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卫生院财务风险的预防与内部控制的研究

2023-11-14张举徐州市铜山区汉王镇中心卫生院

财会学习 2023年31期
关键词:卫生院财务评估

张举 徐州市铜山区汉王镇中心卫生院

引言

基层卫生院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机构,其财务健康对于保障医疗质量和满足患者需求至关重要。然而,随着基层卫生院规模的扩大和财务活动的复杂化,基层卫生院财务风险逐渐显现。财务风险的不当处理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资金浪费甚至严重影响基层卫生院声誉。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和内部控制机制,对于降低财务风险、保障基层卫生院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基层卫生院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外部环境因素

外部环境因素是指影响基层卫生院财务风险的外部经济和政策环境。首先,宏观经济环境的波动是导致基层卫生院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经济周期的波动、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利率水平的调整等都会对基层卫生院的运营和融资活动产生影响。经济衰退时期,患者支付能力下降可能导致患者拖欠费用,增加基层卫生院的坏账风险。其次,政策法规的变化也会对基层卫生院的财务风险产生影响。例如,医保政策的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等都可能影响基层卫生院的收入来源和盈利能力。政策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基层卫生院难以做出长期规划,增加经营风险。另外,市场竞争的加剧也是基层卫生院财务风险的来源之一。随着医疗市场的逐渐开放和竞争的激烈化,基层卫生院面临来自其他医疗机构的竞争压力。如果基层卫生院在竞争中未能保持优势地位,可能导致患者流失和收入减少。

(二)内部管理因素

内部管理因素是导致基层卫生院财务风险产生的关键因素之一。首先,不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是导致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预算控制不严格等都可能导致基层卫生院财务风险的增加。如果基层卫生院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漏洞,可能会导致资金的浪费,增加财务风险。其次,基层卫生院内部控制不到位也会增加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是确保基层卫生院财务信息真实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如果基层卫生院的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可能会给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带来隐患,增加财务舞弊和违规行为的风险。此外,基层卫生院管理层的决策失误也是导致财务风险的内部因素之一。管理层在制定战略规划、资金运作、投资决策等方面的失误可能会导致基层卫生院财务状况的恶化,增加财务风险的概率。

二、基层卫生院财务风险的预防措施

(一)健全财务规划和预算管理

首先,基层卫生院需要建立健全的财务规划和预算管理体系。财务规划是指通过分析基层卫生院的财务状况和未来发展需求,制定长期和短期的财务目标及计划。在制定财务规划时,基层卫生院应考虑市场环境、政策法规和基层卫生院自身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资金投入和收益预期,确保基层卫生院财务活动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同时,基层卫生院应建立科学严格的预算管理制度。预算管理涉及基层卫生院各个部门和业务板块,需明确预算额度和分配原则。各部门应按照预算执行,定期进行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二)加强内部审计与监控

首先,基层卫生院应建立专业的内部审计团队,负责对基层卫生院的财务活动进行全面、客观、独立的审查和评估。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专业的财务和审计知识,能够发现潜在的财务问题和风险隐患。通过内部审计,基层卫生院能够及时发现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问题,避免虚报、漏报等情况的发生,确保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同时,基层卫生院还应建立完善的内部监控机制。内部监控涵盖财务数据、业务流程和内部决策等多个方面。通过监控,基层卫生院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潜在的财务问题和违规行为,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监控还有助于发现和预防内部管理漏洞,提高基层卫生院内部管理的效率和规范性。此外,基层卫生院还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自动化的财务监控系统。这样的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财务数据和业务活动,发现异常情况并自动发出警示。

(三)多样化筹资渠道

首先,基层卫生院应积极拓展多样化的筹资渠道。传统的贷款融资虽然是一种常见的资金来源,但它也带来了一定的偿债压力。为了降低财务风险,基层卫生院可以考虑其他筹资方式,如发行债券、股权融资和与投资机构合作。通过多样化筹资渠道,基层卫生院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来源,降低对单一渠道的依赖,增加资金来源的灵活性。同时,基层卫生院在选择筹资渠道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不同的筹资渠道可能涉及不同的费用和风险,基层卫生院应根据自身财务状况和发展需求,选择最适合的筹资方式。此外,基层卫生院还可以通过优化财务结构,提高自有资金比例,降低财务风险的暴露。

(四)加强风险管理和评估

首先,基层卫生院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是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的过程。基层卫生院应制定明确的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明确风险管理的责任部门和人员,确保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基层卫生院需要识别可能影响其财务稳健的各类风险,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通过风险评估,基层卫生院可以对不同风险的概率和影响进行量化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同时,基层卫生院应建立健全风险应急预案。预案是对财务风险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措施。应急预案应包括应对各类风险的措施和流程,明确责任分工和沟通渠道。在发生财务风险事件时,基层卫生院可以迅速做出决策和行动,降低财务损失。此外,基层卫生院还需要定期对风险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估。评估可以帮助基层卫生院了解风险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及时调整预防措施,不断提升财务风险预防的能力和水平。

