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恰好

2023-12-08李娟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3年27期
关键词:沈先生黄莺火候

李娟

【名家下水作文二】

小时候读杜甫的诗:“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我最喜欢的是后两句,“恰恰”多有意思的词语,生动鲜活,惟妙惟肖,有音律之美。原来“恰恰”是形容黄莺的鸣叫声,见蝴蝶在花丛中蹁跹起舞,枝头的黄莺忍不住唱起歌来。春天的气息一瞬间扑来,莺歌燕舞,花开陌上,内心充满无限的喜悦。

“恰”在诗中竟然这样的传神。

真正的好文字也是恰好。

古人这样说: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

“恰好”在文字里有说不出的微妙。恰好就是文字的度,是分寸。它不多不少,不增不减。此时,多一分则肥,少一分则瘦,文字的火候拿捏得恰到好处。好文字不会写得太满,也不会将话说尽。好文字是从容不迫,是花开陌上迟迟归,几分诗意,几分留白,几分回味。

沈先生的《边城》结构异常完美,也是沈先生盛年时最美的文字。

结尾出奇地好:“可是到了冬天,那个坍塌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小说写到此处,戛然而止。让人心中不免有一丝淡淡的哀伤。可是,正是这种结尾,看似平淡清丽,又恰到好处,余韵悠长,给人极大的想象空间,弥漫着一种生命的美丽和悲凉。

此處的留白,像是一幅水墨丹青,留白处是天空、云朵,也是秋水长天,意境优美,给读者以无限遐想。

作家海明威说过:“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说得真好。其实,每个作家的一生,都在苦苦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它能准确地、恰到好处地表达作家内心独特的感受和生活体验,也在学习掌握文字的火候、分寸、留白、节奏。写作是最为寂寞和孤单的事,作家一生的寻觅是文字的打磨,更是一种内心的修炼。

恰好的文字,没有技巧和雕琢。其实,恰好的真情也是。读沈从文写给张兆和的情书:“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华的人。”遇见正当最好年华的人,就是恰好,仿佛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在对的时间遇见了对的人,真是春水映桃花。这样的遇见是《诗经》里的“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她一直等着,等到萋萋的荒草都长满了来路,他终于自己寻来了,她岂能不满心欢喜?

最美的相遇是恰好之时的一见倾心。那一刻,草长莺飞,烟花开遍,眼波盈盈处,怦然心动,一往情深,这样的夫妻如沈从文和张兆和、钱钟书和杨绛。他们像黑夜里茫茫大海上的两盏灯火,相遇的时刻,一瞬间照亮了彼此的灵魂和人生,也成就一代大家。

【文本解读】

古人说“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同样如此。人世间最好的相遇,便如张爱玲所说:“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恰好,如同花至半开,酒至微醺,追求的是一种淡而有致、不疾不徐、余音袅袅的境界。它更体现在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上,要求人们在岁月的历练中沉淀内心,找到自己的火候、分寸和节奏,

最好的生活,莫过于在恰好的岁月,活出了恰好的自己。这种欢愉不是来自别处,正是来自对平静、疏淡、简朴生活的一种热爱。

猜你喜欢

沈先生黄莺火候
《修真秘要》导引系列之十二 “吕祖破气法”“抽添火候”导引法
春韵
热情好客的小苇鹣
拆错房子
会飞的沈先生假
会飞的沈先生
火候足时它自美
没有什么火候不火候
最初的愿望小曲
黄莺与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