,既助其记忆之力,又增其审美之感也,地势图中有记号数字者,教员宜令学生用薄纸模出轮廓,将地名按号填出。”⑤可见辜天祐不仅近代地理学知识丰富,而且深谙教育教学之法。

4 内容丰富翔实,注重德育

《湖南乡土地理教科书》是乡土地理教科书,但也涵盖了历史、格致的内容,包括各地的历史沿革、行政建制、山川形胜、武备兵防、民俗风情、经济物产、传说逸事、宗教信仰等。本书一共介绍了湖南省境内的十八个府厅,对每府、州的介绍大体按照总论-名胜-古迹-先贤祠墓-交通的顺序。以常德府为例,前三课为总论,第一课介绍了历史沿革建制和水系分布,第二课介绍府城位置、下属四县、人口、学校、商业贸易,第三课介绍了气候、物产、人口组成、宗教信仰;第四课介绍了境内的名山景色,如河汱山、梁山、桃源山,还顺带记述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的寓言;第五课古迹祠墓介绍了善卷、楚春申君的墓址及其事迹、张旭洗墨池和沅江楚贡亭。这些内容多是作者游历调研或多加考证得来的,反映了社会的变化发展,对旧志内容多有修正。

作者不仅希望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生活的家乡、学习地理历史等知识,同时还希望通过教材的学习实现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本书将湖南山川形势、道里建制、古迹祠墓等项择要编辑,凡居民之职业、贫富之原因、舟车之交通、物产之生殖,均为本书注意之所在。至于尊崇圣贤,改良风俗,表扬忠孝志节,所以作学童之模范而厚其性天者,尤三致意焉。植人伦道德之基,又注重于生活知识之教,是作者之微意也。”⑥如第一册第十五课记载的长沙府先贤祠墓中纪录的汉古初墓“汉古初 长沙人 父丧未葬 邻人失火初匍匐柩上 以身捍火 火为之灭 盖纯孝之感也 其墓在县北”⑦,第二册第十五课记载的二孝庙“岳州平江 古罗国也 秦时有罗君用者 官武陵令 因督铁运 溺死洞庭 其女携弟 求尸不获 遂相继赴水死 邦人哀而祀之 宗元豊中 封令称二孝庙”⑧。作者意在通过汉古初墓、二孝庙背后的故事教导学生孝悌之义。第二册第六课古迹中则通过介绍曹婆井来告诫学生为人切莫贪婪。

5 配有教材参考书,用意周到深远

辜天祐还编撰了与《湖南乡土地理教科书》相配套的《湖南乡土地理参考书》5册,这在众多乡土教材中是绝无仅有的。《湖南乡土地理教科书》为初等学堂的教科书,语言精简凝练,且引用书籍颇多,考虑到各地师资水平、教学条件参差不齐,因而另编参考书5册以供教师上课参考之用。

教科书内容在参考书内有详细的解释及扩充,如第九课《长沙府总论二》记载“沿湘至新开河 划为商港 有长沙税关英日领事府”,参考书相对应的内容为“光绪三十年夏六月,长沙开港立税关,设税务所于大西门外,以岳州税关长美人哈里斯任税务司以监法道兼任海关道,翌年日本遂设领事馆于长沙,设日本邮便局,创湖南汽船会社,有湘江沅江两商轮行驶湘汉间,税关之公吏学堂之教员备聘日人为最多,甚至小贸手贩亦纷至沓来与民争利,其他英国已有领事德美各国在议设中”⑨。“宣教日众”对应的内容为介绍了湖南教会的传教情况并用表格列出了长沙教会会名、所在街道、牧师、国籍等信息⑩。教科书中各课所附需要填空的地图答案也在对应课时的参考书中列出。如课本第一册第七课《水道四》写“洞庭湖诸水 东北由城陵矶入江”,随附的洞庭湖流域图中汇入湖中的十条水系皆未写名称而标注的是数字,即需要教师讲解后由学生自行填充至课本上,答案则在参考书中按数字列出:“注图:一澧水中源,二溇水,三渫水,四澹水,五道水,六涔水,七俊小江,八长河,九窑头庙河,十俊江。”

