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健康评估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

2023-09-23林蓓蕾刘腊梅李秋芳易景娜秦璐莹

全科护理 2023年26期
关键词:视域案例思政

林蓓蕾,刘腊梅,李秋芳,易景娜,秦璐莹,申 莉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人才过程中知识传授与价值观的塑造同等重要,尤其是医学相关专业的学生,担负救死扶伤的职责,更应该同时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健康评估是护理学专业主干课程,对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及临床决策能力等至关重要[1]。国内学者围绕健康评估课程已开展多种教学模式的研究[2-3],并建立有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和双语在线课程等;国外学者针对健康评估课程也开展过混合式教学或线上教学改革[4-5]。然而,混合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仍面临诸如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不高、线上监管不到位和难以构建知识体系整体观等问题[6]。借助“双一流”课程建设契机,首先完成校内健康评估课程小规模私有在线课程(SPOC)平台建设,根据前期调研及预运行阶段反馈问题,响应国家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及同行专家指导建议等[7-8],通过多轮的研讨与整体设计,基于已有SPOC教学平台,进一步设计多个思政教学案例融入教学环节,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0年1月—2021年12月选取某大学护理与健康学院两个年级的全日制本科生作为教学对象。SPOC教学平台是秋季学期建设、春季学期投入应用,将2019级学生作为混合式教学组,将2018级学生作为对照组。其中混合式教学组共83名学生,男生19人,女生64人,年龄(19.89±0.79)岁;对照组176名学生,男生41人,女生135人,年龄(20.08±0.78)岁。两组学生性别构成比、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授课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总课时等均采用同一套培养方案。本校健康评估课程开课时间为第4学期,学生已经完成基础医学专业相关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等先修课程。

1.2 教学方法

1.2.1 混合式教学组

混合式教学组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并应用思政教学案例。

1.2.1.1 健康评估SPOC教学平台建设

结合学校护理学专业培养方案,综合采用文献研究、学生学习需求调研、临床护士工作需求调研及参考国内其他高校健康评估课程等,初步制定SPOC线上教学视频知识点,多次举行课程组内讨论,并进一步咨询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临床护理专家,最终形成包含9个模块44个知识点的教学视频录制计划,包含拓展的3个案例教学视频(胸痛病人、颅内动脉瘤病人、脑梗死病人的评估),受校级一流课程建设经费资助完成视频录制,每个视频的时间为8~15 min,将视频上传至中国MOOC平台,建设形成校内健康评估SPOC教学平台;同时将前期已有的案例、测试题及讨论题等资料上传至平台,形成多种资源优势互补、支撑网络教学的立体化教学资源。

1.2.1.2 课程思政总体框架及案例设计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思想道德和专业态度目标,结合本校本科护理学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制定课程的思政教学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培养精湛评估技能,同时基于已经建立的线上平台及案例库,以临床案例为切入点,重构知识架构,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强化实践环节,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人文修养。案例设计的原则:遵循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医学史、南丁格尔精神、中国传统中医文化、伟大抗疫精神、人文关怀、医学伦理学等作为依据,改编原有案例资源,增设思政问题,构建贴合临床的健康评估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考虑到教学需求及工作量,暂定每个章节精选建设1个共8个案例,确保包含章节教学内容的核心思政元素。

1.2.1.3 教学实施及考核方案

1)根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从前期建设的案例库中选出8个,设计案例知识点及思政问题(见表1);2)理论课讲授前安排学生自主登录SPOC平台预习,任课教师提前1周备课时将设计的案例发布给学生,提出学习任务(专业知识和思政问题),要求学生组成小组自主完成线上任务;3)线下授课过程中开展翻转课堂教学,老师首先根据网络平台学习情况开展课堂讨论和随堂测试,其次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授课重点难点进行讲授;针对课前的案例和问题,以小组为单位阐述观点、辩论举证、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讨论和汇报,教师进行点评给予反馈,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充分思考,实现思政育人的目的;4)课后要求学生再次登录学习平台完成课后测试,并参与主题讨论。课程结束后根据平台自动记录的视频学习时间、习题练习及讨论参与情况综合计分。期末总成绩由线上成绩20%、实验课考核成绩10%和期末试卷成绩70%构成。

