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业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探究

2023-11-14林俊丰绿色湾区广东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财会学习 2023年31期
关键词:信息沟通融资财务

林俊丰 绿色湾区(广东)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引言

在国家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创业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扮演着经济建设“生力军”的角色。创业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尤其在企业初创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但是,从当前大部分创业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来看,普遍存在着财务管理目标片面化、财务管理机制不完善、融资决策科学性不足、信息沟通不畅以及财务信息化建设滞后等问题,成为威胁创业企业生存和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此,创业企业要将财务管理提升到战略管理高度,全面审视财务管理问题,针对财务管理问题落实一系列解决对策,从而不断提高创业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为创业企业生存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夯实基础。

一、创业企业的界定和重要性

(一)创业企业的界定

创业型企业是指处于创业阶段,高成长性与高风险性并存的创新开拓型企业。现阶段,创业对社会的影响力显著,是传统意义小企业微观层面不可比拟的,创业与综合国力、国家发展战略等宏观角度之间的关系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同时,创业型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之一,主要在创造新价值方面有所体现,但是相比于处于成熟期的企业而言仍存在一定差异性,尤其在资源、管理以及发展战略等方面的差异较为明显[1]。在创业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如果直接套用成熟期大中型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势必会导致财务管理模式与创业企业实际情况不匹配,浪费创业企业管理资源,增加创业企业经营风险。因此,应对创业的本质进行深入分析,清楚认识创业企业的特性、需求和风险构成,保证财务管理的构建符合创业型企业的实际情况,从而使创业型企业在行业竞争中占据着有利的地位。

(二)创业型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良好的财务管理是创业企业的立足之本,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财务管理与企业一切经济活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企业对外投资、日常运营管理等方面均涉及财务活动,只有做好财务管理才能保障企业各项经济业务活动有序开展。第二,财务管理是企业的重要管理手段,借助完善的财务管理,可以防止企业资源无效或低效消耗问题,将资金的使用效益提升上来[2],降低经营风险。第三,财务报表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可以通过对外披露财务报表,建立企业与外界的联系,便于外部合作方通过财务报表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促进创业企业的筹资融资和业务的拓展。

二、创业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

(一)管理目标比较片面化

在部分创业企业中,创业者过于关注扩大经营业务规模、获得市场占有率,忽视财务管理工作的稳健性,导致创业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过于片面、狭隘[3]。为求生存,一些创业企业无视财务风险,经常作出短期性经营决策,如为快速扩张过度融资、过度依赖渠道方或放弃利润率,对企业长期经营发展埋下隐患。

(二)缺少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

创业期间,由于资金紧缺,人力成本预算不足,团队成员一人兼多职现象比较常见。创业企业在这个阶段,对财务管理等非创收部门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往往较低,一定程度上导致在财务的工作中侧重于账务处理、财务报销、纳税申报等基础性工作,而未能履行财务分析、财务监督、财务决策等职能,导致财务管理作用未能充分发挥,财务风险的控制和防范能力也比较薄弱。同时,一些创业者兼任企业大股东的情况也比较常见,“一言堂”色彩浓厚,影响财务管理工作的独立性,无法保证财务管理机制、制衡约束机制的完善性,使得财务人员参与公司决策的机会较少,很难将本身的管理和监控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三)融资决策的科学性缺失

由于企业创业初期对发展方向、业务定位和盈利模式不清晰,容易造成预期偏差,一些创业者的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现象经常发生,其行为的科学性严重缺失[4]。通过对创业企业财务负责人的研究分析,其与创业者的沟通中容易存在着盲目自信或者过度保守的情况,无法科学了解企业业务拓展所需的资金数量,难以评估业务拓展所带来的财务风险,对规避此类风险的方法也较不明确。

(四)信息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而言,一些创业企业对信息沟通的重视程度较低,比如基础信息的统一性不足,也缺少较为完善的销售、采购、应收应付款系统等。在信息沟通方面,管理机制尚未构建,企业内部信息传递效果难以保证,与业务发展所需时效性要求并不相符;而且与外界之间的沟通也比较少,无法及时洞察市场信息,也无法发掘市场机会。财务管理工作应保证能够向创业者提供及时性、全面性以及准确性的财务信息[5],并且相关部门和人员之间的沟通也要保证高度有效,如果信息沟通系统与这些要求不相符,极容易对创业者及时获取信息造成影响,不利于保证经营决策的准确性。

(五)信息化整体基础薄弱

大部分创业企业没有富余的启动资金,成长过程资金的需求比较迫切,容易产生重业务拓展轻经营管理的倾向。通过对比发现,在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软硬件投资方面,预期回报并不能直接体现在经济效益上,创业企业倾向于将资金投入到与生产、研发、营销等相关领域,而对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预算投入并不多。同时,创业企业内部的各业务团队各自负责各自的领域,在这种模式下,虽然有助于管理团队专长的发挥,但是如果缺少共享型信息系统基础,再加上信息传递较为滞后,极容易导致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出现,难以将业务与财务整合在一起,财务数据无法将企业真实状况充分反映出来,进而导致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增大。

