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元宇宙”视域里环境设计数字化专业内涵建设*

2023-11-15刘文君黄舒凯

大众文艺 2023年18期
关键词:元宇宙毕业设计宇宙

刘文君 黄舒凯

(湛江科技学院,广东湛江 524094)

一、环境设计概述

2011年艺术学独立成为一级学科门类,下设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5个二级学科。环境设计是设计学的一个专业方向,除了环境设计,设计学专业方向还有: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专业方向等。此前“设计学”被称为“设计艺术学”作为二级学科设置在一级学科“文学”门类下。环境设计是新兴的,交叉型学科专业,是与建筑学相关相近的专业,是设计学最具有工学特征的学科专业。环境设计所涉及的产业范围包括: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家具与陈设设计、软装饰设计、城市设计、公共空间艺术等,可以说包括了人居生活环境的方方面面。伴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互联网、虚拟现实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这些都促使环境设计与科学技术进一步融合,用数字技术去描绘与表达环境艺术的绘梦。数字化时代赋予环境设计专业新的内涵,“数字环境”构成了环境设计的“虚体性”产业,这是文化创意产业中数字媒体艺术与环境设计的模糊边界地带,也是专业融合创新之处。

环境设计学科建设在60年的历史大背景下力争与国家的发展需求同步,与社会生产力进步的实践保持紧密的联系,走过了从室内装饰到环境设计的发展历程。室内装饰、建筑装饰、室内设计、环境艺术、环境设计这5个学科术语作为专业称谓的关键词排序,成为环境设计研究在不同历史阶段关注的重点。[1]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经过了几个阶段,第一个是被称为“室内装饰”“建筑装饰”“室内设计”阶段,这个时期的环境设计专业内涵主要是室内设计、室内装潢、建筑装饰的范畴。第二个是“环境艺术设计”阶段,主要是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等专业内涵范畴。第三个是“环境设计”阶段;包括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建筑设计、智慧城市、虚拟空间、虚拟景观、公共空间等专业内涵范畴。这三个阶段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也是学科专业发展历史与市场变化的投射过程。20世纪90年代,环境设计的市场范围主要集中在室内装饰与建筑装饰设计上。20世纪初,环境设计的市场除了室内装饰与建筑装饰,还包括室内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城市设计等。其中室内装饰设计主要是指软装部分,室内建筑设计主要是指硬装部分。再往后发展,环境设计的家装市场受到国家政策的调控,房地产楼盘开发多以精装房的形式出售,到业主收房的时候房地产商已经将硬装部分做好了,甚至是“拎包入住”的标准。因此,软装饰设计成为一时的潮流,在“家装”与“公装”上都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目前,环境设计的就业范围不断地扩大,除了居住空间,在商业空间、公共空间上也有十分大的潜力。未来,数字化赋能环境设计,将拓展出新的专业内涵与市场潜力,这主要集中在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数字景观、智慧景区、虚拟空间、虚拟环境、沉浸式场景设计、交互性公共艺术等范畴。

“元宇宙”的出现是标志性开端,代表着环境设计“虚体性”产业正在萌芽,未来还可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为是虚拟世界,设计者可以在元宇宙中塑造出各种想象空间,所以元宇宙的视域不同于设计学专业视觉表达的普遍规律,例如视觉传达与摄影主要是在二维层面展开的视觉语言信息的表达;环境设计与产品、服装设计专业主要是在三维层面展开的立体空间形式结构的表达;动画专业主要是在影像层面展开的时空叙事表达;而元宇宙虚拟世界可以融合设计学不同专业视觉表达的特征,以一种跨纬度、多场域的影像叙事特征出现。在对元宇宙数字空间的表述里,环境设计的视觉表达也将不拘泥于三维空间,而是可以向更多的空间层次与影像叙事领域来探索。[2]