教科书引用参考了较多书籍,作者在参考书中皆有列出所用文献,方便想深入学习的读者查阅。“本书按教科书次序编列书中引用皆录其原文,后标书目,阅者欲再加释,故可据书目复查,惟其中有余平日之编译或朋友之调查,则后不标明。”⑪如参考教材第二册第十三课岳州名胜二中所引用的文献包括《湖南省志》《一统志》《巴陵县志》《岳阳风土记》《方舆胜览》《舆地纪胜》《九城志》《水经注》《明统志》《明史地理志》等,可见作者在著书过程中参考了除县志之外的大量文献,注重对史学材料的应用,尽可能保证内容的丰富性和准确性。地理教科书中所用的一些图表作者在参考书中也说明了来源:“地名均可据新图阅者须置《湖南分图》(邹刻)或《湖南图说》(彭刻)一部,如仅有皇朝省直图者即用湖南总图参考亦可。”⑫

参考书除了是对教科书内容的详细解释和延伸,发挥了乡土教材应有之用之外,还加入了大量作者对时事、地方民瘼等的看法。比如对于洞庭湖水患,他从地理上分析了湖南、湖北两省相连的水系现状及问题所在,认为两省应共同治理、疏浚洞庭湖,不能放任百姓胡乱筑堤,否则后患无穷:“今之论者曰南洲积淤周二百余里,几割西湖之半,洞庭形势月异而岁不同,湖身愈窄,江水之愈急悍,澧水为川江所逼,大半失其故道。为今计非急浚荆州江以杀上游之势,塞藕池口以遏奔溃之流,甚恐元龙、武安、华容将有其余之忧。不及百年西湖盖塞微,独湖南受其水患而江流无所发泄必将决而动,则荆州以东,汉阳以西能保其不为泽国乎?计不如两省通力合作,屏去私见,预为久远之谋……”⑬

对于这套参考书,作者的目标群体并不仅仅是学堂教师,“此书不仅便于教师,凡劝学之士皆可各手一篇,借以发思古之幽情,据爱乡之蓄念……或反昧桑梓之实情,置此一编,则全省之地势,当今之时局,往哲之风徽。固已祥加考据,切实调查,去志乘之杂,收综文献,而提要增益多识,优胜知己,亦一快事也。又以时局日新,地方多事,湖南进行要策,如铁道宜早开通,洞庭可以修浚利源。如何发达风俗,注意改良风俗,书中于此类材料搜集最为详。审蕲备当事之采择以为措施庶政”⑭。作者希望好学之士、高等学堂学生可阅以怀古爱乡、增加学识,更希望能为湖南各地革新发展措施提供参考。

《湖南乡土地理教科书》及其参考书体现了辜天祐在教育学、地理学上的深厚积淀。此书成后不久清朝就覆灭了,但是新政府依旧在小学推行乡土教育,不少清末编成的乡土教材在新政权下继续使用。此书内容翔实、适合教学,填补了湖南乡土地理教材的空白,在市场上备受欢迎。这从书籍的再版和发行情况可见一斑,如第一册教科书三月初版,五月就已经再版,发行书社由最初只有群益书社一家,后增加到了群益书社、群智书社、作民译社三家。这套书还体现了作者爱国爱民、革新改良的进步思想,是当时新式知识分子在认识世界形势后试图挽救民族危亡而努力的缩影。

注释

①辜天祐.湖南乡土地理教科书·湖南乡土地理参考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1.

②③⑤⑥辜天祐.湖南乡土地理教科书·湖南乡土地理参考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2.

④辜天祐.湖南乡土地理教科书·湖南乡土地理参考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3.

⑦辜天祐.湖南乡土地理教科书·湖南乡土地理参考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10.

⑧辜天祐.湖南乡土地理教科书·湖南乡土地理参考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21.

⑨⑩辜天祐.湖南乡土地理教科书·湖南乡土地理参考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73.

⑪⑫⑭辜天祐.湖南乡土地理教科书·湖南乡土地理参考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55.

⑬辜天祐.湖南乡土地理教科书·湖南乡土地理参考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68.

猜你喜欢

参考书教科书长沙
长沙之旅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如何用好语文课外参考书
收不到货可要求赔偿
我眼中的长沙
藏起来的教科书
对一道教科书习题的再探索
教师要正确使用参考书
被藏起来的教科书
不要让参考书牵着你的鼻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