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过程检测仪表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2023-10-24李海霞丁炜

化工管理 2023年29期
关键词:检测仪表校验仪表

李海霞,丁炜

(1.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60;2.电子电气工程学院,甘肃 兰州 730060)

0 引言

根据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结合专业特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高校必须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1]。

检测技术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可为智能制造、工业生产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领域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2]。过程检测仪表是工业自动化仪表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支撑化工仪表专业培养专业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必修课程。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探索,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锻炼技能的同时,塑造专业价值观,将思政育人元素融入专业课的教育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1 课程思政建设总体设计情况

1.1 从顶层设计出发,制定具有课程思政特色的课程目标

过程检测仪表是工业自动化仪表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培养面向化工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既具良好人文素养、工匠精神和创新意识,又掌握化工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装调、维修、维护、检测知识和职业岗位技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优化过程检测仪表课程的目标是实施课程思政思路与理念的核心。该课程的知识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化工生产过程中压力、物位、流量和温度等参数的常用测量方法、测量元件及所用典型仪表的工作原理、调校方法和维护技术;了解常用测量仪表选用原则、成套性和安装要求;掌握检测仪表使用、调校和排除故障的基本方法等。技能目标是学生能够根据工艺生产要求,对各类化工仪器仪表进行正确选型;能根据现场条件,合理安装仪表;对仪表系统的一般故障进行分析诊断、处理和维护;具备一定的仪表说明书查询能力、校验数据表的计算填写能力、维护仪表所使用基本工具的应用能力等。

思政目标是融入科学精神和工程思维,培养学生踏实严谨、严于律己、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劳模精神,激发学生技能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以培养学生化工仪表安装、校验和维护的综合能力为导向,从知识目标、技能和思政三个方面细化教学目标。

1.2 基于课程目标,实施专业课程思政实施的思路与理念

在分析过程检测仪表专业课程知识体系和课程对接职业技能的基础上,科学挖掘并建立课程思政育人元素库,寻找思政元素融入的契合点,恰当运用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合理设计课程思政课堂组织形式,以此共同承载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内容[3],从而实现思政+专业课程目标。过程检测仪表专业课程通过系统的理论、实践教学和思政教育环节,以培养学生能从事自动化仪表安装、运行、日常维护、技术改造和故障检修等工作为目标。在从事仪表维护等工作时,可能由于一些人为因素而引起的仪表故障问题。如,仪表维修人员若在安装仪表系统的过程中责任心不强,密封性做的不好,受到渗入物的侵蚀,引发电路故障问题;或是在仪表校验时,操作不符合规程,测量失真等;这些问题一旦出现最终有可能导致仪表不能正常使用,可能导致生产安全问题或者经济效益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仪表人应秉承实事求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至关重要。课程教学团队教师,在过程检测仪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建立和丰富思政元素案例库,在此过程中,总结提炼课程思政目标。同时,动态调整案例库素材,适应新时代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如自动化仪表发展历程,提高学生对新时代仪表科学技术发展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仪表安装维护不当造成安全事故案例,激发学生爱岗敬业,对自己的工作有敬畏之心;大国工匠、仪表行业专家故事,增强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的认同感,争当优秀的仪表人;仪表企业6S先进管理体系,培养学生达从行为上、规定上,逐步形成自觉遵守的学习习惯,形成固定的意识。

2 课程改革实施路径

2.1 探讨融入思政方法,完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

课程所涉及的工作任务为企业主流、实用的技术,还反映过程检测仪表应用领域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将立德树人融入仪表安装和校验等技能培养,提升爱岗敬业、团队协作等职业素养。如,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首先,在化工仪表原理学习、仪表维护技能的培养中,自发顺势延伸而成的融入思政元素,让学生能理解和接受,不会感觉突兀。其次,在课堂中各环节贯穿自动化仪表行业内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石化产业生产案例、化工自动化仪表改革发展的成就。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精神上的共鸣,增强认同感。最后,通过契合仪表专业内容建立的思政元素库内容的思考、关心和收获,加深对专业课程仪表专业知识理解,提高仪表维护技能,从而有效地激励学生产生学习内动力。

