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探索

2023-10-24朱东建任爱山谢微段振华

化工管理 2023年29期
关键词:化学思政实验

朱东建,任爱山,谢微,段振华

(贺州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广西 贺州 542899)

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教育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1]。有机化学实验是贺州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茶学专业的一门基础性实验课程,通过有机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提高学生对有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实事求是的精神和科学严谨的态度,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科学创造力,从而引导他们学习应用已有的化学基础知识处理实验和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棘手难题[2]。

因此,教师如果能够将思政教育渗透到有机化学实验课堂中,并深度发掘课程中所蕴藏的思政优势,在进行专业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熏陶,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起到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采用多元的教学模式,将传统的知识、技能、文化、价值观等紧密联系起来,以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努力塑造出一批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的优秀化学专业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和智慧。

1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

有机化学实验是贺州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茶学专业的一门基础性实验课程,安排在学生入学的第二个学期上课。授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实验室安全教育和仪器的认领、洗涤,熔点测定,蒸馏和沸点的测定,重结晶提纯,1-溴丁烷的制备,乙酰水杨酸的制备,生物碱的提取和乙酰苯胺的制备等。学生通过基本实验的训练,能够规范地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安全知识和基本操作。掌握典型有机合成方法、有机物提取和分离等。锻炼学生解决有机化学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刻苦钻研、求真务实、严谨治学的优良品德和科研精神。

2 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课程思政是一个新颖创新的教育方式,把一些日常生活和管理工作中的思政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教育之中,从而充分发挥课程思政良好的价值引领功能,培育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加强并引领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有机化学实验中包含有大量的思政教育元素,通过探索并开展思政教育,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教育作用,对专业知识的传授也产生了辅助效果,现将有机化学实验中的思政教育内容整理如表1所示,可以根据表中蕴含的思政特色,有效的因材施教,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形成正确的“三观”。所以,把思政教育纳入有机化学实验的课程之中,对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非常必要的[3]。

表1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

3 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途径

3.1 课程教学联系化学发展史,培养开拓进取的科学素养

有机化学不仅是一门重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课程,更是学校德育教育的核心领域。它不仅仅是化学科学的历史记录,更是一种深刻的思想洞察,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的发展历程,从而更好地推动社会的进步。通过研究化学的发展历程,可以更好地了解它的实际意义,并学会如何进行科学探索。此外,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尊重,激发他们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采用有机化学实验和历史背景相融合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学素材,而且可以让学生感到轻松愉悦,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当时的科技进步,从而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此外,通过阐述在化学发展过程中重要有机化合物的发现、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及科学家的思维方式,让学生了解科学家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是怎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怎样证明自己的看法。通过引用维勒、黄鸣龙、屠呦呦等伟大科学家的经典事迹及杰出贡献,可以在课堂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实践操作、创造力以及对科学技术的热情,从而激励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应用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利用互联网技术及其他形式的教育,使学生深刻地认知到,只有科学家们,才是他们真正值得学习的精神导师,是他们的楷模。

通过将有机化学发展史融入到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中,可以大大丰富化学类课程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化学家们的努力和贡献,不仅仅体现在他们的成功之路上,更体现在他们不断努力、坚持不懈的精神,以及他们为科研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这些历史的积淀,将使化学课堂充满温暖和魅力。同时也可以培育学生的科技精神和爱国意识,推动立德树人宗旨的实现[4]。

3.2 课程结合日常学习生活,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它不仅仅涉及到科学技术,还涉及到的日常生活。然而,传统的化学课程枯燥无味,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学知识,需要把化学专业知识融入到的日常生活中,让它们变得更加熟悉、更加有趣。因此,“化学服务于生活”的理念应当贯穿于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实际的操作中,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实验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从而增强学生的科学素质,培育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当前,环境污染和健康威胁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有机化学实验产生的“三废”污染严重。因此,应当加强对“三废”污染物的管理,建立完善的“三废”污染控制体系,将废弃物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分类,并采取适当的处置措施,以确保污染物的回收利用,避免污染物的直接排放。

为了落实绿色教育的理念,以日常工作为基础,努力推广零污染、零排放的绿色有机化学实验,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把绿色化学理念贯穿教学全过程,尽可能地减少化学试剂的使用量,并且采取措施妥善处置实验完成后的废料,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有机化学实验课程,能够帮助学生们意识到,实验中绿色化操作的重要性。在实际应用中,教师应该在绿色技术使用过程中给予指导,并及时提示学生如何进行绿色化操作,尽量避免资源浪费,科学合理地处置废弃物,维护实验室的清洁和舒适。通过实验的绿色化操作和管理,强化学生的环境安全意识和自身保护意识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与健康的重大意义,意识到自身的安全和师生的安全密切相关,这不但有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而且明显转变了学生和社会对有机化学实验“有毒有害”的错误认识,同时也培育了学生的健康环保理念。让学生爱上实验,爱上化学,真正地为可持续发展奉献一份力,为中国梦的实现增添一份光彩[5]。

