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肖明朝:医疗教育领域“安全达人”

2023-11-13民生周刊贾伟

民生周刊 2023年23期
关键词:医科大学医患青年教师

□ 《民生周刊》全媒体记者 贾伟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重庆市护理职业学院院长 肖明朝

“他对医学教育是真爱!”这是同事对肖明朝的评价。采访中,肖明朝一提到自己的学生,就像是打开了话匣子,言语间充满了自豪:谁谁在哪家医院就业;谁谁已经开始当老师带学生了……

作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重医附一院”)副院长,同时兼任重庆市护理职业学院院长,肖明朝平时工作很忙,但不论晚上几点到家,他总会留出时间思考研究教学内容。

一切源于热爱。30余年来,肖明朝把青春和汗水献给了医学事业。对待患者,他积极推广“患者安全”理念,牵头制定《中国患者安全十大目标》,参与世界卫生组织(WHO)相关文件修订及意见征求工作;对待学生,他注重教书育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打”成一片;对待青年教师,他以身作则,引导和培养青年教师的人生观、职业观、价值观,帮助提高各项教学能力水平。

“在发展新技术时,要时刻把‘安全’二字刻在心上,把安全理念贯穿于从诊疗到康复的全过程,以保障和改善患者安全。”

“安全达人”

“安全达人”,是医学同道对肖明朝的称呼。在他看来,身为医务工作者,要时刻把患者放在首位,重视患者安全,只能给患者“雪中送炭”,切忌给患者“雪上加霜”,守好患者安全底线,才能降低医疗风险,减少可避免的伤害。

“一直以来,诊疗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是我们最为关注的,但同时也带来了大量潜在的安全风险。因此,在发展新技术时,要时刻把‘安全’二字刻在心上,把安全理念贯穿于从诊疗到康复的全过程,以保障和改善患者安全。”肖明朝说。

患者安全是医疗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早在2008年肖明朝就在重医附一院牵头成立了以患者安全为目标的“患者安全研讨小组”。通过强化各级各类医护人员患者安全教育,构建了“抓早、抓小、抓全”的安全教育模式,形成了医院“全员参与、信息共享、持续改进”的患者安全文化氛围。

与此同时,为了让患者安全理念在国内生根发芽,惠及更多医护人员与患者,肖明朝结合国外患者安全教育经验,专门设计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医学院校本科《患者安全》课程,并于2013年在重庆医科大学率先开设选修课程。

如今,该课程立足本科,拓展至职业教育及研究生教育,形成贯通专本硕博培养,并延伸至毕业后及继续教育。此外,通过规范临床实践,进一步衍生至科普教育,为社会广泛培养人才。

“这门课程覆盖本科生、研究生层面的医学全专业,为我国进一步完善高等医学教育开设患者安全课程,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肖明朝说。

身为人师 育德育才

肖明朝出生在教师家庭,受父母和姐姐的影响,他始终怀着一颗传道授业解惑的心。

“青年教师兴则学校兴,青年教师强则学校强。”这是肖明朝所秉持的信念。他认为,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培养更多青年教学人才。

为此,肖明朝不仅承担了教学工作,也在不断指导、发掘和培养青年教师,为其成长、发展、进步提供各种机会和平台。

教学中,肖明朝重视团队建设,因材施教,积极帮助青年教师在教学、医疗和科研等方面健康成长,通过发掘他们的教学特色,帮助分析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水平。同时,他定期主持召开教研研讨活动,分享自己在教学上的新点子,激励着青年教师不断思考、探索和总结。

除此外,作为全国首批患者安全专家之一,肖明朝积极发掘愿意接触、乐于学习这一领域的青年医师、护士,推荐他们参加全国相关领域的会议和培训会扩展视野,手把手教他们收集、研究相关领域文献资料。

遇到会讲课、讲好课的“好苗子”,肖明朝鼓励对方积极参加讲课比赛,并传授自己的讲课经验和技巧。“不管是从事行政还是临床工作,会讲课是作为一个学术型人才必备的技能。”他说。

此前,一位在医院从事行政工作的年轻人,在肖明朝的鼓励支持下走上了教学之路。他感慨说:“当年,肖老师鼓励我参加讲课比赛,刚开始我不太理解,还认为是‘强人所难’。现在看看,他是在让我发掘自己的优势,帮我真正找到适合的岗位。”

“师生关系是相互的”

肖明朝与学生感情好,很多学生把他也当成知心朋友,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向他倾诉,听听他的建议。

在肖明朝看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你拿真心对学生,学生也会感受到的。师生之间只有消除隔阂,学生才能更喜欢上你的课”。

尽管医院管理工作繁忙,但肖明朝仍坚守在一线教学。他不仅为重庆医科大学的医学生上课,同时还承担了重庆护理职业学院及成人教育的部分课程。

多年的教学工作也让肖明朝发现,很多医学生有待进一步提高医患有效沟通能力。“只有把理性的医学与感性的人文关怀融合在一起,才能得到患者的信任。”他说。

多年来,肖明朝经过反复调查研究,不断推动更新教学内容,提升医护人员医患沟通能力的同时,在临床医学专业开设《临床医学导论》课程,帮助医学生尽早接触临床工作,增加医患沟通技巧,从更加人性化的角度来认识问题,解决矛盾。

不仅如此,他还带领教学团队自编自导自演一系列教学视频,如《不良的医患沟通》《临床工作“忌语”》等,将教学视频和微课发布在网络平台上分享交流,形成老师与学生互动教学模式。

“感谢您8 年来的关心与照顾,您的教导至今历历在目,让我们不忘初心,以一名医生的身份坚守在岗位,勇敢前行!”在肖明朝的办公室,一本班级相册摆放在书柜最醒目的位置,一段学生留言时常让他感到安心温暖。

猜你喜欢

医科大学医患青年教师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撰稿要求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2022年第45卷第2期英文目次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第七届编委会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医科大学总医院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