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湾国家看好中国市场前景

2023-11-29齐力

中国对外贸易 2023年10期
关键词:吉兰中东地区中东

齐力

近年来,中国与中东国家贸易额迅猛增长。2022年海湾国家已成为中国第七大贸易伙伴,中国自2018年开始就超过欧盟成为海湾国家第一大贸易伙伴。

9月4日,北京—中东投资贸易推介会上,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曹远征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将有望推动全球最有竞争力、横贯欧亚大陆的产业链的重构。这为中国和中东国家的经贸合作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

中国和中东投资合作迎来新机遇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的全球经贸格局之下,中国和中东投资贸易合作正在迎来新机遇。”曹远征表示。他说,当前,世界经济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产业链正在重组之中。但出乎人们意料的是,产业链并没有受“小院高墙”政策的影响向“友岸生产”“近岸生产”集中,反而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聚集。

“这似乎出人意料,但又不出意外。”曹远征说。他认为,这背后体现了各国企业对成本和效率的关注。他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资源富集,特别是中东地区,而中国具有制造业优势,尤其重化工制造业在全球占中心地位,中国的钢铁、铝、有色金属的产能占全球60%以上,中国周边地区如东盟又富集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

曹远征称,当前,全球经贸发展的新形势是:如果中国重工业向上发展,可以与丝绸之路经济带资源产业相结合;如果向下发展则可以与东南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相结合。如今,中国和中东国家的经贸合作空间已经打开。

“中国和中东地区国家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一带一路倡议为北京与中东地区国家合作开辟了新机遇。”北京市副市长司马红在致辞中表示。司马红说,北京拥有中东国家发展所需的市场、技术和产业经验,希望通过双方合作助力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欢迎中东国家的投资机构和企业来北京投资兴业,在智慧城市、新能源汽车、互联网、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现代物流、可持续发展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加强交流合作,深度参与北京金融业开放发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沙特与中国的关系已成为国际关系的典范

沙特和阿联酋是中国在海湾地区的前两大贸易伙伴,中国与这两个国家的进出口总额占中国与海湾地区贸易总额的比例常年维持在70%左右。

沙特阿拉伯驻华副大使阿卜杜拉·穆萨特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中国和沙特双边贸易和投资的快速增长体现了两国经济关系的深度与可持续性。他强调,沙特致力于扩大同中国的非石油贸易规模,并进一步扩大两国相互投资,希望利用好现有的贸易投资机会,鼓励政府和私营部门交流互访,从而进一步深化各领域合作,特别是借鉴中国在服务领域的先进经验。

“沙特与中国的关系已成为国际关系的典范。”沙特—中国商务理事会主席穆罕默德·艾尔·阿吉兰在致辞中表示。阿吉兰说,中国在过去20多年中一直保持着沙特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2022年,沙中双边贸易额为1160.4亿美元,幾乎每场涉及两国经贸合作的论坛都会达成不少贸易和投资协议。

近期,在沙特城市、农村事务和住房部长马吉德·霍盖尔的见证下,两国企业和银行签署了12项合作协议,总金额超过13亿美元。

阿吉兰称,得益于其作为亚洲、欧洲和非洲交汇点的优越地理位置、作为贸易中心和通往全球市场的门户,沙特成为持续吸引外资的国家之一。

“为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将不断推进沙中两国签署的协议,不断强化沙中商会在以下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立战略项目,不断深化贸易交流,发展沙中相互投资机遇,不断改善沙中商业和投资环境。”阿吉兰说。

阿吉兰表示,中国的对外开放不仅加速了自身经济的崛起,也为全球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与世界形成了良性互动。随着中国不断深化的开放政策,许多外资企业都受益于更广阔的市场和更清晰的商业环境。他期待中国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加强金融市场开放、倡导绿色经济等领域进一步深化改革,继续为全球企业创造更多机遇。

“超过300家沙特企业有意与中方企业在多个领域开展合作,包括在能源、供水、基础设施、海水淡化、融资、金融、化学工业、石油和石化、医疗设备、医院用品供应、建筑材料、通讯设备、信息技术、家具、电气工具、承包材料、食品工业以及其他多样化领域。”阿吉兰说。

