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发展现状及优化路径

2023-09-30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郭辉

办公室业务 2023年6期
关键词:支部书记学生党员入党

文/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 郭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2021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作出全面规范,党建工作质量进一步提升,展现出新面貌。中央组织部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发展大学生党员176.5万名,占发展党员总数的40.3%,大学生党员是党的队伍发展壮大的重要来源之一。大学生党员数量急剧增加,加强学生党员培养以及加强学生党支部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十分必要。

一、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发展现状

为推动高校党建工作实现“四个合格”目标要求,学生党支部建设以《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和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为依据,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对学生党支部的要求,例如组织设置、基本任务和重点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生党支部建设较之前更为规范,取得了一些成就,例如理论学习重视程度较高、支部开展活动形式比较丰富以及学生党员选拔比较客观公正,但是仍存在进步空间。

(一)组织体系不够完整。首先,支部书记以及支部委员大多为辅导员或者高年级学生党员兼任,双重角色转换对其带来挑战。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与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工作职责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有助于落实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后,学生数量大幅增加,大学生党员队伍也不断壮大,其增长的幅度远远大于党建工作教师的增长幅度,辅导员往往“一肩多挑”,投入支部建设的时间过少。部分高校选拔高年级学生党员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能够更迅速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但他们也是学生,存在党龄短、经验不够丰富、威信力不够等问题。其次,学生党支部规模过大,造成支部工作效率低下。同一支部成员相互不认识,学习、生活交集相对较少,难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带动作用。跨专业、跨学院、跨学校甚至与当地基层社区党组织开展共建活动比较少,支部之间党建互动和资源共享比较匮乏。最后,负责党务工作的教师频繁更换,工作对接存在问题。

(二)选拔标准存在偏差。高校在选拔综合素质全方位发展学生党员方面程序完备,标准明确,主要有政治素质、学习成绩、学生工作、群众基础四个方面。政治素质和学生工作为主观因素,学习成绩和群众基础为客观因素。关于政治素质方面,更注重对入党申请人违法乱纪问题的考察,忽视学生品德方面的表现。部分学生党员存在入党动机不纯、被动学习党的相关理论知识等问题,但提交的思想汇报等相关材料没有反映实际情况或者与组织员教师谈心谈话时刻意伪装自己。关于学生成绩方面,成绩是衡量学生一段时间努力的客观标准,目前高校对于这方面比较客观公正。关于学生工作方面,存在“两面人”现象,语言和内心相违背,把自己优秀的一面展现给领导和教师,对同学则无所顾忌。关于群众基础方面,有些同学对此漠不关心或者对入党申请人的真实情况不敢反馈。这也是客观存在学生干部或者被指定学生优先发展的原因,不利于充分吸纳优秀青年大学生进入党组织队伍。

(三)考察机制不够完善。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着重强调“共产党员要在思想上入党。”目前,高校对于“组织上入党”制度体系比较完整,但“思想上入党”难以考察。目前高校考察机制更重视入党申请人入党前的培养,在发展对象阶段投入力度较大,但是入党后的培养、考察工作相对薄弱。这样也会导致一些问题,例如入党申请人发展为预备党员之后,距离成为正式党员还有一年的考察期,但对于预备党员的考察机制不够完善,预备党员在考察期内即使表现不突出但没有出现重大错误也可以顺利按期转正。考察机制不系统、不完善容易导致部分学生入党前严格按照党员标准对标自身,一旦入党就“宽于律己”,入党前和入党后行为大相径庭。高校作为学生从象牙塔走向社会的最后一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育人任务尤为重要。发展党员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点,完善党员考察机制有利于发展党员工作科学化和学生党员素养合格化。

(四)党性修养锤炼不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在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的道路上,党员干部队伍在大是大非和重大考验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冲锋在前,党性修养进一步增强。但在现阶段,部分学生党员仍需加强政治锤炼,原因如下:第一,轻视政治理论学习。学生进入大学后,渴望通过成绩获取奖项以实现自身理想,过于重视学习成绩。第二,政治理论学习内容较难。政治理论的政治性和学理性较强,需要积累一定的政治理论素养才可以深入理解,这对于党龄较短、知识比较浅薄的学生党员来说较为困难。第三,情感认同有待提升。当代大学生出生在和平年代,没有见证过共产党人为追求和平解放做出的巨大努力,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式现代化百年探索历程认识不够深刻。作为当代大学生尤其是学生党员,更应该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

