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肉牛市场价格下行情况研究报告

2023-10-07曹建民

家畜生态学报 2023年9期
关键词:冻肉价格下降母牛

曹建民

(吉林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8)

2023年2月以来,我国肉牛市场价格出现连续下降,引起肉牛产业和管理部门的热切关注。国家肉牛牦牛产业经济研究室对此开展了系统的调研,掌握了肉牛市场价格变动状况、分析了导致其波动的原因,对活牛价格变动未来趋势进行研判并提出了应对活牛价格下降的建议。

1 活牛价格变动状况

图1 肉牛集贸市场价格变化Fig. 1 Market price variation of beet

2 活牛价格下降的原因

价格是该产品市场需求和供给力量的体现,供给大于需求,价格下降,反之价格上升。活牛价格显著下降揭示了出现阶段活牛供给远远超过市场需求的现象,导致现阶段活牛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如下:

2.1 活牛市场需求下降

2.1.1 经济发展缓慢引致的牛肉需求下降削弱了活牛购买需求 新冠疫情和国际形势抑制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中高档消费需求呈现下降态势。2023年“五一”期间的旅游消费数据表明,居民的旅游消费支出较疫情前下降了20%。牛肉属于中高档肉类消费品,疫情和国际形势对经济的影响必然传导至牛肉消费端。根据我国牛肉流通实践,终端牛肉消费量主要由批发商向众多屠宰加工厂和少数屠宰加工企业订购供应,终端牛肉消费量决定着批发商向屠宰加工厂(企业)的订购数量,屠宰加工厂(企业)根据订购数量向养殖者购买活牛进行屠宰加工。经济发展缓慢引致的牛肉消费需求下降必然引起屠宰加工厂(企业)对活牛购买需求的下降。

2.1.2 进口冻肉的不断累积抑制了活牛市场需求 我国终端消费的牛肉及其制品主要来自国产牛肉和进口冻肉。国产牛肉主要满足居民家庭、餐饮店、深加工企业的牛肉需求,进口冻肉主要满足企事业单位食堂、餐饮店、深加工企业的牛肉需求。虽然目标市场定位不同,但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当经济发展缓慢时,价格低廉的进口冻肉必然抢占国产鲜肉市场,进而抑制活牛市场需求。2020年以来,我国经历了3年新冠疫情,疫情第一年价格低廉又接近工业品的进口冻肉缓解了国产牛肉流通受限导致的供给缺位问题。进口冻肉的价格优势促使进口商加大了进口力度,近2年累计进口冻肉500×104t。餐饮店和企事业单位食堂是进口冻肉的重要需求方,新冠疫情禁止堂食的要求迫使部分冻肉暂时流入了冷库待用。考虑到冻肉临期问题,近两年进口未消费且临期的冻肉保守估计约在125×104t以上(按照年进口量的50%计算),这些进口冻肉必然降价抢占2023年上半年的牛肉市场。此外,2023年1-5月进口冻肉数量虽然逐月下降,但依然累计进口97×104t,新进口冻肉再次挤压了活牛市场需求。

2.2 活牛市场供给增多

2.2.1 奶牛产业加速淘汰母牛抢占了活牛市场 2023年,大部分畜牧产业发展形势恶化,根据奶协统计数据,生鲜乳价格在2023年上半年也呈现不断下滑的态势,5月主产省生鲜乳每千克降至3.88元。奶牛养殖已经达到了较高的规模化水平,100头以上养殖者的奶牛饲养量占总饲养量的75%以上,由于生鲜乳价格跌破了规模化养殖者的盈亏平衡点,大量奶牛养殖者加速了对奶牛数量的淘汰,2023年1-6月约有90万头(按照600万头30%的淘汰标准,分摊在上半年约为90万头)淘汰母牛投放到市场中,价格低廉的淘汰母牛导致短期活牛供给增加。

2.2.2 国内活牛市场短期供给增加 首先,2020年以来,很多省份通过发展肉牛养殖助力乡村振兴,出台了众多支持肉牛养殖的政策,大量资本集中进入肉牛产业,2023年上半年正好是这部分产业项目支持的肉牛集中出栏期。根据农业农村部统计数据,2022年底我国活牛存栏量约为10216万头,按照近5年平均50%的出栏率,2023年上半年将比2022年同期多出栏150万头活牛(2022年底的1.02亿头牛,按照50%出栏率将出栏5100万头,比2021年的4840万头多出栏300万头,分摊到2023年的1-6月,约为150万头)。其次,2022年疫情期间未按期出栏的肉牛因疫情放开集中于2023年上半年出栏。第三,活牛价格连续下降引起了部分养殖者的恐慌,增加了肉牛出栏数量。第四,疫情期间得到控制的边境走私活牛在疫情放开后逐渐活跃,也是导致2023年上半年活牛供给增加的因素之一。

3 下一步活牛价格走势分析

未来活牛价格能否止降甚至逐步回升?这取决于活牛供给和需求的力量对比状况。2023年是疫情全面放开的第一年,2023年牛肉的整体消费水平预计约为720×104t(2019年国产牛肉约为667×104t,进口牛肉约为165×104t,再加上走私牛肉和走私活牛,估计总消费量约为900×104t,2023年经济发展缓慢,类比旅游支出下降20%的标准核算,牛肉消费水平约为720×104t)。

2023年牛肉总供给预计约为1100×104t,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从实验室数据来看,D500的解析力要高于像素更高的X-H1,不过从主观观感角度讲,我们更喜欢X-H1对材质的还原。