据了解,阿吉兰兄弟控股集团是沙特第一个来到中国投资的私营企业,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与中国做贸易。从2017年开始,阿吉兰兄弟控股就深度参与了中企出海中东的过程。

“在过去几年当中,我们一直扮演着中企通往中东北非市场的门户角色,在中国各个领先的行业,包括物流运输、高端设备制造、电子商务、互联网、消费品等领域,和中国头部企业建立了多达10家以上的合资公司。综合来看,我们是整个沙特私营行业对中国投资最大,并且与中国联系最深的企业。”阿吉兰兄弟控股集团副总裁高朝说。

金融合作是关键议题

金融服务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保障。会上,“北京—中东金融投资与服务”专题对话环节聚焦中国与中东地区的金融合作,邀请了北京市西城区、中阿双方银行及投资机构、大型企业负责人,共同探讨以专业金融服务搭建贸易投资桥梁,推动“创新链、金融链、产业链”三链融合,帮助企业实现本土化发展和全球化战略等,助力中国企业更好开拓国际市场。

中国银行副行长林景臻在对话会上表示,金融合作是中国与中东地区经贸合作的关键议题之一,中国银行作为中国全球化程度最高的银行集团,愿充分发挥全球化、综合化优势,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资金融通,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中国与中东国家友好合作。

据了解,不少中东主权财富基金,如卡塔尔投资局、阿布扎比投资局等都在持续加码中国,不论是规模还是合作的深入程度都有进一步的提升。

世界上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之一的阿布扎比投资局旗下穆巴达拉公司,参与国内时尚跨境品牌SHEIN的新一轮股权融资。京东集团旗下子集团——京东工业的新一轮融资由阿布扎比主权基金Mubadala和阿布扎比投资基金42XFund共同领投。

截至2022年底,中东主权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高达3.64万亿美元,掌控了全球1/3的主权财富基金。其中,沙特公共投资基金2017—2021年对华投资总额122亿美元,占其海外股权投资总额的20%。据统计,大陆资产在阿布扎比投资局的头寸占比,从2017年末的2.7%,飙升到今年一季度的22.9%,权重排名也从第八位跃升至第三位。一方面,中东资本通过QFII( 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 )投资进入中国资本市场,谋求与中国企业的合作机遇,支持自身转型发展,也为这些中国企业带来价值重估的机会;另一方面,中东资本通过股权并购、联合经营,在当地建立合资公司寻找中国合作伙伴等形式,让中国企业在当地可以更为本土化地开拓海外业务。

林景臻称,中国银行参与了一批中东地区重大项目,如迪拜机场扩建,助力迪拜2020年世博会、卡塔尔世界杯召开,支持阿曼光纤网络铺设及“国家宽带战略”,支持中东最大反渗透海水淡化等。

“伴随着中国与中东地区经贸合作的不断深化,中国银行将依托全球化网络优势,为双边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跨境结算、资金融通、外汇等金融服务:基于对生态文明的共同追求,中国银行将继续致力于支持中东地区碳中和政策及能源战略改革,参与中东地区绿色项目建设;基于对开放融通的坚定决心,中国银行将发挥全球化、综合化经营优势,努力成为中东地区机构在中国投融资布局最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作为金融科技和数字经济的先行者,中国银行还将与中东地区中央银行、金融机构在数字货币领域加强探索、拓展场景,提升双方金融效率。”林景臻说。

猜你喜欢

吉兰中东地区中东
中东地区未来商业航空领域缺口巨大
中东地区硫磺报价继续上调
中东地区9月份硫磺合同价格上涨
中东三季度硫磺合同继续走低
单胺氧化酶-B抑制药雷沙吉兰的临床药理学特征解析
联防联控严防中东呼吸综合征
坏坏惹人爱凯伦·吉兰
中东地区当前的宗派地缘政治格局与冲突
脊髓炎型吉兰巴雷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雷沙吉兰治疗帕金森病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