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剂量氨溴索注射液治疗COPD 伴肺部感染患者的效果

2023-11-23杨迎春郭宏杰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23年10期
关键词:肺部注射液炎症

杨迎春,郭宏杰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河南 南阳 473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肺部疾病,病因较为复杂,且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很可能出现肺部感染,以致痰液排出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肺功能,因此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临床上多采用药物治疗方式,其中氨溴索一般用于伴有痰液分泌不正常及排痰功能不良的急、慢性呼吸道疾病[1],可改善患者肺部功能,但关于氨溴索注射液使用剂量尚存在争议。本研究结合本院2021 年1 月—2022 年12 月接诊的80 例COPD 伴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探讨不同剂量氨溴索注射液治疗COPD 伴肺部感染患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1 年1 月—2022 年12 月接诊的80例COPD 伴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氨溴索注射液剂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 例。对照组:男28 例、女12 例;年龄44~63 岁,平均年龄(51.98±1.29)岁;COPD 病程1~16 年,平均病程(7.67±0.95)年;急性加重期时间3~6 d;平均时间(4.13±0.28)d。观察组:男27 例、女13 例;年龄42~62 岁,平均年龄(51.99±1.30)岁;COPD病程1~17 年,平均病程(7.70±0.93)年;急性加重期时间3~7 d,平均时间(4.15±0.27)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过CT 确诊为COPD 伴肺部感染;无药物禁忌;近期未参与相似的研究。排除标准:存在支气管哮喘或者扩张;肝肾功能不全。

1.3 方法

对照组:将15 mg 氨溴索注射液(山西国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03151,规格:4 ml∶30 mg)添加到100 ml 生理盐水中进行静脉滴注,3 次/d,治疗4 周。观察组:予以30 mg 氨溴索注射液静脉滴注,3 次/d,治疗4 周。

1.4 观察指标

①临床效果:包括显效(咳嗽、肺啰音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有效(咳嗽、肺啰音等临床症状基本改善)以及无效(咳嗽、肺啰音等临床症状没有变化或甚至加重)3 方面[2];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临床症状:包括咳嗽、痰液性质、呼吸困难以及肺部啰音,分数1~3 分,病情随着分数的增高而加重[3]。③炎症因子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TNF-α,免疫比浊法测定CRP,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ANC。④不良反应:记录患者治疗期间肺泡萎缩、肺不张、肺水肿的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n(%)]

2.2 两组临床症状比较

治疗后,两组咳嗽、痰液性质、呼吸困难以及肺部啰音评分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症状比较(±s)

表2 两组临床症状比较(±s)

组别 例数 咳嗽 痰液性质 呼吸困难 肺部啰音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0 2.54±0.45 1.58±0.50 1.86±0.55 1.19±0.50 1.40±0.57 0.58±0.30 1.63±0.52 0.91±0.41研究组 40 2.55±0.45 1.00±0.42 1.85±0.66 0.70±0.55 1.38±0.64 0.43±0.35 1.64±0.53 0.66±0.43 t 值 0.099 5.618 0.074 4.169 0.148 2.058 0.085 2.661 P 值 0.921 0.000 0.942 0.000 0.883 0.043 0.932 0.009

2.3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TNF-α、CRP、ANC 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组别 例数 TNF-α(g/L) CRP(mg/L) ANC(×109/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0 13.82±3.00 8.65±2.03 13.14±3.07 9.08±2.77 12.17±2.45 6.32±2.46研究组 40 14.30±2.61 5.00±1.73 13.18±2.94 4.82±2.02 12.82±2.92 3.97±1.26 t 值 0.763 8.655 0.060 7.859 1.079 5.377 P 值 0.448 0.000 0.953 0.000 0.284 0.000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3.1 临床效果以及临床症状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咳嗽、痰液性质、呼吸困难以及肺部啰音评分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30 mg 氨溴索注射液治疗COPD 伴肺部感染的效果突出,能很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分析认为:首先,氨溴索可以在气道分泌细胞上发挥作用,使得痰液能够变得稀释,从而可以更好地排出[4];另外,氨溴索可以增强气管上皮细胞的再生能力,促使纤毛的功能得以恢复,气道的净化能力有所增强;除此之外,氨溴索也可以促使平滑肌松弛,发挥其抗黏附的作用,痰液能够更好地排出[5]。但相比于15 mg 氨溴索,30 mg 氨溴索能够促使肺部以及呼吸道中细胞的活性升高,抗生素的局部浓度也能达到较高水平,可以更快地控制肺部感染水平,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机体恢复[6]。

3.2 炎症因子水平分析

治疗后,两组TNF-α、CRP、ANC 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30 mg氨溴索注射液可以较好地改善炎症反应,促进病情好转。分析原因:氨溴索具有抗炎、抗氧化的效果,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清除炎症因子以及氧化因子[7]。并且大剂量的氨溴索可以加快肺表面物质的合成,减缓炎症因子的释放速度和破坏的程度,提高机体的抗菌能力[8]。另外,大剂量的氨溴索还可以加快尿酸的排泄速度,促使血浆中尿酸的浓度降低[9]。

3.3 安全性分析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30 mg 氨溴索注射液的安全性较好。分析原因:氨溴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胆碱-磷脂酰转移酶的活性,降低磷脂酶A 的活性,从而可以减缓磷脂代谢的进程。而肺泡中的磷脂可以加快肺泡表层的活性物质形成的速度,减少肺泡萎缩以及肺不张。同时,大剂量的氨溴索能够减缓炎症因子的释放速度,从而使得肺水肿的情况得到好转[10]。

综上所述,30 mg 氨溴索注射液治疗COPD 伴肺部感染的疗效突出,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水平,安全性好。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未对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常规水平进行研究,且未跟踪随访,以后研究中会加大力度,为临床治疗COPD 伴肺部感染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肺部注射液炎症
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 1和免疫炎症
碘帕醇注射液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血必净注射液与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血必净注射液中8 种成分
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