二、元宇宙与数字环境

“元宇宙”是利用数字科技进行创造的虚拟数字世界,它具有数字生活空间的特征。元宇宙是基于对现实世界的虚拟化与数字化,具备高沉浸感、互动性与体验感,人们进入元宇宙后能够感受到来自虚拟数字世界的多重感官体验。元宇宙目前已陆续开拓出数字人、数字藏品、数字展馆、数字交互媒体、虚实场景会议等数字商业创新营销模式,元宇宙与其多元场景的结合将大力提升沉浸感及互动性。其中西安大唐不夜城《大唐·开元》,是全球首个基于唐朝历史文化背景“大唐不夜城”的“镜像虚拟世界”的元宇宙项目,通过元宇宙数字空间的展示,中国传统建筑可以生动地被复原呈现,展现出崭新的生命力,人们可以游览、参观、购物、享受和近乎现实世界一样的建筑审美与商业活动,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界由此可以产生互动与联动效应。与此同时,城市文旅IP的线上新形象、文旅企业的线上线下融合新消费等也成为元宇宙新课题,正在开发中的应用程序“故宫以东”城市文化互动平台,就尝试借由互动引擎技术,在线上围绕东城区的古迹、故居、文物、景观等,开发出数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探秘线路,促进文商旅资源变成可看、可听、可体验、可回味的生活方式,打造未来的“东城元宇宙”。虚拟城市也是元宇宙所开发的项目,迄今,广州天河元宇宙空间也是首个城市级别的元宇宙生态系统,计划有近百万亩创作空间,包括华南国家植物园、海心沙亚运公园、石牌村、南方面粉厂旧址、花城广场、广州购书中心等,是目前规划的规模最大的元宇宙空间。

基于元宇宙的构建,未来人们除了现实生活体验,还可以拥有数字生活,与现实生活一样具有生活中的种种细节。元宇宙所构建的“数字生活”包括:数字空间、数字城市、数字人、数字景观、虚拟场景、数字商业、数字货币、数字社交等等。“数字生活”将是一种根植于现实又不同于现实生活的体验,因为在由元宇宙构建的虚拟世界中人们可以生活在由自由想象力构筑的梦想里来弥补现实的不足,脱离现实的束缚,亦是对现实生活的拓展与升华,这是数字生活的意义与魅力。元宇宙世界的视觉表达不仅仅需要“数字媒体艺术”与“艺术与科技”专业,而且需要设计学几乎所有专业参与进来,包括环境设计、服装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这些专业都需要进行数字化改革,为元宇宙的需求服务,由此产生“数字环境”“数字服装”“数字产品”“数字视觉”等专业内涵的拓展。

三、环境设计“数字化”专业内涵建设研究

元宇宙的出现是环境设计数字化教育发展的一个契机,它使数字环境作品有市场需求,越来越多的数字环境作品会因元宇宙而产生,全国大学生专业比赛,专业课程设置与毕业设计课题都需要为元宇宙开辟出一定的空间,未来艺术与科技的联系会越来越紧密,艺术与科学技术会相互依托相互启发,并促进共同的发展。科学界中有一个“平行宇宙”的概念,元宇宙正如构筑在平行宇宙的理论上构建的数字世界,它正是平行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另一个数字宇宙,相信未来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会呈现中越来越多的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平行宇宙”,在那里呈现的是人们各式各样的梦想世界。数字环境可以脱离环境设计现实性因素的制约,例如建筑结构与施工、材料与预算问题,它将插上想象力的翅膀,将任何理念层面上的构思成为设计实施的可能性。如果说环境设计专业具有艺术学与工学的双重属性,那么数字环境则更具备艺术性的内涵,“数字环境”应该是虚拟网络世界中数字人居、与非人居生活环境,包括了数字城市、数字居家、数字景观、各种虚拟场景设计等。这些,正是环境设计专业“数字环境”的专业内涵与范畴,也是环境设计专业学生未来就业一个发展方向。环境设计专业数字化专业内涵的建设可以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改革”“毕业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数字环境实验室”“跨专业教师团队建设”这几个方面入手:

1.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将“元宇宙”数字环境与数字生活内容加入人才培养方案的革新里,为未来培养专业的数字化人才做准备。将“数字环境”作为与“室内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并肩的环境设计专业内涵里面。

2.课程教学大纲改革:环境设计是与建筑学相关相近的专业,课程设置里面包括了:建筑设计、建筑设计史、建筑施工制图与识图、建筑构造、建筑装饰、建筑空间设计,细分下来还包括住宅建筑设计、别墅设计、民宿设计、旧建筑改造设计等专业课程。可以说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是以围绕建筑设计为主体,室内设计与景观设计为两翼的格局,如果加上数字环境,就构成了以建筑设计为主,室内设计、景观设计、数字环境为辅的格局。数字化时代赋予环境设计专业新的发展内涵,给学科融合创新带来契机,也给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市场。

3.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改革:将目前环境设计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理念、内容与方法进行“元宇宙”向度的改革创新。教学理念上融入数字化时代特点,讲述与本专业相关的数字技术的应用,以及对艺术与科技、数字媒体艺术学科专业的融合创新内容,促进学生在本专业或者跨专业领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教学内容上突出数字化技术的表达与运用,例如对建筑漫游软件“Lumion”的运用,将传统效果图的“静”转为漫游视频的“动”,将二维层面的视觉感官提升为多维层面的视觉、听觉、触觉、意识等综合感官的认知体验。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数字化改革,利用数字化教学平台,进行数字化教学设计与实施等具体内容。教师可以采用线上与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设计里融入OBE理念,在课程目标、课程资料、教学内容、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教学实施、评价体系、教学成效、建设理念等方面进行数字化教学设计。

