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铃薯品系材料比较试验

2023-10-27彭江龙付润红刘燕林王田桂

农技服务 2023年10期
关键词:州市晚疫病株型

黄 永,金 龙,彭江龙,付润红,刘燕林,王田桂,张 英

(1.贵州省盘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贵州 盘州 553537;2.贵州省盘州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贵州 盘州 553537;3.贵州省盘州市果树蔬菜工作站,贵州 盘州 553537)

马铃薯是中国继玉米、水稻、小麦后的第四主粮作物,其产量与营养价值均较高,适应能力强,栽培历史悠久[1]。马铃薯在生产上主要流行病害为晚疫病,在我国连年发生,属于一类农作物病害,年发生面积为197.47 万hm2,占马铃薯总种植面积的40.66%,年产量损失占马铃薯所有病害所致产量损失的63.54%,在我国西南混作区造成的产量损失尤高[2]。目前,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控主要依赖药剂防治,但使用杀菌剂的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较高,长期使用不仅会给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风险,还会引起病原菌抗药性增强。相比之下,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控马铃薯晚疫病更为经济有效且对环境更友好的策略[3-4]。为选育出适宜盘州市及周边相似生态区域种植的高产、优质、抗晚疫病的马铃薯新品种,将株系鉴定中表现优良的7 份马铃薯高代品系材料与威芋7 号进行品系材料比较试验,为下一步品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提供试验基础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盘州市胜境街道岩上村黄茅坪进行,土壤黄棕壤,肥力中等均匀,前茬种植作物为玉米,海拔1 980 m。种植时一次性施足基肥,施用马铃薯专用肥50 kg/667m2、农家肥1 500 kg/667m2。中期管理与大田种植管理相同,不喷施预防或治疗晚疫病的药剂,分别在出苗期和结薯期除草、覆土各1次。

1.2 试验材料

株系鉴定中表现优质、高产、抗病的7份高代品系材料,分别为PN18-13-5、PN18-17-2、PN18-10-5、PN18-19-2、PN17-20-6、PN17-15-4 和PN18-6-1,另以威芋7号为对照。

1.3 试验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区组排列试验方法,3 次重复,区组之间不设走道,重复之间留0.6 m 走道,四周设置保护行。小区面积3.6 m2(3 m×1.2 m),株行距0.3 m×0.6 m。采用2 行区种植,每行种植10 株,即每小区种植20 块。选择50 g 左右无腐烂、无病菌感染的整薯或切块作种薯。

1.4 数据调查及处理

主要农艺性状调查参照《马铃薯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5];数据采用Excel 2010 处理,运用DPS 7.05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参试马铃薯品系材料的物候期

从表1可知,所有品系材料在2022年3月13日播种,出苗期在2022年4月中下旬,出苗最早的品系为PN18-17-2,于2022 年4 月15 日出苗,最晚的品系为PN17-15-4 和PN18-6-1,于2022年4月21日出苗;所有参试品系均能正常现蕾,现蕾最早的品系为PN18-13-5 和PN17-20-6,于2022 年5 月25 日现蕾,最晚的品系为PN17-15-4,于2022 年5 月31 日现蕾;所有参试品系均能正常开花,PN18-13-5 开花最早,于2022 年6 月3 日开花,开花最晚的为PN17-15-4 和PN18-6-1,于2022 年6月8日开花;7个参试品系的生育期除PN17-15-4 为101 d,与对照相同外,其余参试品系的生育期均小于对照,为93~100 d,生育期最短的为PN18-10-5 和PN18-19-2,生育期均为93 d。

表1 各马铃薯品系材料的物候期

2.2 参试马铃薯品系材料的主要特征特性

2.2.1 植株形态 从表2 可知各参试品系的株型除PN18-6-1 和对照为直立株型外,其余品系材料的株型均为半直立型;PN17-20-6 和PN18-6-1 主茎数最多,为2.13 个,其余品系主茎数均小于对照,为1.47~2.06 个,PN18-13-5 的主茎数最少;PN18-13-5 和PN17-15-4 植株茎色为褐色,PN18-19-2 和PN17-20-6 为紫色,其余品系和对照茎色均为绿色;PN18-10-5、PN18-19-2、PN17-15-4 植株叶色为深绿色,其余品系叶色均为绿色。

