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制剂天麻熄风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2023-12-08朱仁愿吴福祥丁爱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21期
关键词:装量点样石菖蒲

丁 辉 贾 倩 朱仁愿 李 坚 吴福祥 丁爱华

兰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 国家市场监管食品中农药兽药残留监控重点实验室甘肃省种植中药材外源性污染物监测工程研究中心,甘肃兰州 730050

天麻熄风胶囊是兰州市某医院制备的医院制剂,处方由天麻、胆南星、川贝母、陈皮、天竺黄、僵蚕、人工牛黄、麦冬、茯苓、甘草和石菖蒲十一味药材加工制成,具熄风定痫、镇静安神、清热祛痰之效;用于癫痫风痰闭阻,症见神昏抽搐、口吐白沫、小便失禁等。其处方来源于经验方“天麻熄风汤”,研究显示,天麻熄风汤结合尼莫地平、奥卡地平等西药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短暂性脑缺血等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中具有较好的效果[1-3]。该药方中以天麻、胆南星为君药,平肝潜阳、燥湿祛痰;以天竺黄、川贝母、僵蚕为臣助君药,清热祛痰、熄风止痉;以陈皮、茯苓、麦冬、石菖蒲为佐,祛痰开窍、清心除烦;以甘草为使,调和诸药。医者通过总结治疗心得,在对随症加减的基础上确立了该医院制剂,在临床中取得良好疗效。

天麻熄风胶囊为医院制剂,仅可在院内应用,目前尚无对应的质量标准,为了更全面地控制该制剂的内在质量,本研究通过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及相关文献资料后,描述其性状特征,观察石菖蒲、茯苓、胆南星、僵蚕、天竺黄的显微特征,建立天麻、石菖蒲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并对水分、装量差异、崩解时限等常规检查项目进行检验[4-6]。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Canon EOS 6D数码照相机(日本佳能公司);BX53+DP73正置荧光生物显微镜,配有cellSens Entry成像系统(日本奥林巴斯公司);CAMAG Linomat 5自动点样仪,配备TLC Visualizer成像系统(瑞士卡玛公司);YP502电子天平(上海津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DGG-9140B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森信实验仪器有限公司);MS105DU电子天平(上海梅特勒-托利多仪器公司);ZB-1D智能崩解仪(天津精拓仪器科技有限公司);SBL-10DT超声清洗仪和SCG-4智能恒温槽(宁波新芝生物有限公司)。

1.2 试剂试药

天麻对照药材(120944-201310)、天麻素对照品(110807-201608)和石菖蒲对照药材(121098-201406),均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硅胶G薄层板(德国默克公司),水合氯醛、正丁醇、乙醇、甲醇、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酸、石油醚(60℃~90℃)、环己烷、磷钼酸、碘、大孔吸附树脂均为分析纯,水为纯化水。天麻熄风胶囊试制样品3批,均由兰州市某医院制备提供,批号:TMXF-S-1、TMXF-S-2和TMXF-S-3。

2 方法与结果

2.1 性状特征

利用数码照相机拍照,记录天麻熄风胶囊的性状特征。结果可见:本品为硬胶囊(图1a),内容物为灰黄色的粉末(图1b)。取内容物进行口、鼻实验,可知其气微香,味淡、微甜。

图1 天麻熄风胶囊性状特征

2.2 显微特征

取天麻熄风胶囊的内容物适量,用研钵研细,置载玻片上,缓慢滴加3~5滴水合氯醛试液,加盖玻片,在酒精灯上加热以除去气泡并透化粉末,室温放置10 min冷却后,用生物显微镜及数码成像系统观察记录其显微特征。结果可见:胆南星的糊化淀粉粒团块基本为无色,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布存在(图2a~b)。僵蚕的气管壁碎片略弯曲,具棕色周边,呈半圆弧状的螺旋丝(图2c)。天竺黄的不规则块片无色透明,边缘四周多为平角,且有棱角,遇到少量水合氯醛试液会逐渐溶化(图2d)。石菖蒲的纤维束周围细胞中富含大量的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有大量球形、椭圆形、长卵形的单粒淀粉粒和由2~20分粒组成的复粒淀粉类(图2e~f)。茯苓的颗粒状团块(形态不规则)及枝杈状团块常为无色,遇少量水合氯醛溶液渐微微溶化(图2g)。

