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考查素养、引导教学”是2023年高考数学北京卷的鲜明特色

2023-11-01甘志国

中学数学杂志(高中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复习备考数学运算高考

【摘 要】2023年高考数学北京卷简洁基础、回归本质、锐意创新,“考查素养、引导教学”是其鲜明特色.文章给出了多道试题的多种解法及部分创新试题的解法,还对高中数学教学及高考复习备考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高考;数学;北京卷;回归本质;数学运算;复习备考

1 “考查素养、引导教学”是2023年高考数学北京卷的鲜明特色

我们先以表格的形式展示2023年高考数学北京卷试题中各题的考查情况:

由表1可以看出2023年高考数学北京卷(下简称北京卷)有以下特点:

(1)北京卷全面考查了高中数学六大主干知识(函数、导数与不等式,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平面解析几何,立体几何,统计概率,数列)中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充分体现了对数学知识考查的基础性和全面性.

(2)北京卷通过多题、多角度出发,从数学学科整体意义和思想价值的高度立意,坚持对数学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

(3)北京卷延续已有的命题理念,守正创新,坚持以素养立意.通过设计现实性和综合性问题,实现对六大数学核心素养的综合考查.针对逻辑推理,北京卷通过宽入口,多思路设计了多道试题进行考查,特别是對逻辑推理及数学运算考查深入,比如第9,10,19,20题.

(4)北京卷坚持“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命题指导原则,坚持“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高中数学教学、有利于考生展示才华”的命题方向[5].一是试题的设计紧扣课标[1]和教材,回归课堂、回归学科本质,突出“简洁、基础、本质、创新”的北京卷特色[6],为中学生“减负”创建良好的教育生态,促进新高考与新课程、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协调联动;二是试题的设计深入浅出,设问层层递进,形式灵活多元,比如第20题(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性质)通过三层设问环环相扣,又依次递进,对能力素养要求连续升级,通过“多问把关”“多题把关”,将难度设置在对学生思维层级的考查上,对引导教学起到了积极作用.北京卷试题共21道,其中基础题13道共74分,题量约占62%,分值约占49%;中档题4道共48分,题量约占19%,分值约占32%;较难题4道共28分,题量约占19%,分值约占19%.基础题较多且绝大部分是“不动笔墨、一望而解”的;第20题是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性质且该问题本质上是不含参数的.笔者认为,这些都是正确的导向:高中数学教学应当回归基础、回归本原.前些年高考压轴题多是求不出来通项公式的递推数列问题,线性规划问题多是含参数的“非线性”规划问题.而后,这两者均得到了纠正:通常不再把求不出来通项公式的递推数列问题作为压轴题,线性规划问题也只考查不含参数的简单线性规划问题.这些都是回归基础、回归本原的体现,并且与“高考选拔”不矛盾.

(5)北京卷试题的一大特色是高质量“数学文化”试题的出现.北京卷突出对数学应用和复杂情境中问题的考查,试题关注生活,关注现实的情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和社会中的问题.比如第9题以坡屋顶为背景,考查五面体中的棱长之和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劳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渗透美育与劳育;第14题以战国时期的“环权”为背景,考查数列基本知识,渗透德育教育,厚植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信;第18题以农产品的价格作为背景,考查统计学中预测方法应用的全过程,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的结合,能够“真懂会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民生问题,成为有责任感的公民.

总之,“考查素养、引导教学”是2023年高考数学北京卷的鲜明特色.

2 对部分试题的分析

2.1 一题多解第3,7[7],16,19题属于一题多解的题目,下面以19题为例作阐述.

3 六条建议

(1)第7题的题干“在△ABC中,若(a+c)(sinA-sinC)=b(sinA-sinB),则∠C=”应改为“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c)(sinA-sinC)=b(sinA-sinB),则C=”.

实际上,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必修·第二册·A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下简称《数学·必修·第二册》)第43-61页中有关解三角形的例题、练习题、习题及复习参考题也多有这种不严谨的表述,比如第53页第15题开头的叙述“△ABC的三边分别为a,b,c”应改为第54页第20题开头的叙述“已知△ABC的三个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否则,前者的结论是错误的.(2)建议把第8题的选项“C.充分必要条件”改为“C.充要条件”.理由是[5]:①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必修·第一册·A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第20页写的是“1.4.2 充要条件”,第21页写的是“……我们说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为充要条件”;②数学的表述应当遵循简洁原则,比如数“+3”应当写成数“3”,代数式“-1a”“0a”“1a”应当分别写成“-a”“0”“a”.

(3)第16题中的“四面体P-ABC”应改为“四面体PABC”或改为“三棱锥P-ABC”.

实际上,《数学·必修·第二册》第170页第11题中的“四面体A-BCD”也应这样改动.

(4)第9题与第16题都是对二面角的考查,属于重复考查,建议将其中之一改为对“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或“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考查.(5)文[10]末对第21题提出了商榷.

(6)较2022年高考数学北京卷[5],2023年高考数学北京卷中的基础题(比如,第1-8,11,12,16,17题)要简单太多,而部分创新题(比如,第9,10,15,21题)的难度又增加了不少;作为倒数第二题(即第20题)用导数研究函数性质的问题,较去年的同类问题也容易了很多.而这作为高考试题的“保持稳定”及“有效选拔”,还是有些不妥的.

