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制文化”需反思

2023-12-08胡一峰

杂文选刊 2023年12期
关键词:制作者添加剂原料

胡一峰

這段时间,“预制菜”成了热门话题,打工人逃离“预制菜”呼声四起,网友表示:宁啃手工白馒头,不吃满汉全席预制菜。

作为预先加工过的半成品,预制菜只需简单操作即可食用。对它的批评意见大体分两类,一类针对预制菜的制作工艺,比如原料选择,添加剂之有无、种类及多少;另一类则根本反对预制菜本身,认为这些没有“镬气”的东西丧失了食物的情感内涵,纯为填塞空虚的肠胃。

在我看来,针对制作工艺的批评较为务实。毕竟,工业化社会的生活节奏变快,田园诗般的慢日子已从日用而不觉变为难得的休闲,与之相伴的饮食方式随之改变。如果把预制菜比作一颗呼啸而来的子弹,扣动扳机的正是你我越跑越快的脚步。

对预制菜本身的批评虽显迂阔,却更应引起思考。时下生活中被“预制”的又岂止是菜呢?我们习以为常的不少东西,都是预制的结果。今天人人看重阅读,但很多人读的其实不是书而是书之“解读”。那些帮人读书的名家、网红、软件,把一本本“预制书”送到你眼前或耳边。它们的制作工艺如何?制作者对“原料”是否精挑细选,又有无加入“添加剂”呢?

与此相仿的还有“三分钟看电影”之类短视频,制作者把一部部光影经典拆骨去肉、剥皮抽髓,嚼烂了喂进你嘴里。和预制菜一样,“预制”的书或电影看起来更方便,或许还更可口,但也少了一种“气”,不是“镬气”而是“文化气”。又如,按照网络攻略、“特种兵”打卡式的旅游,也可算当下“预制文化”之一种吧。

作为文化生活的阅读、赏艺或旅游,本质上是对话而非攫取,最好以审美的态度待之。而当它们被“预制”,与我们对话的就从作者、艺术家和自然人文景致变成了预制品的提供者,所获得的精神收获自然就不同了。面对预制文化泛滥,理应深长思之。

【选自大公网】

题图 / 所谓预制菜 / 佚 名

猜你喜欢

制作者添加剂原料
Sugar Painting 糖画
赢创扩大在华涂料添加剂产能
造血原料缺乏引起的贫血
地理复习课的“添加剂”
严把原料采购关,才是对养殖负责
卷雪茄
纪录片伦理问题的几个维度
古人怎样制作瓷器
食品添加剂有多可怕?
会变魔术的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