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6S管理阶段护理应用在血液透析重症患者中对其护理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

2023-12-08洪丽梅陈雅秀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21期
关键词:重症依从性血液

洪丽梅 陈雅秀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福建厦门 361001

血液透析运用于重症患者中,可有效清除有害代谢物,达到维持水电解质的目的[1-2]。血液透析是一种终身替代疗法,但多数患者对疾病治疗缺乏重视,加之医疗费用、疾病疼痛等因素影响,患者心理负担较重,导致其难以长期坚持治疗,降低透析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且在长期治疗过程中易发生导管感染、导管血栓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肾脏功能[3-4]。因此,予以血液透析重症患者护理干预尤为重要。基于6S管理阶段护理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以及安全一系列干预,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保证护理工作有序进行,最大程度减少护理差错发生。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室行血液透析治疗的96例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基于6S管理阶段护理在其中的实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室行血液透析治疗的96例重症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糖尿病肾病15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1例,慢性肾衰竭10例,尿毒症12例;年龄22~73岁,平均(47.56±2.31)岁;男26例,女22例;体重指数18~25 kg/m2,平均(21.53±0.54) kg/m2;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3例,高中20例,专科及以上15例。对照组48例,脓毒症16例,急性胰腺炎12例,慢性肾衰竭9例,尿毒症11例;年龄22~73岁,平均(47.59±2.34)岁;男25例,女23例;体重指数18~25 kg/m2,平均(21.56±0.57)kg/m2;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4例,高中21例,专科及以上13例。两组患者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通过(审批号:K202013)。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透析时间在1个月以上;年龄≥18岁;主动签订知情书。排除标准: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全身性感染;严重认知、智力障碍;病案资料不完整。

1.3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予以患者用药指导、临时血液透析管路等护理,血液透析期间发现患者异常病情变化立即汇报医生对症处理。观察组采用基于6S管理阶段护理:(1)建立6S管理小组。由1名急诊重症护士长、5名责任护士组成管理小组,加强对组内成员血液透析护理的学习和培训。(2)意向阶段。依照6S管理理念,有意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讲解规律血液透析治疗的重要性,邀请护理依从性良好患者分享自身护理经验,与患者交流其在透析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嘱家属参与患者疾病管理,监督患者日常用药和饮食。(3)准备阶段。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主动了解患者文化水平、家庭情况等一般资料,耐心倾听患者内心的真实想法,予以患者理解和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血液透析治疗,并与其共同制订个体化护理方案。(4)行动阶段。①临时血液透析管路。密切观察临时血液透析管路处皮肤,每日对临时血液透析管路和周围皮肤进行清洁、消毒,保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透析治疗前谨慎使用降压药物,在治疗前60 min进食,调节透析液温度在35~36℃。②饮食护理。依据患者血钙、血钠、钾水平,为患者构建合理的膳食结构,鼓励患者多食高纤维、高蛋白质食物,控制每日钠盐摄入量在6 g左右,钾摄入量在3 g左右,严格遵循少食多餐原则。③日常生活指导。鼓励患者戒烟、戒酒,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剧烈活动,定期监测并记录每日尿量和体重情况,观察临时血液透析管路情况,有瘘管的一侧肢体避免提拉重物,避免身穿过紧衣物。两组均持续护理3个月。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护理依从性。采用本院自制护理依从性调查表,从规律运动、正确服药、合理饮食及自我监测4个维度对患者护理前和护理3个月后的护理依从性进行调查,各项满分100分,该调查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59,重测效度为0.867,分数高则护理依从性高。②肾功能。检测两组护理前和护理3个月后的肾功能指标水平,包括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和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③并发症。统计两组内瘘闭塞、导管感染、电解质紊乱、低血压并发症发生率。④舒适度。护理前和护理3个月后采用Kolcaba的舒适状况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5]从环境、心理、社会文化、生理4个维度评价患者的舒适度,共28项,采用4级评分法,满分28~112分,得分与舒适度成正比。⑤生活质量。护理前和护理3个月后采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uality of life brief scale,QOL-BREF)[6]从环境、心理、社会文化、生理4个维度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满分100分,分数与生活质量成正比。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依从性比较

两组护理前护理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两组护理依从性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护理依从性中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正确服药以及自我监测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依从性比较(分,)

注 与本组护理前比较,*P < 0.05;CCr:肌酐清除率;BUN:血尿素氮;SCr:血清肌酐

组别n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正确服药自我监测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对照组4860.38±2.2765.57±3.19*61.18±2.4665.36±3.21*62.29±2.5668.79±3.31*63.37±4.1469.94±4.23*观察组4860.45±2.2972.24±3.42*61.20±2.4973.42±3.34*62.34±2.7179.92±3.44*63.48±4.2076.67±4.35*t值0.1509.8810.04012.0540.09316.1530.1297.685 P值0.8810.0000.9690.0000.9260.0000.8980.000

