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门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及群系类型调查

2023-10-08陈玉琴

安徽农业科学 2023年18期
关键词:群系莎草三门峡

陈玉琴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三门峡 472000)

三门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于1995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白天鹅等珍稀水禽为主的湿地自然保护区,2003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门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山西、陕西三省交界处,河南省西北部[1]。地理坐标为110°21′~111°20′E,33°31′~35°05′N,总面积2.85×104hm2。笔者采用样线结合样方的调查方法,调查了三门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及群系类型,以期为三门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资源潜在利用价值研究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三门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湿地类型包括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4类[2],占地面积最大的是河流湿地,达10 223.56 hm2,人工湿地面积次之,为9 416.86 hm2,湖泊湿地面积为40.32 hm2,沼泽湿地面积为386.01 hm2。不仅包括面积广阔的河漫滩、宽广的三门峡库区水面,还有峡谷河流地貌。

湿地保护区内常见的珍稀水禽有大天鹅、小天鹅、豆雁、白鹭、石鸡、灰鹤和白鹤等[3]。保护区的植物区系属于暖温带植被区系,植被类型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植被。区内乔木多为人工栽植,主要有刺槐、杨、柳、泡桐、榆、苹果、梨等。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绿豆、花生、芝麻、棉花、红薯、瓜类等。野生杂草有142种,分属23科,其中以禾本科、菊科、莎草科、豆科、廖科、唇形花科为主[4],共95种,占保护区杂草种数的67%,水生维管束植物的优势种有小香蒲、水烛、马来眼子菜、紫萍、苦草、金鱼藻、凤眼莲等[5]。

2 研究方法

采用样线结合样方的调查方法,对三门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资源种类和群系类型进行调查,记录其种类、生境等特征,归纳整理,编制《三门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植物名录》,并根据湿地植物生态类型划分植被型组、植被型和植被群系,为三门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资源潜在利用价值研究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6]。

3 结果与分析

3.1 湿地植物种类组成三门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种类丰富,据统计有80科285属598种维管束植物,占河南湿地维管束植物总种数的72.31%[7]。其中,包括蕨类植物8科10属14种,约占河南湿地蕨类植物总种数的82.35%;被子植物70科273属582种及变种[8],约占河南湿地被子植物种类总数的72.57%(表1)。包括木本植物38种和草本植物560种[9],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占总种数的93.65%;陆生植物557种和水生植物41种,陆生植物占总种数的93.14%。水生植物的优势种有芦苇、水烛、水生黄花鸢尾、狐尾藻、浮萍等,优势种陆生植物有豆科、菊科、蔷薇科、禾本科、莎草科、藜科、十字花科和大戟科植物等[10]。

表1 三门峡库区湿地维管束植物基本情况

根据中国植被分类系统,植被分类的主要单位有植被型组—植被型—群系3个级别[11],据统计,三门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资源共有4个植被型组10个植被型和80个群系。

3.2 阔叶林湿地植被型组旱柳群系:该群系为人工林,分布于沿黄河两岸或低洼潮湿地,伴生植物有楝树、椿树、榆树、芦苇等[12]。旱柳根系发达,是一种良好的护岸植物。

欧美杨群系:为人工林群系,分布于河滩地或渠梗上,伴生植物有旱柳、刺槐、枫杨等。

刺槐群系:为人工林群系,分布于沿河沼泽地散布的沙丘及荒地上,伴生植物有旱柳、酸枣、杠柳等。

3.3 灌草丛湿地植被型组

3.3.1盐生灌丛湿地植被型。柽柳群系:分布于沼泽湿地低洼处、低湿的盐碱地,由耐盐、耐旱、耐涝的柽柳组成[13]。主要伴生植物有白茅、罗布麻、杠柳、猪毛菜、狗牙根、铁苋菜、莎草等。