二、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问题分析

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是高校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力量。深入分析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发展问题的原因,旨在对症下药,根据问题针对性分析原因。

(一)支部书记工作价值得不到科学衡量。支部书记是学生党支部的“领头雁”“主心骨”,在支部建设中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第六章对党支部委员会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党中央十分重视党支部书记选拔任用,但支部书记的工作很难在短时间内见效,工作付出程度及成效难以量化。因此,他们做出的贡献往往难以得到人们的认可与肯定。不少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由辅导员或者高年级学生担任,对于他们来说,评定职称、绩效考核以及评奖评优均以论文、所获荣誉等量化指标为标准。这就会导致支部书记在党务工作方面的贡献被忽视,在一定程度上会挫伤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支部书记所做的工作不享受工作量补贴,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支部书记的积极性。党务工作其实是比较繁琐和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和体力的工作,待遇低会导致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不相符,在工作中缺乏使命感和认同感,甚至出现部分支部书记精力投入不足,工作应付了事的情况。

(二)党支部对自身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首先,双重角色转换给支部书记带来挑战。关于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支部书记以及支部委员要首先学通弄懂,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党员。但是学生党支部书记大多数有其他的工作任务,例如教师肩负着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或者较多的工作内容、学生的第一要务是学习。双重角色转换使得支部书记对党支部工作精力投入较少,“领头雁”作用发挥不明显。在此形势下,支部书记自身不同程度地对党务工作认识不足,在贯彻执行党中央规章制度时大多停留在宏观层面上,在具体实施时未做到精细化,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存在着“重教研、轻党建”等问题。其次,培养联系人、入党介绍人对于培养重任认识不充分。没有充分尊重大学生党员的主体地位,对大学生党员的需求不够重视,对学生指导和监督不够。最后,开展组织生活方式不够创新。新时代的大学生所面临的环境比过去更为复杂,所面对的挑战比过去更加严峻,支部开展的学习教育活动形式有时过于传统,展现知行合一学习活力成为支部活动取得理想效果的重要途径。

(三)全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价值评价。全媒体时代背景下,我国意识形态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工作机制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当前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采取了新的更为隐蔽的方式,从原来的课堂教学、书籍等传统方式到互联网、文化领域、学术研究等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潜移默化地渗透,例如打着“普世价值”的幌子,解读某些带有政治倾向性的文艺作品,注重利用社会突显的矛盾问题炒作渲染,宣扬西方价值观念,具有极强的蛊惑性、煽动性。“当前意识形态斗争场是西方主导的国际舆论场,网络话语权‘西强我弱’的被动格局非常突出。”西方国家利用网络霸权地位,发布虚假信息,恶意煽动网民尤其是大学生,片面地批判我国的社会问题,诋毁我国国家形象。学生接受新鲜事物速度快,但目前在全球影响力较大的媒体大多是美国媒体,容易出现大学生党员信仰缺失、政治信念不坚定等现象,加大了学生党支部充分发挥思想引领作用的难度。

三、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优化路径

加强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端正入党动机;加强组织建设有助于创新组织生活的形式和内容;加强作风建设有助于培养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加强纪律建设有助于规范学生党员行为;加强制度建设有助于提高学生党支部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一)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推动政治文化发展。恩格斯指出:“有一个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指导是我们党的优点。”首先,坚定政治信仰,树立典型标杆。学生党员在深学细悟中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发挥朋辈效应,以榜样的力量促使学生党员见贤思齐,在交流中成长。通过党员宿舍挂牌、党员风采展示,以党员的先进性带动群众变优秀。其次,定期开展活动,严肃性和趣味性相统一。高校党建工作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应用新媒体技术占领网络思想阵地,突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教育功能,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提高党组织凝聚力和影响力。最后,大力弘扬红色革命精神,构建常态化微党课学习模式。在学生党支部中大力举办演讲、朗诵等多元化活动形式,学生党员身临其境体验党的不平凡的发展历程,赓续红色基因。学生党员可以在教师党员的引领下,切中话题深入学习,进行微党课录制,必要时可以进行评选,激起学生党员的参与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

(二)建设学习型党支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从此,学习型党支部成为党支部建设的重要目标。首先,构建党员、共青团员互助学习的“阶梯”。入党积极分子应当及早进行理论学习,通过参加支部活动、设置驻班党员等多种途径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重点教育培养。其次,重视党史学习,加强思想政治教育。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指出,党内队伍存在“思想上没有完全入党”的问题。他指出:“要从组织上整顿党的队伍,首先需要在思想上整顿。”只有深刻理解了我们党走过的道路,才能为我们党指明前进方向,才能更加坚定地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政治理论学习要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学习教育相结合,采取有效方法,创新学习方式。

