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域科普之全地域覆盖 2023 满城尽开科普花

2023-10-12撰文潘丽娅

求贤 2023年9期
关键词:河北区全域科普

撰文/潘丽娅

近年来,天津市16个区大力实施科普全域协同行动,通过完善科普工作机制、打造科普特色品牌、整合科普资源等措施,助力全域科普工作向纵深发展。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全民参与共享。天津市2023年全域科普品牌宣传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北辰区: “科普星期六”

2020年,北辰区科协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资源优势,以“智”为特色、“惠”为目标,在全市首创“科普星期六”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品牌。3年来,区科协结合不同时期形势和群众需求,形成了“区级示范、镇街亮点、村居组织、人人参与共享”的常态化、制度化工作格局。每周六采取群众“点单”、科协“派单”、科技志愿者“接单”形式,组织医院院长、学校校长、农技站站长等“三长”为代表的科技志愿者,身穿红马甲走进基层开展主题多样的科普宣传服务活动,在北辰区大地上唱响了科技志愿服务主旋律。截至目前,已注册科技志愿者9100余人,开展活动4000余场,受益群众73万人。

红桥区:“科普桃花源”

自2019年全域科普工作开展以来,红桥区紧紧围绕重点科普宣传主题,在运河两旁、三河五岸,开展了1万余场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科学普及活动。2023年5月,红桥区创建全域科普核心品牌——“科普桃花源”,通过AR、VR、机器人、3D打印等主题科普互动体验以及“遨游太空”航天科普展等,宣传推广具有天津特色、红桥特色的科普品牌。该品牌包含全区32家全域科普成员单位,9个街道,N家高校、学会、企业等不同领域、地域的科普子品牌,形成“32+9+N'”品牌矩阵。

滨海新区: “滨海科学城”

“滨海科学城”将滨海科技馆作为重要载体,围绕科普展览、科普活动、科普宣传、科普拓展,累计形成线上线下 4 大类 15 项子品牌内容,打造“3+X”品牌体系发展模式。“滨海科学城”坚持“创”字为先的运营理念,以全年不同重要时间、热点事件创建“科学主题月”形式,建立科技馆展览展示新模式,让传统展览模式“活”起来。通过子品牌项目周末“科学巡游”、平日“科学充电站”,坚持在展厅内常态化开展,以沉浸式讲解、科学实验、有奖竞答等方式与游客进行趣味互动,不断增强游客黏性。开创融合国风沉浸式剧本、密室解谜等特色内容丰富的“科学奇妙夜”晚间展览子品牌活动。

河北区:“海河北·科普荟”

“海河北·科普荟”是河北区科普工作核心品牌,是河北区全域科普工作的高度凝练和精准概括。为进一步完善品牌建设、健全品牌体系,河北区科协根据不同的重点人群、不同的需求层面、不同的传播渠道,设立多个科普子品牌。为满足青少年对科学知识的需求,河北区科协与河北区教育局联合,共同创建了“科普伴成长”这一专属青少年的科普品牌;以街道和社区为阵地,形成了“一街一品一特色”工作格局;打造网络科普宣传的重要阵地——“HB科学蒲公英”微信公众账号。同时,与全域科普各责任部门特色工作相结合,构建了区域科普品牌矩阵,形成了点面结合的科普品牌脉络,满足不同人群对科学知识的需求。

和平区:“知遇和平”

“知遇和平”是和平区倾力打造的科普工作核心品牌。为进一步健全品牌体系,丰富品牌内涵,扩大品牌影响力,和平区科协根据不同人群、不同需求设置一系列科普子品牌,构建了区域科普品牌矩阵,推动全域科普向纵深发展。目前,“知遇和平”品牌涵盖学校、街道、社区等领域的科普子品牌12个。例如,和平区青少年宫“未来科学+”科普品牌、天津市岳阳道小学的“岳阳博物馆”科普品牌、和平区万全小学“万全北斗科普”科普品牌、南营门街“全域科普‘五个一’计划”科普品牌等。

津南区:“海河智谷·科普南望”

为丰富品牌内涵,扩大品牌影响力,津南区科协充分挖掘各类科普资源,以津南区全域科普品牌“海河智谷·科普南望”为依托,设置了10余项子品牌活动项目,已经开展和计划开展的活动项目有:走进绿屏、走进科普基地、探索自然奥秘、流动科技馆进基层、科普大篷车进基层、奇妙科技·津彩少年、银龄科普进基层、人工智能科学体验、健康课堂、百名专家进基层、科技下乡活动等。通过开展各类科普惠民活动,进一步拓展津南区全域科普品牌的示范引领作用,从而带动全区各项科普活动的有序推进,截至目前,已开展各类品牌活动近百场次,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南开区:“天开之核·科普之源”

围绕南开区产业布局,南开区科协不断增强科普服务能力。以科技创新、科学普及作为创新发展的两翼,突出价值引领、践行科技为民、坚持守正创新,形成全社会、全产业、全媒体互动的大科普工作新格局。依托“天开之核·科普之源”品牌活动,把全域科普融入社会公益服务体系和基层公共服务内容,围绕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等民生实事,大力推进全域科普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军营、进网络,构建集政府部门、基层科协干部、中小学校科技辅导员、高校、科研院所、科普企业于一体的科普工作新生态,覆盖32个成员单位、12个街道,171个社区。

武清区:“知武清·科普行”

武清区科协整合优化区内科普资源优势,重点打造“知武清·科普行”特色科普系列活动品牌,开展各类活动300余场,参与人数达到5万余人。在教育“双减”中,武清区科协联合区教育局充分利用全区优质科普资源,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开展馆校结合、我与科学相伴、青少年科技体验等助力“双减”特色科普活动;武清区科协指导区科技馆采取“科普大篷车”的运行模式,满载着声、光、电、磁、力等科普展品展具,以及科技感十足的机器人表演、栩栩如生的3D科普展板等深入基层,打通科普服务“最后一公里”;武清区科协持续深化与其他科普资源优势区的交流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联合共建共享科普活动10余场。

蓟州区:“科普印蓟”

蓟州区以打造“科普印蓟”品牌为抓手,坚持“科普惠人人、人人来科普”工作思路,站在大局谋科普、深入细处抓科普、借势借力强科普,做好“科普印蓟”品牌的顶层设计和配套服务,在各项科普活动中增加“科普印蓟”品牌元素,增强品牌影响力,让“科普印蓟”品牌深入人心。“科普印蓟”为群众提供科普宣传50余场次、知识讲座20余场次,发放技术资料10万余张,把科技送到乡村、送到田间地头,体现了强大品牌影响力。目前,“科普印蓟”已成为蓟州区家喻户晓的全域科普品牌。

河西区:“科普西岸行”

“科普西岸行”科技志愿服务活动以“弘扬雷锋精神,践行科技为民”为宗旨,全区各街道科协、企业科协及区纲要办各成员单位参与其中,共同推动,坚持“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社会广参与、全域广覆盖”,面向群众开展丰富多样、满足需求的科技志愿服务。目前,河西区在“中国科技志愿服务平台”注册的科技志愿服务队达236支,已实名注册的科技志愿者近1万名。同时,广泛开展“千名专家进基层”、“科技人员做科普”等示范活动,推动科技志愿服务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军营。目前,已累计开展各类科技志愿服务活动1600余场次,惠及群众近5万人次。

猜你喜欢

河北区全域科普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科普达人养成记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谋全域 图四时 大连金普新区的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十二五”期间天津市河北区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污染成因分析
书法状元校 天津市河北区红星路小学
微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