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教育时代教学评价面临的挑战和创新策略

2023-10-26

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2023年12期
关键词:师生数字化数字

王 艳

(石河子大学,新疆 石河子 832000)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持续演进,数字化、智能化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要素对经济社会发展愈发重要,人类社会正加速迈进数字化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数字化发展,《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明确提出要乘势而上,推动各领域数字化优化升级[1]。数字化转型作为教育转型的重要方向,数字技术在教育的未来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由此,数字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也催生出全新的教育理念——数字教育。近年来,世界各国先后出台国家层面的数字化教育战略,借助数字技术和方法,积极探索教育发展的新模式,以数字技术的升级带动教育教学的革新。推动教育数字化不仅有助于我国教育在世界教育赛道抢占先机,也是推动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力量。2022 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推动教育数字化,之后颁布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更是进一步提出要大力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为未来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

随着数字教育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高校教学方式发生深刻改变[2],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进入高校教学,使教学模式和环境发生极大改变,不仅突破了传统教学方式所带来的时空局限,也丰富了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体验。与此同时,传统的教学评价已经不能适应新环境下教学评价的需求。教学评价作为教学效果的客观反映,是判定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价值的基础,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一直以来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因此,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创新教学评价方式既是我国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提升我国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有力保障。基于此,本文在探讨数字教育时代对教学评价的影响,并对教学评价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挑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创新策略以供参考。

一、数字教育时代对教学评价的影响

(一)评价主体更加多元

以古巴和林肯等人为代表的“第四代教育评价理论”认为评价应该坚持多元性的价值取向,提倡在评价中充分听取多方意见,通过协商达成有关各方的共识。在传统教学评价中,评价主体较为单一,以教师为代表的校方主导着评价行为,家长、学生、社会等主体未能深度参与,其在教学评价中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在数字教育时代,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不同评价主体提供了深度交流的平台,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及时观察学生的表现,家长进一步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学生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等。因此,教师、学生、家庭、社会和企业共同参与教学评价过程,更加理性地交换意见,进行协商,不仅促进教学评价高效开展,也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二)评价内容更加全面

教学评价通过提取多方面的有效信息对教学质量进行判断,进而探寻教学改革的发力点。传统的教学评价内容倾向于容易观察的教学现象,例如教师的备课、学生的课堂发言等,这些评价内容以教学活动的某个片段为主,侧重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忽略了学生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成长[3],导致教学评价失真。教学目标应该是多元的,在追求学生成绩提高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在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支持之下,师生的教与学过程被完整记录。通过对师生表情、语言、动作等关键信息进行广泛采集[4],再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加以识别,得出多维度的课堂评价,使评价内容更加真实,不仅帮助教师把控课堂氛围、开展高效教学,也有助于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三)评价方式更加多样

评价方式影响收集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而影响评价结果,因此选取恰当的评价方式是获取真实有效数据、得到精准评价结果的前提。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是由评价主体进入到课堂中,近距离观察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这种方式不仅受限于评价主体的主观随意性,而且由于教师的精心准备、学生的配合,导致评价主体无法获取真实的师生状态,进而使评价结果失真。数字教育背景下,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被引入课堂,通过安装智能设备捕捉师生的表情、动作、声音等,对真实课堂状态进行记录,从而代替评价主体的现场观察。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减少评价主体对课堂教学状态的干扰,使评价主体获取更加真实的师生互动、学生掌握程度等,还能通过数字技术强大的运算分析能力,探寻师生教与学行为的潜在逻辑,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四)评价工具更加智能

数字教育时代,评价工具智能化是教学评价改革的重要特征之一。传统的教学评价工具以人工评价为主,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人工评价已经不适合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一种运用计算机和物联网的全新评价工具应运而生,摒除传统人工评价只能评价线下教学的弊端,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全面评估。此外,基于形式化建模与智能计算的人机交互协作评价机制也逐渐受到重视[5],这种全新的评价工具可以改善学生学习的体验,也有利于节省教师时间。目前,人机交互协作只是依靠机器辅助的半自动化评价模式,离完全自动化评价尚有一段距离,但毫无疑问,在数字技术不断发展革新的未来,智能化评价工具可以完全取代传统的人工评价,达到比人工评价更精准的效果,提高教学评价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五)评价结果更加高效

评价结果是否高效直接影响师生的全方面发展,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升。传统的教学评价结果以甄别为导向,过于重视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忽视对学生的个性化评价,不仅无法真正反映教学质量,不利于学生改进自身的学习状态,也导致教师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缺少对学生的情感关注。这种评价结果只是对某一方面的判断,不能代表评价对象的全面特征,难以发挥对师生成长的促进作用。数字教育背景下,以人工智能、多媒体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可收集师生教与学的全过程行为[6],一方面,通过分析教师语言特点、师生互动情况等帮助教师改进教学风格,纠正不恰当的教学行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通过记录学生的专注力、抬头听课时长、课堂互动参与率等,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状态。依托数字技术的教学评价结果是实现学生学习成长和教师专业发展良性互动的关键举措。

二、数字教育时代教学评价面临的挑战

随着数字技术和教育的深度融合,教学评价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工具智能化。教学评价逐渐由经验判断转向数据分析,是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与此同时,教学模式的革新也必然使教学评价的发展面临较大挑战。