2.2 两组肾功能水平比较

两组护理前肾功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两组肾功能水平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CCr较对照组高,SCr、BUN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肾功能水平比较()

注 与本组护理前比较,*P < 0.05

组别n CCr(ml/min)BUN(mmol/L)SCr(μmol/L)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对照组4843.76±3.2647.86±3.35*12.71±3.239.63±2.06*242.64±15.59149.89±13.26*观察组4843.79±3.3155.54±3.47*12.69±3.206.79±1.92*241.89±15.53132.86±12.10*t值0.04511.0320.0316.9870.2366.573 P值0.9640.0000.9760.0000.8140.000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低血压、导管感染、内瘘闭塞、电解质紊乱并发症总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4 两组GCQ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GC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两组GCQ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GCQ中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及环境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表4 两组GCQ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GCQ评分比较(分,)

注 与本组护理前比较,*P < 0.05

组别n心理环境社会文化生理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对照组4814.59±3.3018.98±4.62*14.62±3.5017.96±3.64*8.69±2.1510.79±3.26*12.78±3.3416.95±3.66*观察组4814.61±3.3223.73±4.64*14.67±3.5222.67±3.75*8.78±2.1813.84±3.39*12.86±3.3920.72±4.36*t值0.0305.0260.0706.2440.2044.4930.1174.588 P值0.9760.0000.9450.0000.8390.0000.9080.000

2.5 两组QOL-BREF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QOL-BRE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两组QOL-BREF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QOL-BREF中环境、生理、心理、社会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5。

表5 两组QOL-BREF评分比较(分,)

表5 两组QOL-BREF评分比较(分,)

注 与本组护理前比较,*P < 0.05

组别n环境生理心理社会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对照组4858.96±3.3265.47±3.50*60.02±3.3765.98±3.89*61.96±3.8366.78±4.06*60.06±5.1766.73±5.86*观察组4859.02±3.3677.59±3.61*60.06±3.4779.52±3.92*62.05±3.8778.54±4.14*60.12±5.5181.92±5.89*t值0.08816.7000.05716.9860.11514.0510.05512.666 P值0.9300.0000.9540.0000.9090.0000.9560.000

3 讨论

血液透析治疗周期较长,患者在漫长的透析过程中,身心均承受巨大压力,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易导致患者依从性下降,降低透析治疗效果,需加强对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管理[7-8]。常规护理措施较为单一,难以满足患者的实际护理需求,护理存在一定局限性[9-10]。

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护理依从性中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正确服药以及自我监测评分、GCQ评分、QOL-BREF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后CCr高于对照组,SCr、BUN、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说明基于6S管理阶段护理可提升血液透析重症患者护理依从性,促进患者肾功能改善,并发症更少,有助于改善患者身心舒适度,进而提升生活质量。李新霞等[11]研究结果表明,基于6S管理阶段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中,可提高患者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本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进一步证实该护理的应用价值。分析原因在于,采取基于6S管理阶段护理,通过整理、整顿、清扫、素养等步骤,对整体护理流程进行优化,促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有序。意向阶段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可增加患者对透析治疗的正确认识,辅以积极的同伴教育,能够使患者获得更多的同伴支持和鼓励,可增强患者治疗信心,同时充分发挥家属监督和协作的作用,促使患者积极主动参与护理工作,从而提升患者护理依从性[12-13]。准备阶段与患者进行深入交流,与其共同制订护理方案,激发患者参与护理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为血液透析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条件。强化临时血液透析管路护理,通过严格无菌操作、加强观察等一系列措施,可维持临时血液透析管路保持最好状态,最大限度减少导管感染、导管血栓等相关并发症发生,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提高其身心舒适度[14-15]。同时予以患者针对性饮食、日常生活指导,可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行为,促使患者主动规避高危因素,有助于改善肾脏功能,进而提升患者舒适度和生活质量,有助于提升血液透析治疗效果。本研究虽取得一定效果,但受人力、物力以及观察时间等多种因素限制,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局限性,尚需在今后研究中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延长观察时间进行多中心研究,并完善基于6S管理阶段护理在血液透析重症患者中的相关内容,以深入探讨其远期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基于6S管理阶段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重症患者中取得一定效果,患者护理依从性有所提高,肾功能有所改善,导管感染、低血压、内瘘闭塞等并发症更少,可增加患者身心舒适度,促进生活质量改善和提高,具有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重症依从性血液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多彩血液大揭秘
神奇血液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给血液做个大扫除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