2.2 探索课程思政新模式,构建专业价值观

在分析课程知识体系基础上,将课程与企业岗位职业技能紧密对接,从“压力、流量、液位、温度”等化工检测仪表的校验维护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通过学情数据分析,发现授课学生能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仪器设备,但学生规范操作、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和自主分析能力均有待提高。因此,思政元素贯穿于整个课程实施的各环节,打造完善职业素质,实现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相融合[4]。以“智能差压变送器的校验”项目为例,将“守持匠心,铸就匠魂,实践匠行,学做匠人”贯穿式思政专题作为主线,映射课程“发布任务、示范操作、实操训练、反思总结”四个环节。层层递进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通过学习任务的完成,实现知识的积累、技能的提高和素质的培养。

2.2.1 在发布任务环节

引入企业导师从化工生产现场发布的智能差压变送器校验任务,引导学生进入真实工作情境,让学生坚定信心迎接挑战,怀有一颗匠心。根据校验任务,小组合作制定校验流程,分享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查看国家、化工行业校验标准和企业作业指导书,明确校验原理,调整校验流程。

2.2.2 在示范操作环节

通过石化现场智能差压变送器安装校验不当导致的安全事故案例,明确变送器安装校验的重要性。教师首先通过虚拟安装讲解变送器的安装流程,进行示范操作,规范学生操作步骤,强化标准意识,让学生领会技术要点。

2.2.3 实操训练环节

首先通过自主开发的虚拟平台反复练习变送器的安装、校验接线,克服了初学者不敢装、不会装的胆怯心理,节省了实训成本。引导学生脚踏实地,攻坚克难,铸就一颗匠魂。接着按照特种作业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作业的岗位角色,成立仪表单体校验小组,培养学生分工协作、岗位认知能力,强化规范意识。通过不断反复练习,完成教研任务,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以实际行动诠释匠心匠行。最后小组采用小组PK,营造学生间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氛围,激发他们在健康的角逐和良性的竞争中,进行激情和智慧的碰撞。

2.2.4 反思总结环节

企业专家根据PK过程进行点评,成绩优异者树立为“榜样之星”,怀持和坚守工匠情怀。反思总结环节:对标石化一线仪表维护人员,学习其服务石化行业的先进事迹,通过真实案例唤起学生为根植石化行业的意愿,即真榜样唤初心,做匠人,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思政模式

2.3 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强化专业课程育人功能

2.3.1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过程检测仪表课程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从化工生产装置仪表维护岗位所需知识、技能和素养要求入手,结合国家“高级仪表维修工”职业岗位技能规范,设计过程检测仪表教学任务。在教学任务中突出岗位所需的综合素养的培养。将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使思政目标的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对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塑造。在学习专业知识和锻炼技能的同时,实现能力培养和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5]。以压力检测仪表安装项目为例,首先引入企业发送的真实作业任务“压力变送器的安装”,让学生置身于工业现场感,培养现场作业意识。接着教师示范仪表安装过程,培养学生规范操作,严谨务实的职业素养。然后,小组按照技能标准的要求,分工完成压力变送器的安装,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通过技能比拼展示,让学生感受到现场作业的紧迫感,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

2.3.2 实践教学法

以仪表工技能大赛等技能大赛为平台,倡导仪表专业学生以仪表故障维护为技能,关注行业专业发展,围绕国家智能制造等政策,将人文素养融入专业知识技能之中。课堂外进行社会服务,如,科技下乡志愿服务活动中开展小型电器义务维修及电脑故障排除社会实践,展现了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了团队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勤于学习,甘于奉献,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6]。

2.3.3 榜样教学

课前引入“一星”,即化工仪表工匠的事迹,引导学生能够“干一行爱一行”,面对固化的工艺流程,坚持不忘初心、做到不骄不躁。教学实施过程中模拟实际岗位,采用角色分工,并通过考核,优胜者推选为“课中一星”,引导学生追求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课后技能大赛及社会服务中树立“课后一星”,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和鼓舞学生,明确成才目标和努力方向。