图2 天麻熄风胶囊内容物的显微特征

2.3 天麻的薄层色谱鉴别

2.3.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随机取天麻熄风胶囊10粒,倒出内容物,用研钵研细,全部转移置锥形瓶中,加水饱和的正丁醇30 ml,超声处理30 min,滤过,滤液用旋转蒸发仪回收提取溶剂至干,残渣加5 ml纯化水使其溶解,加在内径为1 cm的 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柱(柱高为16 cm)上,先用15 ml水洗脱,弃去,再用40 ml乙醇水溶液(1∶9)洗脱,收集乙醇水溶液洗脱液,水浴蒸干,残渣加2 ml甲醇使其溶解。

2.3.2 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 取0.5 g天麻对照药材,依照“2.3.1”供试品溶液所述制备方法进行同样操作。

2.3.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约10 mg天麻素对照品,加10 ml甲醇使溶解,配制成浓度为1 mg/ml的溶液。

用自动点样仪的微量取样器分别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2 μl及对照药材溶液5 μl,依次点样于同一块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酸-乙酸乙酯-甲醇(8∶0.1∶1∶3)为展开体系展开,至少8 cm,取出硅胶G薄层板,晾晒至干,喷以磷钼酸-乙醇(1∶10)溶液,于105℃加热至少5 min,直到薄层板上可见清晰的斑点。结果显示,供试品色谱、对照药材色谱、对照品色谱在相应的位置上,都显有相同颜色的斑点,见图3。

图3 天麻熄风胶囊方中天麻的薄层色谱鉴别图

2.4 石菖蒲的薄层色谱鉴别

2.4.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随机取天麻熄风胶囊10粒,倒出内容物,用研钵研细,样品粉末全部转移置锥形瓶中,加50 ml纯化水,沸水浴上回流1 h后,取下锥形瓶,放冷,在3000 r/min离心5 min,取上清液用60~90℃的石油醚先后提取2次,每次使用石油醚20 ml,合并2次的石油醚提取液,沸水浴蒸干,残渣中加入乙酸乙酯1 ml使其溶解。

2.4.2 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 取石菖蒲对照药材1 g,研细,依照“2.4.1”供试品溶液所述制备方法进行操作。

用自动点样仪的微量取样器分别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各5 μl,依次点样在同一块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9∶1)为展开体系展至8 cm,取出后,晾晒至干,置于碘蒸气中熏至斑点显色清晰为止,在日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可见具有相同颜色的斑点,见图4a。在通风处放置,将薄层板上吸附的碘挥净后,置于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同样可见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见图4b。

图4 天麻熄风胶囊方中石菖蒲的薄层色谱图

2.5 常规检查项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制剂通则收录的胶囊剂(通则0103)项下有关的规定对水分、装量差异和崩解时限进行检验,为考察天麻熄风胶囊样品的均匀性以及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每批样品平行进行3组测定[7]。

2.5.1 水分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0832收录的水分测定法中烘干法进行测定。取天麻熄风胶囊内容物粉末5~10 g,精密称定,平铺在扁形称量瓶中,其中称量瓶需干燥并且达到恒重的,开启瓶盖在108℃干燥至5 h,将瓶盖盖好,移置干燥器中,放冷30 min,精密称定,再在与上述温度同样的条件下继续干燥1 h,室温下放至冷却,精密称重,直至连续两次对称量瓶与样品的称重差异不超过5 mg即可。根据称重减少的量,算出天麻熄风胶囊中的含水量,3批次天麻熄风胶囊的水分结果均超出标准规定,见表1。

表1 水分检查结果(%)

2.5.2 装量差异 随机取10粒天麻熄风胶囊,分别精密称定其重量,然后倒出里面的内容物,并且用小刷把胶囊壳擦拭干净,再分别精密称定胶囊壳的重量,根据减失的重量计算出每粒天麻熄风胶囊的内容物重量,见表2。本品规格为0.4500 g/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标准规定,每粒装量与标示装量比较,超出药典标准规定的装量差异限度的胶囊应不得多于2粒,并应不得有1粒超出限度1倍,其中装量差异限度为标示值的±10%,即限度范围为0.4050~0.4950 g/粒,1倍限度范围为0.3600~0.5400 g/粒。结果显示:TMXF-S-1的第2组装量差异均在限度范围内,第1组和第3组分别有2粒和1粒样品的装量差异超出限度范围,但未超出限度的1倍,故均符合规定;TMXF-S-2的第1组有2粒样品超出限度范围,且其中有1粒超出限度1倍,第2组和第3组分别有3粒和1粒样品的装量差异超出限度范围,但未超出限度的1倍,综合判断,不符合规定;TMXF-S-3的第1组和第3组样品装量差异均在限度范围内,第2组有1粒样品的装量差异超出了标准规定的限度范围,但未超出限度的1倍,故符合规定。

