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含预印本发布的期刊全流程出版体系建设研究

2023-10-13张丽南

出版与印刷 2023年4期
关键词:印本评议论文

张丽南

一、引言

“开放”是当前国际学术传播体系发展之大趋势。2021 年11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通过《开放科学建议书》,标志着开放科学(open science)进入全球共识新阶段。同年12 月,我国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提出“国家加强学术期刊建设,完善科研论文和科学技术信息交流机制,推动开放科学的发展,促进科学技术交流和传播”,从立法层面强调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与信心。

在开放科学浪潮的影响下,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以预印本(preprint)发布为代表和基于预印本平台的新型学术交流模式得到学界高度关注,这种以学界自治为基础的交流模式正在不断冲击传统的以期刊为主导的单一学术交流模式。[1]预印本基于全周期公开透明的发布方式,可以快速广泛地传播研究成果,避免传统出版过程中因同行评议中可能存在的审稿偏见和审稿周期过长造成的论文发表时滞等问题,帮助科研人员及时确立个人成果首发权;可以促进学术自由交流,更大范围获取论文反馈意见,帮助作者有效优化论文质量;可以实现论文版本记录和更新,反映科研成果丰富与完善的过程;可以将一些可能无法被传统期刊接受的内容(如错误或矛盾的结果等)公之于众,使该领域的研究状态更完整地呈现出来,避免重复劳动;还可以帮助学者跟踪最新科研动态、激发创新思维等。[2—4]

目前主流的预印本平台均分布在国外,国内预印本平台较少且以发布中文论文为主,很难在国际上产生影响力。[5]随着国际局势的不断变化,我国亟须打造自主可控的国际化高端预印本平台,同时打通预印本发布与期刊出版的关联通道,构建全链条、一体化的出版支持服务体系,以确保重要学术成果能第一时间发布在国内学术交流平台上,从而逐步增强我国在开放出版进程中的影响力和贡献度,助力出版强国和科技强国建设。

本文全面调研了国内外代表性预印本平台发展概况,总结归纳其特色和建设规律,以期获得指导性、实用性较强的经验与启示,从而科学合理分析我国预印本平台建设的策略及相关需求与功能设计。在此基础上,提出含预印本发布在内的全流程出版支持服务体系建设构想和建议,探索研究预印本发布服务与基于期刊画像的期刊推荐服务功能的有效衔接,通过相关推荐服务推进预印本与期刊互赢互促的协同发展机制。

二、国内外代表性预印本平台调研

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筛选出国内外各4 个具有行业代表性的预印本平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网站调研的方式,整理提炼出各平台的基本信息如创建时间、建设机构、资金来源、覆盖的学科领域、目前收录的稿件量、开放许可协议类型、能够提供的具体功能等,同时重点关注各平台对上传稿件的审核机制、是否有同行评议、是否分配DOI 以及与传统期刊或期刊出版商的合作等情况,从而总结当前国外主流预印本平台建设的先进理念与做法,对比查找我国预印本平台发展存在的差距与不足。

1.国外代表性预印本平台

遵循预印本发展脉络,综合考虑各预印本平台的创建时间、组织运营、收录学科、规模、影响力等因素,笔者选取了4 个国外预印本平台展开调研,分别为传统预印本平台arXiv、新兴预印本平台bioRxiv,以及出版商参与运营的预印本平台Research Square和Preprints,以分析预印本平台创新发展趋势。调研结果详见表1。

(1)传统预印本平台arXiv

预印本平台的发展历史可追溯至1991 年,量子物理学家金斯巴格(Paul Ginsparg)在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开发了基于电子邮件的预印本平台xxx.lanl.gov(即现在的arXiv)。2001 年,该平台转由美国康奈尔大学负责运营管理。arXiv 创建的初衷是为了促进高能物理和粒子物理学领域快速、低成本的学术交流与存档,平台发展至今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预印本数据库,涵盖物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定量生物学等8 个学科,收录论文超200 万篇。随着平台提交的文本越来越多,arXiv 对论文的审查也日趋严格,从先期的“自动提交、文责自负”,只要求上传者拥有科研院校的.edu 后缀邮箱地址,到如今的“推荐提交、审核发布”,要求不活跃的科研工作者提交预印本时须得到该领域活跃研究者的背书。作为预印本平台鼻祖,arXiv 一直初心未改,不对论文进行评议,也不与传统期刊或出版商展开合作。

