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铜仁市黄牯山自然保护区中药资源研究

2023-10-08王美会任慧婧

安徽农业科学 2023年18期
关键词:淫羊药用植物黄精

王美会,任慧婧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铜仁 554300)

黄牯山自然保护区位于铜仁市江口县民和镇,距县城15 km,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降水丰富,热量充足且水热同季,森林覆盖率70%[1],为野生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场所。但对该地区中药资源的研究鲜见专门报道,为此,该研究以黄牯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为研究对象,旨在对该区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研究,以期明确该区药用植物资源分布特征、药用特征及其利用现状,为该区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及系统研究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1 主要研究方法

1.1 调查前的准备调查前的准备是顺利完成资源调查任务的基础。主要包括:①相关资料的搜集,如对黄牯山自然保护区的地形地貌、植被类型、人口分布等情况的了解与分析;②调查工具及仪器的准备,如 GPS 定位仪、照相机、海拔仪、标本夹、标本采集袋、枝剪、采集标签、野外记录本、塑料袋、卷尺、小刀等。

1.2 实地调查及线路安排资源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实地调查,笔者分别于2020年8月、2021年3月、5月、9月从江口县洪坪村、何坝村、民和村、黄柏山村、铁厂村、军屯村上山,同时重点调查了地落水库周边山体的药用植物及黄牯山自然保护区山脚下的村庄。

1.3 标本的鉴定与数据分析通过查阅《中国植物志》[2]、《中国高等植物图鉴》[3]、《梵净山药用植物》[4-5]、《全国中草药汇编》[6]等进行药用植物物种的鉴定和科、属、种的分类。用Excel来统计该区药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分析药用植物科、属、种的组成,统计分析该区药用植物药用部位、药性、药味和药用功效的多样性现状。

2 结果与分析

2.1 黄牯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物种类型统计分析通过初步调查统计,黄牯山自然保护区共有药用植物249种,分别隶属123科190属(表1),其中蕨类植物12科13属17种,分别为伏地卷柏、凤尾蕨、槲蕨、庐山石韦、芒萁、肾蕨、贯众、铁线蕨等;裸子植物5科5属5种,分别为苏铁、银杏、马尾松、侧柏等;被子植物106科172属227种。由此可见,黄牯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被子植物占绝对优势,其次为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占比最少。

表1 黄牯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类型组成情况统计

2.2 黄牯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科的组成分析通过对黄牯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各科内物种数量统计分析可以看出(表2),蔷薇科、菊科及百合科3个科仅占总科数的2.44%,却占总种数的21.29%,可见优势科现象明显,主要是由于菊科、蔷薇科本来就是被子植物中的大科、种子的传播方式多样、分布范围广。其中菊科23种,包括茵陈蒿、黄花蒿、蜂斗菜、野菊、蒲儿根、菊三七等;蔷薇科19种,包括刺梨、龙牙草、金樱子、委陵菜、枇杷、野桃等;百合科11种,包括麦冬、重楼、野百合、萱草、短梗菝葜、多花黄精、鸡头黄精、万年青等。从表2也可以看出,单种科共有89科,占总科数的72.36%,占总种数的35.74%,单种科现象明显,成为该区域药用植物组成的主体。

表2 黄牯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各科内物种数量统计

2.3 黄牯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入药部位的多样性分析根据药用植物入药器官不同[7-8],将该地区药用植物入药部位分为全草、根、根茎、茎、叶、花、果实、种子共计8类(表3)。其中:全草类入药的如蒲公英、鱼腥草、车前等种类出现了129次,占比最高;以根入药的如阔叶十大功劳、茜草、野葛、杏叶沙参等种类出现了50次;以根茎入药的如扇形鸢尾、重楼、多花黄精、山姜等出现了17次;三叶木通、大血藤、通草等以茎入药的出现了6次;侧柏、桑、枇杷、天门精等以叶入药的出现了28次;金银花、野菊、刺槐等以花入药的出现了12次;金樱子、刺梨、山胡椒等以果实入药的出现了24次;以种子入药的如桃、酸枣、橘等出现了7次。由此可见,黄牯山自然保护区以全草入药的占比最高,根入药的次之,叶、根茎、果实的居中,茎和种子入药的最少。

