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辛笛应用钢琴教学法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适用性*

2023-11-15

大众文艺 2023年18期
关键词:钢琴教学法教学方法

周 晴

(私立华联学院,广东广州 510620)

随着现在钢琴教育的普及及发展,传统的钢琴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广大学琴爱好者的需求,也不能满足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寻找一种对学生具有实用性和适用性,容易掌握的教学方法是一项重要而现实的课题。[1]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星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院长辛笛教授的“辛笛应用钢琴教学法专题讲座”。讲座上,辛笛教授介绍了他所创立的“辛笛应用钢琴教学法”的教育理念、教学形式、内容与手段;并在现场示范了“快乐5分钟速成学作曲”、四手联弹、一曲多弹等方式方法;逐一讲解了辛笛应用钢琴教学法中“兴趣、快乐、速成、创造”的教学特点;键盘和声、移调、一曲多弹、即兴演奏、歌曲伴奏、四手联弹、双钢琴等教学方法;辛笛应用钢琴教学法十二个教学模块的知识点布局。笔者觉得这种新的教学方法打破了以往传统教学的精英化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教学法的新路,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相符的。本文试图从自己的钢琴教学实际出发,谈谈辛笛应用钢琴教学法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适用性。

一、高职高专院校钢琴教学现状

1.学生综合素质较低

就拿我校来说,为广东省高校第三批B线录取,生源水平总体不高,特别是音乐类,对文化课的要求就更低,很多学生是因为文化课不过关而临时学习音乐,对钢琴的学习也就一两年,有的甚至是几个月,只为了把高考曲弹出来,所以这些学生到了大学后,基本上是什么都不会的,对于这一类基础较差、综合素质较低的学生,想要在大学期间两年半的时间(器乐生只有一年半)学出什么成果,是很难的。[2]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基本上在毕业后用不上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程度好一点的学生也只会弹一些传统乐曲,如果拿到一份简谱,需要弹伴奏,就完全傻眼了,更别提移调了,完全没有应变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所以我们需要找到一种能够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钢琴弹奏的基本方法和有一定应用能力的教学法。

2.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好一项本领都是从“感兴趣”开始的,只有“有兴趣”才能促使你继续学习研究下去,才能有所成就。但对于钢琴教学来说,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采用的教学模式还是以传统钢琴教学方法为主,[3]所弹的曲目也是以车尔尼599、849,《汤普森》等传统教材为主,虽然这些教材及曲目流传了几百年,证明了其使用价值,但其中不乏枯燥乏味,只强调技术性而无音乐美感的作品,真正能让学生喜欢的旋律屈指可数。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学生学习起来没有兴趣,很快就不想练琴,即使练了,也只是在机械的敲打键盘,结结巴巴,毫无音乐感,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折磨”,所学的曲目也是很快忘记。而大学生在校没有了父母的管束,面对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真正能静下心来练琴的屈指可数。就拿每个学琴的人必弹的,而且所有钢琴考级机构都必考的音阶来说,虽然这些是属于钢琴最基本的东西,最容易弹的,但对于学生来说是最不愿意花时间练的,指法总是记不熟,调总是记不住。针对这种情况,辛笛教授在应用钢琴基础教程中,把每一个调的音阶用不同的节奏型、不同的起始音进行练习,然后编配了这个调的一些小曲,对调性、指法进行不断巩固练习,这样就把最没有旋律性、最古板的音阶变的好听了,有旋律性了,学生学习起来也觉得“有意思”了。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迫切需要一套可以把传统钢琴教学内容中单一枯燥无味的手指训练变的趣味化、音乐化的教材,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的教学方法。

二、辛笛应用钢琴教学法的主要内容

1.“八先、八后”的教育理念

辛笛教授曾说过《辛笛应用钢琴教学法》系列有“八先、八后”的教育理念,主要包括“先大教育、后小教育”“先大课、后小课”“先大众、后精英”“先业余、后专业”“先感性、后理性”“先应用、后传统”“先兴趣快乐,后技能训练”“先成长、后成功”。通俗一点讲就是学生先上集体课,主要以先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兴趣有了,如果学生接受能力好,想继续深入的话就可以上小课,进行更专业更系统化的教学。“八先、八后”从先后顺序上来看,是采用了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他可以适应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的学习者,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充分感受到钢琴学习带来的成就感与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以前的传统钢琴教学方法延用的是国外精英教学方法,只能培养少数精英人才,只适合专业音乐院校的钢琴表演学生,不适合大多数学生的需求,特别是高职高专类的院校,培养的是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都要好的技能型的人才。现在辛笛教授提出的这种新的教育理念打破了传统钢琴精英教学的方法,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路。

