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眉山三苏祠:守住三苏文化千年根脉

2023-11-13民生周刊郑智维

民生周刊 2023年23期
关键词:三苏眉山眉山市

□ 《民生周刊》全媒体记者 郑智维

坚持古为今用、弘扬新风,眉山市不断赋予三苏文化、东坡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推动“文化瑰宝”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9时开门,四川省眉山市三苏祠迎来游客潮。

谈及三苏祠过去一年多的改变,徐丽最大的感受是游客量激增,“截至10月25日,三苏祠今年接待游客133.56万人次,较2022年同期增长539.66%。”

徐丽,眉州市三苏祠博物馆文物部主任。40年前,18岁时,她到这里工作,成为第一批讲解员。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眉山市三苏祠考察时,由她担任讲解员。

徐丽告诉记者,习近平总书记详细了解了三苏生平、主要文学成就和家训家风,以及三苏祠历史沿革、东坡文化研究传承等等。

位于眉山市中心城区,三苏祠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故居。元代改宅为祠,经过历年添修,现占地百余亩,是蜀中久负盛名的名人祠堂和古典园林。

眉山三苏祠图/郑智维

红墙环绕,绿树葱郁,三苏祠是眉山的城市文化名片。祠堂建在三面环水的一座半岛上,坐北朝南,在一中轴线上组成三进四合院。

前厅、飨殿、启贤堂、来凤轩……沿着总书记考察时的足迹,漫步在三面环水的悠悠古祠中,驻足在意味深长的匾额楹联前,探寻三苏文化千年根脉。

三苏文化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从三苏祠正门进入,穿过银杏树的甬道,步入前厅。前厅门枋上的这副对联高度评价三苏父子,尤其是苏轼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卓越的文学成就。

众所周知,三苏父子是古文革新运动的继承者,是古文革新运动的最后完成者和集大成者,苏轼更是词开豪放一派。

不仅文章千古流传,父子三人为人、为政也一直被后人推崇。苏轼的故事,至今传诵不衰:杭州治理西湖,勇战疫情;密州捕蝗抗灾,收养弃儿;徐州抗洪守城,寻找煤炭;惠州引泉入城,筹资建桥;儋州改进民风,教化民众……

三苏祠的青砖黛瓦、文物文献,无不镌刻着悠悠历史。历经千载,三苏祠所孕育的三苏文化早已成为眉山的文化标识和宝贵财富。

穿前厅,入飨殿,正中檐柱上有清代云南的丽江县拔贡杨庆远任眉州州判时于光绪十九年(1893)撰写的长联:宦迹渺难寻,只博得三杰一门,前无古,后无今,器识文章,浩若江河行大地;天心原有属,任凭他千磨百炼,扬不清,沉不浊,父子兄弟,依然风雨共名山。

这副斑驳的对联,默默讲述着“三苏父子”浓墨重彩的人生经历,高度赞扬了父子三人的人品和文品。同样为人世代称道的是,父子三人接力形成的“读书正业、孝慈仁爱、非义不取、为政清廉”的家风。

“程夫人教子”“不发宿藏”“不残鸟雀”……指着墙上的一组漆画,徐丽无数次向游客讲述苏家家教故事:程夫人教导苏家儿女学习范滂,要怀有一颗正义之心,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要仁爱宽厚,不伤生灵……

恪守做官先做人的道理,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都成就卓然,三苏祠里专门陈列着家训。在三苏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要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激励子孙后代增强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

对于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管好自己和家人,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

文化根脉

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说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有“三苏”,这就是一个重要例证。

对习近平总书记在三苏祠说的这番话,眉山三苏祠博物馆文博副研究馆员周云容感受很深。“无论是家风家教,抑或治国理政,三苏文化博大精深,传承千年,说不尽也道不完。”通过全面收集、整理三苏文化相关资源,周云容所在的三苏祠拟建覆盖全国的三苏文化大数据库。

以市委全会的方式,眉山市就传承弘扬三苏文化、东坡文化作出决定,提出打造东坡文化传承发展中心、全球苏学研究高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知名人文旅游胜地的目标。

由三苏祠与西南大学文学院中国书法研究所共同组织编纂的《苏轼书法全集》出版,是眉山市全面收集、整理三苏文化相关资源的一个缩影。立项以来,编纂团队积极开展调研考察活动,足迹踏遍了国内外,收录海内外20多家文博机构的苏轼一门书法作品540余件。

据介绍,《苏轼书法全集》弥补了我国文化史和艺术史上的空白。这是研究苏轼书法材料收集最全、最新,研究最为精深的一部著作,为眉山树立地方文化品牌,推动巴蜀文化建设、弘扬东坡文化品牌具有重大意义。

与三苏有关的文创产品,备受游客青睐。图/郑智维

作为三苏故里,眉山市有大量与三苏相关的遗址遗迹、文化遗产。

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资源。眉山市文广旅局局长王枫谈道:“将保护传承三苏遗址遗迹、相关文物以及非遗项目作为重点工作,并以之为载体,眉山市推进三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今年6月,眉山发布《三苏文化(东坡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对保护传承弘扬三苏文化、东坡文化作出系统谋划。根据该规划,眉山将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的原则,点线结合,打造整体保护体系;实虚结合,高质量推进三苏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度融合的保护传承体系,创建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构建全空间的三苏文化资源库,让三苏文化遗产“活起来”。

