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物联网的野外鱼类监测系统研究

2023-10-24丁晓波龚国强

物联网技术 2023年10期
关键词:阅读器鱼类监测点

丁晓波,吴 凡,龚国强

(三峡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0 引 言

水利设施和水电工程等人类活动对河流中的鱼类生存繁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了有效地保护野生鱼类资源,以及开展相关研究,需要对野外的鱼类活动进行监测和追踪,掌握其活动轨迹,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和保护工作。鱼类标识和追踪技术经历了传统的鱼鳍夹片、冷冻贴标、编码金属标、喷涂标记等方式,发展到现代无线电标签、声学标签、射频标签等信息技术手段。目前信息化监测手段虽然在监测方式上实现了非接触的自动获取,但由于监测点分散,仍然采用设备获取数据本地化保存,人工读取数据再分析的工作模式。这种模式下,科研人员工作强度大、系统实时性差、效率低下,难以满足科研工作的需要,不利于对鱼类研究和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

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野外鱼类监测的通信条件和供能条件都难以保证数据交换需要,信息处理的方式还没有从单机模式转变到联网运行的模式上来。本文以物联网技术为依托,重点解决野外环境下RFID 鱼类监测设备适应性和灵活性问题,研制具有更好满足野外复杂条件下部署的RFID 监测设备,采用LPWAN(低功耗广域网)技术,设计满足野外大范围数据传输要求的转发策略,实现监测数据实时上报到互联网上的物联网平台,打通鱼类监测点与科研人员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构建完整的物联网应用系统,有效地满足了野外鱼类监测研究和保护数据的多监测点、大数据量、位置相关、时间相关、实时性等需求,为鱼类监测与保护等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也为物联网在野外条件的监测应用提供了典型案例。

1 系统结构及关键问题

1.1 系统总体结构

系统总体结构按照物联网体系结构的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的架构进行规划。

(1)感知层,主要是采用RFID 技术,将微型RFID 标签通过注射方式注入到待监测的鱼体内,登记相关信息后,将鱼放回待监测水域,然后在不同监测点部署标签监测读取设备。通过监测设备的地理位置、时间以及监测到的标签信息等作为鱼类活动的感知数据。

(2)网络层,主要负责完成感知数据实时转发,由于在野外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作为支撑,从感知层接入互联网的通信过程需要由感知设备通过一定的转发方案发送到互联网网关接入点,从而完成感知层与应用层之间的数据连接。

(3)应用层,主要对野外相关水域各监测点上传的鱼类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和存储,并根据监测点相关参数对数据进行分类和整理,从而形成待监测流域或区间的鱼类活动数据集,为进一步开展行为分析和应用研究提供支持。系统总体架构如图1 所示。

图1 系统总体架构图

1.2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由于野外环境下不同水体的监测条件区别很大,不同环境下部署天线的截面积、引线长度、周围环境的干扰、水体的流动、鱼类的聚集和游速等,都会对RFID 设备工作产生较大的影响。目前能够采购到的相关RFID 设备在大尺寸天线支持、调谐便捷性等方面很难满足要求,因此对于感知层设备,需要针对野外的监测环境,研发专用的鱼类监测装备。系统网络层主要完成数据传输功能,由于对鱼类进行监测的地点是在野外,最具有可用性的就是移动通信网络,但移动通信网络能够覆盖的范围往往只能在近郊区域或水坝附近区域,难以满足更广阔区域的通信需要。因此,还要解决野外环境下数据的传输问题,以便能够将监测设备的数据及时可靠地接入互联网,进而传送给应用层平台。系统应用层功能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完成数据的收集和存储;二是对数据进行科学地分析。从而形成对鱼类行为的描述和特征表达,为科学研究和鱼类保护提供依据。但由于监测点较多、通信路径复杂、野外条件下的设备工作稳定性难以保证等因素,使得获取的数据存在一些质量问题,如噪声、数据缺失、数据错误、数据重复、数据不完整等,需要根据地点、时间、重复性等多方面手段进行数据清洗和整理,从而为更高效数据分析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支持。

