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东盟互利共赢的蛋糕会继续做大做好

2023-11-29郭艳

中国对外贸易 2023年10期
关键词:东盟国家贸易区域

郭艳

2003年,在印尼举行的第七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上,东盟与中国宣布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揭开了双方友好关系的新篇章。在过去的20年里,东盟与中国在不断提升战略互信、持续加深区域融合以及各领域提质升级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中国—东盟博览会创办20年来见证了双方关系的不断发展,中国东盟关系已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例证。”近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第二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上,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时指出,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努力打造让各国投资者安心放心舒心的良好营商环境。中方愿扩大进口东盟国家优势特色产品,不断提升地区互联互通水平,构建更加稳定、畅通、基于比较优势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

推动双边关系迈上新台阶

2004年,峰会应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需求而生,20年来峰会秉承推动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和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宗旨,积极打造自身品牌特色,已成为中国与东盟之间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国际贸易盛会,已经发展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间推动高层对话、加强经贸合作和代言共商机制平台。

与会东盟国家领导人在致辞中表示,东盟国家高度赞赏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亲诚惠容理念以及中国为促进地区和平与繁荣作出的重要贡献,愿和中方加强合作,进一步开放市场,加强互联互通和相互依存,持续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增强供应链韧性,反对保护主义和贸易投资政治化,携手应对粮食安全和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出席中国—东盟商界领袖论坛暨纪念峰会20周年大会时,老挝总理宋赛·西潘敦指出,中老两国是山水相连的好邻居,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两国高层每年都互相访问,并且全面地提升两国之间的全面合作关系。目前中国是老挝的第一大出口市场,中国在老挝投资项目遍布各个行业,超过500多个项目,总价值超过130亿美元,在老挝投资排名第一。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在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为区域国家带来了大量的机会和利益。宋赛·西潘敦表示,希望老挝的商务部门能够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这个平台,加强与区域各国在商务、投资、旅游等方面的合作,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的优势和 RCEP协定,达成各方面的合作,使得利益最大化,推进中国经济贸易关系进入一個新的台阶。

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创建以来,充分发挥平台作用,以商界领袖论坛、东盟国家领导人与中国企业CEO圆桌对话会、商事法律合作论坛等多层次、立体化活动为依托,为双方企业加强交流合作牵线搭桥,成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致辞时表示,20年来,中国贸促会与东盟国家工商界携手共进、风雨同舟,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扩大合作规模。中国与东盟已互为最大贸易伙伴,东盟已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外资来源地和对外投资目的地,双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也取得了很多标志性的成果。

迄今为止,中国贸促会在广西落地了两个商事调解中心。截至今年的8月份,两个调解中心已经收到的案件超过2000件,目前已经化解的纠纷超过了1197件。这证明两个调解中心在广西、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企业和工商界合作之中已经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为深化区域工商界合作,任鸿斌建议,做实工商合作机制。紧扣中国与东盟企业加强务实合作的迫切愿望,用好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的机制,为双方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拓展绿色合作空间,秉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紧扣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的建设要求,鼓励引导中国与东盟工商界探索新能源汽车、光伏、绿色金融、智慧农业等领域务实合作。

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工商界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持续推进区域投资便利化、一体化。加强RCEP推广实施,充分帮助双方企业享受到协定政策红利。

据悉,2022年以来,中国贸促会、全国贸促系统举办了200多场RCEP协定的培训,已经覆盖将近百万人,以推动大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尽快地熟悉RCEP的规则,能够利用这些规则带来的红利加快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合作,享受到其中自贸协定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RCEP为成员国企业和消费者带来机遇

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和东盟的双边贸易额仅为782.5亿美元,2022年双边贸易额达到9723.4亿美元,增长10.5倍。

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史忠俊表示,中国和东盟工商界作为中国—东盟经贸关系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和直接受益者,应该携起手来找到更多的利益交汇点,从而为协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双方也必须坚持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宗旨和原则,共同维护国际经贸规则,提升区域内物流效率,破除贸易投资壁垒和不合理的限制,努力打造一个公平、透明和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RCEP是世界上最大的自贸区之一,也会给协议内各成员国的企业和消费者带来各种机遇和利益。老挝国家工商会会长吴迪·苏万那翁表示,RCEP是加速本地区贸易和投资的关键,老挝也必须努力促进和发展区域一体化。明年老挝将会成为东盟的主席国,老挝的私人企业非常期待能够进一步发展各种平台,促进区域整合,尤其是区域与中国的合作。

马来西亚全国总商会总会长苏添来表示,20多年来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融合两个地区的经济目标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RCEP也彰显了中国与东盟对于增长和合作的共同承诺。这一协议涉及各种机遇,也是关系到东盟各国与中国之间的公平交易。

