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频脉冲电疗法联合益生菌改善脑卒中后便秘的疗效研究

2023-12-08吴博中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21期
关键词:益生菌脉冲量表

吴博中

上海市第二康复医院神经康复科,上海 200441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及病死率高等特点。脑卒中患者往往合并感觉、运动、认知等方面功能障碍,同时也存在许多并发症。脑卒中后便秘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发病率高达60%[1]。脑卒中后便秘不仅能加重患者抑郁、焦虑等情绪,还能诱发颅内高压引起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2],加重了患者家庭及社会负担。脑卒中后便秘会对患者的康复产生不良影响,但临床上对其不够重视。既往对于脑卒中后便秘的治疗主要为药物治疗,治疗手段单一且治疗效果差,同时也存在明显副作用[3]。中频脉冲电疗法和益生菌是目前新兴的治疗便秘的手段[4],鉴于单一治疗手段效果不理想的情况,本研究旨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联合应用中频脉冲电疗法和益生菌,探究一种简便有效、费用低的治疗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2年6—12月在上海市第二康复医院(本院)神经康复科住院的脑卒中后便秘患者60例,经CT或MRI确诊脑卒中[5],便秘诊断符合罗马Ⅳ便秘诊断标准[6]。患者病情稳定,患者及家属知情配合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消化道手术史、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及明显认知障碍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试验组(n=30)。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已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及益生菌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频脉冲电疗法,两组均在医生及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手段。康复治疗包括运动疗法、平衡训练、关节松动、神经促进疗法等。每天训练2次,5 d/周,总共训练4周。益生菌选用乳酸菌素片分散片(杭州苏泊尔南洋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3646,规格:0.4 g×12片×3板/盒)服用方法:1.2 g口服,3次/d,总共治疗4周。

1.2.2 试验组 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频脉冲电疗法。选用北京奔奥公司生产的BA-V6C电脑中频治疗仪,中频载波频率2500 Hz,调制频率80~100 Hz,两个电极安放于体表脐两侧腹直肌处,各电极间距4 cm,耐受量刺激,2次/d,每次20 min,总共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对患者进行康复评定。①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patient assessment of constipation symptom,PAC-SYM):该量表包括12个条目,每个条目0~4分,最高48分,分数越高便秘越严重[7]。②Bristol粪便性状量表(Bristol stool form scale,BSFS):该量表把大便性状分为7型,分别赋值1~7分。其中4、5正常,其余均为异常,分数越低便秘越严重[8]。③便秘患者生存质量量表(patient assessment of constipation quality of life,PAC-QOL):该量表包含满意度、心理、生理、社会4个方面,共28个条目,总分0~100分,得分越低表示生活质量越好[9]。

1.4 质量控制

每位患者在治疗前后由专门的医生进行康复评定,该指定医生不参与患者的日常治疗。负责康复的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按照治疗方案进行康复治疗,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治疗过程中无脑卒中再发、呼吸衰竭、心绞痛等严重并发症出现,两组患者全程参与康复治疗无退出情况发生。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C-SYM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PAC-SY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4周,两组患者PAC-SYM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PAC-SYM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C-SYM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C-SYM评分比较(分,)

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4周t值P值对照组3029.30±3.9926.47±3.72 8.245<0.001试验组3029.13±3.8424.63±3.3614.256<0.001 t值0.1325.423 P值0.828<0.001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SF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BSF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4周,两组患者BSF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BSF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SFS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SFS评分比较(分,)

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4周t值P值对照组302.30±0.793.70±0.70 7.624<0.001试验组302.33±0.714.32±0.8112.358<0.001 t值0.2454.572 P值0.672<0.001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C-QOL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PAC-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4周,两组患者PAC-QOL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PAC-QOL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C-QOL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C-QOL评分比较(分,)

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4周t值P值对照组3081.35±4.3863.45±2.31 6.753<0.001试验组3081.68±5.3454.75±3.2213.537<0.001 t值0.3386.254 P值0.587<0.001

3 讨论

便秘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排便不畅、排便次数减少、粪质干结量少及排便困难。国外有研究显示脑卒中后约79.4%的患者存在便秘[10-11],国内也有研究表明脑卒中后便秘发生率高达60%,患者长期卧床便秘发生率超过90%[12],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目前脑卒中后便秘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一般认为是以下两方面:首先脑卒中后患者排便方式改变、长期卧床、食物中纤维素和水分摄入减少、脑卒中用药等都会导致便秘的产生[13];其次是脑卒中后脑肠轴功能障碍导致。脑肠轴是指肠神经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之间形成的双向通路,通过自主神经、肠神经、中枢神经三个层次对消化系统进行双向调节。脑肠轴功能障碍一方面表现为副交感及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破坏了肛门括约肌和骨盆功能的协调性,导致胃肠激素分泌障碍,引起便秘;另一方面脑卒中后上行感觉传导纤维中断导致脑肠轴链中断,引起直肠感觉中枢传导困难,进而引起排便障碍[14]。基于以上机制本研究选择中频脉冲电疗法联合益生菌作为干预手段。

脑卒中后便秘的患者由于大便干结,排便时会导致痔疮及肛裂的发生,还可导致消化不良,引起食欲下降,进一步加剧患者营养状态的恶化。同时便秘还会导致腹部压力增高,引起颅内压增高,增加脑出血风险甚至危及生命,造成患者更大的经济损失[15]。长期便秘也会导致患者出现失眠、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降低生活质量[16]。

本研究采用中频脉冲电疗法联合益生菌进行治疗,4周后使用PAC-SYM、BSFS以及PAC-QOL量表进行功能评定,结果显示评分有所改善,且试验组PAC-SYM、BSFS及PAC-QOL量表评分改善更为显著(P< 0.05)。本研究结果表明中频脉冲电联合益生菌治疗可以有效减轻脑卒中后的便秘症状,改善粪便性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中频脉冲电置于腹部能够对消化道平滑肌产生治疗作用,促进肠蠕动,从而促进胃肠道的血液循环,改善其分泌吸收功能。中频脉冲电还能够调节自主神经,缓解胃肠道痉挛,纠正胃肠功能紊乱,从而改善便秘[17]。中频脉冲电疗法作为康复科物理治疗手段之一,副作用小,更容易被患者接受。传统药物如润滑剂和各类泻剂并不能很好地改善患者症状,长期服用还会出现便秘加重等各种副作用。益生菌有别于其他治疗便秘的药物,它是由乳酸菌代谢产生的一种具有活性的多肽或蛋白质,一方面能够通过刺激肠道产生抗体提高肠道免疫力,促进消化液分泌进而提高消化功能;另一方面能够保护并促进肠道有益菌群的生长,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从而改善便秘[18]。本研究将中频脉冲电疗法和益生菌联用,能够更好地解决患者的便秘问题,且无明显副作用,而且益生菌还能够弥补患者出院后无法继续接受中频脉冲电治疗的缺陷,更适合脑卒中后便秘患者,为其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综上所述,通过对脑卒中后患者进行中频脉冲电疗法联合益生菌治疗,可有效改善便秘,减轻患者负担。但该治疗手段也存在一定缺陷,目前缺乏统一的标准质量控制,如治疗时长、治疗剂量、治疗介入时机等,随着大量高质量研究的深入,该治疗方案也会不断完善,发挥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益生菌脉冲量表
脉冲离散Ginzburg-Landau方程组的统计解及其极限行为
上下解反向的脉冲微分包含解的存在性
益生元和益生菌促进猪生长和健康
黄芩苷脉冲片的制备
益生菌别贪多
神奇的小小肠道益生菌
中国益生菌网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