2 系统设计与实现

2.1 鱼类专用RFID 监测设备研发

RFID 监测设备包括鱼身体里注射的标签、监测点的阅读器、相应的电源模块三部分。其中标签通过与天线的电感耦合完成与阅读器的能量和数据交互,通过标签的ID号来标识被注射该标签的鱼,并结合环境参数、地理位置参数等生成相应活动记录数据。监测设备总体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监测设备结构图

阅读器是监测设备的核心。当鱼类进入天线的电感耦合范围后,鱼类身体中注入的标签通过射频载波获取能量,并通过这些能量与阅读器进行交互,将其自身标签编号发送给阅读器,阅读器收到数据后结合其地理位置、时间、气温、水温以及工作状态参数等形成一次完整的数据采集。阅读器主要包括以下部件:射频前端、天线及谐振器、控制器,环境传感器、通信模块、串行通信、电源部件。射频前端是射频信号产生并进行射频信号交换的重要部件,采用了TI 公司的RI-RFM-007B 射频模块,该模块可通过控制接口进行操作和数据交换,并提供了谐振状态的检测接口。

天线是阅读器与标签交换能量和信息的通道,由于野外河道或鱼道的尺寸千差万别,因此要根据监测点的实际情况来绕制天线,同时还得满足射频系统的谐振参数要求,需要根据天线电感量的不同串联相应的谐振电容。为了保证天线谐振电路的灵活性,系统采用多谐振电容串、并联方式组成调谐部件,该部件的电容参数可通过跳线的方法进行调整,并在电路中设置可微调的电感,从而在满足监测点天线尺寸要求的同时,保证了与系统的谐振频率匹配。

控制器是阅读器管理和交换数据的关键,本文采用STM32F103 微处理器作为控制器核心部件,控制器包含了环境检测、电源检测、地理位置检测、数据交换接口等部件,主要完成对相关环境数据、地理位置信息的收集,以及控制射频前端完成对鱼类射频标签监测数据的获取。

电源部件为阅读器提供所需的工作电压支持,同时也对电源进行监测和参数获取,主要完成电源模块从12 V 电压到控制器部分5 V、3.3 V 的电压转换。

外部的电源模块为监测设备提供电力支持,主要包括三个部分:蓄电池、充放电控制器和太阳能充电板。为保证系统供电的统一性,电源模块采用12 V 锂电池作为系统的供电核心,通过充放电控制器提供给阅读器使用。由于监测设备需要实现24 小时不间断工作,为了保护其工作的连续性,在电源模块中通过50 W 光伏发电板来进行电能补充,白天光伏板为监测设备供能的同时,还能够为锂电池进行充电,夜间则完全由锂电池为设备提供电能。

2.2 通信手段及策略

监测设备获取的数据需要通过一定的通信手段传送到数据处理平台。该数据传送过程中首先需解决监测设备如何将数据上传至互联网的问题。在野外最便捷连接互联网的方式是利用移动基站提供的3G 信号等移动广域网信号接入,但当设备处于基站信号无法覆盖的区域时,则需要采取更加灵活的接入方式。

本文利用基于扩频通信的LPWAN 技术LoRa 通信模块作为非基站信号条件下的数据交换通道,当监测设备无法连接到基站信号时,通过点对点的通信方式与其邻近的监测设备进行通信,再由邻近设备转发给下一台设备。通过多跳转发最终将数据送到移动信号可覆盖的监测点,完成数据接入互联网的功能。由于鱼类监测设备沿河道或鱼道进行部署,数据传输过程已具有一定的顺序性,采用多跳结构符合实际应用场景和数据传输的特点,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其通信方式如图3 所示。

图3 数据传输通信策略示意图

图中监测设备编号为1 ~5,其中1 ~3 号设备可以直接通过基站接入互联网,而设备4、5 则因距离太远,无法连接通信基站,只能通过邻近的3 号监测设备进行转发,完成与互联网的数据交换。

2.3 物联网平台接入

物联网平台主要用于接收感知层获取的数据,并进行存储和管理,然后为应用程序提供数据支持。目前可以采用服务器自建平台方式或采用公共物联网平台进行定制的方式来完成相关环境的建设。本项目以ONENET 公共物联网平台为基础,进行设备接入和数据接收存储管理,然后通过该平台的应用开发接口实现相关应用程序的接入和数据处理。