表2 装量差异检查结果(g/粒)

2.5.3 崩解时限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0921所收录崩解时限的检查法进行测定。取天麻熄风胶囊6粒,分别放入崩解仪吊篮上的6根玻璃细管中,放上挡板,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设定温度为37℃,记录胶囊全部崩解的时间。标准规定胶囊应在30 min内完全崩解,3批次天麻熄风胶囊的崩解时限结果均符合标准规定,见表3。

表3 崩解时限检验结果(min)

3 讨论

3.1 显微特征

由于天麻熄风胶囊处方药味较多,显微镜下观察到同时存在淀粉粒(单粒及复粒)、糊化淀粉粒团块、颗粒状团块(形态不具规则)及枝杈状团块,无法准确地进行定性鉴别,因此加入碘试液,碘试液可以使不同的组织显示不同的颜色,从而进行区分。加入碘试液后,显微镜下所观察到淀粉粒显蓝色,糊化的淀粉粒团块显黄棕色或淡黄色,未完全糊化淀粉粒团块同时会显蓝紫色、黄棕色两个不同的颜色,而不规则颗粒状团块和分枝状团块则为无色[8-9]。

3.2 薄层色谱

天麻的薄层色谱鉴别中,考察了三种前处理方法,分别为:①加70%甲醇超声处理提取;②加乙醇振荡提取;③加水饱和的正丁醇超声处理后在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柱上洗脱提取。考察了三种展开体系,分别为:①乙酸乙酯-甲醇-水(9∶1∶0.2);②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9∶1∶3);③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甲酸(8∶1∶3∶0.1)。经对比分析,最终确定采用前处理方法③和展开体系③的组合,其结果准确可靠,操作性强,且斑点清晰、分离度好。本实验还考察了不同显色情况,结果发现,喷以磷钼酸-乙醇(1∶10)溶液,在105~110℃,加热至少5 min,斑点可达最佳清晰度。梯度点样对比后,确定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的点样量分别为2、2、5 μl即可[10-11]。

石菖蒲的薄层色谱中,考察了两种前处理方法,分别为:①加60~90℃石油醚,水浴加热后回流提取;②加水加热回流后上清液用石油醚(60~90℃)振摇提取。考察了两种展开体系,分别为:①石油醚-乙酸乙酯(4∶1);②环己烷-乙酸乙酯(9∶1)。比较了两种显色后检视条件,分别为:①喷以香草醛-硫酸(5∶95)溶液;②置碘蒸气中熏后,然后在日光灯下、紫外光灯(365 nm)下分别检视。结果显示,水加热回流之后用石油醚萃取比石油醚直接加热回流提取效果好,展开剂以体系②具有更好的分离效果,碘熏蒸后紫外光下检视斑点更加明显。梯度点样确定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的点样量均为5 μl时,斑点即可清晰观察[12-13]。

3.3 检查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第四部通则规定,对常规检查项目检验后发现,3批天麻熄风胶囊的水分含量均高于标准规定,可能是由于所使用的原料药水分较高、药品贮存条件不达标或生产加工过程不规范等原因所致。装量差异超出限度范围,表明药品生产工艺,尤其是灌装过程存在风险。由此可见,医院制剂的质量问题尚多,应密切关注[14-15]。

4 结论

本实验建立了医院制剂天麻熄风胶囊的性状特征、内容物粉末的显微特征以及个别药味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便于实验操作,具有较强专属性强和实用性,可用于医院制剂天麻熄风胶囊的质量控制,为保障药品提供技术支持。但是目前的试验尚不够全面,后续还要加强对该医院制剂处方中其他尚未涉及的药味的质量控制标准及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

猜你喜欢

装量点样石菖蒲
石菖蒲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析
优化三个因素改善血浆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效果*
浅谈螺杆分装机的装量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核电厂再循环冷却水系统应急补水逻辑触发的探讨
石菖蒲挥发油SFE-CO2萃取工艺的优化
石菖蒲生甘草护听力
萆薢、石菖蒲药 对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最佳配伍比例的药效学研究
基于ARM9嵌入式技术的滚筒式点样仪控制系统
浅谈散剂的装量差异检查和最低装量检查
注射液含量计算问题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