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善资本市场财务信披出新拳多维度挖掘“新三张表”的价投机会

2023-10-24金钰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23年38期
关键词:经常性损益盈利

金钰

近日,证监会修订《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并公开征求意见。

众所周知,信息披露是资本市场的生命线。两份征求意见稿(下文统称为“新规”)从5+4方面进行了诸多修订,旨在完善资本市场财务信息披露规则,进一步规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行为,以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笔者认为,此举是监管层对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的信息披露理念的落实,提升需求端的吸引力和活跃度。新规将会对投资者的价值投资判断产生哪些影响?财报信披五方面修订对“三张表”又有哪些投资新策?

新规第三条开宗明义地规定:“凡对投资者作出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有重要影响的财务信息,不论本规则是否有明确规定,公司均应充分披露。”其实,第四条、第五条分别强调的重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均是围绕“投资者作出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展开的。

笔者发现,新规较从前更为强调信息披露的深度、广度、颗粒度,根据行业的情况进行充分披露,强调“公司不应简单照搬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原文,应结合所属行业特点和自身情况进行披露”。

什么是“对投资者作出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有重要影响的财务信息”?笔者认为,有助于投资者形成价值判断和科学决策的信息,就是有重要影响的财务信息。笔者以多个维度,从投资人视角的“资产质量——损益质量”的信披核心框架对此新规进行分析,给予投资者启示。

众所周知,资产质量是企业能否盈利的基础。了解资产质量是进行价值判断的第一步。这是盈利的基础。

财务信披新规定可影响投资者对资产质量的价值投资判断。

新规强化存货、应收款项、研发费用、长期股权投资相关信息披露要求。比如,关于存货,新规规定存货跌价准备的确认标准和计提方法,强化披露组合类别的确定依据,是在正式新规中首次出现“基于库龄确认存货可变现净值的”字眼。可谓已认可“库龄组合”的合理性,默认库龄计提存货减值等。投资者可以据此根据行业产品的特点,来合理判断存放时间并判断存货质量即盈利与变现的能力。

关于研发费用形成的无形资产,新规要求公司全面披露研发支出的归集范围、金额增减变动、资本化费用化判断标准及依据、减值测试情况等重要信息。这有助于投资者了解公司的无形资产的成色以及持续发展能力,恰当评价公司科技创新能力。

关于应收款项坏账准备的披露,新规规定“应收款项按照信用风险特征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披露组合类别及确定依据。基于账龄确认信用风险特征组合的,应披露賬龄计算方法。应收款项按照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披露认定单项计提的判断标准”,细化和列举了对于标准的分类。有助于投资者提高应收账款的质量的辨识度。

关于欠款方集中度披露,新规要求“如果公司对同一客户存在合同资产的,应将合同资产与应收账款合并计算”,其规定的实质是提示风险程度,揭示资产的质量。如果长期不能回收欠款,公司资产质量势必大打折扣。因此,投资者应该关注欠款方集中度。

关于减值情况,新规要求公司披露重要资产的减值情况、减值过程中使用的关键参数及确定依据等。同时,还要求披露长期资产的减值测试情况,披露可收回金额的具体确定方法。新规还细化了商誉关键参数及确定依据等有关的信息披露。这些都有助于投资者了解并判断公司资产及商誉的减值情况,并对公司的资产质量进行综合判断。

关于现金资产的披露,新规要求公司披露不涉及当期现金收支,但影响财务状况的重大活动等。同时,还要求披露“存放财务公司款项”,披露存放在境外且资金汇回受到限制的款项。现金资产是公司最重要的流动资产,如果其流动性、自由支配度受到影响,那么合规性风险是巨大的。

负债质量的信息披露方面,新规强化了重点领域信息披露的要求,如要求披露债券违约信息、债务重组的有关信息等。

毋庸置疑,投资者投资上市公司就是投资上市公司的赚钱能力。盈利质量就是上市公司的现金盈利能力,是公司的产品服务的日常盈利能力,是持续盈利能力,而不是或然性收益。因此,投资人对盈利能力的关注,是基于持续盈利能力的核心价值。没有持续盈利能力,公司就没有未来。

财务信披新规定可影响投资者对盈利质量的价值投资判断。

日常盈利能力是企业组织存在的基本理由。投资者对此类的财务信息应该有充分的认识。因此,新规要求公司充分披露收入分解信息,以及识别的履约义务、交易价格分摊等重要信息,颗粒度极为细小。

关于产品与服务的收入确认原则和计量方法。新规结合收入新准则,细化了与新准则有关的披露内容,如单项履约义务、交易价格、可变对价等。尽可能约束公司业务收入操纵的可能性。

笔者认为,非经常性损益披露的目的,是让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更接近公司的实际主营业务的经营能力和成果,避免引起投资者对公司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的误解,有助于投资者对公司进行正确而理性的价值判断。

因此,新规首先新增三项非经常性损益判断原则,明确非经常性损益应基于交易和事项的经济性质、结合行业特点和业务模式、遵循重要性原则进行认定,为公司恰当披露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提供指引。

关于债务重组损益,新规增加了“债务重组损益确认时点和会计处理方法等”规定。因为,不同时点的确认,以及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损益结果。投资者可以债权人、债务人公告披露的信息判断真正的损益。

关于政府补贴,新规要求应该披露应收政府补贴金额以及未能预计时点收到的原因。并且要求计入营业外收入金额。其目的是藉此防止盈利信息操纵。

新规明确实际执行中存在争议的问题,如规定公司因经营活动不再持续,或因税收、会计等法律法规调整等而对当期损益产生的一次性影响,应计入非经常性损益,减少实务执行争议。这有助于减少操纵的模糊空间。

根据新规,在并购重组实务中,正常经营情况下,上市公司取得的并购重组产生的业绩补偿款因不具有持续性,根据解释性公告第1号的规定,应确认为非经常性损益。

新规要求完善金融资产、政府补助、股份支付相关非经常性损益列举项目,明确相关业务损益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的标准,笔者认为这有助于投资者恰当评价公司持续经营能力。

比如,对于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应当列报为非经常性损益。此外,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在使用之前产生的定期存款利息不属于非经常性损益。但公司购买的结构性存款系与黄金、汇率等衍生金融产品挂钩的金融資产,不属于定期存款,因此不能列报为经常性损益。投资者对此必须有清晰地认识。

总之,《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的主要修订内容有五方面,增设专节明确研发支出附注信息披露要求,引导市场各方恰当评价公司科技创新能力,适应全面注册制下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更高要求。而且特别强调要求披露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笔者认为,投资者的基本功包括需要看懂财务“三张表”,现在全面注册制后,“三张表”的信息质量以及信披质量也要与时俱进,跟上高质量发展的步伐,真正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证监会对财务信息披露内容的进一步规范恰逢其时,投资者可以对新规实施后的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信息进行深入挖掘,炼就新的火眼金睛,找寻有真正投资价值的标的;而上市公司也要在新规要求下,对财务信息“应披尽披”“正披真披”,与投资者良性互动,提升企业的真实价值。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文中所提个股仅做分析,不做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

经常性损益盈利
农村电商怎么做才能盈利
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需要转出吗?
向广大党员拓展 向经常性教育延伸 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车市仅三成经销商盈利
不盈利的扩张都是徒劳
13年首次盈利,京东做对了什么?
关于扎实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如何用经常性思想工作解决新问题
不同生态基流对水利枢纽发电损益的影响
浅议未实现损益对每股收益计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