4 对高中数学教学及高考复习备考的建议

关于高中数学教学及高考复习备考,笔者在发表的文献[5,13-16]中已阐述了一些有益的建议,下面再强调六点:

(1)第一轮复习要夯实基础,坚决丢掉“偏、难、怪”.老师的教学(包括解题教学),不可“深一脚浅一脚”,这样会导致“学生很怕数学”.

(2)老师复习备考要让学生感到心里有底,这是高效复习和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重要途径之一及必由之路.

比如,对于试卷第19题,老师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揭示其背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3)注重主干知识、聚焦核心考点、重视高频考点;适当加大运算能力的培养,要知道梨子的味道一定要亲口尝一尝;这道题难不难、会不会做,一定要亲自动笔认真做.

(4)关注北京特色的试题,比如对三道压轴题,平时要有针对性地训练,即使第21题也不可全然放弃,要做到分分必争;多关注新高考劣构题、数学文化试题、全国卷中的多选题等,并尽可能地做到学以致用、欣赏数学,还要尽可能地做到见多识广,并关注三道压轴题的变化,不可“刻舟求剑”.

(5)高中数学教学要永远做好四个关键词:夯实基础、激发兴趣、着眼高考、适当提高.考生要尽可能地学习数学课本之外的方法、知识,比如数学归纳法、反证法、同一法、合情推理、极限概念、极端化原理、容斥原理、抽屉原理等等.

(5)高中数学教学要永远做好四个关键词:夯实基础、激发兴趣、着眼高考、适当提高[16].考生要尽可能地学习数学课本之外的方法、知识,比如数学归纳法、反证法、同一法、合情推理、极限概念、极端化原理、容斥原理、抽屉原理等等.

(6)高中基础年级(高一、高二)的数学教学务必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并且要重视概念的情境引入.老师先匆忙介绍概念再用盲目刷题的“简单粗暴概念教学”可以休矣,因为这样的教学,学生不可能掌握概念的来龙去脉,除了会“套题型”的机械解题之外根本不会“用理解概念来解创新题目”.

通过老师的概念教学,争取使学生达到“真懂、彻悟”的状态;对数学的理论、方法或定理能洞查其直观背景,并看清楚它是如何从具体特例过渡到一般(抽象)形式的,要弄明白整个思路的来龙去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甘志国.数学文化与高考研究[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8.

[3]甘志国.鳖臑的形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04):2-3.

[4]甘志国.2023年高考數学北京卷平面解析几何解答题的多解探究[J].高中数理化,2023(13):5-6.

[5]甘志国.立德树人 服务选才 引导教学——赏析2022年高考数学北京卷[J].中学数学杂志,2022(09):42-47.

[6]甘志国.“简洁、基础、本质、创新”是高考数学北京卷的鲜明特色[J].中学数学杂志,2016(07):45-48.

[7]甘志国.用正弦平方差公式解答一道WMTC竞赛题[J].数理化学习(高中版),2018(07):6-7.

[8]甘志国.刍甍、羨除、刍童及楔形四棱台的体积公式[J].新高考·高二数学(必修2),2017(09):33-36.

[9]《中学数学杂志》编辑部.第一届美国数学邀请赛试题及答案[J].中学数学杂志,1983(05):21-22.

[10]甘志国.2023年高考数学北京卷压轴题的详解及推广[J].中学数学杂志,2023(07):64-65.

[11]甘志国.两边夹,夹出美丽的答案来[J].中学生理科应试,2018(5-6):11-14.

[12]甘超一.再谈“两边夹 夹出美丽的答案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16):61-67.

[13]甘志国.教育者也要关注另一个1%——谈数学特困生的成长[J].中国数学教育(高中),2011(1~2):16-19.

[14]甘志国.从解题教学谈高效课堂[J].数学教学通讯(下旬),2018(01):6-12.

[15]甘志国.别让参考答案禁锢了解题者的思维[J].数学教学研究,2012(07):37-42.

[16]甘志国.谈谈高中数学教学的四个关键词:夯实基础、激发兴趣、着眼高考、适当提高[J].中学数学杂志,2019(09):16-21.

作者简介 甘志国(1971—),男,笔名甘喆,湖北竹溪人,研究生学历;民进会员,中国数学会会员,中国初等数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湖北名师、政府专项津贴专家;对高考数学试题及重点高校强基计划数学试题研究较深,钻研教法与学法,提倡并关注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总结提出并践行“懂、会、熟、巧、通”五步解题学习法,“思、探、练、变、提”五步解题教学法,“知、懂、熟、用、赏”五种解题境界及高中数学教学的四个关键词“夯实基础、激发兴趣、着眼高考、适当提高”,倡导教师要做明师——明白的教师;出版著作多部,发表文章多篇.

基金项目 北京市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滚动立项课题“数学文化与高考研究”(FT2017GD003).

猜你喜欢

复习备考数学运算高考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体系下的运算能力
高考语文考纲变化与应对策略
培养小学生运算能力的有效步骤
提升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有效途径微探
高三数学复习备考的方法研究
中考英语复习备考的实践与体会
如何通过作业帮助小学生进行数学学习
基于应试能力培养的政治复习策略研究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