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运用虚拟仿真技术进行医患沟通教学改革的探讨

2023-11-29齐硕丁成明李小艳王慧清陈国栋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19期
关键词:仿真技术医学教育医患

齐硕 丁成明 李小艳 王慧清 陈国栋

随着“互联网+教育”时代的来临,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于医学教育的各个环节,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已成为未来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医学教育亦要提高其数字化、智能化水平[1]。在中国医患纠纷频发的背景下,医患关系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良好的医患沟通技能是临床医学生需掌握的重要基本技能之一。虚拟仿真技术集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技术、模拟仿真技术于一体,其基本实现方式是通过使用计算机模拟虚拟环境从而给人以环境沉浸感和真实感,在国内外的医学教育领域中应用较多,在医患沟通教育领域中应用价值较大[2]。然而目前我国医患沟通教育中的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迫切需要数字化、智能化改革。文章基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及目前医患之间日益加深的矛盾,对虚拟仿真技术在医学生医患沟通教学改革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1 国内外虚拟仿真技术在医学教育的研究现状

虚拟仿真技术目前作为新兴信息科技的典型代表,与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被公认为是目前全球具备最佳发展远景的三大数字智能化技术。虚拟仿真技术起步于军事科技、企业科技及学术研究等领域,伴随着数字化科技技术的成长,进而逐步扩展至医学素质教育、人文教育等领域,可改变传统教学策略及有效提高教学成效,现就国内外虚拟仿真技术在医学教育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

1.1 国外虚拟仿真技术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虚拟仿真技术在国外医学教育中的研究起步较早且应用较为广泛,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3],虚拟仿真教学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亦收到了全球多个国家的关注。目前国际上在虚拟仿真教学中应用的主要技术包括:多媒体技术、人机交互技术、可视化技术、仿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虚拟仿真技术、增强现实技术、虚拟世界、3D 打印技术及遥现技术等[3-4]。如在英国的一项研究中,将基于互联网的3D 虚拟世界“第二人生”(second life)开展教学活动,构建了一个与身临其境且与课堂平行的的3D 虚拟环境,促进教师通与学生进行基于虚拟世界的“面对面”交流辅导[5]。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开设的PhET 交互式虚拟仿真实验,学生可以在高度仿真的虚拟环境下,基于虚拟仿真软件及物理分析,以自主学习、个体试验等方式,开发创新意识,进行试验方案及试验构想的验证[6]。西班牙运用一项以“唐宁街10 号”命名的教育类型游戏软件进行教学,促使学生了解全球经济与各国政策的复杂性,开拓视野并进行深层次思考,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7]。

1.2 国内虚拟仿真技术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国内的虚拟仿真教学方法应用起步较国外稍晚,论技术上国内与国外虚拟仿真教学方法无显著区别,但在实际应用上,二者差异较大。基于“虚实结合、相互补充”的原则,中国农业大学建设有机械农业虚拟仿真教学中心,并提出“三平台、九模块”的虚拟仿真教育体系;基于虚拟仿真技术,中国科技大学开发了新型几何光学实验平台,并将物理教学仪器系统在新的领域开发,构建虚拟仿真应用教学平台[8]。山东农业大学国家级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构建了“现代农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等多个虚拟仿真教学模块,并同步构建了完整的模块管理体系[9]。但国内虚拟仿真教学项目的发展仍受到高效办学水平和发展方向以及高校所在地域、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行政体制。重点高校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中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头作用,普通大学亦开始了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育模式的建设,故我国虚拟仿真技术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向多元化趋势发展。

1.3 国内外虚拟仿真技术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由于当前我国教育与考核模式的特殊性,医学生对虚拟式教学授课适应性较差,且课程参与度较低。因虚拟仿真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对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要求较高,故对教学成效影响较大。而国外基于其教育、考核模式的自由性,大部分医学生可主动积极地参与虚拟仿真教学,极大地推动了虚拟仿真技术在医学教学模式、教学平台及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学效果良好,同时扩大了虚拟仿真技术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影响力。

2 虚拟仿真技术对医学生医患沟通教学改革的探讨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虚拟仿真技术对提高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技能,改善医患矛盾意义重大。对于虚拟仿真技术在医学生医患沟通教学改革的应用价值的探讨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2.1 加快新型信息技术在医患沟通教育中的应用