(2)新兴预印本平台bioRxiv

随着开放科学运动的日益兴盛,各类学术组织、知识服务团体推出了众多“Xiv”平台,以bioRxiv 为代表的一批学科领域不同、专业属性较强的预印本平台应运而生,预印本的发展迎来空前繁荣。截至2023 年4 月,开放存取数据库ROAR(Registry of Open Access Repositories)网站上收录的预印本数据库已有4725 个。

arXiv 等传统预印本平台发布的论文虽然没经过同行评议,但在论文发布前,平台会对其进行不同形式的基本筛查,以确保其符合平台发布要求及相关标准规范。在此基础上,bioRxiv 等新兴预印本平台充分借助社交媒体的互动功能,为每篇论文设计了用户评论界面,以便给投稿者提供更多专业意见。同时,bioRxiv 携手试点期刊及第三方同行评议服务机构推出预印本透明评议(Transparent Review in Preprints,英文缩写TRiP)功能,期刊或机构提交的评议意见可在评论界面公开显示。[6—7]这些设计实际上是对开放式同行评议的践行,进一步加强了对预印本内容质量的控制,同时也能吸引更多专家关注,增加了论文的可见度。[8]此外,bioRxiv 还创造性地提出了直接传送计划(Direct Transfer Program)[9—10],即预印本发布存档后可推荐到期刊接受同行评议,作者向加盟期刊投稿时也可通过系统直接向bioRxiv 递交论文手稿。这一做法可吸引生命科学领域内的期刊加盟,支持预印本发布,实现稿件共享。

(3)出版商参与运营的预印本平台Research Square 和Preprints

预印本发布对传统期刊出版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有很多期刊出版商曾明确表示不允许作者在投稿前将论文手稿发布在预印本平台上。但是,由于开放科学的不断深入,以及疫情期间及时信息共享需求爆发式增长,越来越多出版商不再过多地封闭和限制学术交流,转而承认预印本的实用性并鼓励使用预印本。[11—12]同时,预印本平台也会在论文正式出版后自动添加期刊最终版本链接。在此契机下,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出版商积极布局,将预印本平台纳入自身出版体系,实现“预印本+期刊”一体化出版。2018 年,学术出版巨头施普林格·自然收购了Research Square 平台,推出预印本服务(In Review),并将其与期刊出版相整合:作者在向施普林格·自然旗下提供该选项的期刊投稿时勾选“In Review”,就能在稿件通过初审后分享预印本,同时清晰地了解稿件审稿进度。知名开放获取出版商曼迪匹艾科技服务有限公司(Multidisciplinary Digital Publishing Institute,英文缩写MDPI)更是于2016 年创办了自己的预印本平台Preprints,为作者提供预印本发布服务。作者在投稿时,只需在最后一步勾选预先发表选项,其文章一经审核就可同步在Preprints 平台发布。

2.中国代表性预印本平台

我国预印本平台建设起步较晚,发展也较缓慢。除早已关闭的奇迹文库外,目前国内建设的有代表性的预印本平台有4 个: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中国科学院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ChinaXiv),以及新创预印本运营平台深究科学(Deep Science)。调研结果详见表2。

表2 中国代表性预印本平台的基本信息和功能

(1)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是我国最早建成的预印本平台,在网络基础设施及运营经费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经过近20 年的发展,该平台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预印本数据库,首发论文超10 万篇,每月新增论文上千篇,论文覆盖《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几乎所有学科。平台论文质量由专家学者、专职编辑、作者共同监督评审,已上线的论文会被择优发表在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上。

(2)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

2004 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与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联合建设了“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这是一个以提供预印本文献资源服务为主要目的的实时学术交流系统,其只对提交的论文做粗略审核,如是否遵守国家政策法规、是否符合系统格式、是否属于学术论文等,不做学术性审核,以实现快速传播。但遗憾的是,该系统已宣布自2023 年4 月1 日起停止稿件接收与论文审核发布服务。

(3)中国科学院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

2016 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推出中国科学院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ChinaXiv),这是国内首个按照国际通行模式规范运营的预印本平台,支持各类中英文科学论文的预印本发布和已发表论文的开放存储,可对提交的论文实现自动检查(合规审查、重复性检查、剽窃内容检查等)和关联匹配(自动作者识别和关联作者识别、自动分配唯一标识等)。2022 年,全新升级后的ChinaXiv 2.0 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并增加了“开放评阅”功能,支持作者在预印本发布后更广泛地听取同行意见,提高论文质量。同时,平台与多种期刊广泛开展合作,建立优秀稿件双向推送机制。[13]

(4)新创预印本运营平台深究科学

2022 年3 月,由科学编辑、学术出版专家及技术开发人员共同打造的非营利性论文投稿平台深究科学(Deep Science)正式上线。该平台以“让学术交流回归本质”为宗旨,以“预印本+开放式同行评议+评分系统”(preprint+open peer review+rating system)为特色,致力于为国内外学术群体提供预印本存储等服务,并通过开放式同行评议帮助作者收集建议,通过打分系统帮助读者初步甄别论文质量,通过与期刊合作助力预印本后续发表。