在此背景下,“苏东坡传说”“东坡泡菜”“东坡肘子”等约20项与三苏文化相关的非遗项目得到较好传承和发展;蟆颐山、短松冈、大旺寺等遗址遗迹得到较好保护和开发。

“按照‘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方针,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守住三苏文化千年根脉。”王枫说。

创新形式

以东坡文化为原点,眉山东坡宋城文化旅游发展公司着力开发出茶具、戒尺、书签、便利签、电脑包、手提袋等系列有内涵、有颜值、有故事的文创产品。

“以文创产品为媒,能更好地增加东坡文化与群众之间的有效互动,产品受到来自国内外游客的追捧。”眉山东坡宋城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叶雷蕾说。

以三苏文化东坡文化为内涵,持续完善各类高品质文化旅游服务和产品供给,激发文旅市场消费潜力。

为让三苏文化“活起来”“火起来”,眉山市不断探索创新文化传承形式。除文创产品外,三苏文化“活起来”“火起来”的方式还有舞台剧、讲座、短视频、纪录片、诗词会、研学课程……

漫步在眉山的大街小巷,公园、道路、广场等公共场所,随处可见三苏元素。

“围绕三苏文化主题,眉山市将公园绿地、城市街区、建筑形态赋予三苏文化元素。”据四川眉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周吉华介绍,截至目前,眉山市建成东坡城市湿地公园及苏轼公园等主题文化公园8个,建设东坡中(小)学等主题文化学校14所,以东坡诗词意象命名的街道110余条,打造“东坡书院”“眉州驿站”等东坡文化新空间38个。

如今,“东坡醉月地”创成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东坡水街、竹里莹光成为现象级网红打卡地,青神竹艺文旅融合示范项目、丹棱幸福古村等6个项目入选四川省文旅融合示范项目。

坚持古为今用、弘扬新风,眉山市不断赋予三苏文化、东坡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推动“文化瑰宝”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用当代语言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诗忆东坡》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以诗词名篇展开、用现代舞传达抽象意境与精神内核的艺术,《诗忆东坡》选用15首苏轼的经典诗文代表作演绎出一部现代舞诗剧。

据了解,《诗忆东坡》由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共眉山市委宣传部出品,由眉山市歌舞剧院有限公司联合出品。

“这是一部立足中国传统文化、对标国际市场和国际审美的守正创新之作,也是一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手段、现代审美理念紧密结合的探索之作。”眉山市歌舞剧院总经理袁潇说。

她透露,除了上海、杭州、北京等地巡演外,下一步将推动《诗忆东坡》赴海外演出,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

照亮未来

10月15日上午,眉山冠城七中实验学校六年级学生陈柯宇来到眉山三苏祠当起了讲解员。半天的时间,他为来自黑龙江、成都、绵阳等地的3批游客提供了讲解服务。

无论是三苏祠各个景点的介绍,还是三苏家风、三苏历史故事,抑或三苏的生平经历,11岁的陈柯宇都能讲得头头是道。

成为“苏娃”之前,陈柯宇已在眉山东坡城市湿地公园红领巾志愿岗服务了3年,成为“苏娃”,他需要历经“熟悉讲解词、活动群视频打卡、选拔考核、现场考核”4个环节。只有通过层层选拔的红领巾志愿者才有机会进入三苏祠,成为一名讲解员。

为了让自己的讲解更加生动形象,陈柯宇经常阅读和三苏有关的书籍,背诵三苏的诗词,看到和三苏有关的信息也会格外关注。

为弘扬三苏文化,2021年6月以来,共青团眉山市委、共青团东坡区委、眉山三苏祠博物馆联合打造三苏祠“苏娃讲苏府”志愿服务体验岗活动。

“活动的初衷是为了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眉山市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副主任邓奥说。

这些充满青春朝气的孩子们成为三苏祠的新名片。“通过‘苏娃讲苏府’红领巾志愿讲解员活动,不仅可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还学到了许多三苏相关的文化知识,更激励我成为一名三苏文化的传承者。”陈柯宇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今天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时代活力。

今年以来,三苏祠启动“东坡大家讲”系列活动,围绕苏东坡的政治理念、家风家教、人生哲学和艺术成就等方面,邀请全国知名苏学专家进行普及性讲座并同步进行线上直播。

千年文脉,照亮未来。为推动文化发展延伸根脉,眉山市通过各类展示展演让三苏文化走进寻常百姓家。

依托三苏祠三苏家风文化和展陈资源,眉山在全市开展了“三苏家风进万家”巡展活动。周吉华谈道,巡展以流动展馆的形式,配套开展三苏家风家教讲座、三苏文化有奖问答等活动,让三苏优良家风、三苏文化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进家庭、进企业。

猜你喜欢

三苏眉山眉山市
眉山麦克在线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眉山印象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
眉山市大学生在线知识付费行为分析
苏轼眉山足迹
关于“三苏”家风家训的几点探究
眉山市财政支出与公共服务供给实证研究
“三苏”文化融入高校质量文化的思考——以四川工商学院为例
继往开来新一中 昂首奋进新时代
——四川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