3.3 课程教学融合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社会责任感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的科学技术对日常生活、工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研究化学家的成就,不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先辈们的智慧、勤奋的工作态度、勇于创新的进取心,也让更加理解有机化学的原理、实验方法。针对学生提出的实验观点和思考感悟,老师可以更多的予以“肯定性评价”,以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主动表达的愿望。同时,鼓励学生的创造力、学习能力、学习意识、学习活动的开发,培育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和强烈的创新能力,增强责任心。

将大学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思政教育案例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树立多样化教学创新理念,结合生活案例,在授课过程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正能量的熏陶。比如,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他早年在海外深造,掌握了先进的科学知识,归国后,对中国的制碱、化学等行业的蓬勃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以侯德榜先生的爱国精神为榜样,来鼓励学子们积极参与,勤奋好学,不断探索,让更多的学子从“科学救国”的精神出发,以此来提升自身的爱国精神,增强自身的科学意识,从而达到本次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

在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不仅是顺应时代的需要,更是尊重人的成才规律和教育的本质,也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将育人与专业实践教育相结合,将思政作为一种德育教育的载体,在专业课程实践中充分挖掘思政元素,使得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增强爱国、诚信、遵纪、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3.4 课程结合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创新意识

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也是茶文化的摇篮。我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茶文化的主要内容即是通过沏茶、赏茶、品茶的习俗与中华的人文精神与礼仪相结合形成一个有着强烈的中华文化特色的民俗文化现象。茶文化作为我国富有特色的优良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继承和发展,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思想。茶学和有机化学的联系十分紧密,因此,可作为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思政元素的重要来源。例如,在做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实验时,咖啡因具有一定的致癌作用,通过这个实验,教师深入讲解咖啡因和海洛因、可卡因及冰毒的不同之处,以及常见毒品知识,向学生讲述虽然都属于精神兴奋剂,但后三者对身体的危害很大,可能使吸毒者心理变态、精神颓废、人格沦丧等。通过对明星的吸毒案例的分析,告诫学生远离毒品,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建立健康的价值观念,避免被贪婪、虚荣心所迷惑,从而保护自己的健康,让未来充满希望。

因此,通过深度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与有机化学密切相关的重要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合到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当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弘扬和传承中华优良传统,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从而达到更好地推进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思想教育效果[6]。

3.5 课程融合疫情防控,增强科技强国意识

2020年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疫情引起了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面对具有传播性快、潜伏期长、易被感染的病毒,全国人民团结协作,共同奋斗,为抵御病毒、保卫家园而不懈努力。在当今世界,化学技术已经成为保障全球安全的不可或缺的因素,它不仅可以有效地消毒,而且还可以提供有效的防治手段,比如:75%的乙醇消毒剂、酚类消毒剂、含卤消毒剂等,它们可以有效地杀菌消毒,保障公众的安全,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有效的防治手段。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我国在安全有效的前提下,较早的开展了临床药物的研发,把典型物质的研究历史、命名、物理化学组成、理化性能、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时的特点等整合到有机化学实验课的教学内容中,不但可以更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提高他们对有机化学知识的掌握,从而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显著提高教学效果。着重介绍在临床研究中表现突出的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物—阿兹夫定,以展现我国在新药研发领域所取得的重大进步和显著成就,并由此增强学生的科技强国意识和民族自豪感[7]。

新冠肺炎病毒爆发后,医用防护材料口罩、医用防护服等作为人们同病毒抗争和取得成功的重要和关键物资,通过医疗防护用品的隔离层,能够阻止细菌病毒转移,降低或减少交叉感染。在介绍有机化学实验时,简单说明医疗防护产品的原理和种类,着重介绍用来生产医疗防护制品的有关化学物质,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学科和医用材料的紧密联系。通过对我国在化学材料领域的生产和研发现状的深入分析,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创新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刻理解国家创新发展的战略,从而提升科技强国的认知。

把有机化学在人类抗击疫情中起到的关键作用纳入到有机化学实验课堂中,向学生们传授知识,并指导学生以积极、科学、向上的心态和思想用有机化学知识武装头脑,认识人与世界、人与自然的联系,有助于他们形成重视客观世界、尊重和相信科学、向科学要方法和知识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充分发挥有机化学专业课程的教育作用。

4 结语

在“立德树人”的理念下,通过将课程思政内容与茶学专业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相结合,使思政内容和专业知识深度融合。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专业知识,还能够培养出学生良好的心态、品行、学术能力,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潜能。课程思政使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更加活泼、生动有趣,也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与好奇心,同时也让非化学专业的学生进一步理解有机化学领域的重要理论和前沿知识。

猜你喜欢

化学思政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做个怪怪长实验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