3.中国预印本平台发展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代表性预印本平台可以看出,我国预印本平台存在以下不足。

(1)规模有限

与国际上预印本平台蓬勃发展的局面不同,我国预印本平台发展规模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国际影响力还需进一步提升。各个平台仍存在发文数量少、合作期刊少、评论活跃度低等问题,这与我国学术界对预印本认可度及使用程度不高有一定的关系[14]。

(2)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

国外主流预印本平台多在发起之时就得到了业内众多科学家、行业学会协会、基金会等组织团体的支持。而我国现有的预印本平台多为事业单位负责建设,经费来源主要依赖机构资助或政府拨款,虽较为稳定,但过于单一,且使用灵活度受限,平台发展可持续性面临较大挑战。

(3)未能与出版商形成良好互动

国外预印本平台不仅积极与传统期刊展开合作,还尝试与出版商对接,以促进高质量预印本稿件的后续发表,同时为预印本背书;并且,部分国外出版商也在大胆尝试开辟预印本专区、提供预印本存缴服务,以促进研究成果快速传播。而我国出版企业在预印本发展进程中仍缺乏实质性行动,未能发挥应有的专业带头作用。

三、含预印本发布在内的全流程出版支持服务体系

在开放科学时代,各出版商之间的竞争已逐渐从“内容为王”转变为“服务为王”。[15]预印本的出现极大地满足了开放共享、快速交流的学术需求,其“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引领了国际出版范式的变革趋势。我国出版机构应把握契机、审时度势,重视预印本平台建设,同时积极探索如何将预印本发布与传统期刊出版进行有效衔接,以实现优势互补,化解学术传播过程中时滞与质量的矛盾,打造含预印本发布在内的全流程一体化出版支持服务体系,推动我国世界一流期刊建设。

1.含预印本发布在内的全流程出版支持服务体系建设构想

对于拥有期刊集群的大型出版机构,通过运营预印本平台,可以提升其在开放科学体系中的主导权和话语权;通过基于期刊画像的期刊推荐服务,可实现预印本平台与期刊集群的联动发展。而对于预印本学术交流来说,出版机构凭借其技术优势能更加科学有效地控制预印本质量,并为预印本后续发表提供支持和保障。

期刊画像即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海量数据采集、整理与分析,将搜索范围内各期刊自身的属性(期刊宗旨、收稿范围、编委组成、投稿政策、出版周期等)及其学术资源属性(发文质量、作者水平、国际化程度、影响力指标、同类期刊比较等)标签化,以形成实时动态更新的期刊数据库。[16—17]将预印本平台与期刊画像库对接,当作者将论文提交至预印本平台后,系统可对文章进行语义分析,然后把抽取出的重要概念与期刊画像库中的期刊进行比对,通过智能评估,为作者提供期刊推荐目录。

通过基于期刊画像的期刊推荐服务,平台发布的高质量预印本稿件可被优先推荐至集群内较为合适的期刊。若作者同意投稿,稿件则被直接转入该期刊的投审稿系统,进入传统出版模式下的投稿、审稿、生产和发布流程,避免二次上传及平台间数据不兼容等问题。而作者在向期刊投稿时,也可选择预印本存档功能,即上传至投审稿系统的文章,通过初筛后,会同步在预印本平台备份存档,以上传时间为准,为学术成果盖上时间戳。如此一来,预印本发布即可被整合到期刊的出版工作流程中,成为数字化出版最上游的一环,形成预印本系统—投审稿系统—结构化生产系统—发布系统—宣传推广系统的全流程出版支持服务体系。(见图1)

图1 含预印本发布在内的全流程出版支持服务体系

2.预印本平台功能设计与建设策略

(1)预印本平台功能设计

对国内外代表性预印本平台的调查结果显示,预印本平台的功能主要涵盖论文提交、发布、检索、下载等方面,并结合科研人员实际需求不断更新与完善内容筛查、评论评议、版本管理、指标跟踪、传播推广等功能机制,旨在提高处理效率、加速科研成果的发布与交流。在建设过程中,需制定具有通用性、开放性、可扩展、模块化的综合方案,便于第三方系统集成,从而最大程度发挥预印本平台的资源与服务优势。[18]

一个完整的预印本平台需包括平台管理、作者投稿、技术检查、同行评议、存储与传播等模块。(见图2)其中,平台管理模块实现对作者身份、学科领域、检索过程、动态新闻等的管理和用户权限管理;作者投稿模块实现论文提交、修订版上传、文章评论和评论意见回复等功能;技术检查模块实现准入与合规审查和反剽窃检查,即对文章基本构成要素及格式检查、道德规范检查等,同时提供敏感词检测与预警等附加服务;同行评议模块实现对有送审需求的文章智能匹配审稿专家,进行开放式同行评议或推荐至相关期刊接受评议等;存储与传播模块实现对稿件的存储与版本控制、DOI 注册、对外发布传播以及数据指标跟踪展示等。