表1 思政视域下问诊教学案例的设计及实践

1.2.2 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传统授课方法,按章节顺序授课,理论课采取讲授新课、归纳总结、课堂反馈、布置作业、练习巩固,直至上完全部理论课时。实验课教师先进行现场示教,然后学生分组练习,教师针对优缺点归纳总结,最后随堂抽查考试。期末总成绩由实验过程评估成绩10%、实验考核成绩10%和期末试卷成绩80%构成。

1.3 观察指标

1)成绩:包括总成绩和平时成绩。2)健康评估观念:采用健康评估观念量表进行评价,该量表由吕探云等[9]基于国外量表发展而来,其内容包括学生对健康评估在护理实践中意义的认识、健康评估的内涵、健康评估对护理质量的影响、评估结果的利用以及护士健康评估能力教育和职业准备的必要性认识5个方面。量表包括30个条目,各条目的答案采用Likert 5级评分制(很同意评5分,同意评4分,不确定评3分,不同意评2分,很不同意评1分),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2,重测信度为0.84。3)课程满意度及反馈意见,采用开放式问题,分别收集学生和任课教师对授课的满意度、感受及反馈意见等,多维度评价教学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成绩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学生总成绩、平时成绩比较 单位:分

2.2 健康评估观念比较分析

结果显示,部分条目混合式教学组表现出更正确的健康评估观念,如护士应该常规做身体评估,护理资料与医疗资料同样重要,常规评估有益于预防并发症等。详见表3。

表3 两组学生健康评估观念得分比较 单位:分

2.3 两组学生教学满意度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比较 单位:人(%)

2.4 学生对课程思政视域下混合式教学的评价及反馈

采用单条目开放式问题,收集混合教学组学生对思政视域下混合式教学的意见,并对文本进行内容分析,学生对混合式教学普遍较为认可,85%以上的学生(71名)认可和接受思政视域下混合式教学,并认为该种教学模式提供了自主学习平台并有助于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进度,对重难点把握及理解均有非常好的帮助,最重要的是上课过程中有更多的参与机会,教师也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育,课堂变得更加活泼并具挑战性。与此同时,学生也反馈了一些仍然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6个方面:1)课时问题,实践课时不足问题较为突出,学生反映没有足够的时间练习和掌握健康评估技能,上课时间及练习时间均较短,不利于掌握并熟练操作技能;2)实践课授课模式问题,建议增加床旁实践教学、减少分组人数、提前播放视频、课堂演示放大等;3)线上教学资源问题,SPOC平台上课程知识点较多,线上学习压力大,部分同学反映存在被动和被迫参与感;4)线上和线下融合问题,部分老师课堂讲授内容及形式未能和SPOC平台上的知识点很好结合,教学设计存在一定不合理性;5)线上授课老师和线下授课老师不一致问题,主要和课程组老师每年承担的课程不完全一致有关系;6)关于思政点的融入问题,存在思政问题比较缺乏新意、不知道如何回答思政问题、部分思政内容过于牵强以及8个案例中涉及的思政内容部分重复等,容易导致部分学生后期参与案例分析时积极性和兴趣下降。

2.5 教师对课程思政视域下混合式教学的感受及反馈

采用集体备课形式,了解课程组教师授课过程、感受及存在问题,并对文本进行内容分析,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1)学生人数较多,翻转课堂使得课堂进度不易把握;2)学生SPOC平台学习讨论参与积极性尚可,但复制粘贴现象明显,即无效讨论较多;3)SPOC知识点与线下教学融合方面存在困难,比例和融合度不好把握;4)感知到较大的教学压力,未充分体验到混合式教学给自己带来的益处;5)思政素材寻找和应用均增加了教学工作的难度,且实践教学过程中明显融入思政素材存在时间不足的突出问题;6)希望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师生共同成长获益的感受最突出。

