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指导调查研究

2023-09-27孙伟徐晓雪

百年潮 2023年8期
关键词:井冈山研究工作

孙伟 徐晓雪

毛泽东在党内以重视调查研究而著称。井冈山时期,他不仅亲自开展调查研究,探寻革命新路以推进革命事业,还十分重视指导红军官兵进行調查研究。

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积极推崇与践行调查研究的同时,也注重通过言行举止将调研工作的举措与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身边的干部和战士。

第一,实地调研。毛泽东十分注重对社会实际状况进行切实的调查研究,根据需要随时随地进行取样调查,尽可能地掌握较为全面的信息,再通过对其进行研究分析,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案,或获得正确的认知。他在率领秋收起义军余部转至井冈山的途中以及到达井冈山后,不断开展扎实的调查工作。1927年10月23日,朱持柳受王佐委派到荆竹山接毛泽东一行上井冈山。据张宗逊回忆,当晚毛泽东与朱持柳同睡一床。“毛主席向朱持柳作调查,问他哪个地方到哪个地方有多少路、有多少地主武装,拿山、堆子前、黄坳等地出产什么、人口多少、地形如何,遂川肖家璧、李进连的反动武装有多少人、多少枪等。”次日,毛泽东站在荆竹山雷打石上作动员讲话,指出要上井冈山建立根据地,并宣布了“三项纪律”。

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

第二,引导众人调研。毛泽东强调整个红军都要学会做调查研究。陈正人回忆道,“为了能够有效地发动群众,毛主席指示我们要十分重视社会调查研究工作”,“同时还告诉我们调查研究的具体方法”。但凡召开会议,毛泽东都先让大家充分发表意见,沟通上下情况,然后集中各方智慧作出最终决定。要是会上同志们不发言,他就不高兴,常常宣布休会,让大家回去就会上讨论或争议的问题再做调查研究。据谭冠三回忆,毛泽东在引导宣传队做调查研究时说,工商业怎样?地主怎样?工人怎样?都要调查清楚。还要了解资本家是怎样剥削工人的,地主是怎样剥削农民的;工人、农民又是怎样被剥削的;以及一个村庄里的阶级成分,每个人的政治态度,也都要调查清楚。他还时常与大家一起开调查会。

毛泽东将调查研究贯穿于革命斗争的始终,并将重视调查研究的态度及具体的方法展示或传导给广大干部战士,使他们都能真正掌握和运用这一有效工作方式。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制定了调查研究工作流程,对调查的提纲、内容、人员、对象、时间、汇报等要素提出要求,为我党调查研究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调查研究提纲。毛泽东亲自拟定调查研究的提纲,多采用条款或表格的形式,并将其作为群众工作的重要环节确定下来,这也有利于调查研究人员端正态度,推动调查工作的实施。1928年1月,毛泽东在遂川时就制定了一个社会调查提纲。当时,部队每到一处,就根据提纲进行社会调查,很快就把各种社会问题都搞清楚了。毛泽东还提醒大家,在开展调查时,要懂得使用群众的语言。正是在这些客观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诞生了我党第一部红色政权施政大纲—《遂川工农县政府临时政纲》。

第二,调查研究内容。毛泽东制定的调查提纲,涉及内容广泛、全面,“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群众生活、剥削关系、风俗习惯,以至地理条件等等”。毛泽东有时也会做一些细致入微的调查。曾志回忆毛泽东给她拟了一个调查表,内容是每天行军的沿途情况:如“经过了什么地方;行军的里数;道路的情况,是大路、小路,还是石板路;山林、树木、河流、桥梁的情况;沿途两边土地的情况,面积多大,地里种什么,是水田还是旱田;村庄的情况,有多少人口,房子是土房还是瓦房,有没有碉堡,村庄位置朝向,是靠山面水还是在平原,村庄与村庄间的距离等,还有沿途所见的其他动态”。

第三,调查研究人员。毛泽东规定连党代表要担负对驻地做深入细致的调查,还强调宣传队的一项重要职责是开展调查研究。当时每个连队有两名宣传员,一名负责刷标语,另一名负责填表。宣传员拿了表,也知道怎么做,大多和侦察员一起走在队伍的前面,沿途边走边做调查。当然,毛泽东对红军的要求是,在敌人进攻时,集中起来进行战斗,是战斗队;在战斗的间隙,还要分散做群众工作,又是宣传队;而在做群众工作之前,则要开展社会调查。这样的话,每位红军战士都有可能成为调查员。

第四,调查研究对象。在毛泽东看来,调查对象并无身份上的高低贵贱之分。为了全面了解某地区或行业的实际情况,他通常会向一线人员了解情况,“以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找实际工作的中下级干部和工人、农民以及其他各色人等,召开调查会,向他们请教”。当时,对各方面的人都要进行调查,到了县城,要召开工商业者、店员的调查会;到了农村,要找农民开调查会。除了贫下中农外,对其他阶级的人同样要进行调查,如县衙里做过事的人。毛泽东教导大家,各个阶层的调查会,不要合在一起开,应该分开进行。