在ONENET 平台上,可以使用MQTT 协议进行数据交换和接入,数据包根据上报数据串中的坐标点和编号为依据进行分类存储,以保证无论数据是直接通过NB-IoT 方式上传到平台,还是通过多跳转发的方式上传到平台,都能够正确地识别和管理。

3 系统测试与评价

3.1 测试环境搭建

为了便于进行相关功能和数据测试,在模拟的人工鱼道环境进行了测试工作,人工鱼道内宽60 cm,水深30 cm。测试对象为人工养殖15 ~20 cm 的小草鱼活体,采用注射方式分别在鱼体内注入了不同编号的标签,用手持阅读器读取鱼体内标签,记录标签编码和对应鱼的特征后将鱼苗投入人工鱼道。监测设备的天线在鱼道中以垂直水面方式部署,天线采用1.5 mm2的多股绝缘线按60 cm×30 cm 的尺寸绕制3 圈,电感量约23 μH,通过调整与天线串联的调谐模块,使得天线达到谐振工作点。利用锂电池给监测设备提供电源支持,并通过光伏充电板作为辅助为电池提供充电和工作,在监测设备的监测串口接入计算机,观察监测数据的获取和传输等相关情况。

3.2 相关测试情况

保持外部环境的平稳,调整鱼道中水流速度为1 m/s,使鱼在鱼道中自由活动状态较平稳。启动监测设备,并通过计算机串口观察固定在鱼道中的RFID 天线数据读取和物联网平台的数据接收情况,通过NB-IoT 方式将设备直接接入ONENET 平台,经过48 小时测试,记录试验情况,见表1 所列。

表1 监测数据读取情况

3.3 数据转发及设备连续工作测试

取掉监测设备通信模块上的NB-IoT 模块的SIM 卡,模拟NB-IoT 掉线状态下的数据通信,利用LoRa 接收模块的点对点通信,并记录获取的数据情况,同样进行48 小时测试,记录试验情况,见表2 所列。

表2 监测数据及转发情况

3.4 测试结果分析

由表1 和表2 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到,监测设备能够完成连续的鱼类监测和数据发送任务,并在平台上能够正确获取数据,证明系统具备连续工作的能力和可用性。虽然监测数据经无线传输后会存在一定的数据损失,但均小于数据总量的5%,而且丢失数据多为连续读取时的数据,并未对数据分析产生明显影响。从两表的数据丢失率看,数据直接由NB-IoT 传送到平台或者通过转发方式传输至平台,数据丢失率基本相同,因此通过转发方式进行数据上报具有较好可用性。综上证明了系统能够满足对野外鱼类监测的数据采集、传输和应用需要。

4 结 语

本文以物联网技术在野外环境下的鱼类监测应用为目标,分析讨论了现有分散式数据采集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通过物联网技术进行相关数据采用和应用分析的优势。本文从物联网系统的感知、传输、应用等三个层面分析了针对鱼类监测应用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设备开发、转发策略设计与系统搭建,实现了完整的数据采集、传输和存储的数据采集系统。经模拟环境测试,系统能够较稳定地获取监测点的各类环境参数和鱼体中的RFID 标签数据,并通过NB-IoT 通信方式或转发方式将数据上传至ONENET 物联网平台,解决了野外环境下鱼类监测和数据接入物联网平台的问题。未来还需要在数据的本地化存储、异步数据交换、多监测天线支持、远程触发和多设备协同监测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工作,以解决多跳转发过程的数据冲突和溢出丢失等问题,包括采用高效的重传机制和存储转发策略,更好地保障野外条件下监测数据的有效传输,减少数据丢失,确保系统的可用性。

猜你喜欢

阅读器鱼类监测点
基于反向权重的阅读器防碰撞算法
基于MFCC和ResNet的鱼类行为识别
天津南港LNG接收站沉降监测点位布设
抚河流域综合治理监测布局优化
鱼类运动会
全站仪极坐标法监测点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一种高效的RFID系统冗余阅读器消除算法
鱼类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我省举办家畜血吸虫病监测点培训班
一种RFID网络系统中消除冗余阅读器的高效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