(五)注重财务信息披露和透明度

首先,基层卫生院应建立健全财务信息披露制度。财务信息披露是指基层卫生院向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发布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的信息。基层卫生院应明确披露的内容和频次,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财务信息披露内容应涵盖财务报表、财务指标、业务运营情况、风险状况等,以便于相关方全面了解基层卫生院的财务状况。同时,基层卫生院应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透明度是指基层卫生院在信息披露过程中保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避免隐瞒或误导性信息。基层卫生院应采取措施,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避免虚报和不当处理财务数据,以维护投资者和患者的利益。其次,基层卫生院应积极主动地与投资者、患者、供应商和社会公众进行沟通。通过定期召开股东大会、发布财务报告和业绩说明会等方式,基层卫生院能够向相关方展示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回答他们的疑问和关切,增加他们的信任和支持。此外,基层卫生院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在线财务信息披露平台。这样的平台可以更加便捷地向社会公众披露财务信息,提高信息披露的时效性和广度。

三、基层卫生院财务风险的内部控制措施

(一)财务流程优化

首先,全面梳理基层卫生院的财务流程,详细了解各个环节的工作内容和流程。通过对现有流程的分析,找出存在的瓶颈和问题,明确需要改进的方面。同时,与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沟通和协商,了解他们对财务流程的需求和建议。这有助于将不同部门的意见纳入流程优化的考虑,增加方案的可行性和适用性。此外,借助信息化技术,推进财务流程的数字化和自动化。通过引入财务管理系统和应用软件,实现财务数据的电子化处理和信息的实时共享。信息化技术可以大幅提高财务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减少人工操作的错误和风险。最后,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定期对优化后的财务流程进行评估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进行改进和完善。

(二)职责分工和权限管控

首先,制定财务管理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基层卫生院应明确各个部门和人员在财务管理中的具体职责,包括负责财务数据录入、审核、核算、报表生成等环节。同时,还应设立财务管理部门或岗位,负责整体的财务管理和监督。根据职责和岗位设置不同的权限级别。基层卫生院应根据员工的职务和职级确定相应的权限范围,确保不同岗位的人员拥有相应的权限。权限的设置应合理,既要保证各部门的正常运转,又要防止权限滥用。此外,加强内部沟通和协作。基层卫生院各个部门之间应加强沟通和合作,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定期召开跨部门会议,交流信息和经验,解决财务管理中的问题,确保财务流程的顺利运转。最后,建立监督机制,对职责分工和权限管控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三)内部审计与监控

首先,设立内部审计团队。基层卫生院应组建专业的内部审计团队,由熟悉财务管理和审计知识的人员组成。内部审计团队可以独立、客观地审查基层卫生院的财务活动,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同时,制定内部审计计划。内部审计团队应根据基层卫生院的财务规模和特点制定审计计划,明确审计的范围和目标。审计计划应涵盖基层卫生院各个部门和环节,确保全面覆盖和深入审查。此外,建立内部监控机制。基层卫生院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建立内部监控系统,实时监测财务数据和业务活动。监控系统可以自动检测异常情况,并生成预警信息,帮助基层卫生院及时应对潜在风险。最后,定期对财务活动进行内部审计。内部审计团队应定期对基层卫生院的财务活动进行审查和评估,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隐患。

(四)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

首先,全面评估财务风险。基层卫生院可以组织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对各个方面的财务活动进行综合性评估,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汇率风险等。通过风险评估,基层卫生院能够了解财务风险的来源、程度和影响,为制定应对措施提供依据。同时,制定应急预案。基层卫生院应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预案应包括对各类财务风险的预警指标和应对措施,明确责任分工和行动流程。同时,预案还应考虑不同风险之间的关联和影响,形成整体应对策略。此外,定期演练和更新预案。基层卫生院应定期组织财务风险应急预案的演练,包括模拟风险事件和应对情况。演练可以帮助基层卫生院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发现不足之处并及时改进。同时,基层卫生院还应根据风险状况的变化,及时更新预案,确保预案的时效性和适用性。最后,加强风险意识培养。基层卫生院应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财务风险的认识和了解,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五)财务信息披露和透明度

首先,建立健全财务信息披露制度。基层卫生院可以制定财务信息披露的政策和规定,明确披露的内容、方式、频次和披露对象。建立健全的披露制度有助于确保财务信息的全面、准确和及时披露。同时,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透明度是财务信息披露的核心要求,基层卫生院应确保披露的信息真实、客观、全面,避免隐瞒或误导性信息。通过公开透明的财务信息,基层卫生院能够增加外部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信任,提高基层卫生院的声誉和形象。其次,加强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基层卫生院应与内外部利益相关者保持积极的沟通,及时回应他们的关切和疑虑。这可以通过定期召开股东大会、业绩说明会等活动,向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展示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提高透明度。此外,建立风险信息披露机制。除了财务信息,基层卫生院还应披露相关的风险信息。通过披露风险信息,基层卫生院能够及时向内外部利益相关者通报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挑战,增强对财务风险的警觉性。最后,定期评估披露效果。基层卫生院应定期对财务信息披露和透明度的效果进行评估,了解利益相关者的反馈意见,并根据反馈进行改进。

结语

总的来说,基层卫生院财务风险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需要基层卫生院管理层和相关从业人员高度重视。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和内部控制机制,不断加强财务风险的管理和监控,才能确保基层卫生院的财务稳健和可持续发展。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为相关人员和工程提供有益的参考,共同推动基层卫生院财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卫生院财务评估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水利财务
卫生院切莫孤军作战
警惕卫生院拖医改“后腿”
评估依据
卫生院重新吃上“大锅饭”
“编制”致卫生院陷尴尬境地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