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杜甫平生唯一的情诗

2023-11-03胡子雯

海峡姐妹 2023年10期
关键词:战火杨氏长安

文/胡子雯

有人说,千万不要相信诗人的情话。他们总是善于夸大渲染,一分薄情,总要写出十分的真心来;一时起意,总要编排出生生世世来。

但杜甫是个异类。他一生中写了1500多首诗,大部分是写家国兴亡、民生艰难,鲜少有提及爱情的时候,即使偶尔表露,也多是一笔带过,从不渲染,仿佛它无足轻重。于是,有人戏称:李白从未老去,而杜甫从未年轻。他太正经,太克制,也太沉重。杜甫唯一一次肆无忌惮地表达爱意,是在一个寂寞的月夜里。

安史之乱后,杜甫一直携妻儿四处躲避战火,先至白水,后到鄜州。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即位,44岁的杜甫闻得此讯,立即只身前往投奔肃宗,希望能实现自己的报国大志。妻子杨氏与儿女则留在鄜州,静候佳音。

可惜天不遂人愿,杜甫在途中被叛军所俘,押回长安严加看管,与坐牢无异。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下,他想起了远在鄜州的妻子。

那时,他们的小儿子刚刚去世,自己又身陷囹圄,只余妻子一人在战火中照顾孩子,那该是何等无助啊。思念、愧疚、怜惜一齐涌上心头,于是挥笔写下了一首《月夜》,也是杜甫此生唯一为妻子所作的诗。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杜甫想,远在鄜州的妻子,此刻一定也和自己一样,在静静地看着月亮。并不是因为月亮有多美,而是想见的人见不到,只好望望月亮。

孩子们若是围在母亲身边,见她望着天上的月亮,久久不发一语,神情寂寞凄然,一定会纳闷,为什么这么美丽的月亮,却惹得母亲伤心?为什么母亲时常望着长安的方向出神?这样千回百转的心绪,孩子们是不会懂的,而唯一懂她的人,却不知何时才能归来。

一个“怜”字,道尽心中柔情,怜儿女年幼孱弱,怜妻子孤单无依。

据说,杜甫的妻子比他小十岁,那时应当已经34岁了。她的眼角或许有了细纹,多年为生活所累,受生育之苦,再不复青春时的娇嫩美丽。但在杜甫眼里,她永远是最美的。

想起她的美,她的好,思念愈发不能控制。杜甫的诗风向来沉郁顿挫,平易质朴,但这首写给妻子的诗却充满了浪漫柔情,用词绮丽缱绻。

清代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曾评此诗:语丽情悲,非寻常秾艳。

戴建业老师则说:“我要是有一个女儿,首选让她嫁给杜甫,他不一定是个好情人,但一定是个好丈夫。”

杜甫29岁时才迎娶妻子杨氏,早已过了年少轻狂,爱情大过天的年纪。他也许不会说甜言蜜语,也不会将生活过得很浪漫,但却真正做到了“一生一世一双人”。

他的妻子杨氏也同样值得敬佩。杜甫一生中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饥寒困窘中度过的,作为他的妻子,杨氏始终默默陪伴在他左右,就像是一朵解语花,熨帖着那颗饱经风霜的心。

廖一梅曾经说过:“人这一生,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见了解。”

杜甫的妻子,便是那个了解他的人,不仅了解他的抱负,他的才华,也了解他的彷徨,他的悲苦。他喜欢称自己的妻子为“老妻”,不是因为妻子真的垂垂老矣,而是因为这个人已经陪伴他太久。

除了妻子,更是知己。灵魂伴侣,不外如是。

在盛大的诗歌史上,我们见证了太多轰轰烈烈,却最终相忘于江湖的爱情。元稹与薛涛,白居易与湘灵……只有杜甫与妻子,将“相濡以沫”这四个字做到了极致。

他们的爱,是一颗天边的星子,虽然并不耀眼,却永远不曾熄灭。无论何时何地,你回头,我就在。

猜你喜欢

战火杨氏长安
立足核心素养 发挥育人功能——执教《杨氏之子》之点滴思考
战火英雄韩启明
我们长安
水VS火
家乡的新“战火”
中华猕猴桃新品种‘杨氏金红50号’在河南的引种表现及关键栽培技术
西游新记 2
在战火中告别
一个坏官员导致冤假错案
水与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