3 讨论

3.1 课程思政视域下SPOC混合式教学在健康评估课程中的应用效果

SPOC是一种可应用于学校内部或者基于小范围学生学习而实施的教学模式,已经引发国内外教育界各高校课程教学改革试验,且证实具有一定价值和可行性[10]。本校健康评估存在课时不足突出问题,通过SPOC课前在线发布学习任务和目标、课程微视频、课件及课前测试等,扩大学生的信息量,拓展其知识面,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预习效果,把握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减少课堂教学时教师授课的压力,授课中不再重复工作,而是以设置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答疑解惑,启发思路,开展案例教学等,课后通过线上测试等,巩固所学知识;通过在线答疑和师生互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能力和信心。研究显示,2019级学生参与混合式教学后学习成绩明显提升,尤其是健康评估观念也得到改善,平时成绩无明显改变,提示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平台后确实让学生课前学习、自主学习的参与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有所提升,这与相关研究的结果一致[11-12]。进一步参考查阅国内同行开展的思政教学[13-14]或者混合式教学模式[15],结果发现部分课程开展线上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任务更为明确,且教师会审阅课前任务进行课堂反馈,这一点非常值得课程组借鉴,但是本校课程组面对学生课程门类多、学习时间紧、科研任务突出等问题,需要深入思考和解决如何能够让学生高效学习并感知到学习动力与压力。

3.2 课程思政视域下开展SPOC混合式教学的过程反思及改进策略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并不再属于创新性教学改革举措[16],MOOC平台也已建立多门同类课程,但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依然较为突出,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本课程组在建设好SPOC教学平台的基础上,根据国家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及启示[17],思考建设8个教学案例,充分考虑并设计思政素材与知识点对应,创新性实施思政视域下的混合式教学。教学结束后通过开放式问题,采用无记名方式收集学生最想给出的一条意见,结果发现,健康评估课时不足问题依然较为突出,说明两个问题,一是课程组计划采用SPOC平台解决课时不足问题并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但与往年不同,学生普遍反映是缺乏实践课时,提示教育者SPOC对满足学生理论学习需求有帮助,而仍不能缓解学生实践教学需求,二是思政视域下基于SPOC平台开展教学,明显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其学习意愿进而表现为学习需求未满足。另外,研究还发现,学生普遍反映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可能会增加学习负担。综合分析:一方面可能是教学设计环节未能很好地指导学生应用平台自主学习有关,应该同时开发配套指导性文件[18];另一方面可能与健康评估课程知识点多、学习任务重,不同课程之间都尝试开展教学模式的改革,导致学生突然要应对更多的自主学习内容,缺乏合理安排有关。关于教师提及学生参与情况,主要与教学模式突然打破,翻转过程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授课模式,准备更多新的教学资源、课堂掌控能力有待提高等有关。毕竟研究已经证实,若完全做好混合式教学,反而需要教师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完善教学设计确保教学效果[19-20]。

4 思考与建议

课程思政视域下开展混合式教学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参与率和学生成绩具有积极作用,思政内容的融入更多地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本课程组初尝改革有助于学生掌握健康评估相关基本理论知识,但在提高学生基本评估技能方面的效果上尚不突出;尽管开展SPOC混合式教学有助于缓解理论课课时不足的问题,但对满足学生实践教学课时不足方面的需求意义不显著;此外,SPOC平台在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平台的同时,也出现了因教学设计不合理而带来的学习压力大、被动完成在线学习任务、无效参与在线学习和讨论等现象。鉴于此,思考建议未来开展课程教学改革时,对于理论与实践占比重的课程,SPOC平台可适当录制一些技术操作视频,同时满足学生理论和实践学习需求;另外,课程方案构建过程要结合学情分析,精细化知识点并做到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真正实现“1+1>2”的教学效果;再者,我国护理教育者也应通过可行性分析,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该模式的优点及作用,培养全面发展的护理学生,同时增加教师获益感也应该是护理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

猜你喜欢

视域案例思政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思政课“需求侧”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