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例卡萨巴奇-梅里特综合征患儿的护理

2023-10-24李丽玲吕天婵

全科护理 2023年26期
关键词:胸腔积液出院

黄 园,李丽玲,吕天婵

卡萨巴奇-梅里特综合征(Kasabach-Merritt syndrome,KMS)又称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血管瘤综合征[1],该疾病好发于婴幼儿,是一种慢性局限性的血管内凝血[2],该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凝血障碍,患儿皮肤出现紫癜、红褐色,血管瘤柔软,皮下脑组织有肿块,该疾病病变发展速度较快,患儿同时会有血小板减少症[3]。研究发现,该疾病的发病率较低,临床较少见[4]。KMS是一种由血管瘤引起的消耗性凝血障碍性疾病,该疾病会消耗大量的凝血因子,从而导致患儿出现凝血功能障碍[5-6]。临床治疗KMS没有统一的标准,大部分医生根据临床经验去治疗,临床中外科治疗主要是手术切除瘤体,防止瘤体变大,药物治疗主要是缩小肿瘤,纠正凝血功能[7-8]。我院于2021年3月19日收治1例KMS患儿,通过对患儿进行积极的治疗与护理,患儿好转出院,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儿,男,因“呕吐9 d,发现皮下瘀斑8 d,气促6 d”于2021年3月19日入院。患儿母亲因“产程发动”顺产娩出,脐带、胎盘无异常,羊水Ⅱ度污染,患儿出生体重3 540 g,生后阿氏(Apgar)评分不详,否认产时窒息抢救史。生后有羊水吸入病史,出生医院完善胸部X线片未见异常。生后转母婴同室,前2 d配方奶喂养,后转为母乳喂养,消化可,无呼吸困难,无呕吐、腹胀,无异常哭闹,无发热,无抽搐及青紫发作。2021年3月10日接触上呼吸道感染哥哥及母亲后出现吃奶后呕吐,呕吐物为所进奶液及少许黄色胆汁样物,量中等,每天2次或3次,吸吮力尚可;2021年3月11日家长发现患儿左侧腋下皮下瘀斑,3月13日前出现气促,遂就诊于出生医院,门诊查胸部X线片提示存在胸腔积液,立即建议转上级医院;外院住院治疗,入院后给予输注丙种球蛋白治疗1次,并查血常规提示血小板减少,胸部 CT提示双肺炎症并部分不张、左肺膨胀不全双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共住院约2 h,为进一步治疗转入我院,入院血常规示白细胞10.85×109/L,血小板10×109/L,血红蛋白100 g/L,中性粒细胞62.1%,C反应蛋白(CRP)<5 mg/L;胸部X线片提示胸腔积液,心脏彩超提示心包积液。给予禁食、胃肠减压,先后给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呼吸机辅助通气,万古霉素联合美罗培南抗感染,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减轻炎症反应,维生素K1、酚磺乙胺防止出血,盐酸氨溴索化痰,布地奈德雾化,苯巴比妥钠、咪达唑仑镇静,多巴胺改善循环、多巴酚丁胺增加心肌收缩力,胸腔穿刺抽液,并输注丙种球蛋白、血小板、红细胞等治疗。考虑患儿存在败血症,存在难以纠正的血小板减少、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拟“新生儿败血症、血小板减少、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新生儿呼吸衰竭、新生儿肺炎”收入我科。

2 护理

患儿入院后予持续心电、血氧监护,积极完善各项相关检查,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2.1 实施动态病情监测,避免病情加重

患儿入院时病情危重,呼吸困难,临床医护人员立即给予患儿气管插管等护理,呼吸机辅助通气,患儿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后患儿的病情好转,在医生的诊断下可以拔除气管插管,于2021年4月12日拔除气管插管,然后临床护理人员给予KMS患儿高流量鼻导管吸氧(6~8 L/min),在吸氧的过程中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给予患儿持续的湿化,防止患儿因气体未经湿化引起患儿呼吸道干燥,产生不良反应[9-10]。患儿吸氧后病情有所好转,于2021年4月15日停止吸氧。患儿住院期间胸部X线片显示双侧胸腔积液,因患儿胸腔积液影响患儿呼吸,临床护理人员为了减轻患儿因胸腔积液引起的呼吸困难,临床护理人员和医生在2021年3月21日—2021年3月29日多次行双侧胸腔穿刺,对引流出的液体进行检查,查明原因,胸腔穿刺引流出血性胸腔积液后减轻了患儿的呼吸困难症状。同时临床护理人员严密观察患儿有无出现皮肤出血点,观察患儿的病情状况,患儿在住院期间呼吸困难减轻。

