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内部控制优化策略研究

2023-11-10黄贞贞

今日财富 2023年31期
关键词:财务人员信息系统行政

黄贞贞

本文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强化内部审计功能、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加强财务信息系统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方法以及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监控体系六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优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策略,旨在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效率的提升,增强财务规范,预防财务风险,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高效能发展。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概述

行政事业单位是指由国家或地方政府设立、依法行使行政管理职能,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但不追求盈利的特殊组织形式。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对于实现其公共服务使命至关重要,它包括预算编制、资金筹措、支出安排、会计核算、财务报告等内容,通过合理的财务管理,可以确保单位的资金使用更加合规、透明,并保障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最大化利用。

二、内部控制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内部控制的基本定义

内部控制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为实现经济效益和财务信息可靠性等采取的各种管理措施和方法。其目标是保护单位资产免遭损失,保证财务信息准确可靠,促进经济活动正常运行。同时又是为了管理层能够更好地管理单位,让各级管理人员按照既定的规范和程序开展工作,防止疏漏和差错。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二者有着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联系。

(二)内部控制的基本原理

内部控制的基本原理是贯穿于整个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中的关键理念。其核心目标在于确保组织的运营效率和财务信息的可靠性。

1.原则是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控制环境,强调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持续关注。

2.确定明确的内部控制目标,即设立明确的财务管理目标和业务目标,使其与组织的整体目标相一致。

3.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确保各项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执行。同时,内部控制要求明确责任分工,明晰各级管理者的职责和权限,从而保障权责一致。

4.加强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利用科技手段提高信息处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5.内部控制是一个持续优化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改进和监控,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确保内部控制体系的稳健性和适应性。

这些基本原理共同构成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的基础,为实现财务管理的规范化、高效化和科学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三)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

内部控制在财务管理中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内部控制是保障财务信息可靠性与准确性的关键保障措施。通过建立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记录和及时报告,避免错误和舞弊行为,保护单位资产免遭损失,提升财务信息的可信度,为决策提供有效依据。

2.内部控制有助于预防和降低财务风险。在日常财务运作中,内部控制要求对资金的筹措、支出的安排和资产的管理进行严格监督和审查,从而有效避免资源滥用和资金浪费,降低财务失误和风险。

3.内部控制还可以促进单位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升。通过科学的内部控制流程,能够提高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财务目标最大化。

4.内部控制对于增强管理层的决策能力和透明度也具有积极作用。内部控制要求明确责任和权限,加强管理过程的监督和审计,帮助管理层更好地了解单位运营状况,及时发现问题,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由此可见,内部控制在财务管理中的意义不仅体现在财务信息的可靠和风险的防范上,还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和管理层的决策水平,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石和灵魂,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长期稳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面临的问题

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但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些制度的执行力度并不强,且存在一定的漏洞。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和健全,或内控认知不够到位,在实际操作中未能做到严格执行制度,内部审计机制不健全,审计工作人员不足,导致审计效果不理想。部分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不高,无法有效地执行和维护内部控制制度。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电子数据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以上這些是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面临的主要问题。

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优化策略

(一)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是提升内部控制机制的首要步骤。

1.应当建立全面的财务管理制度,不限于收支管理、预算管理、资产管理等方面,以确保各项经济活动的合规性。这些制度应详细规定具体流程、岗位职责、轮岗制度、考核评价等,以减少操作过程中的人为失误和违规行为。

2.制度的制定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制度的执行。对于任何违反财务管理制度的行为,应严肃处理并及时反馈,以提高全体人员对财务制度的遵守意识和内部控制的规范意识。

3.随着经济环境和内部管理需求的变化,财务管理制度应保持动态调整,及时修订不合理或者过时的规定,以适应新的发展需要。

这样,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才能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为优化内部控制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强化内部审计功能

强化内部审计功能是优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另一关键环节。有效的内部审计可以发现并纠正财务活动中的不规范操作,防止潜在的财务风险,促进财务管理高质高效进行。强化内部审计功能需要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保证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公正、客观地评价财务活动的合规性。应适当提高内部审计的频率,定期或者不定期进行财务检查,以防止问题的积累和扩大。此外,内部审计结果的处理和反馈也非常重要,对于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反馈处理,以提高全体人员的规范意识。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实现内部审计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也需要注重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和能力提升,优化其审计技能和职业素养。因此,强化内部审计功能,可以大大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有助于优化内部控制机制。

(三)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财务人员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优化手段的执行者,其业务能力和职业素质直接影响到财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因此,提高其综合素质对于财务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包括财务知识的掌握,财务软件的操作,以及财务分析的技巧等。可以通过定期的培训学习和实践操作,让财务人员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素质也十分重要,这包括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及责任心等。同时应该强调廉洁自律,严格遵守财务规定,秉持专注和敬业的工作态度,这样才能保障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和高效。

(四)加强财务信息系统建设

加强财务信息系统建设是优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有效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建立高效能、具备安全性的财务信息系统,可以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具体需求,可以选择或者定制合适的财务信息系统。这个系统应该能够满足财务管理的各项需求,包括收支管理、预算编制、绩效管理等;能够生成各种财务报告,方便管理者决策;能够确保财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或者被篡改,保障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包括设定合理的权限管理,安装有效的防病毒软件,以及定期进行数据备份等。还需要财务人员进行财务信息系统的培训,让他们熟练掌握系统的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五)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方法

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方法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优化的关键环节之一。一个合理的预算可以帮助行政事业单位有效地控制财务活动,使其更好地符合整体绩效目标。

1.需要进行全面的预算编制,考虑到所有可能的收支项目,以避免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预期外的财务问题。

2.需要做好预算执行和监控,及时发现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并予以解决,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对于预算执行的结果,应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价,以便于改进下一期的预算编制。

3.也需要引入预算调整机制,以适应经济环境和内部需求的变化。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经济活动,防止财务风险,也可以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有助于行政事業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优化。

(六)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监控体系

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监控体系有助于优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这个体系能够提前发现经济活动中的潜在风险,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风险发生,以保证经济活动的稳定和可持续进行。行政事业单位通过成立风险评估小组,运用科学有效的风险评估方法,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排序等,可以全面了解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风险。随后需要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合理的风险应对措施,包括风险转移、风险避免、风险减轻等,以降低风险对财务活动的影响。同时,也需要建立持续的风险监控机制,定期对财务活动进行风险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新的风险。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风险管理的全员参与,让所有干部都了解和重视风险管理,共同维护财务活动的稳定。

五、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优化策略的实施与效果评估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优化策略的实施与效果评估是确保策略顺利推行和评估其效用的重要环节。

实施阶段应将提出的策略步步落实,例如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强化内部审计功能,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加强财务信息系统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方法以及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和监控体系。这需要高度的组织协调能力才能确保各项措施得以执行。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种种困难,如制度难以落地,人员难以配齐,部门不够配合等,需要提前预计并制定对策,确保优化策略的顺利进行。而在实施完成后,效果评估则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需要结合单位实际数据和情况,量化评估各项措施的效用,如财务成本的减少、财务风险的降低、财务效率的提升、绩效的完成等。根据评估结果,对策略进行修正和优化,确保内部控制系统的持续优化。

结语:

优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涉及到制度的完善、内部审计功能的强化、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财务信息系统建设的加强、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方法的制定以及风险评估和监控体系的建立等多个方面。这些措施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优化策略体系。只有通过这些手段的综合施策,才能有效地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财务人员信息系统行政
行政学人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
基于SG-I6000的信息系统运检自动化诊断实践
行政为先 GMC SAV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