(三)创新支部活动形式,提高组织生活质量。新时代,学生党支部不仅要建设成学习型党支部,更要建设成创新型党支部。当前高校大学生基层党组织活动过程中存在以下特点:第一,影响面已经覆盖大部分同学,但仍有小部分同学不清楚党支部开展活动情况,没有看到学生党员和党支部的先进性。第二,党组织活动开展情况。首先,利用“微党课”公众号推送短视频等“互联网+党建”的形式,各支部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来丰富组织活动。其次,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实地参观红色景点,传承红色基因。学生党支部能否带动团支部、班级的建设与发展是衡量其组织力强弱的重要标准。最后,党支部为提高组织活动频率和质量,选取学生党员关心的热点话题,关注学生的现实需求,深入剖析并反思自身或者其他同志存在的问题,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实现党建工作质的飞跃。

(四)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树立为民服务意识。大学生党员在政治生活中应当充分发挥主体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首先,破除“官本位”思想,树立党员的公仆意识。学生时代很少发生贪污受贿的现象,但是“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如何充分激发学生党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成为当前面临的严峻挑战。其次,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是保障党员权利的重要实现途径。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在组织生活中,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在民主投票时,实事求是,珍惜自己的表决权、选举权等权利。最后,培育学生党员主体意识,搭建民主参与渠道。大学生党员既是普通学生,又是党组织中的一分子,身份具有双重性。但他们往往忽视学生党员的角色,缺乏政治生活中的主人翁意识,所以搭建建言献策、事务管理等民主参与渠道十分必要,这有助于引导党员关心学校学院发展动态,关注周围同学的思想状态,突出党支部的政治把关作用。

(五)宣传党内法律法规,强调党员规则意识。把纪律观念刻入肺腑,守好纪律的“红线”。首先,应当严抓纪律教育。为了解决部分学生党员规则意识缺失的问题,应当在开展纪律教育时着重强调规则意识,学生党员意识到要由遵循外在的强制规则转变为遵守内心的自觉。主要有以下措施:1.组织观看现实中破坏党内政治生态典型案例的视频材料,如《国家监察》《永远在路上》等,对广大党员进行警示教育,在看完视频资料后相互交流分享感悟体会。2.邀请相关专业工作人员开展纪律教育讲座,结合真实案例,向学生党员宣传党内法律法规,让学生从实际案例中感受到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其次,加强多方监督。党内监督主要指学生党员与支部党建工作教师之间的相互监督、校级党组织对院级学生党支部的监督;党外监督主要指广大学生对党支部的监督。大学生应当树立监督意识以促进党支部更好地发展。

(六)创新支部设置方式,完善选拔考核机制。首先,加强党建工作队伍建设。推动形成支部书记尽职尽责、支部委员分工合理,全体党员积极主动参与的良好政治生态局面。支部委员应当带动支部成员的学习积极性,发挥支委会的作用,还要打通学生党支部和教职工党支部结对共建渠道,把教育管理服务的重点难点作为党建工作的着力点、党员发挥作用的切入点,实现党组织的有效覆盖。其次,横向或者纵向划分党支部,人数在30人以下,推进党组织进公寓、进社团。由高年级学生党员负责指导低年级开展学习活动,既能够加强对低年级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发展工作,也能够锻炼高年级党员的实践能力。最后,严格选拔标准,建立多维考察模式。高校需要完善党员名额分配标准,不能以二级学院共青团员数量为唯一标准,要综合考察各学院党建工作成效以及被选拔学生的综合素质,避免主观色彩。实行党员责任制,从严监督党员选拔的每个环节,提高学生党员参与政治生活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但目前仍需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学生党支部是党建工作的重点,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是新时代赋予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责任。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动党的建设理论创新发展,加强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仰认同。希望能够引起各级党组织以及学生党员对支部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的重视,激发学生党员的责任担当意识,真正为党和国家的发展培养优秀的接班人。

猜你喜欢

支部书记学生党员入党
中国共产党早期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及其历史经验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憨娃入党
党支部书记能否实行招聘?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构建新形势下党支部书记培训课程体系研究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浅谈做好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几点认识
入党志(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