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边坡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DBJ50/T-137—2023)简介

2023-10-30刘洋王彬炜朱强刘立军刘兴远

重庆建筑 2023年10期
关键词:技术标准锚杆预应力

刘洋,王彬炜,朱强,刘立军,刘兴远

(1 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有限公司,重庆 400016;2 綦江区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服务中心,重庆 401420,3 重庆奉节城市建设有限公司,重庆 404600)

1 《建筑边坡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DBJ50/T-137—2023)修订过程简介

1.1 任务来源

根据《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2020 年度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项目立项计划(第一批)的通知》的要求,由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相关单位修订重庆市地方工程建设标准《建筑边坡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DBJ50/T-137—2012)。

1.2 修订过程简介

《建筑边坡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修订的前期工作始于2020 年,期间在主编单位和部分参编单位共同努力下,收集了建筑边坡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的现有国家、地方标准信息和部分检测机构、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部分专家的意见。2020 年9 月《建筑边坡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的修订工作立项成功,2020 年11 月由主编单位牵头成立了标准编制组,且于2020 年11 月27 日召开了《建筑边坡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首次工作会议,部分编制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部分人员通过QQ 群参会)。参会人员对《建筑边坡工程现场检测标准》编制大纲及修订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讨论,肯定了《建筑边坡工程现场检测标准》编制大纲,确定了编制工作要点及进度要求。会议确定了以下修订原则:(1)修订工作应与现有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T51351—2019 等技术标准相协调,避免重复规定;(2)探讨当边坡表面不平整时边坡坡率检测及评定方法;(3)探讨完善既有锚杆长度、深度及锚索持有荷载的检测方法;(4)探讨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现场检测方法;(5)探讨既有抗滑桩桩身完整性检测方法;(6)按大纲要求开展修订工作,征求意见稿争取2021 年6 月下旬在网上征求意见。

编制组按“编制大纲”的要求和分工展开了编制工作,2021 年1月形成了《建筑边坡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初稿,2021 年1 月29 日召开了《建筑边坡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第二次工作会议。参会人员回顾了第一次会议纪要要求,对《建筑边坡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修订稿初稿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讨论,确认了《建筑边坡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修订稿初稿的主要内容,确定了编制工作的要点及进度要求。会议确定了如下修订原则:(1)对《建筑边坡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修订稿初稿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修改,尽快形成征求意见稿;(2)为满足标准修订进度要求,《建筑边坡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修订征求意见稿宜在2021 年3 月底4 月初完成,并报市建委在网上征求意见;(3)进一步探讨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现场检测方法及既有抗滑桩桩身完整性检测方法;(4)征求意见稿争取2021 年7月底前完成网上征求意见。

2021 年4 月中旬编制组完成了《建筑边坡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的编制工作,随即请示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在网上征求意见。由于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征求意见稿约8 个月的时间未能上网征求意见,为配合征求意见稿上网征求意见后的工作开展,2022 年1 月6 日编制组召开了《建筑边坡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第三次工作会议,部分编制人员与被邀请的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主编单位对项目实施情况及征求意见稿报送市住建委情况向参会人员和专家做了汇报。会议肯定了《建筑边坡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修订送审稿初稿)的可行性和实施进度要求,确定了后期工作要点及进度计划要求(网上征求意见完成后,1 个月内完成送审稿及相关资料,报请专家评审)。会议确定:(1)根据本次会议要求,与会专家首先提供修订《建筑边坡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修订送审稿初稿)的修改建议;(2)尽快联系市住建委争取近期在网上征求意见;(3)进一步探讨完善以下技术问题:毛、片石混凝土的检测要求;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现场检测方法;既有抗滑桩桩身完整性检测方法;既有锚杆长度、深度及锚索持有荷载的检测方法。

2022 年2 月11 日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在网上公开征求《建筑边坡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22 年2 月25 日。根据征求意见,主编单位汇同相关单位按照第三次工作会议的要求,在2022 年3 月完成了《建筑边坡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送审稿编制工作。2022 年6 月10 日下午在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有限公司召开《建筑边坡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送审稿研讨会,确定了最终送审稿,并确定报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审请专家对《建筑边坡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送审稿进行专家评审。

2022 年7 月8 日由市住建委主持在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有限公司召开《建筑边坡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送审稿评审会,专家组通过了送审稿的评审。随后标准编制组按专家组意见修改形成了报批稿。

编制工作中编制组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1-6],课题组部分研究成果见文献[7-9]。

2 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

《建筑边坡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6]修订的主要内容是:(1)本标准对原规范的相关章节进行了调整,章节安排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T51351—2019、《建筑边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DB50/T-100—2022、《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19,《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范》JGJ/T 152—2019,《雷达法检测混凝土结构质量技术标准》DBJ50/T-289—2018 等现行国家技术标准、规范协调一致;(2)删除了原规范中第4 章材料性能检测、第9 章附属工程检测,调整了相关规定;(3)增加了坡率法边坡的检测内容,补充了预应力锚杆持有荷载、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等规定及既有桩基桩身质量检测方法、重力式挡墙厚度雷达检测法等内容;(4)确定了建筑边坡工程现场检测工作的基本要求、检测方法及抽样方案。新旧标准目录对比见表1。

