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故事讲典籍,用剧场对话先贤

2023-10-10李艳玲

出版人 2023年10期
关键词:套书典籍国学

文|李艳玲

《典籍里的中国·少年读经典》,一部青少年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和古圣先贤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

《典籍里的中国·少年读经典》(全5册)是一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文化自信的国学普及类读物。本套书2022年3 月底正式上市,出版1 年多来,已登上抖音电商排行榜“文学类爆款图书”,被微博百万粉丝博主“植物眼”“爸摄影”等力荐,酷我音乐“世界读书日”活动百万曝光量和好评,媒体平台、网络社交平台粉丝博主纷纷晒图撰文推荐。央视《百家讲坛》栏目主讲人、《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特邀嘉宾、全民阅读形象大使郦波老师,著名作家、《人民文学》副主编、茅盾文学奖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徐则臣先生,北大才子、《中国成语大会》2015 年度总冠军、《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总冠军彭敏先生及众多家长和青少年读者对本套书皆给出了一致好评。

编写的缘起:典籍热的掀起

国家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点燃了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强大引擎。央视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用“文化节目+戏剧+影视化”的方式,讲述典籍的成书、核心思想及流转中的故事,一经播出,收获广泛关注和好评,成功掀起“典籍热”。《典籍里的中国·少年读经典》及时抓住热点,用图书和文字的形式,在纸上讲述中华优秀典籍的作者故事、思想内容、精彩原文赏读和知识拓展。

新课改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读懂浅易文言文、体会文言作品中蕴含的民族精神,从中汲取民族智慧。随着大语文时代的到来,原来只是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已经行不通,孩子们需要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编写的理念:故事化呈现

《典籍里的中国·少年读经典》通过故事化、情景化的方式呈现典籍知识。鉴于古文的艰涩难懂,用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处理好枯燥的古代文史学习与培养孩子人文素养之间的矛盾就变得尤为重要。此套书中选了很多不同种类的国学经典,而呈现方式则另辟蹊径,不是简单的原文阐释,而是先讲它们精彩的成书故事,再用趣味性语言对原文进行解读,最后又拓展其他生动好玩的国学知识。通过这种开蒙的过程,让青少年喜欢国学、爱上经典。

此套书还利用古代名画做插图,四色印刷,加深青少年对国学典籍直观感性的认识,潜移默化地提升青少年的审美品位和对中国传统审美的认知。

编写内容:趣味化展现

根据新课标中小学必读书目和课外阅读的要求,我们特别筛选了60 部典籍,如《诗经》《尚书》《史记》等。

《典籍里的中国·少年读经典》的编写框架主要包括典籍剧场、典籍故事、典籍趣读、典籍知识几个部分:典籍剧场让南南、鹿鸣、小都三个少年和历史名人连线对话,以提升孩子学习中华经典的兴趣;典籍故事用讲故事的方式,把60 部典籍的成书过程讲述出来,展现写书人和书中人的闪亮故事、典籍的身世流转、典籍自身文化魅力,文字浅显易懂,利于青少年理解;典籍趣读不是机械地把原文翻译成白话文,而是用故事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典籍原文的历史背景及内容含义;典籍知识是关于典籍的各种趣味小知识,让青少年读者可以轻松了解和学习国学知识、传统文化、历史人物,等等。

《典籍里的中国·少年读经典》是对中华经典的一次深深遥望与致意,也是对中国青少年的一份殷殷祝福与憧憬。■

猜你喜欢

套书典籍国学
“垂”改成“掉”,好不好?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了不起的故宫》
我们学校是书的海洋
在诗词典籍中赏春日盛景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典籍翻译模式的构建与启发
先秦典籍中的男嬖形象探微
对读者丢失图书馆成套多卷书赔偿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