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视域下高校文创产品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

2023-11-15刘玲玲

大众文艺 2023年18期
关键词:产品设计文创产品

范 洁 刘玲玲

(1.广西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 530000;2.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桂林 541000)

一、前言

我国“十四五”时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持续深化期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深刻变革期。国家将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重点突出位置,提出了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这将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促成开创新局面、迈上新台阶。立足当前的新阶段,随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文化产业将深度融入国民经济体系,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时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新的规划中将文化产业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方向,将进入了一个黄金发展时期。也随着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文创产品设计的专业人员需求量也在逐步上升。面对着新的发展方向,各大高校都在积极地探讨着文创产品设计的人才培养方式,对其进行了改革和创新。部分地方高校的文创产品设计课程以当地的旅游、文化特色为基础,其教学内容包括了挖掘地方旅游、非遗文化、研究智能化产品、地域文化产品、着重用户体验的产品及互动设计等方面,尤其注重了在地域旅游、文化方面对专业内涵进行了多元化的拓展。[1]

二、新文科背景下高校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新文科”是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学等传统文科的课程中,开展文理交叉,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达到知识扩展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文化创意产业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中兴起的一种新型的、以创造性为主要特征的行业,它通过文化的创新来促进经济的发展,而文创产品设计是通过挖掘区域的旅游、文化资源等来进行文创产品设计。高校扎根地方,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高校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来培养具有全面发展能力的高质量人才,运用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方法来培养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满足我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新潮流。[2]同时,文创产品设计人才在新文科的背景下也出现了多学科交汇教学模式,为创新性文创产品市场提供了人才摇篮,可以说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是一门在艺术设计专业中重要的课程。

三、高校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

由于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限制,不管是在基本课程中,还是在主题设计课程中,对知识的传授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偏重,而忽略了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市场和受众人群的需求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忽略了在这门课程中实践的重要性。这就导致了部分文创产品设计的作品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缺少实际经验和实践练习,缺少解决文创产品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4]课程应强调了文创产品设计的实用性和文化性,着重学生在实践中的应用,并提出了相应的问题解决方案。

2.过度重视呈现效果而忽略实际应用

文创产品设计是一种以特定的载体为媒介,把规划和概念表现出来的一种创新设计,出色的作品可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过去的教学方式中,文创产品设计的表现形式主要是以效果图为展现的形式,忽略了实际生产结果和使用效果;另外,前期的计算机软件设计和效果图表现技巧等课程,都是以计算机软件使用、绘图和产品外形表现技巧为主,因此计算机操作和表现技巧也就成了课程考核和平时测试的重要内容,这就导致有些同学在进行文创产品设计时,过于依靠电脑来表现理想的、高级的效果,往往忽略了对产品制作工艺、造型、材料等方面的实用性探讨。这种过度注重展示效果的文创产品设计,忽视产品的实用和是否能实现的可能性,导致了一些学生所开发的产品脱离了市场的需要,其结果不但没有实用的意义,也很难在不断变化的市场需要下达到创新的目标。

3.重视比赛,忽略课程本身内容

如今艺术设计类专业竞赛日益增多,“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赛学融合模式已在各大高校中执行,学校鼓励同学们多参与艺术设计类专业竞赛,目的就是要利用竞赛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提高老师们的教学水平,通过拿奖来获取师生成就感。[3]但在进行课堂实践之后,我们可以看到有些课程的教学质量与课堂效果并没有得到较大的提高,因为有些老师和学生为了获得更多更高的奖项,将不同专业竞赛的要求融入课堂中,导致过度重视比赛项目而忽略了本来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与指导,这样导致课程内容比较单一,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获得较少,学生因此没有把文创产品设计的基础内容打扎实,过多地去追求符合评委、赛事风格的作品。还有现如今的竞赛类型很多,参加的学生人数也很多,比赛存在较大的竞争压力,并不是每位学生参赛都能拿奖,这在某种程度上打击到学生们参加竞赛的热情;也有部分学生不愿意参赛,强制参赛导致他们对文创产品设计课程的兴趣越来越小,应当在赛事融入课堂时,把握好基础内容的传授和赛事内容的比例,让赛事内容遵循课程节奏。

4.学生缺乏主动性、内驱力

在过去的文创产品设计课程的教学中,由于文创产品设计涉及地方的旅游、文化,然而文化类的内容较为深奥和难以挖掘,学生对地方文化的研究缺乏足够的耐心和主动,难以深入研究文创产品背后的文化性;抑或是由于文创产品需要设计出成品,大部分生产方都需要高额的制作费和大量订单才会接受制作,这也就导致学生在设计的时候有所顾虑,往往设计一些容易实现的文创产品,比如直接贴图或者使用样机效果,学生对成品的追求缺乏主动去实现和研究。学生设计出来的作品往往停留在设计稿和一些简单的文创样式,也有很多优秀的设计作品未能制作出来。这些类似的情况下,他们的积极性和内驱力不高,探索和创新意识主动性不强。

