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乙酰半胱氨酸与氨溴索在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2023-10-26栾海丽秦可佳

系统医学 2023年13期
关键词:乙酰性肺炎半胱氨酸

栾海丽,秦可佳

1.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1 医院儿科,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2.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儿科,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社区获得性肺炎属于感染性疾病,是造成5 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近几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数量不断增加,大部分患儿在患病后,免疫力下降,反复感染率升高,对患儿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儿童呼吸系统发育并未完全,机体免疫力较低,易引起支气管肺炎,而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会受痰多、黏稠不易咳出的影响,造成病情反复,感染诸多病菌。临床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方法,以雾化吸入祛痰药物为主,能够稀释痰液,促使呼吸道分泌物排出[2]。有关研究表明,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能够降低患儿呼吸道黏液分泌量,可以缩短气道痰液消失时间,另有研究表明,静脉注射氨溴索后,患儿呼吸道病变处药物浓度上升,能够调节浆液腺、黏液腺分泌,促使痰液快速咳出[3-4]。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16 年8 月—2022 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1 医院及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诊治的78 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进行研究,分析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疗法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1 医院及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诊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78 例,经数字随机抽样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9 例。常规组中,男20 例,女19 例;年龄1~13 岁,平均(5.69±0.24)岁;病程6~15 d,平均(9.58±1.42)d。研究组中,男21 例,女18 例;年龄2~14 岁,平均(5.78±0.36)岁;病程7~16 d,平均(9.79±1.54)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儿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社区获得性肺炎,与《中国急诊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实践指南》[5]中的相关诊断标准一致;患儿及家属了解本研究内容,自愿加入本研究,签订知情同意书;在院外获得感染性肺炎,具有不同呼吸道征象;具有胸片异常改变;依从性良好,配合度高;肺实质、肺间质急性感染者。

排除标准:重症肺炎患儿;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患儿;近期使用过其他药物治疗患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先天性肺囊肿疾病患儿;支气管哮喘患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严重过敏性疾病患儿;中途退出研究患儿。

1.3 方法

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抗感染、营养支持、退热、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治疗,并根据患儿实际情况展开胸部理疗、吸痰处理。

常规组:使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国药准字H20 030360;规格:30 mg×50 s)治疗,将7.5~15 mg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生理盐水(国药准字H20 153227;规格:10 ml∶90 mg/支)5 mL 混合后进行静脉注射,2 次/d,连续治疗1 周。

研究组:为患儿使用乙酰半胱氨酸(国药准字H31 022097;规格:1.0 g)进行治疗,雾化吸入,如有需要,部分患儿雾化吸入后可进行体位引流、口腔吸痰相应处理,2 次/d,3 mL/次,连续治疗1 周。

1.4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临床指标、不良反应、炎性因子水平进行观察分析。

治疗有效率:以《中国急诊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实践指南》进行评估,包括:治愈指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好转指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指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缓解;无效指患儿治疗后,没有明显改善或者出现并且加重情况。总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临床指标:包括发热改善时间、咳嗽改善时间、肺部啰音改善时间、住院时间。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皮肤瘙痒、皮疹、腹泻、恶心呕吐及频繁咳嗽。

炎性因子水平: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C 反应蛋白。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符合正态分布,通过t检验,以(±s)表示;计数数据通过例数(n)和(%)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2.2 两组患儿临床指标比较

研究组发热改善时间、咳嗽改善时间、肺部啰音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临床指标比较[(±s),d]

表2 两组患儿临床指标比较[(±s),d]

?

2.3 两组患儿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各项炎性因子指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mg/L]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mg/L]

?

2.4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指社区内获得的病原体造成儿童肺实质以及肺间质部位的急性感染,临床表现以咳嗽、咳痰、肺部湿啰音等为主,因为患儿解剖、生理构造特殊,因此该疾病患儿气道内分泌物清除难度较大,所以会影响治疗效果。婴幼儿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高发人群,该疾病不但会累及患儿呼吸系统,还会累及患儿消化、循环、神经系统,严重者会引起休克、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疾病,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安全。临床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的常规方式为抗感染、对症支持处理,包括止咳、平喘、营养支持、退热、口服化痰药物等,但常规治疗下,临床见效较慢[6]。临床药物治疗中,主要以盐酸氨溴索静脉给药为主,盐酸氨溴索的作用在于增加支气管黏膜纤毛运动频率,减少粘合吸附黏液,同时,该药物能够有效溶解分泌物,促进呼吸道内黏液分泌物排出,并可促使痰液中黏多糖蛋白纤维断裂,促使痰液排出体外,但其药物存在引起全身、局部性感染的风险,且药物过量、滴注速度过快会引起电解质失衡,导致患儿出现严重并发症;且大部分患儿对静脉滴注会产生恐惧心理,所以输液难度较大,疗效存在局限性[7-8]。为患儿实施雾化吸入治疗,可以弥补静脉给药的不足之处,雾化吸入治疗可以快速发挥祛痰作用,用药时间短,通常在10 min 左右,患儿配合度、依从性均更好,雾化吸入药物能够直接作用在下呼吸道和肺泡,起效快,所需药物剂量少,且不会形成较多不良反应,能够获取良好效果[9-10]。本研究所用雾化吸入药物为乙酰半胱氨酸,吸入型乙酰半胱氨酸具有硫磺味,进入人体后会快速转为固有半胱氨酸,从而可以减少痰液黏稠度,减少肺损伤,并能够和其他药物产生协同效果[11-12]。乙酰半胱氨酸分子中活性疏基团能够断裂黏蛋白分子复合物间的双硫键,痰液在稀释后,更容易咳出,进而可以更好地改善患儿呼吸困难、肺部啰音等症状;同时,乙酰半胱氨酸可以提升纤毛运动速度,加大纤毛清除力,可以对炎性因子表达水平进行有效调节,从而能够降低炎症反应[13-14]。郭蔚等[15]研究中表明,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使用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后,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4.74%,高于氨溴索治疗组(P<0.05);本研究中,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4.87%)高于常规组(P<0.05);与其研究结果一致,表明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能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效果优于氨溴索静脉注射治疗。

综上所述,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使用乙酰半胱氨酸和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能够促进患儿症状改善,缩短患儿住院时间,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乙酰性肺炎半胱氨酸
脲衍生物有机催化靛红与乙酰乙酸酯的不对称Aldol反应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西安地区同型半胱氨酸参考区间的初步建立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
HPLC测定5,6,7,4’-四乙酰氧基黄酮的含量
人感染H7N9禽流感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反式-4-乙酰氨基环己醇催化氧化脱氢生成4-乙酰氨基环已酮反应的研究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N-(取代苯基)-N′-氰乙酰脲对PVC的热稳定作用:性能递变规律与机理
米诺环素治疗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