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青岛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研究

2023-10-19唐珍

中国储运 2023年10期
关键词:冷链生鲜农产品

文/唐珍

乡村振兴背景下,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构建至关重要,探索“流程合理、资源节约、共同配送、运行良好、科学规范”的体系构成,高效渐进、协同运作、无缝耦合,物流资源实现有序流动,切实把资源节约、绿色生态结合起来,提高农村生鲜农产品进入市场运行的冷链物流水平。

1.前言

乡村振兴是我国重点发展战略。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催生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青岛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健全“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乡村数据汇聚治理和分析决策平台,打造数字乡村应用场景,实现乡村数据监测预警、决策辅助、展示共享。青岛地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生鲜农产品的供给亟待高效优质的冷链物流系统支撑。农村电商优化升级,直播带货浪潮,倒逼冷链物流提质增效。冷链物流设施设备基础薄弱,设备老化陈旧,储存设备功能不全,冷链综合应用率低,冷链产业市场集中度低,没有冷链物流龙头企业引领市场。

2.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与乡村振兴

(1)冷链物流畅通保民生。以问题为导向,加快冷链物流建设、优化冷链物流体系,保障经济和公共秩序的有效运行。科学的冷链物流体系,可以使生鲜农产品流体充裕、载体畅通、流向正确、流程简洁、流速快捷,保障生鲜农产品安全、快速、及时、准确地到达消费者手中。(2)冷链物流助力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冷链物流“生命线”的作用。生鲜农产品的供应愈加重要,冷链物流正在发挥生鲜农产品“生命线”和保持生产生活平稳有序运行“先行官”的重要作用。筑牢生鲜农产品冷链“最先一公里”基石,畅通“最后100米”收货渠道。(3)冷链物流体系构建促进数字乡村建设5G赋能、BDS助力,冷链物流全程信息精准展现,构建冷链运行顺畅、标准规范,信息化发达,促使乡村振兴相关产业链各节点信息共享和无缝对接,实现冷链物流低成本、低损耗、高利润、数字化。

3.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的应用价值与实践意义

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条件,可以实现集约化、经济化,防治农村污染,实现绿色生态,助力青岛地区农业生产方式革新,促进农产品流通体系的转型升级。(1)创新性:聚焦三农问题,完善乡村冷链物流体系,从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和冷链物流发展优化两个角度推进农村电商和农产品冷链物流协同发展。通过构建“运行良好、科学规范的”冷链物流体系,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培育冷链物流特色品牌、加强消费者冷链物流意识,实现乡村振兴、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和数字乡村快速发展。(2)时效性: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良性发展,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缓解农村压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贯通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数字化乡村、城乡共发展等战略间,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绿色生鲜农产品在“双循环”新格局中支撑作用的发挥,真正为生鲜农产品“保驾护航”。

4.青岛地区乡村冷链物流现状分析

生鲜农产品主要分类为水果蔬菜、肉类、海鲜等生鲜三品。冷链物流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小、专业化低、信息化弱。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薄弱,冷藏车数量较少。其主要问题如下: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设备陈旧,技术更新较慢;农产品冷链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农村冷链产品流动性弱;生鲜农产品冷链流通效率极低,流通方式落后;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度较低,缺乏统一规划;对应的专业人才缺乏。冷链物流处于成长期,其规模化人才还没有完全培育。生鲜农产品的最先一公里是田间地头,生鲜农产品的最后一公里是最终消费者,衔接这两点之间的冷链物流共同配送,依托合作社构建青岛地区冷链骨干网,改善和解决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薄弱、冷链流通率低、流通方式落后、体系不健全、规模偏小、冷链物流未成网络等问题,保障农产品高质量流通,助力物资流动、乡村振兴。

5.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青岛市应该构建完善、科学、合理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由我市行政领导者直接负责,各方协作,整合社会力量,有效响应、应对、化解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风险与危机,实现冷链安全需求,保障经济、生产正常运转,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多节点、全覆盖”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空间布局,打造立足青岛市,对接黄河流域、胶东经济发展圈,辐射“一带一路”发展大战略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

根据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快速响应性,建立我市“管理机构、运行机制、保障系统、政策法规”全方位的冷链物流体系。

图1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结构

(1)冷链物流组织管理体系的构建。冷链物流组织管理体系是整个体系的枢纽,设计、研究和建立冷链物流的软件和硬件。构建冷链物流组织体系保证全程“高效、实时、安全、节约”,实现“安全供应、生鲜保证”的目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参与”,建设“冷链物流系统”,建设一批功能强、种类多、调温能力强的仓库,完善冷藏、冷冻基础设施,打造相应的信息化服务系统,兼具经营性和公益性服务,覆盖农村综合服务社。