表2 各马铃薯品系材料的主要特征特性

2.2.2 块茎性状 PN18-13-5、PN18-10-5、PN18-6-1 和对照的薯形为扁椭圆形,PN18-17-2 为倒卵形,PN18-19-2 为椭圆形,PN17-20-6 为扁圆形,PN17-15-4 为长椭圆形;PN18-13-5、PN18-17-2、PN18-19-2、PN18-6-1 和对照的皮色均为黄色,PN18-10-5 为白色,PN17-20-6 为紫色,PN17-15-4 为浅红色;PN18-13-5、PN18-17-2、PN18-19-2、PN18-6-1 和对照的薯块肉色为黄色,PN18-10-5 的薯块肉色为白色,PN17-20-6 和PN17-15-4 的薯块肉色均为白色带紫纹;PN18-13-5、PN18-10-5、PN18-19-2、PN17-20-6 和PN17-15-4 的薯皮光滑度为光滑,其余品系的薯皮光滑度和对照均为略麻;各参试品系材料和对照的薯块芽眼深浅均为中等(表2)。

2.2.3 晚疫病抗性 各参试品系和对照的晚疫病抗性在中抗水平以上,其中PN18-13-5、PN18-17-2、PN17-20-6、PN17-15-4 和PN18-6-1的晚疫病抗性为中抗,对照为抗晚疫病,PN18-10-5 和PN18-19-2 为高抗(表2)。

2.3 参试马铃薯品系的产量

从表3可知,参试的7个品系材料中,有2个品系材料产量高于对照,其中PN18-13-5产量最高,为3 316.47 kg/667m2,较对照增产10.95%,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N18-19-2产量第二,为3 050.91 kg/667m2,较对照增产2.07%,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N18-10-5的产量低于对照,为2 612.42 kg/667m2,较对照减产12.6%,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N17-15-4、PN17-20-6、PN18-6-1和PN18-17-2 的产量均较对照低,分别较对照减产27.48%、57.02%、62.60%和63.64%,与对照差异显著。

表3 各马铃薯品系材料的产量

3 讨论与结论

品种单一、平均产量水平低、商品性状差、晚疫病危害导致减产甚至绝收是制约盘州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虽从外地引进一些新品种推广种植,但不能全面兼顾盘州的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黄皮黄肉的马铃薯仍是当地的消费主流。试验在马铃薯新品种选育的流程上,采用优质、产量高和晚疫病抗病强的品种威芋7号为对照,对株系鉴定表现优良的品系材料作了物候期、农艺性状、晚疫病抗病性及产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研究的生态区域和年份气候条件下,参试的品系材料生育期均在100 d 左右,除PN17-15-4 品系材料为晚熟熟性外,其余品系材料均为中晚熟熟性;在晚疫病发病高峰期,参试的品系材料晚疫病抗性均在中抗以上水平,其中PN18-10-5 和PN18-19-2为高抗,其余品系材料为中抗;PN18-13-5的产量为3 316.47 kg/667m2,较对照品种威芋7 号高327.32 kg/667m2,较威芋7 号增产10.95%,与威芋7号差异不显著。PN18-19-2的产量为3 050.91 kg/667m2,较威芋7 号高61.76 kg/667m2,较威芋7 号增产2.07%,与威芋7 号差异不显著。PN18-10-5 的产量为2 612.42 kg/667m2,较威芋7 号低376.73 kg/667m2,较威芋 7 号减产12.60%,与威芋7 号差异不显著。其余品系材料产量低于威芋7 号且和威芋7 号差异显著;PN18-13-5、PN18-10-5 和PN18-19-2的生育期适宜,分别为99 d、93 d、93 d,主茎数分别为1.47 个、2.06 个、1.73 个,株型均为半直立株型,薯块芽眼深浅均为中等,薯皮光滑度均为光滑,PN18-13-5和PN18-10-5的薯形为扁椭圆、PN18-19-2的薯形为椭圆,PN18-13-5 和PN18-19-2 品系皮肉色为黄皮黄肉,PN18-10-5 品系材料皮肉色为白皮白肉,晚疫病抗性在中抗以上。这3个品系材料可作为入选材料继续试验。PN17-15-4和PN17-20-6 品系材料可作为彩色马铃薯选育方向的研究,继续试验观测其产量。PN18-6-1和PN18-17-2品系材料应舍弃或继续多年多点试验,以确定是否有引种价值。

猜你喜欢

州市晚疫病株型
Bna-novel-miR36421调节拟南芥株型和花器官发育的功能验证
临汾市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
如何防治大棚番茄晚疫病
广州市培正中学作品集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
魔方
日光温室西葫芦株型及其对产量形成的影响研究
不同施氮方法对两种株型糯玉米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多肉植物侧芽怎么处理
黑龙江省发现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A2交配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