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家风伴我们成长

2023-11-11乔阿光乔晓阳乔泰阳乔春雷乔文雷

现代妇女 2023年9期
关键词:方志敏母亲

乔阿光 乔晓阳 乔泰阳 乔春雷 乔文雷

我们做子女的都见过父亲乔信明的腿,那是一双瘦削干枯的腿,脚上还留着两个伤疤。据父亲说,那是敌人的子弹从前脚打进去,从后跟穿出来造成的。父亲的这段艰苦经历,一直激励着我们要继承他的革命传统,努力工作和学习。

母亲于玲是两代“江抗”老战士,被誉为“江南第一女区长”。她同暗杀党斗争,派人打入暗杀党,抓住了暗杀党头目。她利用关系,在24小时之内,把国民党的印刷厂动员到了“江抗”这边,解决了“江抗”宣传品印刷的难题。母亲的这种奋斗精神也对我们有很大影响。

母亲是一个有政治眼光的人。她一直把父亲接受方志敏秘密指示的事放在心上,直到1956年才有机会协助父亲撰写了《回忆方志敏同志》。后来这篇文章被改编成剧本《狱中斗争》,1959年在王昊等同志的协助下,进一步改写成长篇革命历史小说《掩不住的阳光》。经历了50 多年的磨难,2011年,这本书作为建党90 周年献礼书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

作为乔信明、于玲的子女,深深感到他们是一本读不完的厚重的书,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乔家形成了很好的家风。

父亲一出生,他的妈妈就去给地主家当奶妈,自己连奶都吃不上,只能吃点山芋糊糊,上学就更没可能了。大姐乔阿光没上学之前,母亲就在家教她认字、做数学题。乔阿光初小毕业时,父亲送给她一本华东空军第一届英模大会纪念册,还在扉页上题了词:

送给阿光作为初小毕业的纪念,希望今后更努力学习,争取高小学习中成绩更好。预祝学习成功!

你的爸爸信明 一九五一年八月二十日

乔阿光受到父亲的鼓励,学习比较努力,高中毕业时被保送留苏。为使乔阿光很好地掌握学习时间,父亲把自己的“英纳格”名表摘下来给她,他自己戴一个降血压的磁疗带。他不仅关心乔阿光的学习,还关心她政治上的进步,教导她掌握学习和工作的方法。退休后,乔阿光编译了不少科普文章,主持编写了父亲的纪念文集、母亲的回忆录等书。

当然,父亲并非只关心乔阿光,1963年3月25日,他在给乔阿光的信中还谈到了对其他子女学习的关心。像他这样对子女的学习关心得如此仔细的父亲实在是不多见的。我们家每个孩子能有今天,真是父亲母亲辛勤栽培的结果。

大哥乔晓阳小的时候,喜欢京戏,经常在家里舞枪弄棍,跳打喊唱,初中时,甚至产生了不想读书而去学武生的念头。父亲知道后,发了很大的脾气。父亲的严肃教育极大地触动了乔晓阳。从那时起,他就放弃了当武生的幼稚想法,决心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乔晓阳后来进入人大,担任了一系列重要职务。

父亲教育我们生活要俭朴,不许和别人比吃比穿,二哥乔泰阳回忆说小时候的衣服上就常有补丁。他穿惯了旧衣服,刚到部队穿新军装时还感到别扭,总喜欢穿旧军装。

父亲特别注意培养我们热爱劳动的习惯。院子里有块空地,他就叫勤务员带着兄弟俩一起种菜。1962年,上级号召开荒种地,父亲带头响应,星期天常带着我们参加劳动。兄弟俩翻土、锄草、浇大粪,拖运肥料跑十多里地,什么活都干。

父亲对我们的言行举止、礼貌待人要求也比较严格。按他的要求,坐要有坐相,站要有站相,吃要有吃相。吃饭时要是我们站起身来去夹远处的菜,父亲就会皱起眉头加以纠正。

乔泰阳在父亲去世前去照看他,父亲的气管被切开,已无法说话,只能满含期盼和眷恋地凝视着他,好像有许多叮嘱的话要说。乔泰阳含着泪看着他,不断点头,表示已知道他的意思。那时,乔泰阳还不到15 岁,但就是从爸爸凝视他的那一刻起,就暗下决心,决不能辜负父辈的期望,一定要接好革命的班。从此,原来无忧无虑、活泼好动的他好像一下子成熟了许多,变得懂事了,远大的志向和抱负此时已在乔泰阳心中扎下了根。乔泰阳高中时遇上“文革”,没能上大学。正好部队征兵,他应征入伍。参军后,他不怕苦不怕累,在山东海边种水稻,晒黑了皮肤炼红了心,1年后就入党当班长。他的事迹还登上了《人民日报》。几十年来,乔泰阳一步一个脚印地从普通士兵走上了领导岗位,曾任军委空军后勤部副部长。

退休后,乔泰阳积极宣传革命前辈的光荣传统,在担任北京新四军研究会秘书长和副会长期间,做了大量弘扬铁军精神的工作。

二姐乔春雷参军后,因积极努力、表现优秀,很快入党提干当上排长。后来又因文化成绩突出,参加考试后被录取到上海中医学院深造。1999 年,江苏省新四军研究会成立后代分会,她担任秘书长,10年后又任常务副会长,组织了大量纪念革命前辈的采访参观活动、大型纪念活动,继承、宣传、光大、捍卫新四军的光辉形象和铁军精神。

我是最小的女儿乔文雷,参军后,被分配到八一医院。我积极学习针灸技术,很快成为针灸能手,救治了一些危重病人,后来我作为年轻的中西医结合专家参加解放军医疗专家组到赞比亚工作两年,为当地官兵治病。我转业到南京中医药大学后,屡屡被邀请出国讲学,后来还开办国外留学生针灸学习班。

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我们乔家形成了很好的家风,概括起来讲就是忠诚坚守,好学上进,团结互助,勤俭务实。

一是忠诚坚守。父亲是方志敏最后岁月带领红军将士浴血奋战和狱中斗争的见证人。他在战场上和监狱里坚定信念、英勇顽强,一生战斗、百折不挠。新中国成立后,父亲在带病坚持工作的同时,担负起宣传方志敏事迹、弘扬革命传统的重任。

二是好学上进。父母非常重视我们的学习,经常查看成绩单,了解学习情况(包括学习方法),鼓励我们好好学习,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是团结互助。父母都是忠厚善良的人,在战争年代与战友们团结战斗,与群众关系很好,与同志感情很深,威信很高。

四是勤俭务实。父亲要求我们不能搞特殊化,母亲常讲孩子要“野生野长”,靠自己的努力成长进步;要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穿旧衣、爱劳动;做人讲信用,做事要踏实。

我们决心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要求,续写红色家谱,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接班人,将光荣传统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摘自《世纪风采》,本文有删改)(责任编辑 史旺平)

猜你喜欢

方志敏母亲
母亲的债
第二届方志敏文学奖征稿启事
方志敏建造的奇绩和奇功
方志敏研究中心
致方志敏——写在方志敏诞辰120周年
方志敏创建闽浙赣苏区及其光辉业绩
无法囚禁的自由之心——原创歌剧《方志敏》观后
给母亲的信
母亲
悲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