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缛彩遥分地 繁光远缀天

2023-09-27

东方娱乐周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灯彩彩灯

硖石灯彩,源于钱塘江北岸浙江省海宁市境内的硖石镇,迄今已有1200 多年历史。早在唐僖宗乾符年间,硖石灯彩已誉满江南。南宋时,被列为朝廷贡品。乾隆年间,形成了演灯、顺灯,甚至斗灯的盛况,灯会活动进入兴旺时期。清末民初,民间制灯、迎灯盛行,制作工艺和形态造型发展日趋完美,由小型向大型发展,出现了亭台楼阁、宝塔等建筑模型以及龙舟、采莲船等品种。硖石灯彩以“八字技法、针刺花纹”出名。它以宣纸、竹篾、铅丝为主要材料,运用画、拗、刻、扎、针刺、裱、糊、结等八大制作技法,以灯映画,显示出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的立体画面,给人以传神之感受,显示出功细绚丽、玲珑剔透的硖石灯彩特色。

硖石灯彩发源地——硖石

杭嘉湖地区属冲积平原,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土壤肥沃,又兼河流纵横,雨水充沛,这些自然条件使得这一方水土物产丰富,成为享誉九州的鱼米之乡,是真正宜居宜稼的好地方。因此,杭嘉湖地区结晶出许多江南古镇,处于海宁治内的硖石镇就是其中之一。海宁地域不大,老百姓以食为天,主要的生计之道不是拓荒开源,而是在有限的良田沃土,河池沟渠间精耕细作,酝酿出一种叫做“精细”的民性,在一个玲珑剔透的空间里生生不息,发挥无限的智慧和创造力,由此创造出一片富饶之地,也雕琢出了许多文化珍品。千年以来,四通八达的河道使得硖石成为一个越贾吴商云集的物资集散地,旧称“丝、茶、米、布”四大行当,行商集于硖石一埠,与此相关的各种文化也因此得以孕育、生长,其中的一些,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便,逐渐发展成为江南文化中的精品。硖石灯彩即其中之一。

“灯彩”名字的由来

硖石灯彩经过千年积淀,从制作到观赏,已形成了一种文化习俗。也时常有人把它称为“彩灯”的。对于灯彩与彩灯的区分,少见有比较翔实的界示和澄清。其实,灯彩和彩灯虽然只是字序的颠倒,却是一个从自在到自为的进化过程,是从实用功能向审美功能转化的结果,在日常生活中,称之为灯彩抑或彩灯,关系不大,作为叙述灯彩的专著,却不能不有个界定和澄清。

在硖石灯彩中,“彩”所依托者为“灯”,灯是灯彩艺术的载体。凡是以照明为功能的实用工具就曰“灯”,即使灯有装饰,借用现代术语来说,有“包装”,但是只要它是用于照明的,它就是灯,例如古代的“灯笼”,许多灯笼饰以流苏,色彩艳丽,但是只要它还是夜间照明的实用工具,充其量只能誉为“彩灯”,却未可輕言“灯彩”;灯彩是一种非实用的观赏品,它借用灯的光源来实现其审美价值,使得灯彩成为艺术的是承载在灯上的“彩”,彩者,就硖石灯彩而言,无非是通过在材质、造型、结构、图案、色彩、活动状态(如走马灯)上的特殊工艺制作,使灯成为审美趣味的一种体现,审美观照的一种对象,尤其是后者:在人们的观照中,认定它不是照明工具,而是观赏对象时,它就是艺术,它就是灯彩,是借了灯的载体来表现意志、情趣、追求、向往,以及显示凝结在制作过程中的精神风格。

灯彩是作为一种审美而非功利的对象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当“灯”的光源用途由照明转化成为烘托,显示“彩”的时候,“彩灯”就变成了“灯彩”。

硖石灯彩非遗传承人胡介眉

胡介眉,1978 年生,工艺美术师。他接家族第二代制灯传承,师承父亲——硖石灯彩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胡金龙,从小就耳濡目染灯彩的创作与设计,毕业后一直从事设计类工作,并参与了多届灯会灯组设计。2014 年起全职从事灯彩专职工作,2015 年设计的灯彩加工设备获2 项实用新型专利,2018 年就读清华大学中国传统工艺创新工作坊,2019 年结业论文《硖石灯彩商业模式画布应用》获三等奖。

《关厢四景夜灯》:17 cm×17 cm×26 cm,采用国家级非遗项目硖石灯彩八大技法中的针刺工艺,结合新材料、新工艺、新设计,以硖石当地历史文化街区南关厢四景(会源桥、红学馆、关厢门、大瑶桥)为题材创作的小夜灯,将非遗与本地特色景点结合,开创灯具行业新格局。产品 适合用于书桌(房)摆灯、床头夜灯、客厅或展示柜摆灯,相对更适合新中式装修风格。

猜你喜欢

灯彩彩灯
彩灯
衰落与突围:佛山灯彩传承发展的路径探析
浅谈硖石灯彩艺术文化传承与传播创新
元宵佳节点彩灯
何氏灯彩,百年传承
——国家级非遗项目“上海灯彩”代表性传承人何伟福访谈
Surgical method choice and coincidence rate of pathological diagnoses in transduodenal ampullectomy:A retrospective case series study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小灵通挂彩灯
秦淮灯彩文化艺术价值探析
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新路径
——以海宁“硖石灯彩”为例
有多少盏彩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