(1)基础牛肉产量。假定保持在2022年的水平,约为718×104t。

(2)前期肉牛产业发展。较2022年多出栏150万头肉牛,相当于22×104t牛肉。

(3)淘汰奶牛增量。多增加的淘汰奶牛相当于总体的10%,折算牛肉约为22×104t。

(4)临期冻肉。保守估计在125×104t左右。

(5)进口牛肉量。2023年进口牛肉假定与2022年持平,约为268×104t。

因此,预计2023年度牛肉供给超出需求约380 ×104t。只有逐步消化掉临时过剩的380×104t牛肉供给(或者大幅度减少进口牛肉量),活牛价格才可能会止降回升。

按照上述逻辑推算,活牛价格短期内可能会继续下降,但随着进口牛肉数量减少和国内牛肉产能调整,活牛价格下降的幅度会逐步减缓。长期来看,活牛价格必然会止降反升。我国人均牛肉消费量不到日本和韩国消费水平的50%,人均牛肉消费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国内牛肉供给增速远远低于需求增速,且进口牛肉的增长空间也有一定限度。随着我国经济和消费者信心的逐步回升,旺盛的牛肉需求信号必然传导至活牛交易市场,活牛价格止降返升将推动活牛供求力量达到新的再平衡。

4 活牛价格下降的应对措施

综合以上分析,2023年活牛价格下降是短期牛肉需求下降、进口牛肉和其他因素诱发的短期活牛供给增多共同导致的。尽管活牛价格是短期供给大于需求决定的,但由于我国仍然处于牛肉和国产牛肉刚性满足度不足的发展阶段,如果市场情况继续恶化,引起大面积的恐慌性活牛抛售或退出,行业将陷入恶性循环,整个供应链都会受到影响。待牛肉的市场需求恢复时,整个产业并不会快速恢复,届时供应链上各个主体和消费者都将为高溢价买单。因此,要积极应对活牛价格下降的影响,建议在以下几方面采取积极措施:

4.1 提升肉牛育肥户经营理念,降低活牛价格下降的影响

鉴于活牛价格下降趋势已然形成,且短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变。建议开展积极的引导和宣传,使育肥户根据自身肉牛入栏时间和生长阶段形成科学的出栏决策。

4.2 改进完善肉牛相关产品和草料的运输政策

我国的肉牛产业是乡村振兴、增加农民收入的产业,我国当前仍然处于国产牛肉不足、民生刚性满足度不够的阶段,活牛价格下降背景下要制定并尽快出台草料、肉牛及其相关产品的公路运输支持政策,降低产业链经营主体的成本,减少活牛价格下降的影响,提升肉牛产业发展能力。

4.3 多措并举确保母牛群体高质量发展

优良的母牛群体是肉牛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育肥牛价格下降必然影响到母牛养殖的经济效益,进而影响到优良母牛群体的形成。

(1)要积极支持优质母牛的扩群提质,加快优质母牛群体的形成。

(2)要加强对母牛养殖者的技术和管理培训,努力提升母牛养殖者的经济效益。

(3)要创新金融保险产品,强化其对母牛养殖的支持,降低各类风险对产业基础的影响。

4.4 强化养殖技术和管理培训,降低肉牛育肥者的养殖成本

我国的肉牛养殖主体是分散的小规模农户,肉牛养殖技术应用不足和科学管理实践缺失导致了肉牛养殖效率低而成本高的问题。要加强对中小规模养殖者的技术和管理培训,加快先进技术和管理实践的应用,提高养殖效率、降低养殖成本,确保肉牛养殖具有比较效益。

4.5 创新经营模式,提升产业链主体经济效益

调查显示,单纯肉牛育肥者受此次活牛价格下降的影响最大,既养牛又卖肉的产业链主体受影响相对较小。此外,自繁自育的养殖主体受到的影响也相对较小。这些情况表明,不同的经营模式具有不同的市场风险抵御能力。建议国家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促使仅从事肉牛育肥的经营主体创新经营模式,减少交易环节、延长产业链条,提升自身风险抵抗能力,进而确保产业稳定发展。

4.6 强化牛肉产品及其销售模式创新,提升牛肉消费水平

随着社会的发展,牛肉的消费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备方便、快捷、营养、健康、可追踪等特点的牛肉及其制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建议管理部门积极引导、鼓励屠宰加工企业在此方面进行积极探索,迎合消费者偏好,提升牛肉消费水平。

4.7 加强进口牛肉增长的预警机制和保障措施

进口是我国弥补牛肉供求缺口的重要措施,2023年我国进口牛肉占国内牛肉消费量的27%,未来可能还会进一步增长。要加强研究进口牛肉不断增加对国内肉牛产业的影响,研究进口依存度增长的预警机制和保障措施。

(注:文中部分数据根据行业动态测算获得)

曹建民,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农林经济管理博士点一流学科带头人、国家一流专业负责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兼岗位科学家。兼任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匿名评审专家。

猜你喜欢

冻肉价格下降母牛
国家统计局:6月份PPI同比下降5.4% 环比下降0.8%
母牛的分娩与接产
母牛的发情鉴定和配种
初产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产犊后瘫痪该咋治
近期农产品价格下降 商务部:供应增加是主因
欧盟将拒收运往欧洲的巴西冻肉
辽宁西瓜价格下降背后的秘密
近期麒麟区生猪价格下降浅析及应对措施
冻肉解冻用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