西伯利亚蓼群系:分布于沿河两岸低洼地、低湿盐碱地,主要伴生植物有芦苇、盐地碱蓬、灰绿藜、碱茅等[14]。

3.3.2落叶阔叶灌丛湿地植被型。杠柳群系:分布于河滩、堤边,伴生植物有紫花地丁、茵陈蒿、白蒿、繁缕、鸭舌草等[15]。

黄荆群系:分布于河滩、水库边,伴生植物有中国绣球、金灯藤、斑茅、胡枝子、糙苏、乌蔹莓等。

3.4 草丛湿地植被型组

3.4.1莎草型湿地植被型。扁穗莎草群系:分布于水库两岸或河漫滩地,伴生植物有稗草、小黎等。

荆三棱群系:分布于河漫滩地或水库两岸,伴生植物有芦苇、水蓼等。

异形莎草群系:分布于河边及河滩地,伴生植物有长芒稗、葎草、马齿苋、益母草、银丁菜等。

猪毛草群系:分布于河滩地,伴生植物有葎草等。

3.4.2禾草型湿地植被型。白茅群系:分布于河滩地及岸边,伴生植物有荩草、艾草、莎草、节节草、葎草、狗牙根、喜旱莲子草、风轮菜、雀麦、鸡眼草等。

稗草群系:分布于河滩地及岸边,伴生植物有水葱、牡蒿、紫苑、反枝苋、酸模叶蓼、鳢肠等。

鹅观草群系:分布于河滩或河岸,伴生植物有野大豆、牡蒿、狗牙根、鬼针草、臭草、小蓬草等。

狗尾草群系:分布于河滩及岸边,伴生植物有鸡眼草、异型莎草、益母草、莲子草、马唐草、无芒稗、反枝苋等。

狗牙根群系:分布于河滩及河岸两边,伴生植物有田旋花、马唐草、马齿苋、长鬃廖、反枝苋、新月大戟等。

马唐群系:分布于河滩及河岸两边,伴生植物有无芒稗、田旋花、叶下珠、狗牙根等。

牛筋草群系:分布于河滩及河岸两边,伴生植物有猪毛菜、贼小豆等。

雀麦群系:分布于滩地及塘埂,伴生植物有委陵菜、野胡萝卜、狗牙根等。

双穗雀稗群系:分布于滩涂地及河岸两边,主要伴生植物有狗牙根、酸模叶蓼、打碗花、鬼针草等。

3.4.3杂类草湿地植被型。艾群系:分布于河岸或库区河滩地,伴生植物有狗尾草、狗牙根、灰绿藜、葎草等。

白刺花群系:分布于河岸滩地。

白酒草群系:分布于河岸两边,伴生植物有狗牙根、酢浆草、鹅肠菜、通泉草、纤毛鹅观草等。

薄荷群系:分布于河岸滩涂地,伴生植物有水芹、荩草、老鹳草等。

萹蓄群系:分布于滩地。

苍耳群系:分布于河流、水库两岸边河滩地,伴生植物有狗牙根、狗尾草、野胡萝ト、白酒草、异形莎草等。

朝天委陵菜群系:分布于库区滩地。

齿果酸模群系:分布于河岸、滩涂地及坑塘,伴生植物有葎草、朝天委陵菜、石龙芮等。

达乌里黄耆群系:分布于黄河两岸滩涂地,伴生植物有狗牙根、野大豆等。

灯心草群系:分布于河滩地或近河岸水体,伴生植物有大车前草、马唐草、水蓼、喜旱莲子草等。

地笋群系:分布于河岸滩涂地,伴生植物有白茅、双穗雀稗、狗牙根、假苇拂子茅等。

独行菜群系:分布于坑塘边。

飞廉群系:分布于坑塘。

鬼针草群系:分布于河流浅滩或水库边,伴生植物有马唐草、水蓼、葎草、狗尾草等。

华水苏群系:分布于河滩地,伴生植物有芦苇、地笋等。

蓟群系:分布于河滩地,伴生植物有节节草、白茅、苣买菜等。

碱菀群系:分布于河岸或滩地,伴生植物有水芹、鳢肠、马唐草、双穗雀稗等。

苣买菜群系:分布于坑塘或河滩地,伴生植物有春廖、野大豆、节节草、牛皮消等。

苦马豆群系:分布于河滩地。

宽叶香蒲群系:分布于水边或浅水区域,伴生植物有芦苇、喜旱莲子草、早熟禾、灯心草、马唐草等。

藜群系:分布于河滩或河岸两边,伴生植物有马唐草、狗牙根、一年蓬、鬼针草、青蒿等。