4.毕业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毕业设计作为大学四年最后一门设计实践课程,代表着学生专业学习的最高水平。毕业设计从前期的调研到设计选题、开题、课题的逐渐展开到最后设计成果的展示需要长达半年以上的过程,是十分适合进行教学创新改革的一门课程,也是十分容易出高质量作品成果的课程。对毕业设计课程进行数字化教学改革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在毕业双选过程中,给予学生毕业设计选题倾向于“元宇宙”“艺术与科技”“文学”“哲学”“历史”“文化遗产”“非遗”“地域文化”“传统文化”等主题内容,在表达形式上加入“数字化”元素。从选题上的给出学术研究导向,激发学生的兴趣,指导学生进行专业研究,明确“数字化”设计表达的重要性。因此毕业设计选题可以增加一些有关“数字博物馆”“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智慧城市”“虚拟空间”“沉浸式场景设计”“超时空场域设计”等专业内或跨专业创新方向的选题。②加大建筑漫游制作在毕业设计中的工作量比重与毕业设计展览的展示力度。提升建筑漫游制作在环境设计毕业设计中的地位。③改良建筑漫游制作、短视频制作的专业技术。改良Lumion建筑漫游软件、AE视频软件、方案设计叙事与视听语言的表达技术。④尝试手绘表现技法与建筑漫游技术结合的表达模式。手绘表现技法与建筑漫游技术的结合,使漫游动画作品中有二维手绘的意象,甚至二维手绘稿也可以作为动态元素来表现作品的主题立意与叙事。⑤制订建筑漫游作品的新媒体传播策略。研究适合大学生毕业作品传播的新媒体平台,可以是微博、微信视频号、抖音与快手短视频平台做测试,在做传播的时候注意保护作品版权与学生隐私信息。⑥组织学生参加本专业与跨专业学科竞赛。

5.数字环境实验室建设:环境设计数字化专业内涵建设离不开专业的数字化教学实验室。实验室应具备完善的数字化教学设施,例如:专业计算机供学生学习操作,专业虚拟仿真平台供学生沉浸式学习,专业虚拟成像设备供学生参观与展示学习成果。打造数字化学习环境,利用AI算法对教学场景进行智能分析,包括教师的行为模式、师生的情绪变化、学生学习的专注度、课堂时间分配合理度等数据内容来提升教学质量。由于数字化教学设备昂贵,需要明确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在传统学习中,部分课堂因缺乏实验条件,教师往往只能照本宣科,导致课堂枯燥无味且效率不高,而元宇宙则可为实验操作提供虚拟场域,使学习者拥有独立的学习空间,沉浸式学习体验,能够支持在线教育的学习活动与任务,使学习者学习兴趣与效率都大大提高。[3]

6.跨专业教师团队建设。环境设计数字化专业内涵建设需要设计学其他专业方向的教师共同组建教师团队的力量。深挖本专业的内涵,拓展本专业的学科边界,将设计学学科不同专业进行交叉研究,融汇不同专业技术长项,为本专业作品创作增色。培养学生以跨学科的宏观视角进行创新、创作、创业。专业的“数字化”教师团队,以设计学各专业方向具有“数字化”研究专业的教师组成,高级、中级、初级职称均衡配备,形成优良的学术梯队,由此可以初步实现学科内课程互选,资源互享,教学互动,项目互助的跨专业教学与科研优势。

结语

元宇宙是借助现代数字化技术表达人类对现实世界的虚拟投射,因为少了各种现实条件的束缚,元宇宙则更能在文学、艺术、哲学方面表达人类精神层面的认知与产物。元宇宙视域不同于设计学专业普遍的二维平面视觉与三维空间媒介、影像时空叙事的视觉表达,元宇宙视域是一种跨纬度、多场域的影像叙事表达,为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与科技的设计理念与表达均提出了新的挑战高度。元宇宙的到来,为设计学各专业的大交叉,跨学科等专业的高度融合产生了深远影响,包括了动画、数字媒体艺术、数字交互设计以及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艺术与科技等设计学专业方向需要进行“元宇宙”向度的数字化内涵建设与改革,以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引领设计学学科与学术发展的时代之路。

猜你喜欢

元宇宙毕业设计宇宙
元宇宙中的“孤儿们”?
“元宇宙”照出互联网浮躁(点评)
高校毕业设计展吸引业内眼球
宇宙第一群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这宇宙
宇宙最初的大爆炸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