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触“网”生活 村美人富
——贵州数字乡村建设给群众带来更多福祉

2023-11-15摄影报道杨小兵陈惠

陕西画报 2023年9期
关键词:智慧数字管理

摄影报道/杨小兵 陈惠

▷贵州省望谟县新屯街道纳坝村村民通过抖音直播销售当地特产树莓

组织生活线上通知,组织活动“直播式”开展;网上政务,群众足不出户即享线上便利服务;产业基地安装摄像头、传感器,智慧农业一键管;数字赋能,直播卖货成为农民“新时尚”,“土特产”出村进城卖出好价钱……在贵州省广大乡村,数字治理、数字农业、数字管理等数字化应用正融入党的建设、便民服务、产业管理、乡村治理方面,为乡村振兴插上“智慧翅膀”。

2023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推动数字化应用场景研发推广。贵州省抢抓国家数字乡村试点机遇,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搭建数字乡村平台,赋能基层党建、便民服务、产业管理、产品销售、乡村治理,加速乡村振兴步伐,群众生产生活提档升级,收获满满的幸福。

智慧管理高效

在余庆县龙溪镇红军社区,打开数字乡村平台——钉钉管理平台,党员之家、民情反馈、网格管家、云课堂等10 多个子模块赫然眼前。党组织生活可视频开展;村民在平台上可申办审批相关事项;学习技术、管理,直播销售……

“我们通过平台,办事非常方便!不用再来回跑。”提到数字乡村平台,社区居民刘天福赞不绝口。

他经营摩托车、电动车店,平时忙于生意,以前办理相关事务,还得跑居委会,费时耗力。自从钉钉平台投入使用后,网上可以直接申办,节约时间。

“数字乡村平台建设实现组织线上建、数据云上跑、工作网上走、审批家中办、产品直播销,办事方便快捷,探索出一条成本低、效率高、维度宽、可自主的数字乡村新路径。”该社区党总支书记龙跃说。

作为全国首批数字乡村试点县,余庆县抢抓机遇,全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完善乡村数字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赋能乡村振兴。如今,该县数字乡村多点开花,集党的建设、网上办事、技术培训、产业管理、乡村治理等功能一体,提升乡村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贵州全面推动大数据与中医药产业深度融合,图为安龙欣蔓生物科技公司科技人员在培育室查看白芨苗生长情况

▷贵澳农旅产业示范园智慧农业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和管理

数字技术融入,贵州各地乡村通过数字乡村平台,推动更多技术、信息等要素向乡村流动,精准管理乡村各类事务,实现乡村管理数字化、便民服务智能化、社会治理精细化,乡村管理一屏可视,管理效率不断提高。

产业一键管理

10 月10 日,走进清镇市红枫湖镇骆家桥村高标准蔬菜产业园区,大棚内螺丝椒、线椒、彩椒等缀满枝丫,屏幕实时显示温度、湿度、土壤等状况。工人忙碌,采摘辣椒后,装筐运往分拣中心。

“我们安装了摄像头、传感器,实时监测辣椒生长所需的光照、温度、水肥等,实现数字化管理,更好地促进辣椒稳产。”贵阳市菜篮子集团有限公司清镇园区负责人李春晖说。

▽贵州省2021年建成第一个自动化控制、信息化管理、恒温恒湿的蔬菜种质资源库,可储存蔬菜种子约4 万份。利用“种子银行”的种质资源,科研人员可以进行创新育种,研发出更多优良蔬菜品种

△村民在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九丰农业博览园蔬菜智能观光区采摘千禧小柿子西红柿

△工作人员在贵阳市白云区食用菌产业示范园智能菇房内察看生产数据

该园区总面积3200 亩,生产面积1800 余亩。去年,园区安装数字化系统,每一块地块生产所需的物资详细录入系统,通过手机智慧农业平台,可一键开关大棚,了解产业发展状况,提升了管理效率,园区从设施农业向智慧农业迈进。

“智慧农业让我们村发展产业更有底气,不再靠天吃饭。”骆家桥村村支书助理李树说。

插上“智慧翅膀”,辣椒高产高效,螺丝椒亩产可达8000—10000 斤,彩椒亩产量1.5 万斤。现在,该园区每天向贵阳市供应蔬菜10 多吨。年供应蔬菜达5500 吨,年产值2000 多万元。

息烽县九庄镇鸡场村肉鸡养殖户张进昌走到鸡舍前,将拌好的饲料倒入自动投料机,启动开关“一键”投料,上万只鸡很快喂完。

“高科技,养鸡就是方便。通过大数据平台,我们随时可查看肉鸡生长状况,很轻松。”张进昌说。

息烽县以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建设契机,以肉鸡产业数字化改造升级为抓手,创新开发了肉鸡大数据云服务平台,肉鸡养殖走向智慧管理、智慧生产、智慧销售,实现管理效能、养殖效益“双提升”和养殖成本、劳动强度“双下降”,开启“云”上养鸡新时代。

数字技术,让产业生产从田间到指尖。贵州充分发挥数字乡村功能优势,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增动力,实现降本增效,全省试点地区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达到32.9%。

乡村美农民富

随着数字乡村建设推进,越来越多的乡村生活因“网”而变。

贵州省罗甸县沫阳镇沫阳村标准化火龙果园,技术员正操控植保无人机进行作业

△贵州省晴隆县阿妹戚托小镇社区卫生服务站医护人员通过远程会诊后,给居民讲解病情

走进紫云自治县猫营镇黄鹤营村,街头巷尾和村民家里安装了摄像头,构成组成了全域天网,实时可掌握乡村环境。

“自从安装了监控,我家房前屋后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脏了会被村里提醒,及时打扫。”村民施安勇说。

正如施安勇所说,黄鹤营村通过全天候监控,对垃圾乱倒、车辆乱停、柴草乱堆等不文明行为的监督更加及时有效,确保村里环境干净整洁。

村庄环境越来越美丽,村民拍摄短视频,推介村里的温泉旅游和乡村旅游,网上卖起土鸡等优质“土特产”,吸引游客前来旅游度假。群众瞅准商机开办农家乐、旅馆、民宿,日子越过越红火。

美丽如画的黔西市化屋村,通过建设“5G +数字乡村统一信息平台”,运用大数据服务全村,联通外界。数字管理、网络直播,让这个村庄变得更加美丽璀璨。

苗绣车间负责人杨文丽穿着苗族盛装,在文创产品直播间,直播带货,声情并茂向网友推介苗绣产品。

“我们通过5G 网络,进行直播带货,线上销售苗绣产品,销售量逐年增加,不用出村就把苗绣产品卖到全世界。”杨文丽说。

数字乡村建设给群众带来更多福祉,搭建山里山外沟通渠道,助推“黔货出山”。同时,推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下沉,提升乡村治理效率,繁荣乡村网络文化,村庄美、村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呈现。

猜你喜欢

智慧数字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答数字
数字看G20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有智慧的羊
成双成对
智慧派
管理的另一半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