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病人外周血sema4D、CD72表达水平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相关性

2023-11-25杨祖芳涂祎敏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22期
关键词:外周血冠心病病人

杨祖芳,涂祎敏,罗 智

冠心病的主要病理学变化即为冠状动脉硬化,目前主要以血管造影诊断为主,但是其具有侵入性,且对操作者的技术水平较为依赖[1-2]。因此,急需寻找标志物筛查冠状动脉病变,以便早期确诊冠心病并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方案。可溶性信号素4D(semaphorin 4D,sema4D)主要表达于T细胞,为150 kDa的1型整合膜糖蛋白,可与CD72结合抑制CD72表达,进而促进B细胞发育,同时也能参与肿瘤进展、血管形成及轴突导向,能够通过增强血小板活化促进体内血管的形成[3-4]。目前,已有研究证实sema4D可能可预测冠心病的发生,且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具有相关性[5];CD72表达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降低,但是其具体价值不明确[6],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形成利于改善冠心病病人临床症状,降低心肌缺氧、缺血。本研究分析冠心病病人外周血sema4D、CD72表达水平及其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相关性,以为临床干预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2019年8月—2021年8月北京老年医院收治的78例冠心病病人作为冠心病组,另入选同期北京老年医院体检健康者78人为对照组。冠心病组纳入标准:1)经影像学及血清学检查均符合冠心病相关诊断标准病人;2)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病人;3)为首次诊断为冠心病且接受治疗病人。冠心病组排除标准:1)合并心律失常、器质性心脏病病人;2)合并免疫疾病、严重传染病及肾功能不全病人;3)为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病人。对照组,年龄45~78(63.42±5.43)岁;男43人,女35人。冠心病组,年龄49~75(62.78±5.36)岁;男46例,女32例。两组观察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侧支循环评估

以Rentrop分级法[7]评估冠心病病人侧支循环,对病变远端血管进行造影检查可见大部分完全显影为3级(16例),大分支显影为2级(21例),小边支显影为1级(31例),未观察到侧支血管为0级(10例)。0级或1级为侧支循环良好组,2级或3级为侧支循环不良组。

1.3 方法

病人入院24 h内抽取空腹静脉血,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ema4D、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血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水平,试剂盒购自南京森贝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Focoll分层法分层液体,得到单个核细胞。提取总蛋白并进行定量,电泳、转膜、封闭后先后用兔抗CD72一抗、羊抗兔二抗孵育,发光显影后扫描条带灰度,以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为内参计算蛋白表达量。以免疫荧光法检测病人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收集病人年龄、性别、血压、吸烟史、饮酒史、心率、糖尿病史、体质指数等资料。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冠心病组与对照组外周血sema4D、CD72表达水平比较

冠心病病人外周血sema4D、CD7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D7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冠心病组与对照组外周血sema4D、CD72表达水平比较

2.2 侧支循环良好组及不良组临床资料比较

两组病人血清TG、TC、HDL-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血压、吸烟史、饮酒史、性别、体质指数、心率、LDL-C、hs-CRP、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侧支循环良好组及不良组临床资料比较

2.3 侧支循环良好组及不良组病人外周血sema4D、CD72表达

侧支循环不良组病人外周血sema4D水平低于侧支循环良好组(P<0.05),CD72水平低于侧支循环良好组(P<0.05)。详见表3。

表3 侧支循环良好组及不良组病人外周血sema4D、CD72表达

2.4 外周血sema4D与CD72表达的相关性

绘制散点图评估外周血sema4D、CD72表达在冠心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良好病人中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两者呈负相关(r=-0.664,P<0.05)。详见图1。

图1 外周血sema4D与CD72表达的相关性

2.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因素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表达的sema4D、高水平的TC为影响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高表达的CD72为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不良的保护因素(P<0.05)。详见表4。

表4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冠心病病人发生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因素

3 讨 论

目前,冠心病严重威胁我国民众身体健康,为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且发病率逐年上升[8-9]。侧支循环形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冠心病病人心肌梗死的发生,进而保护冠心病病人安全[10-11]。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临床预测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因素,以为临床早期干预、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提供更多有效参考。sema4D为跨膜糖蛋白(免疫系统),由基质金属蛋白酶产生,主要在肿瘤细胞、血小板、内皮细胞及B细胞中表达,参与血管生成、肿瘤进展、血栓形成及炎症性疾病[12-13]。李月亮等[14]研究显示,sema4D可能作为预测冠心病预后的重要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冠心病病人sema4D水平高于健康者,与Gong等[15]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a4D在病理状态下释放,经切割后产生可溶性sema4D,促进斑块的易碎性,加速炎症反应的发生,促进血小板聚合及激活,进而促进血栓形成。此外,血栓形成后,sema4D可脱落血小板表面,结合血管内皮细胞受体诱导血管生成[16]。本研究亦发现,侧支循环不良组病人外周血sema4D水平高于侧支循环良好组,提示外周血sema4D水平与冠心病病人侧支循环形成过程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有研究显示,脑梗死病人中sema4D升高与免疫细胞过度激活有关[17]。作为sema4D主要淋巴细胞,研究已证实CD72与sema4D结合后可使自身脱落、去磷酸化,并作为B细胞表面抗原受体(BCR)信号的调节因子对B细胞功能进行调节,或介导B细胞活化(通过CD40-CD40L)。由此可知,异常表达的CD72可证实异常激活的免疫反应发生。故本研究分析CD72在冠心病病人中的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外周血CD72水平明显降低,与Yan等[6]研究中CD72mRNA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外周血中呈低表达的研究一致。此外,冠状动脉侧支循环不良组CD72水平高于侧支循环良好组,提示CD72表达可能与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发生有关。本研究通过绘制散点图评估外周血sema4D、CD72在冠心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良好病人中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两者呈负相关,两者可能共同参与侧支循环形成过程。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表达的sema4D、高水平的TC为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危险因素,高表达的CD72为保护因素,提示sema4D、CD72可能作为临床早期评估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情况的潜在指标。

综上所述,冠心病病人外周血sema4D呈高表达,CD72呈低表达,且高表达的sema4D、高水平的TC为影响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表达的CD72为保护因素,可能为判断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情况的重要指标。但是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且纳入样本量较少,还需在以后研究中扩大样本量,进行多中心研究以明确sema4D、CD72在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中的具体作用。

猜你喜欢

外周血冠心病病人
谁是病人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病人膏育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结肠炎小鼠外周血和结肠上皮组织中Gal-9的表达
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IL-17和IL-2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我帮病人“走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