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校本作业分层设计方法简析

2023-12-06刘明文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校本作业分层设计初中英语

刘明文

[摘 要]初中英语学科知识点的教授大多由课堂讲解和课后作业构成,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传统初中英语作业设计存在作业类型不够多元化、作业量较大等情况。开展初中英语校本作业分层设计,构建更符合本校学生发展的作业体系,可满足全校学生的英语学习需要。为此,教师应致力于开发、设计初中英语校本作业,除了掌握校本作业和分层理念的特点,还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设计不同难度、不同形式的作业,通过课前布置探究性作业、课中设计运用性作业、课后落实开放性作业,启发学生英语思维,巩固英语学习基础,并基于层次性评价,检验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以更多元化的校本作业形式,为学生在英语领域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中英语;校本作业;分层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24-0074-03

素质教育的推进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提高学生成绩为主的作业设计方法,难以满足素质教育的需要。同时,传统英语作业设计呈现出“依赖性大”“随意性大”“缺乏层次性”的特点,千篇一律的作业形式限制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成长。校本作业设计强调根据本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能力制订作业计划,校本作业下的分层设计原则更能增强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符合不同层次学生学情的基础上,确保作业的有序布置。基于此,落实初中英语校本作业分层设计势在必行。

一、作业分层设计理念与校本作业内涵

(一)作业分层设计理念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本文简称“新《课标》”)中增加了核心素养内涵,强调英语教学应以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为准则,使其逐步具备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并形成融合互动、协同发展模式。但是学生存在个体差异,统一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学情,包括智力情况、知识基础等形成的差异性特点,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和教学目标,对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因此,在进行英语作业设计时,教师应充分了解每名学生的个体差异,结合其性格特点、认知方式、生活环境、学习需求、基本能力等制订更具层次和更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如此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校本作业内涵

校本作业主要是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学校教育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所设计的作业形式。校本作业的设计需在教师、学校对学生基本发展情况的考量中形成,最终基于学生成长、学习特点实施带有本校特色且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作业内容[1]。与传统作业设计形式相比,校本作业弥补了传统作业重复性、无效性、机械性的不足,可在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的同时,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获得知识并实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二、初中英语校本作业分层设计策略

(一)基于作业难度,实施分层设计

新《课标》强调,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英语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如何在发挥英语课程育人价值的同时,关注到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个体差异,并制订更具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是每位初中英语教师亟待思考的问题。为此,教师在设计英语校本作业的过程中,不仅要从全校学生的角度展开总体设计,而且要基于作业难度,实施分层设计,保障校本作业能够符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特点。根据作业难度调整作业任务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为学困生减少作业负担,为学优生增加作业任务量,而是需要保障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勤思考,并在完成作业后逐步获得成就感。根据学生需求进行作业分层设计,应先了解学生学习态度、知识结构、学习潜能等综合情况,并根据学生学情调整作业难度,确保作业能够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辅助学生在英语领域的学习[2]。以仁爱版英语教材九年级上册Unit 4 Topic 1 “When was it invented?”的教学为例,教师针对本课所设计的校本作业,可从作业难度与学生学情着手,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内容。首先,按照学情将学生分为基础组、提高组、拔尖组,并围绕教学主旨,设计课堂小测验,最终根据测验结果拟定以下作业内容。

1.基础组

(1)介词填空类作业:The desk is made          wood.

(2)单项选择类作业:You can’t wear shoes inside this place.It          .(A. doesn’t allow B. isn’t allowed   C. wasn’t allowed)

(3)句式轉换类作业:Kate caught lots of fish in the river yesterday.Lots of fish            by Kate in the river yesterday.

基础组所展开的校本作业内容主要以基本的完形填空题、选择题形式展示,可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情况下启发学生的自主思维。

2.提高组

(1)词汇填空类作业:        he        I(不但……而且……)am interested in the space.

(2)情景交际类作业祝愿朋友John的梦想成真,可采用句式“        ,John”完成表达。

提高组的作业内容更强调理解,因提高组学生具备一定知识基础,设置带有英语思维活动的作业内容,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思维。

3.拔尖组

(1)提示填词类作业:Some students like using c       to draw pictures on the blackboard.

(2)看图写话类作业:结合信息技术,围绕主题内容展示图片或视频,组织学生根据图片描述情节,自主设计对话等。

基于学情展开的初中英语校本作业设计,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同时,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可根据自身水平形成对作业的深入钻研和探索,提高英语学习能力,为后续英语学习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二)基于作业形式,进行校本作业分配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设计校本作业是检验本校、本班级学生学习情况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巩固知识点、让学生形成思维品质的重要举措。为了助力学生综合发展,除了基于知识难度展开作业分层设计,还需要基于作业形式、作业主题,设置不同类型的作业,以确保英语校本作业的稳步推进,使每名学生均能在完成更具有针对性与科学性作业的过程中实现个体发展。

1.在课前布置探究性作业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为教师提供了多种教学资源,同时,大多数学生都懂得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获取英语新知。基于此,教师在开展校本作业分层设计时,应结合数字化资源,选用更多与时俱进的作业内容,以探究性作业设计为主,建立课前探究、课中学习与课后巩固环节之间的关系,从而确保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吸收和运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使其感受到作业的价值。