鳢肠群系:分布于浅滩地或浅水中,伴生植物有狗牙根、委陵菜、反枝苋、水莎草等。

两栖蓼群系:分布于河滩地,伴生植物有地肤、牛筋草、狗尾草等。

春廖群系:分布于河滩地或坑塘,伴生植物有葎草、节节草、稗草、苣买菜等。

罗布麻群系:分布于河滩地,伴生植物有狗尾草、茜草、白酒草、灰绿藜等。

葎草群系:分布于河滩边或岸边,伴生植物有狗尾草、碱菀、异形莎草、灯心草、酢酱草、节节麦等。

曼陀罗群系:分布于河滩地,伴生植物有异形莎草、节节草、苘麻、鼓子花等。

牛皮消群系:分布于河滩地,伴生植物有罗布麻、茵陈蒿、节节草等。

牵牛花群系:分布于坑塘边。

乳苣群系。分布于河滩地,伴生植物有葎草、节节草等。

山莴苣群系:分布于河滩地或坑塘,伴生植物有白酒草、牛皮消、鹅观草、猪毛菜等。

水蓼群系:分布于河滩边或浅水中,伴生植物有芨芨草、灯心草、狗牙根、一年蓬等。

水芹群系:分布于浅滩或河岸两边,伴生植物有荩草、鸭跖草、莲子草、羊草等。

钻叶紫菀群系:分布于河滩地,伴生植物有芦苇、节节草、苍耳等。

菟丝子群系:分布于河岸两边,伴生植物有喜旱莲子草、狗尾草、活血丹等。

喜旱莲子草群系:分布于浅滩或浅水区,伴生植物有浮萍、水蓼、灯心草、双穗雀稗、马唐草、异形莎草等。

小花山桃草群系:分布于滩涂地或河岸,伴生植物有狗牙根、野燕麦、异型莎草、小蓬草、牵牛、茵陈蒿等。

旋复花群系:分布于河岸两边,伴生植物有碱菀、双穗雀稗、马兰、白酒草等。

羊蹄群系:分布于坑塘。

野艾蒿群系:分布于河漫滩或河岸两边,伴生植物有狗牙根、灰绿藜、牡蒿、葎草、鬼针草等。

野大豆群系:分布于河滩地或河岸两边,伴生植物有狗牙根、马兰、马唐草、小蓬草、双穗雀稗、旋覆花等。

野菊群系:分布于河岸两边或河滩地,伴生植物有堇菜、荩草、马唐草、白酒草、鬼针草等。

野茄群系:分布于坑塘。

茵陈蒿群系:分布于滩区或岸边,伴生植物有小蓬草、狗牙根、柳叶菜、黄花蒿、牛皮消、罗布麻等。

泽泻群系:分布于浅滩,伴生植物有稗草、异形莎草、大茨藻、野慈姑、鳢肠等。

珠芽蓼群系:分布于河滩地。

猪毛菜群系:分布于河滩地,伴生植物有狗尾草、大花飞蓬等。

3.5 浅水植物湿地植被型组

3.5.1挺水植物型。芦苇群系:分布于河滩湿地或沿河岸浅水区,伴生植物有宽叶香蒲、水蓼、喜旱莲子草、大茨藻、水芹、线叶眼子菜、马来眼子菜、水鳖、齿果酸模等。

水烛群系:分布于库塘,伴生植物有芦苇、藨草、黑藻等。

莲群系:分布于沼泽地或池塘、河流浅水区,伴生植物有野慈姑、黑藻、狐尾藻、浮萍、稗草、水蓼、喜旱莲子草等[15]。

野慈姑群系:分布于库塘或河流的浅水区,伴生植物有宽叶香蒲、喜旱莲子草、丁香蓼、异型莎草、牛毛毡、泽泻。

黑三棱群系:分布于坑塘或浅水区,伴生植物有野慈姑、喜旱莲子草等。

3.5.2漂浮植物型。浮萍群系:分布于河流或池塘积水处,伴生植物有喜旱莲子草、金鱼藻、水鳖、欧菱等。

槐叶萍群系:分布于坑塘水面。

3.5.3浮叶植物型。睡莲群系:分布于沼泽地或浅水区,伴生植物有荷花、浮萍等。

眼子菜群系:分布于河流两岸浅水区,伴生植物有黑藻、金鱼藻、狐尾藻、稗草、慈姑等。

3.5.4沉水植物型。狐尾藻群系:分布于池塘、沼泽水坑或河岸浅水区域,伴生植物有轮生狐尾藻、黑藻、金鱼藻、大茨藻、菹草、线叶眼子菜等[16]。

黑藻群系:分布于池塘或河岸浅水域中,伴生植物有线叶眼子菜、狐尾藻、金鱼藻、苦草、菹草等[17]。