(一)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在数字教育背景下,数字技术介入教育教学过程,教学形式发生巨大变化,授课方式从传统的板书演变成借助视频、音频、互联网等多种手段,学生也从被动接受转为更加主动的个性化学习,教学环境泛场景化[7],教学观念更新,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在这样的新型教学模式下,采用传统的教学评价方法已经不能准确衡量教学效果。学生通过问卷对教学效果进行打分,或者成立督导小组进入课堂观察,这样的设计看似采用多种方法对教学进行全方面评价,实际上,不仅受到调查问卷通用性和固定性、教学督导主观性太强等诸多因素干扰,导致教学评价结果失真[8],而且由于教师处于被动评价地位,限制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新能力,对教师自身的发展具有极大危害。

(二)教学评价指标不适合

数字教育背景下,教学过程受到多主体、多因素干扰,教学评价具有复杂性、灵活性的特点,采用传统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新的需要,其评价有效性大幅减少。一方面,我国大部分高校在教学评价标准上具有趋同化现象,普遍使用统一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没有考虑到不同课程的独特性和差异性[9]。在数字化教育背景下,这样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会抑制特色教学活动的开展,不利于实现师生的个性化教学。另一方面,数字技术推动教学模式发生巨大变化,现有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已经难以对教学效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衡量。综合来看,传统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已经不适合数字教育时代教育教学的新模式。

(三)数字化基础设施不完善

数字化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特殊阶段。《“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强调,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互联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尽管,我国早已迈入教育信息化2.0 时代,截止到2022 年,接入互联网的学校比例接近100%,混合式教学日益普及,数字教育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从教学评价角度而言,教学评价所需的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比较薄弱。一方面,由于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西南、西北等地区存在教育经费投入与实际需求错配的‘剪刀差’问题,导致这些地区高校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在数据设施维护与运行方面负担较重;另一方面,由于高校使用多种数字技术进行教学活动,导致数据之间兼容性较差,同类数据难以汇总,不利于教学评价的开展。

(四)师生信息安全存在隐患

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数字化程度低,对师生信息安全的关注度也较低。数字教育时代,教学评价方式发生前所未有的改变,需要采集教学过程中的大量动态数据,必然使师生信息处于风险环境。一方面,数字技术发展尚不完善,表现为信息储存设备存在物理安全隐患、黑客入侵或病毒攻击导致信息泄露等,例如2022年超星学习通发生学生信息被公开售卖事件,而且由于信息安全事件不像金融、科技行业会导致巨大经济损失,人们普遍重视度不够,致使师生信息安全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信息采集过程具有一定强制性,为了实现对教学效果的精准评价,往往过度收集师生信息,将程序设置为得不到授权则无法正常使用,被采集到的丰富信息经过数字技术处理分析后,极大程度地还原了师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轨迹,加之存在故意泄露、贩卖信息等现象,极易引发师生个人隐私泄露问题[10]。

三、数字教育时代教学评价的创新策略

数字教育时代,依托人工智能、网络教学平台等数字技术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越来越普及,推动教学模式发生前所未有的变革,也对教学评价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因此要在认清变化、规避风险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高校教学评价新可能。

(一)丰富教学评价方法

随着数字技术和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需要改变现有的单一教学评价模式,引入人工智能、无线通信等数字技术开展过程性、多维度的教学评价,提高教学评价效率,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充分利用多元多维度的数字技术手段跟踪和监测教学的全过程,既包括基于视觉、听觉等形式所采集的多模态数据,也包括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二是利用强大的大数据挖掘技术深挖已获取的历史数据,并对其进行智能分类,从而生成基于日常数据、阶段性测验成绩的学生数字画像,实现教育教学的过程性评价。

(二)构建专业化指标体系

数字教育背景下,传统的教学评价指标难以满足新的现实需要,因此要结合实际构建专业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切实提高教学评价的质量和效率,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一是探寻数据指标的指导意义,数字技术能够采集教学过程的量化信息,但并不能对数据进行十分恰当的分析和解读,因此要基于教育学和心理学规律,加强对数据指标指导意义的思考,使其更加真实地还原教学过程。二是充分考虑不同类型学科之间的差异性[11]。当前,数字技术采集的信息多为学科间的共性指标,但不同类型的学科教学内容、培养要求并不相同,其教学评价目的也各不相同,因此构建专业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就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科的差异性,开发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评价指标。

(三)完善相关硬件设施

教学评价以全面、精准的数据信息为依托,数字教育时代创新教学评价的首要任务就是配备相应的硬件设备。面对当前我国数字教育发展现状,一是需要增加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尤其是西南、西北等地区的高校,完善高校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二是需要完善现有硬件设备,例如通过升级音频、视频采集设备,准确、实时记录师生的教与学过程,为教学评价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信息;利用数据分析系统处理分析采集到的各类音频、视频信息,再利用后台服务器对处理过的信息进行二次加工,并在此基础上生成评估报告以供教师、学校等各类主体了解教学情况,从而进行更加合理的教学评价。

(四)加强技术创新与完善隐私制度相统一

教学评价引入数字技术不可避免地造成个人隐私的泄露,这是由技术本身的缺陷导致的[12],因此在应对由技术不规范造成的隐私泄露风险时,一方面,需要改进数据加密技术,通过脱敏处理实现信息匿名化,再利用加密算法将脱敏后的信息加工成复杂的虚拟信息,提高技术的防护性;另一方面,需要升级防火墙技术,通过设置动态口令、生物面部识别等手段提高信息系统抵御非法入侵的能力。此外,还应加强对信息安全的认识,通过培训提高师生的数字素养,使其认识到保护信息安全不仅保障个人的基本权利,也对提高教学评价结果精准性至关重要。

猜你喜欢

师生数字化数字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字化制胜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