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灵胶囊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2023-12-08李本强洪文妃林佳虹谢晋红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21期
关键词:乌灵亚组心绞痛

李本强 洪文妃 林佳虹 谢晋红 王 勉

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广州 510000;2.大连医科大学,辽宁大连 116000;3.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海南中医院老年病科,海南海口 570203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指心肌缺血、缺氧而发生的临床综合征,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或痉挛而引起血管狭窄甚至堵塞导致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指出[1],目前,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仍呈上升趋势,其病死占城乡居民总病死原因的首位。焦虑抑郁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可显著增加其发病率和病死率[2]。现阶段,治疗合并焦虑抑郁的冠心病患者通常以二级预防为基础,采用抗焦虑和抗抑郁药物的治疗方式。但这些药物有一些不能忽视的不良反应,使用不当易引起症状反复发作。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该病的临床研究取得较大进展[3],在西药基础上联合中药的治疗方案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乌灵胶囊是用真菌乌灵菌经现代生物技术提炼而成的纯中药制剂,具有补肾健脑、养心安神、益气养血等功效[4],多用于治疗失眠、焦虑抑郁症、多种疾病并发的焦虑抑郁等[5-8]。目前亦有用乌灵胶囊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临床研究报道[9-10]。为阐明乌灵胶囊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本研究对乌灵胶囊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

本研究通过计算机检索多个数据库,包括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22年8月20日有关乌灵胶囊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临床研究报道。中文检索词:乌灵胶囊、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焦虑、抑郁。英文检索词:Wuling Capsule,coronary heart disease,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angina pectoris,anxiety,depression。

1.2 纳入标准

①研究对象:文献中明确诊断为冠心病合并焦虑和/或抑郁患者。②干预措施: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或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灵胶囊治疗。③研究类型:随机对照试验。④结局指标:结局指标包括心绞痛缓解作用、心电图改善作用、不良反应、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11]、焦虑自评量表(anxiety self-rating scale,SAS)评分[12]。

1.3 排除标准

①文献的全文无法获取;②文献的数据不可用;③非中、英文文献。

1.4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由2名研究人员根据事先设计的纳入及排除标准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及相关资料提取。

1.5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纳入研究文献的偏倚风险,依据Cochrane[13]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

1.6 统计学处理

使用 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量表评分均为计量资料,采用加权均方差(mean difference,MD)为效应量并计算其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有效率为二分类计数资料,采用比值比(Odds Ratio,OR)为效应量并计算其95%CI。meta分析中,若I2>50%且P< 0.1,说明研究组间同质性较差,可选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反之,如果不符合这些条件,则可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meta分析的水准设为α=0.05。根据对照组干预方式、疗程的不同进行亚组分析。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按照文献检索策略进行检索,初步检出60篇文献,最后剩11篇文献符合纳入研究[9-10,14-22]。见图1。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图

2.2 纳入研究的文献特征及质量评价

共纳入11篇文献,均为中文,其基本特征见表1。纳入的11篇文献中,10篇文献提到随机,其中5篇[10,14,17,21-22]仅提到随机,未具体描述随机分组方法,另外5篇文献[15-16,18-20]具体描述了盲法、随机数表法等方法。余1篇文献[9]未按照随机分类法分类,见图2。

表1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图2 偏倚风险比例

2.3 有效性分析

2.3.1 对心绞痛的改善作用 共纳入8篇文献[10,15-20,22],包括701例患者。结果表明,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及对照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34,95%CI(2.78,6.77),P< 0.000 01],见图3。

图3 心绞痛总有效率的meta分析

2.3.2 对心电图的改善作用 共纳入2篇文献[15,20],包括221例患者。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电图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65,95%CI(1.31,5.38),P= 0.007],见图4。

图4 心电图总有效率的meta分析

2.3.3 对焦虑抑郁改善情况 共纳入5篇文献[10,15-16,19,22],包括39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焦虑抑郁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包括对照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7.19,95%CI(4.01,12.90),P< 0.000 01],见图5。

图5 焦虑抑郁总有效率的meta分析

2.3.4 SAS评分 共纳入3篇文献[14-15,21],包括247例患者。组间具有高异质性(I2=92%,P< 0.1),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6.97, 95%CI(-12.09,-1.85),P< 0.000 01],见图6。

图6 SAS评分的meta分析

2.3.5 HAMD评分 共纳入4篇文献[9,16-17,20],包括434例患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因(I2=98%,P< 0.1)提示组间具有高异质性,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包括对照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4.89,95%CI(-8.20,-1.59),P< 0.000 01]。见图7。

图7 HAMD评分的meta分析

2.4 安全性分析、

共纳入的11篇文献中,6篇文献[10,15,17-19,21]报道不良反应。见表2。

表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双心疾病,其发病率高,但是诊治率较低[23],临床常见的表现为胸闷痛、抑郁、焦虑等。西医治疗方案较单一,且存在成瘾性、安全性、依从性差等问题。中医治疗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指导,不仅可以减少西药带来的不良反应,还可提高疗效。

乌灵胶囊治疗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症状疗效显著。乌灵胶囊现代药理研究表明[24-25],乌灵菌粉改善脑组织对兴奋神经递质谷氨酸和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的通透性,并激活其受体活性,发挥抗焦虑抑郁的作用。

本研究共纳入11篇文献,均为中文,共985例患者。结果显示,基础常规治疗联合乌灵胶囊能够有效提高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心绞痛、心电图疗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SAS、HAMD,且安全性较好。亚组分析也显示,与对照亚组比较,联合乌灵胶囊治疗后均可改善心绞痛、焦虑抑郁状态、HAMD评分情况。

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①纳入研究病例随机分组、盲法实施及跟踪调查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②个别结局指标异质性较高;③meta分析存在发表偏倚,可能对研究结论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乌灵胶囊在临床治疗冠心病合并及焦虑抑郁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作为中西医联合用药之一。

猜你喜欢

乌灵亚组心绞痛
槭叶铁线莲亚组的研究进展
初步对乌灵参丙酮提取物官能团和化合物分析
艾灸神阙穴对不同程度力竭运动大鼠海马区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冠心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的研究 (正文见第45 页)
乌灵参镇静催眠有效部位研究*
乌灵胶囊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综合评价
主动脉标化的儿童室间隔缺损与肺动脉宽度的相关性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