三、创业企业财务管理的解决对策

(一)确立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

创业企业具有规模小、现金流入不稳定的特点,由于缺少充足的自有资金,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筹资的难度,而在资金筹集到以后,往往面临较高的偿债风险,承受损失的能力低,因此创业企业要综合考虑短期效益与未来持续发展两大方面,重新确定财务管理目标。对于创业企业公司来说,应从国家宏观经济形势、行业特点等现实状况出发,加强长期战略目标的制定,以此来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心高度明确化。同时,在选择财务管理目标时,应将企业价值最大化视为重中之重,保证企业财务经营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加强最优财务政策的制定,对风险与报酬的关系进行不断协调,从而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以及推动企业总价值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改善财务管理制度建设

基于传统视角,企业的进出账和报表编制为财务人员的本职工作,财务管理工作被“禁锢”在办公室。业务规模的快速发展是创业企业生存的关键,由于财务人员无法及时熟悉业务运作流程,叠加受各部门信息传递不畅的影响,创业企业很难建立业财融合的运作模式,进而对公司的业务开发和管理实施造成不利影响。而对于创业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应积极“走出去”,加强与业务部门之间的联系。财务管理工作应与业务发展保持密切的联系,将业务过程中的薄弱点、空白点挖掘出来,保证财务管理制度与企业发展需求相符。同时,在财务管理和风险管理方面,适应性原则也要予以严格落实,并与企业经营情况的变化相互适应。

此外,在财务流程设计方面,对于创业企业来说,要加强企业财务岗位的合理设置,避免不相容岗位的责任冲突和产生管理漏洞。财务管理工作应加大对中间环节的控制力度,但也要防止会计体系过于复杂、烦琐造成内控管理失效。

(三)合理确定企业的融资战略

关于融资战略,创业企业所进行融资的筹划和相关制度安排,主要围绕企业满足投资所需资本和控制财务风险的目的来进行。在融资战略组成中,融资权限与程序、规划资本结构及控制融资风险等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创业企业资金实力一般比较薄弱,自有资金不足,一旦融资过度,极容易造成企业资本成本的增加[6]。反之,如果没有对未来的资金需求量进行详细估计,极容易面临着融资不足、出现资金链断裂等问题。对此,创业企业必须加强融资管理,对比分析多种融资方式下的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开发适合本企业经营实际的融资方式,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控制。现阶段,国家对于创业大力提倡,诸多银行给创业企业提供贷款的热情较高,而且国内外市场对中国创业企业的关注度也日益提升,所以创业者应对资本结构进行合理调度,针对不同投资人对企业的投资期望都要进行深入分析,提高对企业所需融资结构和融资时间的重视。

(四)不断创新企业信息沟通系统

对于企业的创业者来说,应重视企业内外部信息的有效沟通。企业的信息沟通,主要借助财务管理中的数据和信息,在企业设立时,应同时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和反馈机制,为企业内部信息沟通能力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7],发挥出对信息反馈的促进作用,从而确保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稳步提升。除此之外,我国创业企业外部环境的复杂程度较高,所以也要做好企业外部多方的信息收集工作,以此来保证决策信息的准确有用,从而将管理上的优势和作用发挥出来。同时,在企业内部、外部信息沟通方面,要做到畅通无阻,以便更好地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

(五)加强信息化建设

在财务管理方面,运用先进手段非常有必要。借助信息化工具,可以为企业快速获得信息提供极大的便捷,提高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对于创业企业来说,应从自身的实际需求出发,合理选择信息化办公软件和工具。创业企业应持续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借助功能完善的财务信息系统畅通财务部门与业务之间的协作,提高工作效率,使财务人员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财务分析、财务风险防范以及财务决策等工作中。目前,一些创业企业具有明显的“轻资产”特点,而且具有高新服务类企业的属性,所以在信息化系统方面,更应紧密结合财务、人力、办公等方面[8]。特别对于资金管理,应加强实时系统的合理运用,借助手机、平板电脑等云端,以此来满足查询的实时化、动态化需求。此外,市场的共享服务和云端服务非常多,创业企业要综合考虑成本因素,从全套的ERP 管理软件、财务共享服务、财务智能机器人等先进的服务中选择适合企业的服务,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六)建立有效的财务激励机制

在创业企业的生存发展过程中,核心团队成员的作用非常关键,加上创业企业的创新精神和共享理念较强,单一的薪资收入难以满足团队成员的发展需求,也比较难长期有效地发挥激励作用。所以创业企业应通过适度的股票期权,形成长效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员工的创业热情和对企业的归属感,并提高对实际工作的投入度[9]。基于此,创业企业应对创业的不同阶段进行充分考虑,加强适当股票期权的激励机制,在整体上形成对财务风险的有效预防。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创业型企业来说,为了将财务管理水平提升上来,必须提高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对财务管理的作用予以清晰认知,对财务管理体系进行不断完善,并持续优化内部信息沟通机制。此外,财务管理体系的建设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不仅需要管理层的全盘操控,而且还需要各部门之间的有效配合,持续优化内部信息沟通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共同致力于财务管理水平的稳步提升,从而筑牢创业企业的生存基础,强化创业型企业的发展生命力。

猜你喜欢

信息沟通融资财务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融资
融资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7月重要融资事件
水利财务
浅谈特高压输电工程铁塔物资供应管理新模式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谣言的现状及问题反思
企业管理协同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