金鱼藻群系:分布于静水池塘或河岸浅水域中,伴生植物有狐尾藻、水蓼。

小眼子菜群系:分布于河滩浅水区,伴生植物有竹叶眼子菜、黑藻、大茨藻、小茨藻等[18]。

3.6 三门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特点三门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繁多、分布较广,主要有以下特点:

3.6.1类型繁多。湿地保护区共有维管植物80科285属598种,被划分为4个植被型组10个植被型80个植被生物群系,群系类型丰富多样。

3.6.2群落面积差异悬殊。湿地保护区植被中有的群系类型分布面积广阔,如芦苇群系、水烛群系;有的群系类型分布面积极小,如黄花狸藻群系等。

3.6.3生态系列分布特别明显。水体深浅的变化容易导致群落的生态系列分布发生变化。在淡水湖泊或河流中,从水体中心到河岸边沿,在较短的距离内,可以明显看到群落过渡和类型演变。挺水植物如芦苇、水烛、荷花等,常常沿河岸呈带状分布,而在沼泽湿地内呈片状分布。沉水植物如金鱼藻、狐尾藻等,沿河岸两边向水体中心伸展,水深多为1~2 m,最深处可达到10 m;浮水植物只在浅水区分布。

3.6.4湿地植被的地带性特征较差。由于黄河湿地环境在一定区域内的相似性,湿地植物群系的组成常跨越到陆地自然植被带,如芦苇、芦竹等。

3.6.5湿地植被中有利用价值的植物资源数量丰富。由于湿地植物种类丰富,可作为用材、纤维、蔬菜、绿化观赏、饲料、香料、油脂和药用植物资源等的经济植物较多。

3.6.6植被群落演替迅速。一方面,随着土壤中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合成的有机物的长期积累[19],地表面将会逐步升高,地表水状态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另一方面,沿黄河两岸,随着水流的长期侵蚀和切割,也将会导致植被群落产生演替。

4 结语

三门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的野生植物资源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当地政府和专业管理部门应该考虑如何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深入研究不同野生植物资源的潜在利用价值并合理开发,有助于提高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功能,进而增强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经济活力。

猜你喜欢

群系莎草三门峡
Keep tradition alive
唐山市湿地植物资源研究
纸莎草纸:尼罗河畔的古老技艺
河南三门峡西周墓出土器物
古埃及比中国更早发明造纸术?
云虚拟机实例建模方法研究
南阳市湿地植物资源现状
关于宜阳县湿地资源调查若干问题的解析
文物普查——三门峡虢国博物馆在行动
浅谈三门峡库区安全运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