第五,调查研究时间。毛泽东对调查研究的时间并未作统一规定,而是随着革命形势的紧迫程度灵活操作。除非遇到打仗,宣传队在日常行军途中几乎每天都要做调研。陈士榘回忆,“部队每到一地,不论时间长短,哪怕一两天也罢都要搞社会调查,这是一个政治任务”。有时候毛泽东也会限定时间,如要求在三五天之内,完成社会调查、分田地、建立政权的任务。调查已经成为一项常规工作,部队每到一地,即使半天,宣传队也要进行调查。

第六,调查研究汇报。虽说有事先拟定的调查表,不过每位宣传员“填写的表格有的时候是油印的,有时候是自己画的,有时候根本没有表,拿张纸,写上这些内容就可以了”。在填写相关信息后,宣传员们会集中碰头交流,并口头补充一些情况,再由专人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后,向毛泽东报告。行军途中,毛泽东一般要求宣传员每天汇报调查研究结果。他对调查研究社会状况、宣传发动群众等工作抓得很紧,刘型回忆,“七天一布置,一月一汇报。经常检查,每周每日都有中心工作”。正是经过毛泽东每日每周亲自布置检查总结,才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调查研究制度。

1927年至1933年,毛泽东在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理论创作。这是当时写的农村调查报告和《调查工作》(即《反对本本主义》一文)

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对辛苦搜集的各种信息并非束之高阁,而是通过及时的归纳分析,结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和建设的关键问题,最终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并指导日后的根据地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毛泽东通过对调研的材料进行综合研究,在全面掌握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结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实际和中国革命道路的发展情况,坚持问题导向,把握主要矛盾,深入研究和剖析其本质。毛泽东

强调要在全面、准确地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深入分析纷繁复杂表象背后的内在逻辑关系,并采用科学的分析研究方法,如矛盾分析法、阶级分析法对所收集、归纳的材料进行质的提升,从而把握其内在规律性。通过调查某现象认识其中蕴含的质的规定性,从根本上提出切实、科学的解决方案,以推进根据地斗争和土地革命的进程。李聚奎指出毛泽东当时在井冈山指导调查研究工作格外重视分析和研究工作,通过这种方式作出正確的政治判断,这一调查方法伴随毛泽东的亲自实践和广泛强调逐渐被大家所接受,并形成了一定的共识。他指出:“现在我们就是要把各方面的情况调查清楚,把调查来的材料综合起来进行研究分析,没有分析是不行的。没有分析就做不出正确的判断”。

毛泽东通过问询调查详情,进行面对面的评价,以帮助大家科学调查、全面分析,从而获得正确的认识。据张令彬回忆,有一次毛泽东让他带领一排人去打土豪,结果打了三家土豪,罚了土豪的款,把浮财分给老百姓。任务完成回来后汇报时,毛泽东问得很细,哪家土豪有多少土地,有多少财产,有多少长工,土豪的罪恶事实是什么。张令彬汇报了第一家和第二家的情况,毛泽东都点头,谈到第三家,没有点头,说搞错了。他说那家有很好的房子、很多土地财产。毛泽东问,这家有没有长工?他答道,长工倒没有,是他几个儿子耕种。毛泽东说,这家是个富农。张令彬心服口服,非常佩服毛泽东的见解。

对调查研究结果进行研判是提升调查研究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手段。谭冠三就回忆了自己的成长历程,“调查工作很重要。说老实话,开始我们是不会做调查工作的。不知道要怎样去做调查,即使调查了,也只是一般的东西,不全面不仔细。虽然上级一再强调要做调查,要开调查会。可是,在实际中,我们往往是做得不够的”。不过,随着毛泽东的悉心指导,到后来调查研究已经成为红军的一个优良传统和自觉行为,“一到村子里就搞社会调查,如哪家是地主恶霸,调查准了,好发动群众起来打土豪。再则,就是调查进军路线,沿途有哪些村庄等等”。

调查研究的根本宗旨就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井冈山时期,调查研究是毛泽东工作生活的常态,我们所熟知的永新调查、宁冈调查等,只是其调查研究实践的一个缩影。更重要的是,经过他的不懈艰辛努力,党和红军初步形成了一套规范的调查研究方法,且调查研究意识和工作流程已深入每个红军官兵的心中。毛泽东通过不断指导调查研究工作、听取调查研究汇报、总结调查研究经验、凝练调查研究理论等,将调查研究作为一项基本工作制度确定下来,帮助我党更加全面、深刻了解社会阶级、革命环境等,从而作出正确的决策,最终推动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

(责任编辑 黄艳)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井冈山道路的远播与影响研究”(19BDJ068)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井冈山研究工作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井冈山诗五首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不工作,爽飞了?
井冈山抒怀
选工作
七绝 井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