2.“四大”教学特点

[4]《辛笛应用钢琴教学法》的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有“快乐、兴趣、速成、创造”四大教学特点,简称“四学”它在教学法的12个模块中都有体现。在传统钢琴教学中,钢琴技能和音乐理论教学实际学习是脱节的,学生只会弹五线谱,不会弹简谱,只会弹钢琴,不会应用,没有即兴能力。而《辛笛应用钢琴教学法》中的“四学”注重音乐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把钢琴弹奏、钢琴弹唱、和声与基础乐理知识、作曲基础理论结合起来,巧妙地运用了应用钢琴的教学方法,在学习基础钢琴的同时,学习作曲基础常识,加强了学生的音乐认知和钢琴技能协调发展,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和应用能力,享受学钢琴带来的乐趣。比如在学习“钢琴即兴伴奏”这门课时,大家都知道是需要一定的和声理论基础的,和声学得好编配的和声就更加丰富,但就我校的学生学习和声的情况来看,基本上一个学年下来,真正弄明白和声是怎么回事的寥寥无几,所以我们选择的教材是辛笛教授的《钢琴即兴伴奏速成》,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简单明了、理论少、实践性强、内容由浅入深、注重实用性和趣味性,即使和声学的不好的学生,也能够熟练地掌握最基本的正三和弦、属七和弦的多种伴奏音型,当你熟练地这些基础的知识后,你就会对每首乐曲的和声语汇感到欠缺,想去把它配的更丰富一些,这时再重新学生和声理论时,就会觉得眼前开阔了很多,以前没弄明白的理论知识,现在竟然全懂了。随着和声知识的丰富,你的即兴伴奏能力也会提高,这就实现了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也体现了《辛笛应用钢琴教学法》的“快乐学、兴趣学、速成学、创造学”的特点。

三、辛笛应用钢琴教学法的优越性

1.适合群体广泛

辛笛应用钢琴教学法适合所有人,它有12个模块系列教材,涵盖了幼儿、儿童、成人等不同人群,无论是音乐学院钢琴系的学生还是社会上老中青少钢琴爱好者都可以轻松上手,它趣味性强,学生更容易积极主动地去学习[5]。而且教学内容里面民族文化元素多,中国歌曲多,都是用一些大家非常熟悉的乐曲来进行编配,难度较小,以大众化为主,普及性强,容易弹奏,有利于弘扬中国民族文化,符合现在高校课程思政的要求。而传统的钢琴教学法一般都是先从西方文化入手,西方文化元素多,中国作品曲目少而且较难弹,风格不好把握,适合音乐学院的钢琴专才,专业性强。对于高职高专类的学生来说是不容易弹奏的,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钢琴缺乏兴趣,产生消极被动的心理。而且高职高专类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适应社会实际需要,培养综合型、应用型、创造型的人才。所以我们应当以培养应用型的人才为主,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尝试使用辛笛应用钢琴教学法系列教材中的《应用钢琴基础系列教材》,里面都是辛笛教授根据自己多年的作曲及教学经验创编出来的小曲,旋律优美,容易上手,最主要的是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学得快、应用能力强

辛笛应用钢琴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最大的区别是强调速成。在传统教学法体系中,都是先从手型开始抓起,然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学习非连奏、跳奏、连奏的几种奏法,配合的练习也是枯燥乏味,可能一个学期下来,连一首最简单的小曲都是很费劲的弹下来的。而辛笛应用钢琴教学法打破了传统钢琴教学的基本模式,对一个从未学过钢琴的学生却是从和声开始入手。[6]比如辛笛教授在讲座中演示了如何让一个不会弹钢琴的人在45分钟内学会《渔光曲》,在教学中他要求学生右手只用一只手指弹奏旋律,主要强调的是放松,手型、手指怎样不做要求,只要把精力放在左手上,但也是编配了简单的伴奏织体,配合最基本的Ⅰ—Ⅳ—Ⅴ7的和声,在辛笛教授通俗易懂的示范讲解中,学生很快了解了整首乐曲的大致弹奏方法,很多同学都跃跃欲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辛笛应用钢琴教学法系列教材在编写上最大的特点是使用的单行谱加和弦标记的形式,在进行了左手大量规律化、模式化的音型训练后,这种记谱方式,可以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快速识谱,学生只需把注意力放在右手上即可,经过这样的反复练习,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提高自己的应用钢琴水平,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即使离开钢琴谱也会弹钢琴,会弹五线谱也会简谱,还会编配歌曲的钢琴伴奏,这种教学法重视的是综合素质的发展,而这种技能正是社会所需要的,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作为高职高专类的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有多少能成为像“郎朗”那样的钢琴演奏专才?[7]我们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型、应用型、创造型的人才,而辛笛应用钢琴教学法正是符合这一需求的。