(2)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运作体系。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运作体系是影响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效率的关键性因素,运用系统理念,通过县乡村三级生鲜农产品冷链集散,对生鲜农产品资源综合集中,协调各部门,实现冷链合理化运作。本着节约社会资源、互利互促的原则,发挥市场机制,保障生鲜农产品顺畅;做好冷链物流路线优化;加强冷链物流模式。①供销社有“农批农贸市场+冷链物流”的上下游链条。该链条集生鲜农产品展示、交易预定、预加工、冷链短时集中存放、加工仓储、冷链集中运输、冷链配送、安全溯源等为一体,农贸市场网络完备集成、整体流程一体化、产业链条科学。②新型市场化运作方式。“公司+行业协会+基地+专业合作社”等形式,行业协会积极疏导、公司主导进行市场化运作,建立生鲜农产品标准生产基地,形成产业化、规模化,引导对应冷链物流建立对应专业化网点。冷链全程智能温控、智慧调度、库存库容优化、配送集成。③新型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生鲜电商助力各地供销社积极探索农产品冷链物流末端配送业务,“新鲜食材即时配送+社区生鲜店共同配送”相结合,冷链末端高效分拣、配送。平度、莱西、即墨可以分别根据当地生鲜农产品特色组建对应的配送模式。④生鲜农产品冷链基础设施设备提升。采用创新技术,运用先进的设施设备,如移动式冷箱技术,可以实现生鲜农产品的集中化、成组化运送,提高效率;移动微仓箱(FrostCab)技术,在生鲜农产品运送中控制气态冷能均温并实现循环,全程温控稳定,助力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⑤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路线设计。“冷链物流干线运输+生鲜农产品集中点货运班线”“生鲜农产品智慧交通物流信息平台+冷链电商+冷链快递”。

(3)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物资保障系统的构建

构建生鲜农产品保障子系统、人员保障子系统、设施设备保障子系统、冷链物流交通保障子系统、信息保障子系统。构建冷链物流交通保障子系统,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冷链物流交通运输线路,开通冷链物流交通骨干道路和骨干网络,实现载体畅通、流程简练、流速快捷。

图2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物资保障系统结构图

(4)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行机制体系

全链条无脱冷、全程绿色节能环保。构建生鲜农产品智能冷链物流信息平台,大数据技术,整个链条及时检测,动态跟踪,有效预警。冷链物流专业团队和生鲜农产品电商运营管理团队。全方位培养对应的专业人才,既懂生鲜农产品特性,又能够进行冷链物流实践操作的综合服务型人才。冷链物流信息技术水平全面提升。构建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共享平台,智能云仓服务,智慧管理大数据平台,节点仓+支撑仓+卫星仓,进行信息数据管理和交换,动态跟踪。

6.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监管体系构建

把好温控关。不同生鲜农产品的运送温度要求各不相同,为了节省资源和保障运送品质,采摘预冷,仓库恒温冷藏,冷藏车运输都保持所需温度,做好温度的控制是关键,同时制定相应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专业认证制度等制度。综上,渐进式构建符合青岛市情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切实把时效性、应急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结合起来。

7.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的重点

(1)青岛市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组织体系的构建,硬件和软件的具体筹备内容和方式方法;保证组织体系能够适合青岛市行政结构特点。(2)青岛市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行体系的时效,72小时内迅速响应机制的实现;构建快速响应机制,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夯实生鲜农产品特色,助力生鲜农产品流动,实现产销平和,助力乡村振兴。(3)青岛市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运作体系中配送路线优化,冷藏车辆的选择和运用;保证社会运输资源的借力整合,促进运作体系的正常运转。“流程标准、知识标准、人才标准、产业标准”的冷链物流标准体系,改善产业结构,拓宽农业发展空间。(4)青岛市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管理体系五个子系统的协调,物流资源如何实现有序流动,有效响应、应对、化解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风险与危机,各个子系统能够无缝耦合,物流资源实现有序流动。

8.研究结论

构建符合青岛市地理形式、行政特点、经济发展、政策法规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探索“流程合理、资源节约、共同配送”、运行良好、科学规范的体系构成,高效渐进、协同运作、无缝耦合,物流资源实现有序流动,结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我市生鲜农产品的冷链物流水平,促进乡村振兴,实现数字化乡村建设,具有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猜你喜欢

冷链生鲜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要不要做冷链物流?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亚洲生鲜配送展
亚洲生鲜荟
冷链物流用复合蓄冷材料的研究
超市生鲜里的这些秘密你一定要知道
劲达电装联手开发冷链物流市场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