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妙应对工作瓶颈期

2023-11-11越臻

现代妇女 2023年9期
关键词:跳槽瓶颈职场

越臻

小米是公司的采购主管,勤勉务实,对工作非常上心,堪称职场“老黄牛”。对日常事务性工作,她每次都能保质保量完成,但一遇到供应商开发和评估规划类的工作,她就表现得欠点火候。

出现几次失误后,领导经常提点她要加强统筹规划能力,在工作上好好表现,获得晋升的机会。一晃两年过去,她在工作中还是原地踏步,领导也不提升职的事了。这让她感到既委屈又焦虑,一度进入工作瓶颈期。

工作遇到瓶颈时,我们总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各种负面情绪,有时还会选择逃避,忍不住想通过跳槽逃离,觉得这样既能摆脱现有的工作困局,又能获得新的机会。殊不知,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表面看似乎摆脱了工作瓶颈,实则自身的问题并没有真正得到解决。

与其纠结跳槽与否,不断宣泄不满情绪,不如理性思考,将解决方案落实到实际行动上,这既不荒废过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又能以最小的成本消除工作瓶颈。

很多時候,工作遇到瓶颈,并非是单一原因引起的,而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小米,表面上看是她规划能力有所欠缺,引起领导不满。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她与领导之间的沟通是否顺畅?领导是否协助她制订、改进计划,是否提供过资源支持?

不懂复盘,再努力都是低水平的勤奋。在工作瓶颈面前,我们要善于思考,对过往工作进行总结复盘,从外部和内部、主观和客观等多维度分析瓶颈出现的原因。只有找出阻碍工作进步的主因,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方案,及时实现自我的完善提升。

心理学中有个“过度自信效应”,是指人们总会系统性地高估自己的学识和预测能力。这会使人忽视真正的现状,给出过于主观的判断。

在职场中也是如此,我们总觉得论能力,自己的发展应该更好,会不由自主地从外部归因,如公司制度有问题、领导不给机会、自己运气差等。因此,我们往往很难发现真正造成瓶颈的主因。这是思维固化的体现。

我们要学习破局思维,尝试转换视角,如试着从领导的视角去看待岗位任职要求,重新审视自己的能力。推倒思维的“墙”,突破认知边框,我们才能更客观地看待自己的问题。

身在职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目标,期望工作内容、环境和回报越来越好。但有个术语叫“职业落差”,是指职业期待与职业现实之间的距离。职业落差是工作瓶颈的集中“爆发地”。

我们在制定职业目标时,并非越高越好。因为超出职业现实的期待,只能加剧职场人的焦虑,让我们在工作瓶颈期停留得更久,过程也会更加煎熬。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积极面对职业现实,调整职业期待,重新定位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管理好“职业落差”。

职场上,创新永无止境。任何工作岗位都如此,一味地等、靠、要,只会让我们的工作变得被动,不仅自己会陷入困境,也无法得到领导的认可。我们要学会用“微创新”,持续地给领导反馈工作上的“微成果”,以此逐渐赢得领导的重视,所谓的工作瓶颈也就能迎刃而解。

(摘自《风流一代·TOP青商》)(责任编辑 王艳)

猜你喜欢

跳槽瓶颈职场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职场剧需要去除虚伪与虚荣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突破雾霾治理的瓶颈
突破瓶颈 实现多赢
我该辞职吗?
公务员跳槽是好事
忙着跳槽的人
如何渡过初创瓶颈期
猛将吕布缘何成了最失败的跳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