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结构化管理的护理安全策略干预在额叶胶质瘤晚期危重患者医源性皮肤损伤防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3-10-30徐艳贺杨莹莹张建红

黑龙江医药 2023年20期
关键词:医源性安全策略额叶

徐艳贺,杨莹莹,张建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河南 郑州 450044

神经系统肿瘤的种类较多,而神经上皮组织肿瘤在临床上发病率最高,并且其分类分型较为复杂,神经胶质瘤就是其中一种。胶质瘤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包括星形细胞肿瘤,少突胶质细胞肿瘤以及混合性胶质细胞肿瘤等,恶性度较高[1]。脑膜瘤是临床上一种良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5%~20%,多附着于硬脑膜缓慢生长,肿瘤多位于大脑矢状窦和凸面旁,易出现偏瘫等神经系统损害症状,病程较短,相当比例的患者可见瘤体较大, 且水肿明显[2-3]。医源性皮肤损伤是指在医疗工作中,由于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或仪器故障所造成的与原发疾病无关的皮肤损伤[4]。额叶胶质瘤晚期危重患者由于皮肤角质层比较脆弱,皮下血管丰富,皮肤屏障作用较弱,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易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其发生皮肤损伤的风险增加[5]。护理安全策略是加强护理风险控制而较为规范的操作流程,而结构化管理是现代化科技时代所倡导的一个管理概念,其核心理念是规范制度、优化流程、细化措施[6]。本研究探讨基于结构化管理的护理安全策略干预在额叶胶质瘤晚期危重患者医源性皮肤损伤防治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1 月—2019 年9 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60 例额叶胶质瘤晚期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采取整群抽样的方式抽取研究对象,且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一致,减少性别、年龄等混杂因素的影响。同期对相关的护理人员进行调查。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情况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基于结构化管理的护理安全策略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成立结构化管理小组。小组由1 名科室护士长、4 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组成,所有成员均具备丰富的额叶胶质瘤晚期危重患者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由小组所有成员共同参与讨论,分析额叶胶质瘤晚期危重患者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的原因,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基于结构化管理的护理安全策略。小组组长由科室护士长担任,其主要职责为组织开展相关培训及考核,同时对基于结构化管理的护理安全策略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由护理部主任担任小组辅导员,主要负责本研究相关的各项会议的开展,以及对整个护理计划的实施进行指导。(2)制定护理工作制度。①分层级管理制度。制定并落实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制度,明确各层级职责,要求每个护理人员将自己的岗位职责落实到具体护理工作中。其中护士长负责对整个科室质量控制管理,组织开展培训和考核工作,并每周查房至少1 次,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责任组长负责指导下级护理人员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对患者实施各项护理操作,并进行监督,确保每项护理工作都落到实处。每天查房,检查下级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同时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估。责任护士负责所管床位患者的全程规范化护理工作。②制定排班制度。根据科室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排班制度,排班要兼顾连续性和弹性,确保护理人员工作的连续性,进而确保患者接受到无中断的最优质的护理服务。按照规定,做好交接班工作和护理记录,建立皮肤护理交接班本,以表格的形式记录皮肤情况及是否医源性皮肤损伤高危人群、有无医源性皮肤损伤高危环节、皮肤保护措施和皮肤特殊情况。患者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后,建立医源性皮肤损伤交接记录本,详细记录医源性皮肤损伤首次发现的日期、时间及医源性皮肤损伤的类型、部位、面积、可能的原因、处理措施,每次交接班后记录交接班时的日期、时间以及目前皮肤损伤面积、皮肤损伤好转或无变化或加重、处理措施。采用皮肤护理交接班本和医源性皮肤损伤交接记录本引导交班,交接班内容实行交班人和接班人双签字,以明确责任。(3)标准操作规程和规范化培训。①制定标准操作规程。制定额叶胶质瘤晚期危重患者各项护理项目的标准操作规程,对护理过程中易致患者发生皮肤损伤的操作,如沐浴水温控制、纸尿裤使用、输注血液制品、撕取胶布敷贴、头皮静脉穿刺及各种导管和监护导线的固定等标准要求细化。②规范化培训和考核。定期组织额叶胶质瘤晚期危重患者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的培训,主要内容包括额叶胶质瘤晚期危重患者皮肤结构特点、 额叶胶质瘤晚期危重患者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原因、 额叶胶质瘤晚期危重患者医源性皮肤损伤高危人群和高危环节以及额叶胶质瘤晚期危重患者各项护理项目的标准操作规程,每月1 次。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进行考核,每个季度进行1 次理论知识和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并由护士长不定期抽查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和护理技术操作。(4)质量控制。 本研究将医源性皮肤损伤纳入额叶胶质瘤晚期危重患者护理敏感指标之一进行质控。 由护理管理小组监督检查额叶胶质瘤晚期危重患者皮肤管理质量,每周2 次,针对检查结果及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和总结归纳,对护理措施进行效果评价,将取得良好效果的措施形成规章制度和操作标准,以保证效果的可持续性,同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验证效果,以推动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本研究涉及护理人员均接受规范化培训,并通过考核,保证患者接受同质化的护理服务。