例如,仁爱版英语教材八年级下册Unit 6 Topic 1 Section C主要讲述加拿大学生如何结合“King or Queen for a Day”中的活动完成郊游资金的筹集。在教学本课前,教师可布置预习类作业内容,组织学生借助数字化资源,整理各地区、各国家在筹集活动资金时所采用的相关举措[3]。通过整理课前作业,学生可逐步了解到,美国学生多选择“Make your own cake in exchange for dollars.”(自主制作蛋糕换取美金);英国学生多选择“Program performances, such as telling jokes, singing and dancing, etc.”(表演节目,如讲笑话、唱歌跳舞等);澳大利亚学生主要借助“Get money by reading in the library.”(在图书馆读书挣钱);法国学生常通过“Take part in the sprint competition and complete the fund raising.”(参加短跑比赛完成资金筹集)。此类作业难度偏低,并且属于课前作业,内容适合所有学生,可为课上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可结合不同的主题,设计不同形式的课前作业,为确保分层设计理念的实施,可在学生完成课前作业后,以差异化评价的方式,结合不同标准,考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2.在课中设计运用性作业

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因此,在课中开展的校本作业设计应遵循运用性原则,在学生获得新知后,为其提供运用知识机会,以便于不同层次学生实现对新知的深刻理解。

以仁爱版英语教材八年级下册Unit 6 Topic 3 “Bicycle riding is good exercise.”中的Section A为例, 本课主要围绕“自行车”进行介绍,概述骑自行车的优势。在校本作业设计中,教师可先帮助学生熟悉对话,了解课程内容,然后再布置以“自行車俱乐部”为主题的海报设计作业,并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自己的设计理念。此项校本作业内容充分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能为学生提供知识运用机会[4]。为了让校本作业分层设计得到落实,教师可在学校范围内开展海报设计展览活动,以此提高学生设计的积极性。为了避免学困生与学优生因学习能力上的差异影响校本作业的完成,海报设计活动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由学优生带领学困生共同设计,以此激发全班乃至全校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每名学生均能在完成校本作业的过程中实现英语学习能力、英语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3.在课后落实开放性作业

校本作业应以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创新性思维为主,因此,不应被设置统一的答案。在进行校本作业分层设计时,教师应致力于设计学生能给出开放性、多元化的作业内容,以此挖掘初中生的学习潜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在不同的作业和答案中形成不同的学习思维,从而助力学生综合发展。

以仁爱版英语教材八年级上册Unit 3 Topic 3 Section  C “The Little Match Girl”为例,文中阐述小女孩在点燃火柴后,分别看到了“烤鹅”“火炉”“奶奶”等一切她向往的景象。校本作业可以此延伸出下列问题“What does the little girl look forward to most among many beautiful people and things? Why?”(在众多美好的人和事物中,小女孩最盼望得到的是什么?为什么?)开放性校本作业的设计符合分层理念要求,坚持以“不设置统一的标准答案”的方式启发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在阐述自我观点时,许多学生表示:“Roast goose, because the little girl is hungry.”(烤鹅,因为小女孩很饿。)还有学生回答:“Grandma, because the little girl misses grandma very much.”(奶奶,因为小女孩非常思念奶奶。)无论是从心理层面还是认知层面看,学生均可通过作业了解相关语法和词汇的运用,也能借助小女孩逐步映射出人对于爱的需求,有助于借助校本作业达到情感教育目标。

(三)基于作業内容,展开多元评价

评价是检验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校本作业的分层实施情况是否能够达到预期标准,也需要通过评价来形成依据。为此,教师除了进行校本作业分层设计,还需借助多元化评价体系,考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验现阶段选择的特色作业内容是否能够满足初中生的学习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确保评价包含“及时反馈”,除了针对课前、课后作业内容进行成果性评价,还需要针对学生课内作业完成情况确立不同的评价标准[5]。针对学困生,以鼓励式评价为主,对他们的细微进步给予肯定;针对中等生,以巩固基础、开发潜能为标准,检验他们是否在作业中融入了新的想法、是否有新的解答;针对学优生,以丰富知识储备为主,考查他们是否能够在完成作业时熟练运用所学知识。为确保评价的公正、客观,教师还可采用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等模式,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并制订下个阶段的任务目标,为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多领域发展奠定基础。

总而言之,教师进行初中英语校本作业分层设计,有助于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但校本作业是否能够有效实施,分层理念是否能够贯彻于校本作业中,还取决于教师设计和运用的方法。为此,教师应全面解读校本作业的实施意义,在了解分层设计内涵的同时,基于初中英语教学主题展开校本作业分层设计。首先,应对作业难度进行调整,围绕教学主题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以此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其次,拓展校本作业形式,通过课前布置探究性作业、课中设计运用性作业、课后落实开放性作业,巩固学生的知识基础,发散其英语思维和挖掘其学习潜能,使每名学生均能感受到作业的魅力,从而产生英语学习兴趣。

[   参   考   文   献   ]

[1]  宋勤.“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设置策略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20):48-49.

[2]  林丽.“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的优化设计[J].中学教学参考,2022(22):19-22.

[3]  王迪.“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对策[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10):40-41.

[4]  曹瑾.有效设计初中英语作业,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J].中学教学参考,2020(31):33-34.

[5]  周美花.初中英语作业分层的探索和实践[J].教师,2019(28):82-83.

猜你喜欢

校本作业分层设计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的教学分层设计与反思
关于初中数学校本作业的研究报告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初中英语作业分层设计策略研究
试分析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校本作业的设计
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与评价的探索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