表3 黄牯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入药部位统计

2.4 黄牯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功效的多样性分析参考《中药学》等[9-10]的有关资料,将黄牯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功效分为12种(表4)。其中:清热解毒药出现的频次最高,占比最大;其次为止血药、补虚药、祛风湿药,均出现了20次以上,占比也较大;解表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化痰止咳药、杀虫药均出现了10次以上,泻下药、平肝息风药、其他药均出现了10次以下,其中平肝息风药仅含有2次,占总种数的比例最少。

表4 黄牯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功效统计

2.5 黄牯山自然保护区重点药用植物分析通过调查发现,黄牯山自然保护区水热、土壤条件优越,为药用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药用植物种类较多,在黄牯山的主要山峰、周边山体及地落水库周边多花黄精、鸡头黄精、箭叶淫羊藿、阔叶十大功劳、五味子、博落回、扇形鸢尾、鱼腥草、车前草、蒲公英、半夏、百合、小蓟、鸭儿芹、何首乌等大宗药材有大量的蕴藏量。其中多花黄精、鸡头黄精、百合主要分布在民和、艾平、铁厂、龙兴等村寨山坡上,箭叶淫羊藿、阔叶十大功劳主要位于民和、地落、黄柏山等村寨周边的山体,五味子主要分布在洪坪村附近的山体,小蓟、鸭儿芹、扇形鸢尾、鱼腥草、车前草、蒲公英、半夏、何首乌等则分布在黄牯山自然保护区坡脚的农田、村舍里。

3 讨论

近几年随着当地政府越来越重视中药材产业发展,把中药材产业纳为江口县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产业[11],先后在位于黄牯山自然保护区附近的民和镇何坝村建立了(同济堂)淫羊藿育苗基地,四宝村建立了黄精、厚朴、博落回种植基地,洪坪村建立了黄精、缬草种植基地,官和村建立了淫羊藿、板蓝根、黄精林下种植基地。由于这些种植基地的建立,带动了当地的村民跟随种植相同的中药材,但随之而来就是当地村民盲目地上山乱挖野生中药材。一方面当地村民缺乏野生药用植物保护意识,很多村民到附近山上采挖多花黄精、鸡头黄精、箭叶淫羊藿、博落回出售给零散的种植户,直接导致野生黄精资源枯竭,通过访问,很多村民表示原来在山上能看到很多的白及、牛蒡、重楼,但近些年已很少见了。同时零散种植的农户缺乏规范化种植技术,加上大多在家种植的都是老人,信息化落后,销售的渠道仅局限于卖给收购的药商,影响经济收入。另一方面,由于种植的淫羊藿、黄精等短时间内很难看到收益,影响了企业投入的积极性,加之品牌建设耗时长,需要大量的资金周转,影响了当地中药材的发展。因此建议有关部门要加大野生资源的保护力度,加大对零散种植户的培训,引导农户通过购买高品质的种子或植物器官进行无性繁殖,规范种植技术,从根源上杜绝跟风采挖野生药用植物,同时有关部门在制定有关政策时,对于道地药材种植应给予政策倾斜,加大仿野生种植技术、引种驯化、套种等实用种植技术的研究。

猜你喜欢

淫羊药用植物黄精
不同基原淫羊藿补肾壮阳相关药效学比较研究
药用植物保育研究团队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药用植物亲缘学研究中心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Linoleic Acid in Polygonati Rhizoma
黄精、滇黄精、多花黄精物候期差异化研究
药用植物资源与育种团队
淫羊藿临床中药师注意事项
不同产地箭叶淫羊藿生长与种实形态性状变异研究
寻找家里的药用植物
黄精新鲜药材的化学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