四、新文科背景下高校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改革途径探索

1.强调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方式

王受之曾对现代设计教学提出过这样一句话:“设计教学要适合于市场,只有让学员把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市场中去,那才是真正的教学效果。”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市场的多样化,文创产品设计已经不仅仅是过去的单纯地对某个图形元素进行简单的贴图设计,而是要在时代的审美和市场需求下、互联网的冲击下,实现多领域、多学科的整合与创新。文创产品设计的课程培养跨越了专业的限制,着眼于不同的学科,并着重于不同的思考观点,以多维的教学方法来进行不同的教学。例如,在文创产品设计相关课程的教学中,除了教授相关的软件技术之外,还要重视对设计之美以及对其文化含义的表现,这涉及了艺术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范围。在设计的最初,做好调查研究,考虑人群定位,这部分就涉及心理学和营销学的内容。可以说在新文科背景下,文创产品设计是需要多学科交叉思考的。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充分运用各类的互联网学习平台之外,还应该将项目教学、情境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融入其中,以此来提高学生对软件技术、产品文化元素的挖掘等综合运用能力。这就要求对学生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要对专业知识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让他们从被动学习的状态与思维定式中解脱出来。

2.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

一所大学要达到人才培养目的,其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就是课程体系设置合理、科学。因此,建立一个合理、科学的课程体系,是一所地方大学向应用型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从文化创意创新的角度出发,我们在对人才培养的课题体系设置的时候可以提出一些新的要求。

例如,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运用的比例;深入地进行地域文化的调查、设置文化创新产品的学习实践安排等等。教学内容包括对优秀设计和设计公司成功落地的实例来剖析,在进行课程教学的时候,老师们可以采取项目驱动式或问题驱动式的方法来展开讨论与沟通,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自己寻找资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老师及时辅助学生查找,共同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实践项目、实地调研等方面的培训,让学生们不但可以将市场的需要和文创产品的发展方向相联系,将文创产品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整合,从而设计出一款真正体现出时代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原创产品,还可以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点的认识,从而激起他们的创造激情,积极主动地进行创造性的思考,从而提升他们的设计水准和美学品位,为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3.增加创新的教学实践环节

只有创新才能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没有一种文化遗产和资源是没有办法自然转化为产品的,只有通过对其进行二次创作,才能转化为富有丰富内涵的文化创意产品。随着世界各国的商品经济发展,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文化创意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摆脱对设计思维和创造性的传统训练,寻找一条多元化的训练途径,对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发展。例如,在文创产品设计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多种形式的教学实习,并将其与地方旅游、乡村振兴、大学生创新创业等相关的专业命题相结合,进行产品品牌及衍生产品的开发与设计。从市场调研、资料搜集与分析、方案构思到产品效果的表现与制作、产品设计的实际评估,在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实战活动中,学生们可以在这些活动中不断地累积自己的设计经验,拓展自己的设计眼界,最终达到了一种具有当地特色的专业性实践课程的创新实践环节。[5]

4.注重课程教学成果的转化

文创产品设计是一门以“旅游、文化、产品设计”为核心的课程,它体现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运用。学生的课程考核、毕业设计、科研成果、设计竞赛成果、创业项目等,可以从课程内容转移到了课题构建上,从设计研究转移到了社会服务设计项目上,在课程资源和教学方式上持续创新,倾向于产、学、研培养模式,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协作是实现教育结果转化的重要方式。[6]学生以学习和研究为导向,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获得了知识和经验,从而对学习和研究进行反馈,从而达到了学习和研究的深度结合。这种方式对在互联网和文化创意产业不断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对学生的综合设计与创新能力产生积极影响,让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可以掌握知识的整合、应用及创造,从而提高他们的实战和探索能力。同时,通过对教学成果的转化与体现,还可以对文创产品设计课程的系统构建产生积极影响,从而推动了文创产品设计课程的内涵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让学生从过去简单地进行贴图样机、效果图设计转换成真正的执行实践,让学生在新文科的背景下,多学科交叉融汇,全方位地掌握一个文创产品从构思到设计再到实际生产的完整过程。

结语

从文化和创新的角度来看,文创产品设计的课程教学模式还有待于深入探讨,其可行性和合理化还有待于实践检验。新文科视域下高校文创产品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发展离不开对人才的培育改革,地方大学应立足于专业学科,立足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大力发展文化创新产业。在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对地方文化的理解和研究,让学生真正地了解文化的传承与文创产品设计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对地方文化内涵的理解与挖掘、转换,从而为文创产品设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才摇篮,推动了现代教育的创新性发展。在新文科的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对地方高校的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有较大的影响,必须结合地方发展及文创产品需求,认清目前文创产品设计课程的发展趋势,从而培养出适合于更高水平发展的实用人才。

猜你喜欢

产品设计文创产品
陶溪川文创街区
智能产品设计
《冷·暖》
《教堂之夜》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LESS IS MORE:极简主义的产品设计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