2.2 实施多元化的治疗,纠正患儿的凝血功能

KMS患儿入院后病情较重,查体发现患儿的血小板10×109L,患儿有出血的风险,医生开具医嘱后,临床护理人员给予患儿输注血浆、血小板悬液改善患儿的凝血功能。在治疗期间患儿禁食,静脉输注奥美拉唑保护胃黏膜,患儿于2021年3月26日开始少量蔼儿舒开奶,2021年3月29日患儿的口鼻出现多量的出血,再次给予患儿禁食,根据患儿的病情状况,禁食2 d后于2021年4月1日重新开奶,喂养患儿,随后临床护理人员于4月2日在患儿的胃管内抽出多量血性胃液,考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医护人员给予患儿去甲肾上腺素及冰盐水保留洗胃,然后根据医嘱向患儿输注血浆、冷沉淀改善凝血功能等治疗措施,经过5 d的治疗患儿的凝血功能有所改善[11-12]。于2021年4月7日患儿出血得到控制,然后临床护理人员再次予配方奶开奶,患儿未再出现活动性出血,患儿喂养耐受,逐渐增加奶量至足量喂养,目前患儿新生儿牛奶 70 mL每隔3 h经口喂养1次,自主纳奶可,消化可,无呕吐、腹胀等。对KMS患儿实施多元化的治疗,能够纠正患儿的凝血功能。

2.3 规范输注的凝血因子,警惕各种不良反应的出现

患儿入院因血小板极低,临床护理人员给予输注血小板支持治疗,治疗期间多次输注血浆(共600 mL)及冷沉淀(共194 mL)纠正凝血功能,输注悬浮红细胞(共7 195 mL)纠正贫血,输注白蛋白(3 253.8 g)及丙种球蛋白(共75 g)对症支持治疗。目前,患儿无活动性出血,全身皮肤无新发瘀点瘀斑,凝血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血小板上升至45×109/L左右。规范输注凝血因子,警惕不良反应的出现,患儿在治疗期间,临床护理人员给予患儿甲强龙、口服西罗莫司0.2 mg每天1次免疫抑制等治疗[13-14],于2021年4月10日,临床护理人员根据患儿的病情将西罗莫司血药浓度调整剂量至0.25 mg,每天1次,经治疗后患儿复查纵隔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提示瘤体缩小,胸腔积液较前明显减少,继续口服西罗莫司0.25 mg,每天1次,甲泼尼龙12 mg,隔天1次。在患儿住院期间血压偏低,临床医护人员加用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5 μg/(kg·min),改善患儿的血压状况,目前患儿心包积液略有减少,心率波动于130~150/min,血压维持可,循环稳定[15]。临床主任医师指导出院宣教,出院后肿瘤科主任医师定期门诊随访。

2.4 实施对症护理,积极预防感染的发生

KMS患儿入院后病情较重,临床医生考虑新生儿败血症可能,因此在2021年4月19日—2021年4月20日给予患儿万古霉素联合美平抗感染治疗,患儿经过2 d的治疗后感染症状减轻,随访感染指标未见明显异常后,临床医生将万古霉素、美平改为舒他西林及头孢他啶[16-18],患儿感染的症状逐渐改善。临床护理人员复查患儿的胸部X线片显示两肺渗出较前增多,考虑肺部感染,临床医生立即开具医嘱给予患儿舒他西林及头孢他啶抗感染,患儿次日复查时CRP较前1 d升高更为严重,随即医生开具医嘱,给予患儿美平抗感染治疗,之后,临床护理人员随访患儿的CRP,直到患儿CRP恢复正常,对患儿进行血培养、痰培养及尿培养,结果显示阴性后遵医嘱停用抗生素。现患儿一般情况可,监测体温正常,动态随访感染指标无明显异常。临床护理人员严密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针对存在的感染症状,实施对症治疗,患儿症状得到改善。