四、辛笛应用钢琴教学法对学生的实际应用效果

为了探究辛笛应用钢琴教学法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适用性,笔者对本人所教的学生进行实验,大部分学生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授课,而对器乐专业的学生增加了新的钢琴教学法的内容,使用的是《辛笛应用钢琴基础教程》。在第一节课,就让学生进行C大调的Ⅰ—Ⅴ7—Ⅰ的和弦连接,等到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Ⅰ—Ⅴ7—Ⅰ的和弦连接后,再进行半分解和弦伴奏音型练习,并配合右手的单音反复练习,课后作业也是用Ⅰ—Ⅴ7—Ⅰ的半分解和弦配合右手的旋律单音并结合二拍子、四拍子、三拍子进行练习。经过一周练习后,学生就已经非常熟练地掌握Ⅰ—Ⅴ7—Ⅰ的半分解和弦的伴奏织体了。后面的几节课所用的和声一直都是Ⅰ—Ⅴ7—Ⅰ只是增加了不同的伴奏织体,变换了不同的节拍。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对Ⅰ—Ⅴ7—Ⅰ的和声已经非常熟悉。这时我们再增加一组和声Ⅰ—Ⅳ—Ⅴ—Ⅴ7并用前面学过的伴奏织体进行连接,配合课后的一些练习曲,几个星期后,学生基本上对C大调的和声和伴奏音型掌握得很好了,对于一些简单的小曲都能够自己配和声并使用不同的伴奏织体了,这就是辛笛教授在教材中提到的要有量的积累,量变才会形成质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回课的质量也提高了,对课堂上所教的内容也能够快速吸收。就连没有学习过辛笛应用钢琴教学法的同学在观摩了一次新的教学法课后,也说“很好玩”“我也想学”,这就达到了我们的教学目的,使学生的“被动学”变成“主动学”,把“老师让我这么弹的”变成“我觉得这里应该这么弹更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而且经过一个学年的练习后,等到下一学年正式开设《钢琴即兴伴奏》课程后,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原本是个老大难的课程,现在却已不再陌生,学习起来得心应手。

由此可见,辛笛应用钢琴教学法对于一些没有学过钢琴或程度比较低的学生来说,无一不是一门能够让他们在短时间内快速掌握钢琴弹奏方法的教学方法。但如果想在钢琴专业方面有更高层次的发展,还是以传统钢琴教学方法为主,毕竟各地的钢琴考级或音乐培训机构招聘的老师不能只会弹即兴伴奏。而对于中小学、幼儿园这类的音乐教师,学好辛笛应用钢琴教学法,能够熟练地应用,就已经够用了。所以,我们在推行新的教学法的同时也不能否定传统钢琴教学法,两者相辅相成,我们要取长补短,在选用辛笛应用钢琴教学法系列时,不能单纯地一概而论,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接受能力,有目的选取对应的教材。比如器乐专业的学生,可以选用《辛笛应用钢琴基础教程》,声乐专业的学生可以选用《辛笛应用钢琴弹唱教程》,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也可以选用《辛笛应用钢琴弹唱教程》,钢琴专业的学生如果感兴趣,可以在完成传统钢琴曲目的同时选弹《辛迪应用钢琴爵士教程》《辛笛应用钢琴弹唱教程》等系列。

总之,对于高职高专类的学校是否适用《辛笛应用钢琴教学法》,本人觉得还是非常适用的,特别是非钢琴专业的,没学过钢琴或程度较低的学生,都可以使用《辛笛应用钢琴教学法》系列。但如果想要使用新的教学法把学生教好,对于教师来说,还应转变思想,利用空闲时间不断研究、学习,吃透《辛笛应用钢琴教学法》的精髓,在教学中不断探索适合每个学生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钢琴的应用能力,从而达到高职高专院校的育人目的,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猜你喜欢

钢琴教学法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纸钢琴
钢琴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