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后活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3-12-12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一初级中学张倡晴

中学政史地 2023年27期
关键词:学科历史活动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一初级中学 张倡晴

课后学习活动是新课标提出的新型教学模式,能实现历史跨学科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研究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开展可操作的课后活动。

一、课后活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激发初中历史教学活力。

历史学科多以文字、图片展示知识,如果教师完全照搬书本知识进行教学难免让课堂显得呆板和无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开展课后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后生活,把历史教学融入综合性的活动之中,让学生获得学习历史的快乐,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2.综合发展学生能力。

历史学科的课后活动不是简单的历史研究类活动,它横跨了多类学科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具有综合性,能够整合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实现多角度的发展与提升。例如,主题研讨类活动就需要信息技术学科的技能、物理和化学学科的研究方法,还有语文学科的信息摄取能力、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有时还需要美术学科的审美能力和表现力。由此可见,历史教师开展课后学习活动不是简单的实践,而是具有多样性、可操作性的活动。

二、课后活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角色扮演,深化理解。

历史教师采取课后活动的形式来创新学生的学习模式,用活动检验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都是来自于学习资料,学习方法和评价方式较为传统。历史教师可以开展角色扮演活动,把历史事件编写成短小的剧本,还原历史场景,实现动态输出性学习。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后生活,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还创新了评价形式,落实了过程性评价。以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的教学为例。教师带领学生把辽、西夏和北宋设置为人物角色,将每个王朝的统治者的实施政策加注在角色上,用站位和角色形象地展示三个政权的疆域和实力,将三个政权并立的过程编写成剧本,安排学习小组进行排练,最后再选出最佳的一组,在学校公演。

2.实地参观,拓展视野。

活动可以在校园内开展,也可以在校园外进行。历史教师在设计课后活动时,要因地制宜,开阔学生的历史视野,丰富学生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历史佐证能力。历史教师要研究教材和当地历史博物馆展示内容的适配性,合理安排参观时间,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以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的教学为例。在教学完新知识以后,教师在周末带领学生参观本地的抗日英雄烈士陵园,或观看相关历史资料和历史文物,感受抗日战争的惨烈和中国人民不屈的精神。

3.观看电影,丰富解释。

不是所有学校都有条件参观历史博物馆和烈士陵园,在这种情况下,历史教师需要另选途径组织课后活动。历史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电影院或者学校观影室观看相关的影视作品,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让学生从艺术的角度解读历史,感受历史的重量。例如,在教学完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中的《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以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影视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社会百态、人物情感、事件意义,从各个细节了解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实现家国情怀培养目标。

4.主题研讨,综合认知。

新课标指出,历史学科是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的学科,教学活动要实现跨学科,联合其他学科知识、技能和方法,依据历史题材设计主题研讨活动。历史教师在设计主题研讨活动时,需遵循多样性、实践性、可操作性等原则,设立符合历史学科内容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活动,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以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的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完本章节后,从社会角度来探讨盛唐的情景,开办主题演讲会,安排学习小组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示盛唐气象,续写演讲稿、制作展示实物,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数据整理能力和动手能力,实现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课后学习活动能够激发历史教学活力,多方面提升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历史教师可以依据现实条件、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开展多样化的课后活动。

猜你喜欢

学科历史活动
【学科新书导览】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超学科”来啦
新历史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