表1 新旧标准目录比对

本标准以国家现有有关法律、法规及强制性规范规定作为依据和导向,所提出的现场质量检测要求比已有现有国家标准(GB/T50344、GB/T51351、GB 50086 等)要求略严,与其他相关国家标准互补且无冲突条款,建筑边坡工程现场检测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

3 锚杆现场检测

《建筑边坡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6]修订后,锚杆现场检测有如下变化:

1)锚杆检测项目增多,检测项目至少应包括锚孔位置、孔径、外锚头锚固质量、锚杆长度、注浆密实度、锚杆注浆体强度、锚杆抗拔性能。

2)锚杆现场检测抽样方案及抽样数量与原标准相比,要求更为严格。

3)区分了非预应力锚杆检测和预应力锚杆检测的差别。原标准中的附录C 锚杆(索)抗拔检测,在新标准中修订为附录B锚杆性能检测;增加了预应力锚杆持有荷载的检测方法。

《建筑边坡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DBJ50/T-137—2023 对预应力锚杆持有荷载检测方法要求如下:

(1)锚杆预应力持有荷载检验值不应小于锚杆预应力设计锁定值的1.2 倍,持有荷载检验值不宜大于预应力锚筋材料强度设计值。当锚杆预应力持有荷载大于锚杆设计荷载时,锚杆预应力持有荷载检验值宜由委托单位、设计单位和检测机构协商确定,但应保证既有建筑边坡工程的安全;

(2)对普通型预应力锚杆,锚杆预应力持有荷载检测宜采用整体张拉法进行检测。对荷载分散型锚杆,锚杆预应力持有荷载检测宜采用单元锚杆整体张拉法进行检测;

(3)当设计允许或协商确认,可采取逐根张拉方式进行锚杆预应力持有荷载检测(既有建筑边坡工程锚索端头已截断,锚索整体张拉已无条件,通常均采用此方法检测,标准条文说明中给出了相应案例供使用者参考);

(4)检测应分级加载。初始荷载宜为锚预应力杆持有荷载检验值的0.4 倍,之后分级加荷宜为锚杆预应力预估持有荷载检验 值 的0.6、0.7、0.8、0.85、0.9、0.95、1.0、1.05、1.1、1.15和1.2 倍;

(5)锚头位移测读及加卸载应符合下列规定:每级加载至荷载稳定后的1min、5min 应测读锚头位移;位移观测期间,荷载变化幅度不应超过分级荷载量的±5%;检验荷载加载结束后,卸荷至锚杆持有荷载值的1.05 倍,重新锁定锚具,锚杆锁定5min 后测量锚头位移;再卸载至锚杆持有荷载值的0.2 倍,荷载稳定5min 后应测量锚头位移;

(6)试 验 数据的处理宜符合下列规定:宜采用列表方式记录所加荷载与对应的锚头位移,并绘制荷载—位移(Q-s)曲线(参见图1);荷载—位移(Q-s)曲线上两直线延长线的交叉点所对应的荷载值为锚杆预应力持有荷载;

图1 预应力锚杆持有荷载-位移关系曲线

(7)锚杆预应力持有荷载检验完成后,应重新按锚杆预应力持有荷载进行锁定。

4 其他修订及建议

《建筑边坡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DBJ50/T-137—2023 修订的其他主要内容如下:

1)取消了原标准第4 章、第5 章将其简化为新标准的第3.4.4 条和第3.4.5 条;且在条文说明中对相关检测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进一步体现本标准重点管理的是现场实体检测,且避免了有关问题(如地基、基础的现场检测)的重复规定,有效地协调了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与地方标准的一致性;且条文说明分门别类给出了对应的解释;

2)修订后的标准增加了坡率法边坡检测、坡面防护与绿化检测和排水系统检测的相关规定;

3)修订后的标准明确规定:宜优先采用钻芯法检测喷射混凝土的厚度和强度。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时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标准《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JGJ/T 384 的规定,按检验批评定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时钻芯取样检测数量应满足检验批批量评定要求。当采用其他方法检测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时应编制专项检测方案,且应进行专项论证,此规定为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检测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提供了标准支撑;

4)修订后标准明确了雷达检测法可用于重力式砌体挡墙厚度的检测(原标准只适用重力式混凝土挡墙厚度的检测[5])。

建议行政主管部门以标准主编单位作为牵头单位,通过组织研讨会、学术交流、互评等方式,以《建筑边坡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DBJ50/T-137—2023 为基础,进一步规范预应力锚杆持有荷载、锚杆长度的检测方法,推动本地区乃至本行业相关领域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市住建委有关部门应加大《建筑边坡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DBJ50/T-137—2023 的宣传力度,规范建筑边坡工程现场检测工作,统一建筑边坡工程质量和性能检测活动中的检测行为,预防既有建筑边坡工程发生较大工程事故及检测机构出具虚假或不实检测报告。

猜你喜欢

技术标准锚杆预应力
浅析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
采用UHPC实现无预应力的简支变连续设计分析
无黏结预应力框架结构的拆改加固设计
喷淋装置在锚杆钢剪切生产中的应用
深海采矿船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制订
对特高坝抗震设计及相关技术标准的探讨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检测及其加固
锚杆钢筋质量提升生产实践
网络文学IP化的“技术标准”——以《琅琊榜》为例
CFRP-PCPs复合筋预应力损失分析及其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