“在数字化时代,RCEP进一步促进技术方面的合作,一个国家的技术进步比如中国的技术进步,也可以惠及东盟所有成员国,从而确保我们在数字化时代能共同进步。除了经济增长以外,RCEP也必须把焦点放在可持续发展的领域,比如说ESG以及绿色的环境。”苏添来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RCEP率先合并了原产地的规则,这是一个历史性的举措,能够确保所有贸易参与国的明确性和便利性。”苏添来高度赞赏了原产地证规则的便利性。他认为,RCEP让企业减少在国际标准和合规成本方面出现的诸多问题。

“作为长久以来的盟友,我们必须加强促进贸易和投资,减少壁垒,这也包括有效地实施RCEP所展现的区域合作,简化规制,协调统一标准,从而让企业能够更加便捷地跨境交易。这不仅仅会促进经济增长,而且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所有的公民都能享受更好的生活质量。”缅甸工商会联合会主席埃温指出。

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执行总裁郭柄汛表示,RCEP正式生效受到新加坡商界和本地区的欢迎,预计到2030年,RCEP每年给全球带来2000亿美元的贡献。他指出,RCEP的实施使得区域供应链进一步加强,通过RCEP会让区域的贸易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扩大了区域之间原产地的规则。RCEP的各种承诺让区域内政府进一步地统一贸易规则、统一贸易规范,减少跨境贸易的摩擦和投资的摩擦,带来更好的数字贸易的环境,让企业能更好进入RCEP的成员国市场。

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总会长卢成全表示,今年6月2日以来,RCEP在15个成员国全面生效,规模效应进一步放大,促进了该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发展和地区融合,让企业有更大的发展新机遇。他指出,东盟十国中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对于如何开发RCEP市场业务方面有所欠缺,东盟成员国的商协会应做好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为商家、投资者和政府沟通对话,让这些企业能够把握RCEP机遇,促进开放合作。只有把握机遇才有机会共商共赢。

传统领域向新兴领域拓展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在产业合作方面正在從传统领域拓展到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新兴领域,双方推出了一批高水平项目,例如在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高质量发展的前景。

广西是东博会、峰会的永久举办地。近年来,随着双方经贸合作的不断做深做实,贸易规模持续扩大。从2004年至2022年,广西与东盟的贸易额增长了30多倍,东盟连续23年成为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特色产品贸易持续火热,越来越多的榴莲、山竹经由广西登上中国消费者的餐桌,而苹果、柑橘等中国水果又从广西出口东盟,深受大家的欢迎。

近5年,广西对东盟国家协议投资占广西对外投资总额的59%,东盟国家在广西投资设立企业达到了335家。“两国双园”、产业合作等园区项目扎实推进。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提速建设。海铁联运班列去年突破8000列,物流通达全球113个国家和地区,正在加快形成连接中国和东盟时间最短、服务最好、价格最优的“黄金通道”。

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蓝天立表示,广西与东盟的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持续深化区域经贸合作,推动高质量实施RCEP等自贸协定,共建共享国际物流枢纽,为企业融入RCEP大市场搭建平台、提供助力。持续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围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农业、制造业、能源、跨境电商等重点领域,加快构建通畅稳定的跨境产业链供应链。持续共建高水平开放平台,加强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领域的合作,共促地区经济繁荣。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兼首席品牌官杨晓忠介绍,目前天合光能在泰国、越南有3个生产制造基地,已经用全球领先的光伏产品和光伏技术,给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做出了税收的贡献。他表示:“我们愿意通过今天的会议结识更多的朋友,加强和大家的交流,将来不仅把我们的产品和技术带给区域的国家,未来我们还希望可以在源网荷储一体化,零碳产业园方面给当地的国家和地区作出贡献。零碳产业园是用绿电来为生产制造基地提供电力资源的支撑。”

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所副院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翟崑认为,当前应着眼于后RCEP时代,“因为东亚的网络和亚太地区的产业链、各种链的变化非常快,而且平行的也在推动当中。所以RCEP一定要为适应未来的发展,或者现在的变化要预留空间。中国和东盟属于亚欧产业链的一部分,在美国脱钩断链的情况下,我们发展新的产业链的循环。所以我们考虑中国—东盟不能只考虑中国和东盟,要放在亚欧非的产业链当中,这样看会一定程度上减缓顺差、逆差的问题”。他表示,中国—东盟的未来首先是绿色、低碳的,然后是数字化的,这意味着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完全融合在一起,数字经济的背景下中国与东盟3.0版本是服务贸易、货物贸易以及整个规则,包括整个新的价值链、产业链,在新的地理和数字空间中重新布局。

猜你喜欢

东盟国家贸易区域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关系的博弈分析
“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南-东盟国家高等教育合作的现状与思考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东盟国家刑事审判制度综述
贸易统计
论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保护古沉船——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古沉船为例
分区域
贸易统计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