1.3 观察指标

(1)危象发生及功能恢复。比较两组患者颅内高压、肺感染高热、昏迷等危象发生情况;采用功能独立性量表(FIM)评估两组患者功能康复情况。①优:仰卧直腿抬高持续≥10 s,俯卧挺腿持续时间≥5 s,自行由蹲起且稳定,上肢可抬高,手可超过头部;②良:仰卧直腿抬高持续时间可达到5 s,俯卧挺腿可达到离床标准,扶物可以完成下蹲动作,但不能蹲起,上肢可抬高持续≥5 s;③一般:仰卧直腿抬高仅可以达到离床标准,俯卧挺腿仅能屈膝,不能完成下蹲动作,仅可以勉强站立,上肢抬举可达到轻微离床状态;④无效:不能完成上述动作。(2)医源性皮肤损伤。 比较两组患者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情况。以患者发生皮肤损害,愈合时间超过2 d 定义为医源性皮肤损伤。包括药物外渗伤、尿布皮炎、压伤、粘贴伤、擦伤、皮肤感染损伤及其他。(3)护理质量。由本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对额叶胶质瘤晚期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检查考核,内容包括护理人员技术操作、护理记录、护理安全管理、业务考核及护理质量5 个方面,每个方面总分均为100 分,分数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优。(4)护理纠纷发生率和投诉率。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纠纷发生率和投诉率。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和数据均及时检查和整理,录入前进行核对、补漏,录入员采用双轨录入法录入数据资料,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采用SPSS 17.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危象发生情况及功能恢复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后颅内高压、肺感染高热、昏迷等危象发生情况及功能恢复等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危象发生情况及功能恢复情况 例(%)

2.2 两组患者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情况

观察组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为2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情况 例(%)

2.3 两组患者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情况

观察组护理人员技术操作、护理记录、护理安全管理、业务考核及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情况(±s) 分

表4 两组患者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情况(±s) 分

组别观察组护理人员对照组护理人员t值P值技术操作97.44±7.34 88.04±7.67 14.935<0.001护理记录94.54±10.24 89.55±7.76 11.230<0.001护理安全管理95.67±11.12 83.34±7.46 24.204<0.001业务考核93.20±8.75 87.24±8.53 13.270<0.001护理质量94.02±9.49 84.33±12.11 24.386<0.001

2.4 两组患者护理纠纷和投诉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护理纠纷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护理纠纷发生和投诉发生情况 例(%)

额叶胶质瘤晚期危重患者医源性皮肤损伤给患者带来痛苦、不适,甚至造成伤残,对患者的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且随着就医群体维权意识的增强,医源性皮肤损伤引发的医患纠纷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降低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皮肤损伤发生的风险[7-9]。本研究将基于结构化管理的护理安全策略干预应用于额叶胶质瘤晚期危重患者医源性皮肤损伤防治中,通过对护理工作具体、细致的分工,将各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将皮肤损伤高危环节的标准要求细化,有效降低了在高危环节发生皮肤损伤的风险[10-12]。同时通过建立皮肤护理交接班本和医源性皮肤损伤交接记录本,护理人员接班后可详细了解患者皮肤情况,并落实保护措施,有效降低了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本研究将额叶胶质瘤晚期危重患者医源性皮肤损伤纳入专科护理敏感指标进行质控,由护理管理小组进行质量监督,定期总结经验教训,可保证护理效果和推动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本研究结果显示,额叶胶质瘤晚期危重患者实施基于结构化管理的护理安全策略干预后,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明显下降,表明基于结构化管理的护理安全策略干预可显著降低额叶胶质瘤晚期危重患者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基于结构化管理的护理安全策略干预的观察组护理人员技术操作、护理记录、护理安全管理、业务考核及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且护理投诉率明显降低,表明基于结构化管理的护理安全策略干预不仅显著降低了额叶胶质瘤晚期危重患者医源性皮肤损伤,同时还有效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本研究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定期组织理论和操作考核,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确保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流程实施各项护理工作,切实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通过制定分层级管理制度和弹性排班制度,有利于明确各位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增强责任感,提高服务意识,使护理服务落实到位[13]。同时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护理人员班班交接,实行交班人和接班人双签字明确责任,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责任心,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其工作积极性,使其对额叶胶质瘤晚期危重患者医源性皮肤损伤的防治更为重视,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减少护患纠纷和护理投诉的发生[14]。

综上所述, 基于结构化管理的护理安全策略干预,可有效降低额叶胶质瘤晚期危重患者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改善额叶胶质瘤晚期危重患者的痛苦和不适,减少医患护理纠纷和投诉的发生,切实提高护理质量。

猜你喜欢

医源性安全策略额叶
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叉车安全策略分析
额叶皮层退行性萎缩的高分辨率磁共振研究
基于飞行疲劳角度探究民航飞行员飞行安全策略
浅析涉密信息系统安全策略
大脑的巅峰时刻
肘关节术后医源性骨折伴僵硬
如何加强农村食盐消费安全策略
内镜下钛夹封闭治疗医源性结肠穿孔6例分析
人胚胎早期大脑额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阳性神经元的表达
医源性胆道损伤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