2.5 患儿出院时的护理

患儿反应活力可,体温正常,呼吸平稳,无气促、喘憋,经皮血氧饱和度可维持在95%以上,自主纳奶可,消化可,无吐奶、腹胀等,大小便正常。查体:意识清楚,反应可,哭声响亮。皮肤尚红润,前额部、腹壁、右下肢胫前及右腋下均可见瘀斑,较前消退,无水肿,皮肤弹性可。前囟平软,口唇红润,颈软。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啰音。心音有力,律齐,未闻及明显杂音。腹软,肠鸣音正常。四肢末端暖,肌张力可,原始反射存在。患儿出院后合理用药,维生素AD滴剂1粒,每天1次;奥美拉唑4 mg,每天1次;柠檬酸钙 1.5 mL,每天2次;西罗莫司口服液 0.25 mg,每天2次;甲泼尼龙片12 mg(2021年4月26日、2021年4月28日)隔天1次;4月28日后减量至8 mg,隔天1次。出院后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合理喂养,注意保暖,警惕感染,适时预防接种,出现不适及时就诊。告知患儿家属出现以下情况请及时就诊:体温异常升高或低体温,吃奶差,呼吸困难,面色及皮肤发绀,不明原因的呕吐,大便次数明显增多,出现稀水便、水样便或黏液脓血便,尿量异常减少,皮肤黄疸加深、延迟消退或退而复现。告知患儿家属出院后随访,出院后2周新生儿科门诊随访,出院后2周心内科随访心包积液变化。出院后2周肿瘤科随访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变化,调整美卓乐、西罗莫司药物剂量出院后2周康复科门诊复查GMS 评估,注意神经运动发育情况,儿童保健科门诊长期随访生长发育情况。

3 体会

KMS患儿的疾病案例,在国内临床治疗及护理报道很少涉及。临床医护人员根据患儿的病情制订个体化临床治疗方案,通过实施动态病情监测,完善各种相关检查,严密监测各项检查指标,避免病情加重。通过对KMS患儿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改善患儿缺氧症状,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给予患儿持续的湿化,防止患儿因气体未经湿化引起患儿呼吸道干燥,产生不良反应。临床护理人员为了减轻患儿因胸腔积液引起的呼吸困难,多次对患儿行双侧胸腔穿刺,对引流出的液体进行检查,查明原因,患儿胸腔穿刺引流出血性胸腔积液后减轻了患儿的呼吸困难症状。同时临床护理人员严密观察患儿有无出现皮肤出血点,动态病情监测患儿的病情状况,患儿在住院期间呼吸困难减轻。

实施多元化的治疗,纠正患儿的凝血功能。规范输注凝血因子,警惕各种不良反应的出现,积极预防感染的发生。

KMS患儿入院后病情较重,查体发现患儿的血小板较低,临床护理人员遵医嘱给予患儿输注血浆、血小板悬液改善患儿的凝血功能。在治疗期间患儿口鼻出现多量的出血,再次给予患儿禁食。临床医护人员给予患儿去甲肾上腺素及冰盐水保留洗胃,然后根据医嘱向患儿输注血浆、冷沉淀改善凝血功能等治疗措施,经过5 d的治疗,患儿凝血功能有所改善。对KMS患儿实施多元化的治疗,能够纠正患儿的凝血功能,积极预防感染的发生。

加强患儿的血压管理,维持患儿的循环稳定;规范输注凝血因子,警惕各种不良反应的出现等护理方法,该患儿经过积极的治疗与精心的护理后病情稳定,顺利出院。

猜你喜欢

胸腔积液出院
滑膜炎的膝关节积液要抽吗
胸腔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伴多发转移1例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胸外科术后胸腔引流管管理的研究进展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尿激酶联合抗结核药胸腔内注入对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治疗及其预后的影响
第五回 痊愈出院
产水凝析气井积液诊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