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型教育技术的发展,可有效促进医患沟通教学质量的提高。在移动学习作为医学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时代,开放性医患沟通教育资源的应用,可以使医学生成为具备能动性很高的学习主体,充分体现出信息技术对推动医患沟通教学体系建设的重要作用[10-11]。目前可提高医患沟通教学质量的新型信息技术包括信息可视化、交互式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室、虚拟仿真等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丰富且易于获取,可医患沟通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12-13],同时可以与其他新兴的教育模式联合,如翻转课堂、慕课等教学模式,增强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医学生创新思维,进行教学成效考评借助平台的教育、考核体系,实现教学与评价的有机统一[14]。

2.2 整合教育资源于在线混合式学习,促进协作学习

线上教学模式将打破传统以学校为主体的格局,颠覆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面对面线下教学与互联网线上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可克服传统教师授课模式的弊端,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充分交流。如今混合式教学逐渐成为一种教学新常态,改善了学生和教师的课堂体验。

2.3 促进基于虚拟仿真的医患沟通理论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为了克服因纯理论课程教学和缺乏实践沟通导致医学生能力不足的问题,可在基于虚拟仿真的医患沟通的网络开放课程教学中增加实践教学内容。教师可采用基于手持式设备(如平板电脑、可穿戴计算机等)的移动式交互设备进行沟通实践。多元化的医患沟通实践教学模式加强了学生医学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沟通的主动性,促进医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综合技能的提升。增加基于虚拟仿真的医患沟通理论与实践教育的课程,将大大提高医学生的学术兴趣及主观能动性,全面提升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技能[15]。

2.4 重视虚拟仿真开放医患沟通教育资源的建设与维护

开放式医患沟通教育资源的学习可作为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内容,学生获取教学资源的方式增多,包括医患沟通教材电子版、数字化图书馆、虚拟仿真软件、理论及实践沟通课程视频与交互式多媒体课件等多种适合学习及研究的资源[16]。故政府及教育部门应当重视对资源系统的建设、使用及维护,包括对医患沟通教学资料、教学评价的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同时要确保教学资源符合国内外的最新的发展趋势,在满足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充分做到与时俱进,优先建设及统筹教育资源合理设计、综合评价。只有构建适合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教育教育资源系统,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医患沟通教学质量[17]。

2.5 加强数字化医患沟通教学与虚拟仿真环境未来教室建设

由于当前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远程学习正在加快发展,学习不仅局限于大学教室内。虚拟仿真环境未来教室是目前十分热门的研究领域,融合了创新教育理念、信息科学、媒体传播学、心理学及空间构建理论等多个学科的先进技术理念,注重交互性、开放性以及人性化设计,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的先进教学模式[18]。数字化医患沟通教学模式可通过虚拟仿真环境未来教室进行基于交互式多媒体设备、多屏投影系统、虚拟仿真软件、动态仿真实践平台等方式进行医患沟通理论学习、沟通实例讨论、标准化病人模拟沟通等[19],此方式可改变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使得医学生在高度互动、虚拟实验、过程可视的新颖教学环境中学习,促进了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的提高。

3 展望

在“互联网+医疗”的新时代,信息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开放式医患沟通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医患沟通虚拟教室、协调教学平台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虚拟仿真技术可以模拟现实世界的事物和环境,具有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将教师授课、教学器材、学生操作、交互学习等合为一体,形成一个数字化、智能化、多元化的生动课堂,其优势促进了教学模式、教育内容的现代化。虚拟仿真教学今后将是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重要方向,亦是促进智能化、现代化教学的重要引领手段。通过分析国外高等医学院校在虚拟仿真教学的思想建设、发展路线及应用模式,弥补我国信息时代在虚拟仿真教学理念与实践上的不足,可为我国临床医学生医患沟通教学模式的改革、推进教学的信息化建设增砖添瓦。希望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在医患沟通教学改革的研究,从根本上提升我国临床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技能,缓和医患矛盾。

猜你喜欢

仿真技术医学教育医患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虚拟仿真技术支持情景构建
AMESim仿真技术在汽车空调制冷系统中的应用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应用三维仿真技术模拟弹子锁异常开启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医患矛盾再会诊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