2.3.4 信息化教学

自主开发3D仪表安装平台,助推教学目标达成。为突破仪表结构难以形象呈现的教学困境,教师自主开发检测仪表系列三维模型,能真实再现仪表的内部结构,学生在建模平台可以反复多次虚拟安装,加强结构认知。依托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VR仿真平台,搭建结构化课程,实现全过程教学管理和综合评价。虚拟、实物层层推进,培养学生技能操作岗位化、安全操作规范化,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与技术活动、技能培育有机结合起来,并内化于学生的精神之中。

2.4 创新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彰显课程思政作用

结合课前、课中、课后分阶段、递进式考核,通过云平台将学生学习轨迹、学生活动和理论测试生成系统数据,运用智能化考评系统技能考核,强化过程评价。实施构建“知识+技能+思政”多元考核体系,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可贯穿思政元素的评价,如:安全意识、团队协作、劳动竞技、精益求精等元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健全综合评价。同时,将学生参与课后技能竞赛及社会服务,作为增值评价依据。

以“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校准”项目为例,重点考核学生温度检测仪表的校验和维护能力,课前依托云班课平台采集学习进度、学习时长、课前测试等模块数据自动生成平台评价分数,课中利用温度虚拟仿真装置进行接线和分析,平台根据操作步骤、安全指标和数据分析三维度自动评分,成绩达标进阶闯关后,依托温度传感器实训装置进行实际校验操作,严格按照企业规范、实操安规等对学生进行量化评价。同时,在校验环节增加了工位工具的整理、清洁考核。在分工完成校验时的团队协作纳入考核;组间PK环节,评选课中一星,树立榜样鼓励学生积极拼搏,如表1所示。

表1 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2.5 坚持德技并修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有效达成

课程内容选取依托人才培养方案,设立模块教学目标,开展课程教学,进行教学诊断。教学实施依托学习平台,借助信息化技术,实现课前自学,课中导学,课后固学,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职业精神。以真实化工仪表作业工作为任务,加深学生对职业岗位和工匠精神的认识;实际岗位模拟,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企业技术能手的经验分享,为学生未来指明方向。以“压力检测仪表安装与校验”内容为例,学生课后达到技能要求的同时,在规范操作意识、协作意识方面得到明显提升。

2.6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助推课程思政建设

建设符合专业特色的过程检测仪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将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方法、授课经验进行全面推广,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改革提供良好契机。打造课程思政教学团队,从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理念和教学案例分析等方面,定期进行教师集体备课,提升教师学科育德能力。依托本专业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邀请高等职业教育专家、优秀德育教师,指导课程思政建设,分享课程思政典型案例,面向院校进行课程思政成果交流研讨。

3 结语

过程检测仪表作为化工自动化、化工仪表等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在贯彻实施课程思政改革过程中,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结合。深度挖掘课程思政,探讨融入思政的方法。在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实践背景下,从课程思政模式、教学方法、考核体系、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让学生掌握自动化仪表知识和职业岗位技能的同时,培养其良好人文素养、工匠精神,实现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考虑。

3.1 内容

增强课程思政的适宜性,立足课程实际开展情况,结合新时代本科院校学生的特点,挖掘课程知识点、技能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要素,并做好动态调整元素库,与时俱进。

3.2 过程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使得育人更加全面,提升教学成效。

3.3 效果

不断完善教学的评价环节,将仪表专业学生所需的职业素养目标纳入考核,全面多元地考核育人效果,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持续深化更新。

猜你喜欢

检测仪表校验仪表
◆ 仪表
◆ 仪表
仪表
电工测量仪表的选择与使用
炉温均匀性校验在铸锻企业的应用
大型电动机高阻抗差动保护稳定校验研究
基于加窗插值FFT的PMU校验方法
锅炉安全阀在线校验不确定度评定
过程检测仪表与干法除尘系统的关系讨论
Microchip推出全新零漂移仪表放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