图2 预印本平台框架

(2)预印本平台建设策略

预印本平台的发展需要多方利益主体的共同参与和推动,科研人员是预印本平台的主要服务对象也是最大受益者,只有充分调动科研人员对预印本发布的积极性,才能保证预印本平台长期稳定发展。[19]因此,对于我国预印本平台建设,笔者给出以下建议。

首先,在国家层面,争取政府机构的支持。预印本在学术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尚未得到我国科研人员的广泛了解与重视,学术界尚未形成及时在预印本平台上公开科研成果,以实现其快速传播和高效利用的环境和氛围,缺乏相关政策指引是导致该现状的主要原因之一。建议相关政府机构、组织团体积极开展推动预印本交流的政策研究,在遵循国际规范的基础上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预印本交流模式,提出自上而下的实质性政策措施,比如倡导政府资助的论文首先在国内预印本平台公开等。

其次,在行业层面,推动院校对预印本的认可及充分利用。有效结合各种类型引文计量指标,对预印本论文进行多维度评估评价,适当将高质量预印本论文作为阶段性研究成果纳入现有科研评价与奖励体系中;加大对预印本论文在毕业资格认定、职称评审、考核评估、资助申请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明确预印本论文引用的相关政策及标准规范,助力科研人员职业发展;逐步营造科研人员积极参与、行业领域广泛认可的预印本学术交流氛围,促进预印本学术生态健康有序发展。

最后,在平台层面,加强预印本质量控制。由于预印本平台缺少传统期刊严格的评审机制,其稿件质量良莠不齐,严重影响作者的投稿意愿。因此,必须制定预印本论文质量控制办法,规范作者注册和投稿信息,不断完善相关内容审核机制,保证预印本论文可追溯性、数据可靠性、信息准确性等;推广开放式同行评议与评论互动相结合的论文审查模式,通过自组织同行评议[20]等方式,推动预印本平台的良性运转;确立细致全面的存储政策以及规范的版权保护体系,健全预印本论文引用声明和警示。

3.含预印本发布在内的全流程出版支持服务体系建设建议

结合当前我国科技期刊集群化出版传播平台的发展情况,笔者建议含预印本发布在内的全流程出版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做好智能化、规范化的整体设计

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和理念,实现对全链条各环节的数字化集成。加强算法储备,因为只有先进的算法才能将多元异构的学术大数据进行整合。采用标准化的出版格式和统一的元数据规范,使稿件及相关信息畅通无阻地在整个体系中交换与关联。同时优化出版流程,增强各系统功能。另外,要注重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与稳定获取,因为这很可能会成为全流程出版支持服务体系未来发展的瓶颈。

(2)制定有效的可持续运营机制

要解决学术出版独立性与商业化运营之间的矛盾,一方面需要多渠道拓宽支持体系建设的资金来源,比如与大型企业合作、向基金组织寻求资助等;另一方面,应聚焦内容本身,不断发掘用户需求,通过资源整合和内容重构提供更多增值服务,如智能润色、图表优化、稿件编排、视频制作与视觉摘要、宣传推广等,以强化知识服务能力,探索多样化盈利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3)组建专业化的数字出版队伍

积极通过各种方式加大人才吸引力度,优化现有人才队伍结构,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及与之相适应的激励机制。推动观念转变,逐步将数字智能化、融合一体化的出版思维贯穿于出版服务的全过程,以适应新形势下旺盛的信息获取与共享需求,助推科技期刊出版向开放出版全面转型。

四、结语

在开放科学的大环境下,学术出版模式正在逐渐朝着集成化、共享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出版机构的服务功能更加丰富,不再仅仅局限于研究成果的出版印刷,而是渗透至从发现、产出、传播到应用的整个科研生命周期,提供全流程服务。作为科技大国,建设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是我国“十四五”规划及2035 年远景目标建议中的既定任务,[21]我国出版企业应抓住机遇、顺势而为,积极参与搭建预印本平台,拓展数字化出版链条,打造集预发布、期刊推荐、投审稿、结构化生产、在线编校、文献存储、出版传播于一体的国际一流知识服务体系。这既是大力改善我国学术资源“两头在外”被动局面的关键手段,也是扎实服务我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还是稳步提升我国科技软实力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印本评议论文
南京市集中“检视”三方评议
开放融合环境下预印本发展态势分析*
难忘的两次评议活动
国际学术出版机构预印本政策分析*
创新评议形式 提高评议实效
对“自度曲”本原义与演化义的追溯与评议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明活字印本《适情录》排印技术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